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青年价值观特征研究
(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 213000)摘 要: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各种价值现象的比较深层次的观点和看法,青年价值观,是青年群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动力源和方向标,青年价值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立足现实,回归历史,从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青年价值观的演进及特征进行剖析,从历史维度揭示中国青年价值观的总体镜像,也为新时代我国青年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提供经验启示和学理支撑。
关键词:新中国 初期 青年价值观 特征
前沿:青年群体,通常我们在年龄上界定为 14 到 35 周岁之间,以其健全的生理、人格成熟为标志,并具备独立的理性思维、价值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相应的家庭、社会责任并迈向成年、社会化角色的群体。[1] 因此青年价值观,是青年群体在现有生存环境下,是其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认知方式,对现实生活中物质和自身价值进行的立场判断和主观评价。
“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也属于青年”[2],近年来国内局势纷繁复杂外加西方国家对资本主义的肆意包装和宣扬,青年群体关于信仰、情感和行为的价值取向动态变化特征显著,对中国未来青年价值观的培育和展望成为越来越多政客、社会学者、专家的聚焦点,因而从历史脉络上把握青年价值观的演进过程有助于探寻、分析和优化当前青年群体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青年价值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青年价值观主要历经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和“文化大革命”
三个阶段(1949—1978),总体来说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青年价值观总体上呈现出理想主义和一元价值观。
1.强烈的爱国主义与责任意识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国内局势复杂,一方面帝国主义国家对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长期孤立、排挤和封锁,意识形态的战争危险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国内长期战争,基础设施破坏、经济基础薄弱加上国民党政府遗留下的市场停顿、通货膨胀、物资紧缺等濒临崩溃的经济现象,使得党和政府面临极大的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生产的困难,高度集中的计划的经济成为新中国的唯一选择。基于这种政经合一的时代背景,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形成了共性特征,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凸显,价值观呈现出单一化的“国家利益至上”,爱国、奉献、“无我”“忘我”是这一时期青年思想的主旋律——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种价值体系对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气吞山河的青年英雄,抗美援朝战争中“保家卫国”
的青年黄继光、邱少云为民族利益牺牲生命、献出青春,为响应国家号召放弃海外生活毅然回到祖国的青年知识人才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他们秉持“把青春献给祖国”“一切为了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用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坚定的无私奉献精神推动社会主义事业迈向前进。[3]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国家重视在青年中加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鼓励青年集体利益至上,勇于牺牲个人利益去投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引下,广大青年为了祖国繁荣投身守卫边疆、西部戈壁荒漠地区,默默奉献了全面的青春和热情,“舍己为人”的雷锋、“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焦裕禄成为这一代的青年价值观典型。[4]
2.非理性的爱国主义思潮
然而进入 60 年代中期,以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袭、批判封建残余势力为目的发起的“文化大革命”,使得青年价值观发生了变异,带有强烈、绝对的排他性。受“阶级斗争为纲”和“两个凡是”社会风气的影响,青年价值观呈现出非理性主义的爱国思潮,青年的理性思考和辨别是非能力弱化,严峻的阶级斗争和长期思想禁锢,使得部分青年的主观意识被消解,背离初衷、信仰迷失,陷入了个人崇拜和绝对盲从,青年群体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把政治思想、阶级成分作为唯一是非标准,形成了一种极端教条、脱离现实的“圣人”价值观,这一时期的青年是“价值失落与精神扭曲的一代”。[5] 青年中的极左思潮给社会造成灾难性的经济建设恶果,共性的青年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价值意识出现了偏离、动摇。
参考文献:
[1] 郭留杰 .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价值观变迁与培育研究[D].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2] 参见《习近平 2014 年 5 月 14 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3] 张成龙,王冬冬 .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J]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12).
[4] 曾燕波 . 青年八大热点问题 [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5] 梁志勇 . 新中国 70 年的青年教育 : 历史沿革、基本特征与前景展望 [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