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显性教育中逆反心理成因的教师视角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139次
时间:2010年10月13日 14:36
论文关键词:教师视角;显性教育;逆反心理;主体性;政治社会化;人文关怀
论文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方式。在显性教育中出现的逆反心理,制约教育的预期效果。由于显性教育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情景等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逆反心理的成因进行探析。从教师视角看,学生的主体性内敛、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薄弱、人文关怀式微等三方面是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
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而言,可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大类。显性教育是指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为中心而涵盖各项主题教育的种种教育,隐性教育是指以校园文化为中心而涵盖社会实践的种种教育。两者各具特陛,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逆反心理是一种以反感、怀疑、不满和抵触等为特征的心理倾向。一般来说,隐性教育多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完成,参与者不大会产生逆反心理,而显性教育则不然,它取决于教师对诸因素的把握,易言之,如果认识不到位、处置不当,就会在学生中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制约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探讨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有其重要价值。显性教育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要素共同作用的过程,诸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致使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由此可见,探寻逆反心理的成因并非易事。“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视角看,就会呈现不同形象。没有谁能拥有上帝般的全景视角,即没有谁能包罗无遗地看透世界、社会、人,甚至一个物体”。因此,寻找一个主视角进行分析,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路径。本文拟从教师视角对显性教育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试作探讨。
一
“主体”一词最早在哲学中出现,反映的是人与外界关系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这一范畴是从哲学中引入的,它反映了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早期的传播学研究认为,传播者与媒介具有无法抗拒的力量,受众是毫无防御能力的‘靶子’,当大众传媒把信息传送到受众头脑中,受众就会产生同传播者一致的态度、观点或意向。通过传媒,各种思想、感情、知识和动机可以从一个人的头脑里几乎不知不觉地灌输到另一个头脑之中。施拉姆曾对此作过这样的描述:‘传播被视为魔弹,它可以毫无阻拦地传递观念、情感、知识和欲望。……传播似乎把某些东西注入人的头脑,就像电流使电灯发出光亮一样直截了当”。教育是传播方式之一,其理念深受这种“魔弹论”的影响。传统教育理论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遑论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现代教育理论则认为,教育活动中的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客体,而是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从本质上说,有效的教育活动是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良性互动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其主客体界定应该属于教育活动主客体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之间的双边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两者以共同客体为背景,同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二者不是把对方视为自己认识和改造的客体,而是视为与自身平等交往的主体;二者之间不是“主体一客体”的对象化关系,而是“主体一主体”的主体际关系。因此,要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在于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培养道德主体性的前提。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忽略学生的主体意识,以教师的一厢情愿组织和实施教育,容易引起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其实,“人作为社会的应当的和可能的主体要转化为现实的和实际的主体,需要一个重要的条件,即主体人的自我意识。就是说,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实际确立和有效实现,是以人对自身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地位、职责、使命和任务及实现途径等的足够清醒的自觉意识为前提条件的”翻。因此,教育要重在唤起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效的教育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人的主体J生的发挥,人的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等意识的形成,都有赖于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只有基于自我意识前提下的思想教育,其教育内容才能变成“为我而存在”,相关的信息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和内化。
人的根本是人自身,因此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至关重要的教育思想。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要培养人去适应传统世界,不是首先要去传播知识和技能,而是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能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作出有意义的选择。这就意味着必须尊重大学生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形成自觉接受教育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惟其如此,学生才能感觉到爱和被爱,变被动为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认清教育对其自身和社会的意义,使道德规范真正内化为他们自身的需要,使其自觉地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众所周知,教育内容总要体现应有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引导,然而如何体现这种选择和引导,是有文野、高下之分的。在实然的教学中,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尽管教师高谈阔论,头头是道,但是学生硬是不领你的情,甚至表露出一脸的困惑与不屑。唯有尊重、理解学生,站在他们的角度品味他们的生活世界,才可能让他们体会到教育内容的“属己感”,真正找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主体地位。由此可见,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就能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就能学会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
大学生的主体能力的缺乏,也是一个显见的现象。我们看到一些教育尽管也在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忽视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这样的“主体性”,只能流于空泛。所谓主体能力,指的是主体驾驭、控制、推动自己不断发展的能力。对大学生而言,要使自己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要使自己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光有主体意识是不够的,还得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即主体能力。在诸多能力要素中,主体的批判性思维和选择能力尤为重要。随着国际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现代传媒的大众化、快捷化,各种社会思潮大量充斥学生的头脑,促使他们对各种思潮作出分析和辨别,极大地增加了选择的难度。为此,教师要一改一讲到底的惯常教法,采用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有效方式,多给学生尝试和体验的机会,增强他们的主体能力。
二
在一般的情况下,政治总是表现为重大的社会(阶级、政党、集团等)行为,而不是个人性质的行为。所以政治问题总是事关全局利益或公共利益的重大问题,它所涉及的是国家或社会生活中那些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利害关系的问题,而不是单纯个人性质的或局部性质的问题。当今世界,政治与人们关系紧密。从根本上说,政治其实是与每个人休戚与共的大事。西方社会广大民众普遍关注政治现象,很值得我们反思。我国部分民众对政治的不关心甚至冷漠的状况,源于多方面因素,盖与对政治概念的界定不明、缺乏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相关。在大力倡导政治文明的今天,这种状况必须得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正是从这一视角,我们认为,首先需要改变的是社会事业的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大学生群体,进而言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其特定的重要地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指让大学生通过学习并内化政治主导文化,逐步成为具有稳定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信念等一系列反应和倾向的政治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事关我国公民的政治素质,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对此等闲视之,要从改变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着手,进而影响整个社会。
当代大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注国家的发展,关注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关注我国的改革进程。所有的这一切,足以表明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健康态势。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正视他们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一些倾向性的问题:比如习惯于以他者的姿态看待我国当下出现的各种政治现象;观察社会问题的思想方式偏激、狭隘;在多元价值取向中,世俗化、功利化色彩浓厚;政治认知片面,政治参与意识淡漠;盲目崇拜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对西方意识形态对我渗透缺乏该有的清醒。在这一背景下,政治社会化教育所出现的逆反心理,有其复杂的成因,倘若仅仅从教师身上寻找形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不恰当的,简单地由教师来负责也是不公允的,而学生自身的因素则可能是主要的成因。然而问题不能止于此。探寻成因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即便是学生的问题,我们也应该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引导,何况还有教师自身的原因。
论文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方式。在显性教育中出现的逆反心理,制约教育的预期效果。由于显性教育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情景等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逆反心理的成因进行探析。从教师视角看,学生的主体性内敛、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薄弱、人文关怀式微等三方面是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
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而言,可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大类。显性教育是指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为中心而涵盖各项主题教育的种种教育,隐性教育是指以校园文化为中心而涵盖社会实践的种种教育。两者各具特陛,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逆反心理是一种以反感、怀疑、不满和抵触等为特征的心理倾向。一般来说,隐性教育多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完成,参与者不大会产生逆反心理,而显性教育则不然,它取决于教师对诸因素的把握,易言之,如果认识不到位、处置不当,就会在学生中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制约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探讨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有其重要价值。显性教育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要素共同作用的过程,诸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致使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由此可见,探寻逆反心理的成因并非易事。“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视角看,就会呈现不同形象。没有谁能拥有上帝般的全景视角,即没有谁能包罗无遗地看透世界、社会、人,甚至一个物体”。因此,寻找一个主视角进行分析,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路径。本文拟从教师视角对显性教育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试作探讨。
一
“主体”一词最早在哲学中出现,反映的是人与外界关系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这一范畴是从哲学中引入的,它反映了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早期的传播学研究认为,传播者与媒介具有无法抗拒的力量,受众是毫无防御能力的‘靶子’,当大众传媒把信息传送到受众头脑中,受众就会产生同传播者一致的态度、观点或意向。通过传媒,各种思想、感情、知识和动机可以从一个人的头脑里几乎不知不觉地灌输到另一个头脑之中。施拉姆曾对此作过这样的描述:‘传播被视为魔弹,它可以毫无阻拦地传递观念、情感、知识和欲望。……传播似乎把某些东西注入人的头脑,就像电流使电灯发出光亮一样直截了当”。教育是传播方式之一,其理念深受这种“魔弹论”的影响。传统教育理论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遑论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现代教育理论则认为,教育活动中的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客体,而是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从本质上说,有效的教育活动是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良性互动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其主客体界定应该属于教育活动主客体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之间的双边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两者以共同客体为背景,同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二者不是把对方视为自己认识和改造的客体,而是视为与自身平等交往的主体;二者之间不是“主体一客体”的对象化关系,而是“主体一主体”的主体际关系。因此,要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在于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培养道德主体性的前提。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忽略学生的主体意识,以教师的一厢情愿组织和实施教育,容易引起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其实,“人作为社会的应当的和可能的主体要转化为现实的和实际的主体,需要一个重要的条件,即主体人的自我意识。就是说,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实际确立和有效实现,是以人对自身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地位、职责、使命和任务及实现途径等的足够清醒的自觉意识为前提条件的”翻。因此,教育要重在唤起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效的教育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人的主体J生的发挥,人的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等意识的形成,都有赖于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只有基于自我意识前提下的思想教育,其教育内容才能变成“为我而存在”,相关的信息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和内化。
人的根本是人自身,因此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至关重要的教育思想。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要培养人去适应传统世界,不是首先要去传播知识和技能,而是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能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作出有意义的选择。这就意味着必须尊重大学生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形成自觉接受教育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惟其如此,学生才能感觉到爱和被爱,变被动为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认清教育对其自身和社会的意义,使道德规范真正内化为他们自身的需要,使其自觉地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众所周知,教育内容总要体现应有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引导,然而如何体现这种选择和引导,是有文野、高下之分的。在实然的教学中,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尽管教师高谈阔论,头头是道,但是学生硬是不领你的情,甚至表露出一脸的困惑与不屑。唯有尊重、理解学生,站在他们的角度品味他们的生活世界,才可能让他们体会到教育内容的“属己感”,真正找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主体地位。由此可见,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就能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就能学会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
大学生的主体能力的缺乏,也是一个显见的现象。我们看到一些教育尽管也在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忽视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这样的“主体性”,只能流于空泛。所谓主体能力,指的是主体驾驭、控制、推动自己不断发展的能力。对大学生而言,要使自己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要使自己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光有主体意识是不够的,还得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即主体能力。在诸多能力要素中,主体的批判性思维和选择能力尤为重要。随着国际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现代传媒的大众化、快捷化,各种社会思潮大量充斥学生的头脑,促使他们对各种思潮作出分析和辨别,极大地增加了选择的难度。为此,教师要一改一讲到底的惯常教法,采用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有效方式,多给学生尝试和体验的机会,增强他们的主体能力。
二
在一般的情况下,政治总是表现为重大的社会(阶级、政党、集团等)行为,而不是个人性质的行为。所以政治问题总是事关全局利益或公共利益的重大问题,它所涉及的是国家或社会生活中那些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利害关系的问题,而不是单纯个人性质的或局部性质的问题。当今世界,政治与人们关系紧密。从根本上说,政治其实是与每个人休戚与共的大事。西方社会广大民众普遍关注政治现象,很值得我们反思。我国部分民众对政治的不关心甚至冷漠的状况,源于多方面因素,盖与对政治概念的界定不明、缺乏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相关。在大力倡导政治文明的今天,这种状况必须得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正是从这一视角,我们认为,首先需要改变的是社会事业的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大学生群体,进而言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其特定的重要地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指让大学生通过学习并内化政治主导文化,逐步成为具有稳定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信念等一系列反应和倾向的政治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事关我国公民的政治素质,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对此等闲视之,要从改变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着手,进而影响整个社会。
当代大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注国家的发展,关注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关注我国的改革进程。所有的这一切,足以表明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健康态势。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正视他们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一些倾向性的问题:比如习惯于以他者的姿态看待我国当下出现的各种政治现象;观察社会问题的思想方式偏激、狭隘;在多元价值取向中,世俗化、功利化色彩浓厚;政治认知片面,政治参与意识淡漠;盲目崇拜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对西方意识形态对我渗透缺乏该有的清醒。在这一背景下,政治社会化教育所出现的逆反心理,有其复杂的成因,倘若仅仅从教师身上寻找形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不恰当的,简单地由教师来负责也是不公允的,而学生自身的因素则可能是主要的成因。然而问题不能止于此。探寻成因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即便是学生的问题,我们也应该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引导,何况还有教师自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