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与危机管理机制建设
[论文关键词] 高校 公共安全教育 危机管理 教育论文发表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高校扩招,频发的高校危机事件突显出高校危机管理能力的不足,也反映出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不到位。笔者认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机制与危机管理计划是一种互补的关系,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高校的危机管理能力,完善公共教育机制,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教育论文发表
教育论文发表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高校扩招,一个学校多个校区、一个校区多个学校已成为普遍现象,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但办学条件、教学及生活设施建设却远跟不上学校扩招的步伐,校园公共安全需求与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加上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体制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发生在高校校园内或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突发事件接连不断,影响着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也考验着高校的危机管理能力。目前频发的高校危机事件突显出高校危机管理能力的不足,而危机事件中高校师生暴露出的安全意识淡漠、缺少自我保护技能等问题,又反映出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不到位。如何提高高校的危机管理能力,完善公共教育机制,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文的论述也将就这一问题展开。
一、高校危机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高校危机通常指由于高校内外部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影响,使高校正常的运行秩序被打破,从而不得不面对和处理这一紧张事件的状态。危机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高校常规安全教育提到的火灾、地震、食物中毒等以外,还包括了安全事故、自杀自残、校园暴力、师生冲突、社会性事件影响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不平衡因素也会越来越多,校园环境会越来越复杂,新的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也会使危机的形式发生新的变化。
高校危机管理就是高校调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采取各种可能或可行的方法和方式,预防、限制和消除危机以及因危机而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使危机得以解决的方法和行为。根据国际经验,当代的危机管理一般都是由危机预防、准备、应对、恢复四个阶段构成的。前两个阶段重在预防,减少危机发生的机率及降低危机产生时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后两个阶段重在应对,采取措施消除危机及恢复因危机带来的声誉损失、重塑自身形象。
二、目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及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危机管理理论来审查高校实际情况,可以发现目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及危机管理存在以下的几个问题:
1.重视危机应对,轻视事前预防。目前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理念和制度还存在很多空缺,主要表现为学校管理的危机意识淡薄。不仅学校的各种管理培训、安全教育中很少涉及危机管理的内容,就连日常工作制度中也缺少一套完整的危机管理计划。往往是危机发生时才动员一切力量去应对危机,使危机的应对带有较大的随意性,而且付出的代价很高。
2.危机的事前准备不足。最主要的体现是思想准备不足。长久以来,由于高校一直被称为“社会的一方净土”、“象牙塔”,认为人际关系简单、环境稳定,因而高校师生普遍缺少危机意识。再加上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不到位,存在着很多“走过场”的行为,师生普遍缺乏安全意识,缺少危机应对的常识与技能。事前准备的不足,使危机造成的损失加大。 3.危机发生时缺少统一的指挥、缺乏迅速及时的信息沟通。目前高校中普遍缺少一个独立和常设的危机管理部门。常规做法是,每次危机发生后,根据危机发生的原因、地点、性质等成立临时的危机处理小组来进行危机处理工作。这种做法的缺点是:临时小组成员分别是来自不同的部门,而且都是各部门主管,彼此之间没有上下级管理权限,因此每次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相互协调工作,此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也不够迅速及时,因而容易错过危机处理的黄金时间,致使危机升级。
4.不注意危机后期评估总结。由于高校危机处理的领导机构大多是临时成立的,危机结束后各部门就回归日常工作轨道,因此危机结束后各高校往往不注意危机损失的评估及经验的总结,也不注意利用危机事件对全体师生进行思想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使危机处理后的经验不能有效保留,也无法建立起危机培训和教育的机制。
三、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的途径
1.成立高校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高校应该认识危机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危机预防,成立危机管理的独立常设机构,从上至下的形成合力。危机管理机构中领导层的参与是保证危机统一管理、有效实施的关键,危机管理中十分强调领导层的作用,就像丘吉尔曾谈到的经验那样:“在危机中,人们希望目睹领袖的容颜,直接接受他的指挥。”学校领导层必须起到带头作用,成立以学校领导为首的危机管理小组,统一协调各部门主管,才能真正建立起强有力的合作关系,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2. 制订并不断完善危机管理计划。危机管理的一个关键就是能够迅速从正常状态转变到紧急状态,这种转变的实现需要建立在危机管理计划的基础之上。制订危机管理计划不仅是为了处理危机,而是尽可能不要让危机发生。通过危机管理计划让危机不发生,才是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通过危机管理计划,高校可以对各类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做出预测和评估,制订应对的策略并做好危机的预防工作,一旦危机发生,高校就可以按照事先制订的危机管理计划迅速转变为紧急状态,为处理危机取得主动权。此外,每次危机结束以后,及时评估危机造成的损失,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危机管理计划,就能让危机管理计划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保持时效性。
3.根据计划加强对全体师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危机意识。高校危机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预防,预防是应对危机的最好策略,因为预防可以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失,而增强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预防的基础。高校在制订危机管理计划时客观的评价分析自身的公共安全状况,分析各类危机发生的强度、频率、范围、特征及危害等,通过公共安全教育机制,将危机管理计划内容纳入公共安全教育环节。要加大宣传力度,设置课程及特定的危机训练,使校园中的每个人都熟悉自己在危机中的行为方式,培养师生的忧患意识,使师生在公共安全教育环节里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4.建立畅通公开的信息网络平台。危机的发生往往带有突发性、严重危害性等特点,因此建立畅通的信息网络很重要,首先它能够让高校各部门第一时间了解危机发生的相关情况,彼此互通信息,形成合力应对危机。其次,危机的发生也伴随着舆论的高度关注,危机发生时通过畅通公开的信息网络,向事件相关人员、媒体通报事情的发生、处理的进展等情况,可以抢占舆论至高点,能减少不利于学校的消息、传闻、报道等的传播,同时争取有关方面的同情、支持,为高校顺利处理危机提供一个良好、轻松的环境。
综合来看,通过制订一套完整的危机管理计划,建立危机管理常设机构,可以使高校各部门形成合力应对危机,提高危机处理能力。而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机制与危机管理计划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公共安全教育与危机管理计划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公共安全教育的目标更明确,内容更充实,更具有针对性。而通过公共安全教育的大力宣传,可以提高师生的危机意识,增强师生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有效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减小危机发生带来的损失,为高校正常、有序的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为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朱晓斌. 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与政策[J]. 比较教育研究, 2004,(12).
[2] 程四俭. 美国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及其启示[J]. 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8,(04) .
[3] 邬强. 地方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策略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08) .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高校扩招,频发的高校危机事件突显出高校危机管理能力的不足,也反映出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不到位。笔者认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机制与危机管理计划是一种互补的关系,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高校的危机管理能力,完善公共教育机制,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教育论文发表
教育论文发表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高校扩招,一个学校多个校区、一个校区多个学校已成为普遍现象,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但办学条件、教学及生活设施建设却远跟不上学校扩招的步伐,校园公共安全需求与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加上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体制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发生在高校校园内或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突发事件接连不断,影响着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也考验着高校的危机管理能力。目前频发的高校危机事件突显出高校危机管理能力的不足,而危机事件中高校师生暴露出的安全意识淡漠、缺少自我保护技能等问题,又反映出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不到位。如何提高高校的危机管理能力,完善公共教育机制,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文的论述也将就这一问题展开。
一、高校危机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高校危机通常指由于高校内外部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影响,使高校正常的运行秩序被打破,从而不得不面对和处理这一紧张事件的状态。危机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高校常规安全教育提到的火灾、地震、食物中毒等以外,还包括了安全事故、自杀自残、校园暴力、师生冲突、社会性事件影响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不平衡因素也会越来越多,校园环境会越来越复杂,新的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也会使危机的形式发生新的变化。
高校危机管理就是高校调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采取各种可能或可行的方法和方式,预防、限制和消除危机以及因危机而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使危机得以解决的方法和行为。根据国际经验,当代的危机管理一般都是由危机预防、准备、应对、恢复四个阶段构成的。前两个阶段重在预防,减少危机发生的机率及降低危机产生时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后两个阶段重在应对,采取措施消除危机及恢复因危机带来的声誉损失、重塑自身形象。
二、目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及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危机管理理论来审查高校实际情况,可以发现目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及危机管理存在以下的几个问题:
1.重视危机应对,轻视事前预防。目前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理念和制度还存在很多空缺,主要表现为学校管理的危机意识淡薄。不仅学校的各种管理培训、安全教育中很少涉及危机管理的内容,就连日常工作制度中也缺少一套完整的危机管理计划。往往是危机发生时才动员一切力量去应对危机,使危机的应对带有较大的随意性,而且付出的代价很高。
2.危机的事前准备不足。最主要的体现是思想准备不足。长久以来,由于高校一直被称为“社会的一方净土”、“象牙塔”,认为人际关系简单、环境稳定,因而高校师生普遍缺少危机意识。再加上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不到位,存在着很多“走过场”的行为,师生普遍缺乏安全意识,缺少危机应对的常识与技能。事前准备的不足,使危机造成的损失加大。 3.危机发生时缺少统一的指挥、缺乏迅速及时的信息沟通。目前高校中普遍缺少一个独立和常设的危机管理部门。常规做法是,每次危机发生后,根据危机发生的原因、地点、性质等成立临时的危机处理小组来进行危机处理工作。这种做法的缺点是:临时小组成员分别是来自不同的部门,而且都是各部门主管,彼此之间没有上下级管理权限,因此每次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相互协调工作,此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也不够迅速及时,因而容易错过危机处理的黄金时间,致使危机升级。
4.不注意危机后期评估总结。由于高校危机处理的领导机构大多是临时成立的,危机结束后各部门就回归日常工作轨道,因此危机结束后各高校往往不注意危机损失的评估及经验的总结,也不注意利用危机事件对全体师生进行思想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使危机处理后的经验不能有效保留,也无法建立起危机培训和教育的机制。
三、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的途径
1.成立高校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高校应该认识危机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危机预防,成立危机管理的独立常设机构,从上至下的形成合力。危机管理机构中领导层的参与是保证危机统一管理、有效实施的关键,危机管理中十分强调领导层的作用,就像丘吉尔曾谈到的经验那样:“在危机中,人们希望目睹领袖的容颜,直接接受他的指挥。”学校领导层必须起到带头作用,成立以学校领导为首的危机管理小组,统一协调各部门主管,才能真正建立起强有力的合作关系,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2. 制订并不断完善危机管理计划。危机管理的一个关键就是能够迅速从正常状态转变到紧急状态,这种转变的实现需要建立在危机管理计划的基础之上。制订危机管理计划不仅是为了处理危机,而是尽可能不要让危机发生。通过危机管理计划让危机不发生,才是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通过危机管理计划,高校可以对各类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做出预测和评估,制订应对的策略并做好危机的预防工作,一旦危机发生,高校就可以按照事先制订的危机管理计划迅速转变为紧急状态,为处理危机取得主动权。此外,每次危机结束以后,及时评估危机造成的损失,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危机管理计划,就能让危机管理计划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保持时效性。
3.根据计划加强对全体师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危机意识。高校危机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预防,预防是应对危机的最好策略,因为预防可以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失,而增强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预防的基础。高校在制订危机管理计划时客观的评价分析自身的公共安全状况,分析各类危机发生的强度、频率、范围、特征及危害等,通过公共安全教育机制,将危机管理计划内容纳入公共安全教育环节。要加大宣传力度,设置课程及特定的危机训练,使校园中的每个人都熟悉自己在危机中的行为方式,培养师生的忧患意识,使师生在公共安全教育环节里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4.建立畅通公开的信息网络平台。危机的发生往往带有突发性、严重危害性等特点,因此建立畅通的信息网络很重要,首先它能够让高校各部门第一时间了解危机发生的相关情况,彼此互通信息,形成合力应对危机。其次,危机的发生也伴随着舆论的高度关注,危机发生时通过畅通公开的信息网络,向事件相关人员、媒体通报事情的发生、处理的进展等情况,可以抢占舆论至高点,能减少不利于学校的消息、传闻、报道等的传播,同时争取有关方面的同情、支持,为高校顺利处理危机提供一个良好、轻松的环境。
综合来看,通过制订一套完整的危机管理计划,建立危机管理常设机构,可以使高校各部门形成合力应对危机,提高危机处理能力。而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机制与危机管理计划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公共安全教育与危机管理计划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公共安全教育的目标更明确,内容更充实,更具有针对性。而通过公共安全教育的大力宣传,可以提高师生的危机意识,增强师生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有效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减小危机发生带来的损失,为高校正常、有序的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为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朱晓斌. 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与政策[J]. 比较教育研究, 2004,(12).
[2] 程四俭. 美国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及其启示[J]. 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8,(04) .
[3] 邬强. 地方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策略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