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BIM技术对智慧工地的建设研究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48次
时间:2021年4月22日 15:01
张 敏 王昌运
(海口经济学院雅和人居工程学院 海南海口 571127)摘 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建筑行业通过引入互联网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尤其是智慧工地项目的建设,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在建筑行业中工地作为项目施工和成交的重要场地,通过引进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精细化和数字化等智慧形式的管理,本文重点研究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加速智慧工地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智慧工地;建设发展
基金项目:海口经济学院2020年度校级科研课题一般项目:BIM技术在智慧工地建设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HJKY(YB)20-19)作者简介:张敏(1990-)女,湖南岳阳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与改革。
2015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未来三年和十年的发展目标,提出包括创业创新、协同制造、人工智能、绿色生态等在内的11项重点行动,并就做好保障支撑进行了部署。“互联网+”的浪潮,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各传统行业。作为传统行业的代表,建筑行业已经开启“互联网+”
新征程。建筑行业是最需要被互联网变革的行业,因为这是最大的大数据行业,却也是当前最缺少数据的行业,由此引发的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问题长期无法解决。本文重点研究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快速建立管理高效的智慧工地模式。
“互联网+”时代下建筑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广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行业领域中,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具有发展潜力的眼光独到的建筑企业已经借着这个机会进行了转型升级。但是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扶持手段,对建筑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转型缺乏有效的实施策略,没有统筹的安排规划,也没有有效顶层设计作为扶持计划,导致建筑行业中的大多数企业都自成一派,从整体上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地域发展在实施使用互联网技术时具有较大的差异性。随着互联网的推进,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出台了一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制度,但是均是通篇大论,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具体的操作细节上没有明确,尤其是对于建筑产业的转型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获得可观的效益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加大。
建筑产业施工现场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
根据实际调查研究我们呢可以看出,随着信息化管理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建筑产业已经逐渐建立起了以社会实际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为目标的O2O平台、有效搭建起了以承发包交易需求为核心的交易平台、以B2B供应链为任务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但是在实际交易和工作过程中,很多企业和集团施工现场的管理上都停留在十分表面,宏观的控制性指标数据只是表面的交互。建筑产业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很多材料、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细微的数据及相关的参数和材料等级等等并没有通过专业的平台进行共享,而是通过微信、QQ、邮箱等非专业化的平台进行传输。
缺乏BIM专业技术人员
BIM技术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主要现代信息技术,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对与企业的有效转型升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也是所有想要进行转型的建筑企业应当掌握的基本技术。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通过对BIM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加快传播速度,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同时BIM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大数据技术,对建筑产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从而有效提升产业效率和质量。但是我国当前对于BIM技术的使用仍存在部分问题,例如BIM技术尚不成熟,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相关企业对于BIM技术的培训较为落后,使得当前我国的BIM技术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互联网+”时代下建筑业发展现状
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信息标准化管理
我国现在已经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建筑产业要充分实现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应当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水平通过互联网平台充分实现数据之间的有效传输和联通,从而有效提升信息管理水平和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建筑产业信息化管理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工程信息的标准化管理促使传统建筑产业进行信息管理的改革创新,从而实现建筑产业的高效运转。
例如,我国中建五局是最早开始互联网与建筑产业进行融合的企业之一,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探究和技术融合,使得项目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了企业的重点管理对象,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周期性管理,从而对整个建筑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建立互联网建筑资源平台,有效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分配。
“互联网+”时代下的BIM技术施工管理得到了认可和推进在建筑产业的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项目的前期设计阶段可以让各个模块的人员主动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对BIM技术的有效运用搭建出高效的工作平台,从而对整个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和优化设计,使得信息更为准确有效地进行传递,同时加强各个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增强彼此之间的默契,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信息传递滞后、缺乏准确性导致设计施工出现变更和问题。对于项目施工过程的管控,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BIM技术的有效运用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进行对比分析,及时调整工作进度,优化施工过程和施工程序,对人员调度和资源配置进行合理安排。
“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策略互联网时代即大数据时代,所谓大数据思维,是要全部数据样本而不是抽样;关注效率而不是精确度;关注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大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有用”,价值含量、挖掘成本比数量更为重要。大数据时代,建筑行业自然也不能置身度外。事实上,智能数据在国外已有不少应用,也推出了很多概念性的理念和产品。在国外一些地区,建筑可以自行降低能耗,交通能够预测什么地方会有交通堵点等,这些都是大数据在行业的应用。当下,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研究表明,建筑业是数据量最大、业务规模最大的大数据行业,但同样是当前各行业中最没有数据的行业。
但建筑行业近30年来一直被约20%的行业增速麻痹,整个行业基本与互联网和大数据割裂,管理创新能力弱,企业与行业的转型升级步履艰难。但时代的进步要求建筑业必须要实现与互联网的融合。在BIM技术出现以前,按传统的管理技术手段,行业内没有一家企业能做到像制造业一样的精细化管理。但BIM技术的发展和初步成熟,将彻底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完全可以轻松实现上述管理手段。为此,我国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加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相关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
一方面,由于我国当前大多数建筑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转型方面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和问题,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制度,有效推动我国互联网+时代下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通过制定相应的可行的实施细则和具体规划,明确每个人的职权,对现代化建设所需的措施进行有效的保障,从而搭建起高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对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项目建立专项资金,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资金的拨付,或是对税费进行适当的减免,通过一系列相应的激励政策引导并帮助传统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同时建立互联网服务保障机制,净化互联网环境,有效加快建筑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有效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互联网+时代下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主要包括项目实施的标准化设计、相关构配件的科学生产、现代物流企业的运输配送、装备式施工等等,共同构建成了全产业链。基于此,为了有效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当对整个流程进行技术创新,并且将创新能力逐渐渗透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和阶段中,有效搭建起技术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在项目实施的前期,建筑企业可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的论证,根据国家及相似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起相应的技术标准,同时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进行整合优化,逐渐实现节点之间的有效连接和建筑的抗震能力等等。
提高建筑企业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一方面,对于建筑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开发设计、装配运输、施工装修等等都需要对管理人员和操作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切身参与到建筑产业的转型发展过程中,从思想上进行转变,摈弃传统的建筑产业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定期对建筑企业的内部管理员工进行政策和技术的传达,帮助员工掌握相关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标准,同时指导管理人员极强对BIM技术进行全面综合的学习,不断强化一线员工与技术人员的信息传递能力和数据管理能力。
搭建高效的互联网交易平台
受传统建筑行业发展的影响,买卖双方实现交易大多是通过线下交易的方式进行的,市场中的供求信息传递并不流畅,这就导致市场中存在诸多的恶意竞争等现象。基于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建筑行业应当搭建起高效的互联网交易平台,企业可以在其中发布相应的供求信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实现信息的有效流通,线上交易可以使得建筑产业的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变得公平公正,整个交易过程透明化和有效化。
大数据在智慧工地建设的实际应用
重要设备实时监控,排除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
建筑行业是安全生产五大重点行业之一,不安全因素多,安全隐患随工程进度呈动态变化,其中设备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智慧工地”通过远程高速无线数据传输,实现实时动态的远程监控、远程报警和远程告知,使得设备监控成为开放的实时动态监控。以往施工现场对设备的故障判断全凭人工经验,而人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对于故障的检查不能做到真正的客观、及时。而“智慧工地”通过对客观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判断设备是否出现故障或安全隐患,一旦有任何问题将会及时发出警报,使工作人员能立即对设备进行检修,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
高效处理人员信息,客观分析判断,保障工程进度
建筑行业人员复杂且流动性较大,人员管理一直是重点、难点。“智慧工地”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处理技术和大数据云服务,对建工工地人员信息进行采集与分类,全面完善员工信息,便于企业后期进行人员筛选。同时,对于各岗位人员的统计与分析有助于企业对人力资源的估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平台”有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范围内的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安全,对用工超时进行报警,避免疲劳施工,保障并提高劳务人员及项目的安全性。在工程进度方面,“智慧工地”用百分比进度条来直观展示工程进度情况。管理者坐在办公室内就可以随时调取各个施工现场的情况,了解工程进度,对按期完成项目及指挥调度起到最直接的视觉参考。数据的直观展示能够给予管理者更理性科学的判断依据,降低主观因素对管理的影响。
开启环统数据“金钥匙”,施工环保两不误。
近年来,环保问题日渐凸显,而建筑施工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如何控制施工中的污染问题,“智慧工地”提供了一把“金钥匙”。“智慧工地”在工地周边设置噪声及户外粉尘监测装置,所有噪声、粉尘数据均会传输到云服务器进行云计算处理,并根据相关部门资料进行自动报警,使管理者能及时处理问题。同时将形成数据统计表上传至指挥中心,让监管单位有据可查。市民同样可以参与到监督中,通过“智慧工地”手机APP端对现场进行监测,如发现超标现象可向监管部门举报,维护自身权益。
“互联网+”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无论是建筑项目的内在需求还是技术发展的要求,“互联网+”技术与智慧工地的施工管理有机结合将会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力量支持。在智慧工地中,以互联网平台为技术引擎,实现建筑项目的智能化管理,降低废弃物料排放和减少能源损耗,既能大大提升施工管理效率和质量,也能使得建筑行业的智慧工地逐步走向智慧化、智能化。
BIM+互联网的技术实施,第一,实现了工地的智能化管理,形成了基于BIM的数据库,提高了数据的利用效率,减少了人为产生的信息歧义和错误;第二,项目众多基于BIM的应用点提升了企业管控能力以增加项目利润,基于BIM的集成交付,使得在土建、安装、幕墙完成后将设备实体和虚拟的MEP、BIM一起集成交付业主变得可行可靠,以快速支持所有机电设备及其各子系统的安全运行;第三,解决项目技术难题,利用BIM技术进行虚拟装配,并进行现场技术交底以及利用BIM技术进行复杂构件的数字化加工。BIM技术是实现建筑工程信息化最为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BIM技术的发展到现在已不再是一个新名词,而是正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时代趋势。BIM技术作为建筑行业在21世纪大力发展的新技术,必将成为继CAD之后建筑行业的第二次革命。在未来,BIM技术将会更加规范,更加全面地应用到建筑全生命期中。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建立智慧城市的目标也将必然会推动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深入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建基,赖伟山,孙宗瑞.基于“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和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深度协同[J].广州建筑,2019,47(04):38-44.
[2]从海虎,王旭良,吴红.基于BIM技术打造四维一体智慧工地实践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11):63-64.
[3]郑小云.BIM技术在设计优化及智慧工地建设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8.
[4]高宾.BIM技术在长春龙翔国际商务中心项目的应用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