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补肺化痰方对小儿哮喘缓解期证候与发病影响的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补肺化痰方对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候与发病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采用健脾补肺化痰方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30例,并与西药吸入对照组30例比较,观察两组证候积分及哮喘发作次数。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比较,易感冒、神疲、食少、大便异常证候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自汗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两组治疗1年内发病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健脾补肺化痰方在改善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常见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并能减少小儿哮喘发病次数。
【关键词】 健脾补肺化痰方;哮喘;证候;发病次数;儿童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已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治疗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的治疗重点是止咳平喘,以便快速缓解症状;缓解期应坚持调补,避免触发因素,是根治哮喘的重要阶段。我院自拟健脾补肺化痰方针对哮喘缓解期治疗,在临床证候的改善、减少甚至控制哮喘发作方面,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儿科门诊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辨证为肺脾气虚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大14岁,最小2岁,平均(6.17±2.59)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3.6月,平均(2.80±2.17)年。对照组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大14岁,最小1岁,平均(6.20±3.56)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3.6月,平均(3.22±2.62)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在易患感冒、神疲、食少纳呆、大便异常方面各证候积分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证候积分比较 (±s)
组别n易感冒自汗神疲食少大便异常治疗组303.40±1.333.73±1.231.23±0.972.07±1.311.10±0.96对照组303.67±1.603.27±1.461.10±0.712.13±1.220.93±0.52
1.2诊断及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并处于缓解期者;辨证分型符合中医哮喘诊断标准[2]肺脾气虚者。排除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及依从性差者。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予自拟健脾补肺化痰方,药用太子参8 g、黄芪10 g、茯苓8 g、炒白术8 g、防风6 g、陈皮8 g、半夏8 g、煅龙牡各15 g(先煎)、五味子6 g、葶苈子8 g、甘草6 g。3岁以下小儿剂量酌减,1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采取间断服药方法,先服药2月,第7月再服药1月。
2.2 对照组
予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吸入治疗。1~2揿/d, 3~6月后逐渐减量,吸入1年。
两组治疗期间哮喘急性发作时应用中西药物或其他治疗;合并其他疾病必须服用的药物,可维持不变。
2.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证候积分与治疗后第12月末证候积分;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
肺脾气虚病情分度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的标准,证候积分的计算按照证候无、轻、中、重分别计0,1,3,5分,选择小儿较常见的5种证候,见表2。
2.4统计方法
应用JMTJFX简明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数据分析结果以(±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
3 治疗结果
3.1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组在易感冒、神疲、食少、大便异常方面的证候积分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3。表2缓解期小儿哮喘证候积分积分证候易患感冒自汗神疲食少纳呆大便异常轻(1分) 表3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 两组治疗1年内发病次数比较
治疗组在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4。表4两组治疗1年内发病次数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气道慢性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狭窄。现代医学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气道高反应性以控制哮喘的反复发作,取得较肯定疗效,但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尤其需长期用药时,毒副反应更令人难以接受,故探索中医治疗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