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唱腔的审美探析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195次
时间:2020年6月10日 17:10
周波 李萍
(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黄梅戏剧团,江西,九江 332500 )摘 要:黄梅戏是我国传统戏曲之一,是流传在安徽省地区的著名剧种,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作为现存的文化经典,黄梅戏已经得到国务院文化部的认可,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本文通过对黄梅戏曲目中唱腔的艺术效果以及审美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传统剧种,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为黄梅戏的推广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黄梅戏;戏曲唱腔;表演审美
黄梅戏起源很早,根据学者研究考证,早在唐代初期湖北的黄梅地区就有采茶歌流行于世,经宋元两代不断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戏剧表演风格,因为起源在湖北黄梅地区,因此被称为黄梅戏。到了明清时期,黄梅戏在安徽地区开始发展壮大,并发展成为了集文学、表演、服装、音乐等元素于一身的著名剧种,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为中国五大剧种。到了二十世纪中期,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黄梅戏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借助广播和电视的宣传力,黄梅戏开始被更多的观众所熟知。彼时的黄梅戏开始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除了传统剧目之外,还有大批紧跟社会潮流的新剧目被创作出来,为黄梅戏培养的大批的观众。然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网络的出现使得传统文化受到了剧烈的冲击,黄梅戏的观众流失十分严重。究其原因,既有黄梅戏的人才凋零、缺乏创新的因素,也有传统文化不被认识、缺少理解的原因。本文以黄梅戏经典曲目作为范例,分析其唱腔的艺术效果和审美特点,希望当代的观众可以了解并接受这一传统剧种,让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一、黄梅戏唱腔的艺术效果
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红遍了大江南北,也让全国的观众认识了这个流行在安徽湖北地区的传统剧种。黄梅戏的唱腔淳朴流畅,具有生动的表现力和丰富的层次性,著名的黄梅戏演员严凤英和王少舫就是凭借《天仙配》成为了广大群众熟知的演员,在他们的唱腔表演中,黄梅戏的特点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堪称一绝。例如在“路遇”的一段情节中,严凤英扮演的七仙女遇到了王少舫扮演的董永,严凤英的唱腔将少女的娇羞与对爱情的渴望表现的十分生动,在回答家住何方时,本应直接唱道,“我本住在蓬莱村”;但是严凤英为了表现出少女欲拒还迎的心理状态,在唱前四个字时语速既快且慌,而后三个字却又缓缓道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在一段简单的唱腔里浑然一体,把少女的心思充分地展现了出来。王少舫的表演也十分大气,浑厚洒脱的唱腔将男性的特点演绎的十分到位,例如在“卖身”的一段情节中,王少舫要将主角心中的复杂情绪通过唱腔表现出来,除了运用平词与散板、哭腔等乐句结合方式,还在声音的处理上加入了起伏多变的唱法,用刚柔并济的形式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沉痛与悲伤。两位演员都是在精通曲目词句和表演方式的基础上,对唱腔进行了进一步的升华提炼,并根据观众的需求对唱腔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变化,使表演呈现出了精彩绝伦的艺术效果。
二、黄梅戏唱腔的审美特点
1.取材真实。任何艺术都需要真实的素材才能打动观众,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同和共鸣,经过一定的艺术提炼之后,简单的素材也可以焕发出别样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这就是所谓的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黄梅戏也是如此,自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
据史籍记载,黄梅戏在诞生之初,正值长江中下游水患频繁,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顿无依,为了养家糊口,很多人都开始学唱黄梅戏。也就是说,黄梅戏是诞生于群众生活中的剧种,因此它的素材就是原汁原味的群众生活。一个简单的唱腔,一句俏皮的台词,无不凝结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这也是促使黄梅戏在长江两岸乃至整个鄂赣皖地区流行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戏剧化的唱腔表达出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戏剧的魅力在真实素材的映衬下变得更加突出。
2.表演鲜活。由于黄梅戏源自群众,因此它的唱腔表演更加偏向于生活化的模式,与其他传统戏剧有着显著的区别。而黄梅戏唱腔为了更好地贴近群众,在基本的舞台表演规律上提炼出了更加自由的演唱方式,做到了不被规则束缚,甚至在实践中创造新的规则,这就是黄梅戏唱腔具有鲜活特色的原因所在。这种独特的表演方式使得黄梅戏逐渐形成了一种活灵活现且别具一格的唱腔,演员在舞台上不会完全按照既定的曲目内容进行表演,例如前面提到的《天仙配》,都是演员根据环境变化与群众需求,结合自身的表演经验与扎实的基本功底,对原有的曲目进行了画龙点睛般的修改。这一改,使得人物更加生动、表演更加自如,戏剧的效果远远超过了之前的版本,也让黄梅戏鲜活的艺术魅力得到了释放。
3.明亮多彩。这里说的明亮多彩,主要是指黄梅戏中的人物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产生唱腔上的变化,这种变化既丰富又强烈,使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剧中人物的情感,深深地沉浸在了戏剧情节之中。例如天真善良的少女,唱腔就是活泼明朗;正直憨厚的劳动者,唱腔就是浑厚淳朴。每种唱腔都是特色鲜明且辨识度极高,让人能够迅速代入到舞台的角色中。黄梅戏中的女性角色占比较大,因此唱腔需要更多地对女性角色的进行表演,配合出色的舞台灯光和服饰,使得整个舞台呈现出了明亮多彩的艺术光芒。
三、结论
黄梅戏的唱腔与其他剧种都有所不同,它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以真实生活为题材,逐渐形成了鲜活明亮的表演特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我们分析黄梅戏的唱腔艺术,对其中所蕴含的审美特点进行研究,目的也是进一步发掘黄梅戏的艺术价值,让更多的人可以认识和接受这一优秀的传统剧种。
参考文献:
[1]唐 建 峰 .浅 谈 黄 梅 戏 表 演 形 式 的 改 变 [J].大 众 文艺,2014(08):169.
[2]周爱宝.探索黄梅戏表演教学的吸收与发展[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7):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