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肺化饮法治疗夏季小儿寒性哮喘40例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温肺化饮法治疗夏季小儿寒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小儿寒性哮喘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以温肺化饮法之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均随访6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在治愈率、主要症状、体征的好转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IgE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夏季寒性哮喘有较好的疗效,可避免长期使用西药治疗的副作用。
【关键词】 小儿哮喘;温肺化饮法;小青龙汤;疗效观察
哮喘是小儿常见病之一,以发作性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因气候变化、吸入异味或饮食不慎而诱发,好发于冬季。然笔者发现小儿哮喘于盛夏之季也常发病,以温肺化饮法之小青龙汤加味治疗,每获良效。现将近2年来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及分证标准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哮喘的诊断标准为依据,并符合证候分类中寒饮停肺证,即咳喘哮鸣、恶寒怕冷、鼻流清涕、痰液清稀、四肢欠温、面色淡白,舌质淡胖、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滑。
1.2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06—2008年夏季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患儿(轻、中度),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最大7岁,最小4月,平均年龄3.15岁;病程最短3 d,最长5年。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最大8岁,最小5月,平均年龄3.24岁;病程最短4 d,最长5年。就诊时,两组患儿多已发病3~7 d,发病前1周均未使用西药治疗。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治以小青龙汤加减。基本方:麻黄5 g、白芍10 g、干姜5 g、五味子10 g、炙甘草10 g、桂枝5 g、半夏10 g、细辛5 g(<1岁麻黄3 g、细辛3 g)。痰黏稠者加白芥子、莱菔子、紫苏子;发热伴烦躁者加生石膏;咳甚者加百部、前胡;无恶寒发热而咳喘仍甚者加葶苈子、大枣;兼小便短少者,桂枝改为肉桂。1剂/d,煎药取汁200 mL,<1岁30 mL,1~3岁50~80 mL,4~8岁100~200 mL,分3次服用。
2.2对照组
口服氨茶碱,3~5 mg/(kg·次),非那根0.5 mg/(kg·次),均每8 h 1次。
两组患儿均不加用激素及其他解痉平喘西药。两组胸部物理治疗相同,如翻身、拍背、吸痰等。必要时给予输氧、纠酸、维持电解质平衡,合并感染时抗炎治疗。
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总疗效、症状好转时间、不良反应和血清IgE,3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5个疗程。
2.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方差分析。
3治疗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1]。治愈:哮喘平息,听诊两肺哮鸣音消失。好转:哮喘减轻,听诊偶闻及哮鸣音。未愈:哮喘发作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3.2.1 两组总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治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3.2.2 两组痊愈时间比较
自开始治疗至痊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见表2。表1 两组总疗效比较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2两组痊愈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2.3 两组临床主要症状的好转时间比较
咳喘、哮鸣等主要症状的好转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见表3。表3 两组临床主要症状的好转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2.4两组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比较
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见表4。表4两组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2.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E变化
两组治疗前血清IgE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治疗后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见表5。
3.2.6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服药后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痊愈时精神良好,面色正常,食欲佳。对照组有3例出现面红、烦躁、呕吐等症状,且多数患儿痊愈后表现乏力、自汗、面色苍白等症状。表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E变化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4讨论
小儿寒性哮喘病机为内伏痰饮、外寒侵袭。笔者临证时发现盛夏之季小儿寒性哮喘并不少见。究其原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躯,脾常不足,若饮食不节、贪凉饮冷,或滥用抗生素致脾胃受损,运化失调均可致寒性哮喘。
小青龙汤是治疗小儿寒性哮喘常用方,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兼能利水,配桂枝则增强通阳宣散之功;白芍与桂枝配伍,功能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散寒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半夏降逆化痰;甘草和中。凡水寒射肺之咳喘,以此相合,用之多验。《伤寒论》第40条谓小青龙汤主症“发热而咳”,第41条又云“咳而微喘”,《金匮要略》以此治“咳而上气”,用本方治溢饮及“咳逆倚息不得卧”等症,可见本方必治咳嗽无疑,且重点在治寒饮喘咳,不论表证有无,皆可酌情用之。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麻黄中左旋麻黄碱及麻黄挥发油具平喘作用;细辛挥发油能解除组织胺、乙酰胆碱引起的离体豚鼠气管痉挛,其甲基丁香酚及去甲乌药碱有显著的解痉作用[2]。有实验证明,小青龙汤能够显著提高哮喘大白鼠肺组织β-肾上腺能受体(β|AR)、β2-肾上腺能受体(β2|AR)数目和环磷酸酰苷(cAMP)水平,起到吸入型激素必可酮的作用[3]。
通过小青龙汤与纯西药治疗小儿寒性哮喘(轻、中度)的对照观察,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意义,而且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恢复快于对照组,且无副作用,也避免了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所出现的耐药性及副作用。提示小青龙汤加味可替代相关西药治疗寒性哮喘,体现夏季用温肺化饮法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优势和特色。随访中观察,痊愈后若再行补肺健脾固本治疗,复发率明显下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7.
\[2\]李仪奎,姜名瑛.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41,112.
\[3\]童舜华,崔一丽,许建华.小青龙汤对哮喘大白鼠肺组织β2-肾上腺能受体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8(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