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搭建自我展示平台——例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英语课外活动
【摘 要】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学生的语言实践和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平台。课外活动要有助于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阔视野和塑造性格。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各类课外活动。
【关键词】课外活动;自我展示;以生为本
一、
引言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谁获取知识谁就是课堂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小学英语教学自然应将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它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阵地。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的第七点是: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学生的语言实践和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平台。
一、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有计划、有主题,创造性地开展各类课外活动
1.小学英语课外活动可根据中西方节假日、课堂教学的延伸内容、社会热点以及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地确定主题的内容。在主题性英语课外活动中,要突出“主题性原则”,提前制定好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的,确定活动时间和要求,活动安排要详尽,落实到具体的负责教师。
2.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喜爱参与性强的活动,是以其对课外活动的直接兴趣为动力的,是为了兴趣和好玩而参加活动,并带有尝试性的特点。可根据其特点开展英文歌曲比赛(班级或个人)、英文故事比赛等。小学高段学生喜爱表演,可以组织编排课本剧。当他们融入课本剧后,就会想尽方法演活角色。表演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从想说、要说到会说、乐说的过程。
如:英文课本剧《丑小鸭》、《狐假虎威》、《拔苗助长》、《盲人摸象》等
在英文课本剧的编排中,可以适当地拓展原有内容,赋予这些经典儿童故事和成语故事新的生命力。丑小鸭可以由一只变为两只,他们一个是自信的,一个是不自信的,闹出了许多笑话。当然,最后这两只丑小鸭也要明白许多道理。还可以想象一下“拔苗助长”之后的故事。“拔苗助长”的那个农夫的后人是如何处理“苗”
与“长”的矛盾的。
3.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定期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定一个大主题,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全校性或分年级或分学段完成。也可以定一个小主题,1到2个月,分年级或学段完成。
如:校园英语周
校园英语周可设计为“文化之旅”,“才艺秀场”,“体验之行”三个模块。通过欣赏经典英文影视剧感受纯正的英语和文化;学唱儿童英文歌曲开心又快乐;英语手抄报展评,英文贺卡展评,英文作文展评,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机会。英语周可为期1到2周,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任何任课教师处,通过英文歌曲、英文故事或英文对话的表演获得一个特制的贴片。校园英语周结束后,按获得的贴片个数评选出“英语之星”。
二、以生为本,以德育教育为切入点组织英语课外活动
如:英文爱心义卖
通过英文义卖活动,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养成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如:保护环境的英文标识或英文手抄报的制作
指导学生制作保护环境方面的“英文标识”或“英文手抄报”,是实践作业的有效尝试。在布置小学英语课外作业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三、以生为本,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
1.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活动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使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评价中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如:小学英语评价手册
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包括课外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合作能力为主要考核内容,注意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所学语言进行活动的情况。
四、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如:英语“趣”配音
大赛可分为海选赛与复赛两个阶段,以年级为单位参加比赛。可通过现场配音、评委老师当场点评的形式,为喜爱英语、喜爱配音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并使他们对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和配音艺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促进校园的英语交流和外国影视、配音文化的传播。
四、结束语
总之,英语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是小学英语整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为本,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对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智力的开拓,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成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待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玉倩《浅谈如何构建以生为本的小学英语课堂》中小学教育2013.7
2. 吴文淦《在英语课堂中以生为本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http://www.xxjxsj.cn/article/48945_2.html 2011.3
3. 黄金花《浅析英语课外活动》2012.10
4. 宋媛君《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以生为本”活动课引发的思考》中学生英语 2011.1
5.《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