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职业英语能力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职业英语能力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胡 洋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长春 130033
项目标注: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课题<
高职院校职业英语能力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 批准号GH13603) 中的部分研究成果。
【文章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提出以服务外包、科技创新替代生产外包的发展路线以来,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国有大中小型企业,对于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英语能力的要求也有着更高的需求。用人单位希望高职毕业人具备较好的职业英语能力水平,以适应企业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高职院校来说,一定要不断调研企业需求,修订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关键词】
职业英语能力;高职院校;培养模式; 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近些年在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贡献了突出力量。社会各届对于高职学生的认可度逐年提升,各行各业对于高职学生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对于高职学生能力要求也在逐渐提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提出以服务外包、科技创新替代生产外包的发展路线以来,
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国有大中小型企业, 对于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英语能力的要求也有着更高的需求。用人单位希望高职毕业人具备较好的职业英语能力水平,以适应企业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
1 调研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于高职毕业生英语水平现状的评价以及未来对于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的需求,课题组首先进行文献分析与调查研究,得出以下数据:
(1)企业对于高职毕业生职业英语能力满意度不足10%。
(2)企业对于高职毕业生职业英语能力存在的问题方面,认为主要问题集中在英语的应用能力方面,即听说能力不够。有82% 的企业认为高职毕业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较差。
(3)企业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的问方面,70% 的企业认为教学重点有偏差,不应当集中在读写译,而忽略了听说训练; 58% 的企业对于学校的教学模式方面表示担忧,认为造成学生英语水平偏低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教师教学方法匮乏,以填鸭式的讲授为主,不利于学生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
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英语能力依次是:综合应用能力、听说能力、阅读能力、翻译能力。
英语在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涉外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使用英语的主要方面为:涉外接待占53.6%,外贸洽谈占52.17%,信息获取占50.72%,英语商务信函及单证处理占42.27%,产品及设备说明书、操作手册等阅读占31.54%,出国考察、旅游占26.08%,晋升占11.59%,从中可以看出英语主要用于涉外接待、外贸洽谈、信息获取及英语商务信函及单证处理、产品及设备说明书、操作手册等阅读及出国考察、旅游等。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运用英语最多的是:口头交际占63.5%,笔译占31.3%, 书面交际占29.2%。而80% 被调查者认为他们在实际运用中最弱的技能就是听、说,他们希望在听说,尤其是职业英语听说能力,及笔译能力方面能有提高。
2 高职院校职业英语能力培养模式建构
2.1 构建“阶梯递进式”高职院校职业英语能力课程体系构建
即将课程设置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基础英语阶段,在第一学期开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入学测试的方式将学生分为A、B 班,在AB 班中通过难易度调整,达到分层教学中因材施教的目标。
第二阶段为职业英语阶段,开设在第二、三学期,面向全体学生,作为的必修课程开设,主要教学内容围绕的专业英语类内容。
第三阶段为行业英语、高级选修阶段,在第五学期作为选修课开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其中行业英语包括当前主流行业如:办公英语、销售英语、艺术英语、IT 英语等。高级英语选修阶段,主要针对对英语兴越足、底子好的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2.2 在高职院校职业英语能力课程中应用“情境引导”教学模式
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倡导脑、心、手三者结合的学习模式。在高职院校职业英语能力课程中值得借鉴。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是情境的创建,在教学设计过程当中要尽量从职业需求出发,创设学习情境,因此根据需求开发了“情境引导”教学模式。即以涉外工作场景为依托,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仿真的职业工作场景,创设需应用英语完成岗位工作的具体任务和教学情境,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革新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互动及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第一、第二甚至第三课堂教学联动,形成课内、课外一体化,校内、校外相结合,教、学、用于一体的语言实践环境,
让学生在模拟工作环境及真实工作过程中,通过教、学、做一体,掌握语言知识与技能,熟悉工作岗位任务中运用英语完成工作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场英语交际能力。
3 结束语
总之,对于高职院校职业英语能力培养来说,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英语应用的能力,而英语应用的能力必须围绕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制定。作为高职院校来说,一定要不断调研企业需求,修订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 侯圆文. 探讨高职公共英语向职场英语的有效过渡[J].
教育与职业. 2011(06)
[2] 黄奕云.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评价体系构建[J].
韶关学院学报. 2011(03)
[3] 黄奕云. 高职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 2012(03)
[4] 吴寒, 黄奕云.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5] 李建婷, 赵清海. 探索高职高专英语新型教学模式[J]. 教育与职业. 2006(24)
[6] 韦薇.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英语教学[J].
教育与职业. 2010(03)
【作者简介】
胡洋:女,研究生学历,现就职于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英语教师,讲师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