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几点思考
张冉冉 王德胜 新疆阿拉尔塔里木大学
摘要:高校青年志愿者作为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创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文章对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使之向更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校;志愿者;思考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将志愿者力量创新性引入社区建设。这是历届报告中,首次将志
愿者这一群体单独列出来,彰显其正作为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融入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大格局中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不容忽视的一个新名词。20 年来,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成为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有益补充,其中高校青年志愿者
作为一支重要的志愿者力量,在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成
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志愿文化
[1]。
一、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特点
(一)志愿服务组织机构的明确性
在高校志愿者的组织管理方式上,建设好完善的志愿服务网络,是志愿者事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2]。高校的志愿活动多数是在
校团委志愿者工作部领导下展开的,它是全校志愿服务行动的领导机构,负责全校志愿服务工作的规划、指导、管理和监督。具
体志愿活动由下属志愿者组织负责,包括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各院系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组织为大学生志愿者搭建实践平
台,提供社会锻炼机会,从而使其追求人生价值的志愿服务愿望得以实现。
(二)志愿服务时间与领域的广泛性
高校志愿者工作在时间安排上,主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来考虑,一般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或是课业相对轻松的时段来安排活
动。在活动项目上,校团委依托高校的资源优势,通过与社区、企业及福利单位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基地,开展各类有特色的
志愿者活动。如环保、支教、支农等公益性项目及各种会议和赛事的志愿者活动。
(三)志愿服务内容的多样性
高校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多样性,大学生志愿者可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展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且更具一定的专业技能,
例如:经管院志愿者参与机关财务、文件整理等工作;农学院志愿者参与农业技术指导工作,机电院志愿者参与物业维修等工
作,因此大学生志愿者不仅参与了常规的志愿服务,也参与了与本专业有关的服务工作,不仅扩大了志愿服务领域,同时推进了
特色志愿服务建设。
二、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青年的参与意识不够强,参与面不够广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多数在共青团组织下开展,长期以来势
必造成志愿者过分依赖团组织,在活动过程中缺乏创造性;另外在项目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由于社会需求和青年服务意向不能紧密结合,导致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不高,参与面不广,参与项目单一,活动影响力难以得到充分显现。
(二)高校志愿者管理机制不健全
高校志愿者人员流动比较快,每年都要更新志愿者信息库,完成新旧交替
[3],如信息库不及时更新,就会影响工作开展,再
加上志愿服务历来重使用轻培养和管理,导致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理解不深、对工作职责、服务技巧、服务程序、服务经验了解欠缺,服务效果不佳。
(三)志愿服务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志愿服务有了更高要求,作为学生群体,志愿服务功能不够全面,志愿者服务能力与社会服务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为社会和群众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项目不多,志愿服务零散,极少数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所提供的志愿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和社会的需求。
(四)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证
在社会上,多数人对大学生志愿者存在误区,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应该是不计报酬、不图报酬,无私奉献的行为,总是分配
最脏、最累的活,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热情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志愿者工作必须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形成社会化的
工作支撑体系,建立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与法律援助,维护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的各种权益。
三、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抓宣传
加大志愿服务宣传力度,推动志愿服务理念深入志愿者中去,营造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氛围,打造志愿服务文化。一是注
重宣传志愿精神的内涵,明确志愿精神兴起的社会经济基础、社会心理基础和文化价值;二是注重开展生动鲜活的宣传活动,如
公益实践活动和志愿知识普及活动,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三是注重对有形宣传载体的培育,加强与各类新闻媒体的沟通,
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抓项目
加强志愿服务管理体系系统化、规范化建设。一是理顺关系,明确主体,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专人负责,给予专项经费,
对志愿者组织进行系统管理,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统一运筹规划;二是完善制度,规范运作,完善落实登记注册制度、培训管
理制度,及奖励激励制度;三是强化管理,提高素质,加大对从事志愿服务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提高其服务理念、业务技能和
组织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抓机制
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建立统一的志愿服务组织领导机构,全面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推进志愿者队伍服务管理规范化、制度
化
[4]。一是健全服务评价机制,对长期项目、机动项目、服务时
间、服务效果等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便于改进服务方式、方法;二是健全表彰激励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表彰激励
办法;三是健全教育培养机制,建立定期、有效的教育和培养制
度,不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和水平;。
(四)抓队伍
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以组织动员为主,协会招募为辅,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一是根据服务项目的要求,抓好一支专
业性强的技能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建设;二是通过组织宣传,抓好一支乐意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队伍。三是通过组织动员等方式,抓好阶段性、突击性的大型社会活动青年
志愿者服务队建设。
参考文献:
[1]潘子松.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活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2]孙蕾,学生志愿者组织及行动的特征、问题与对策[J].学会,2010(2).
[3]胡兴祥,刘兴民.关于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几点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
[4]陈卓武,张育广.新时期深化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思考[J].青年探索,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