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审美素养在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
摘要:人文底蕴是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指出: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故而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针对审美素养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将之具体化为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和情感美,并结合二十年来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作关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一些探讨。
关键词: 语文教学;审美素养;形象美; 意境美;
语言美; 情感美
人文底蕴是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指出: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故而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当然,审美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它包括对美的感受、判断、想象和创造等几个方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针对审美素养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将之具体化为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和情感美。当然,审美素养的培养除依托于教材中经典的课文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让学生的审美素养在语文学科中落地生根。
对人物形象认知是学生对故事型课文的第一感知点。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初步的审美呢?笔者以为,在课文教学中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在不断的揣摩、理解中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美。比如《西门豹》这篇课文,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西门豹身上的美,感受到巫婆的恶丑,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美丑是非的评判能力的目的。再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也有形象鲜明的人物对比。那就是“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的少爷公子们的对比。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列出少年闰土知道的所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再让学生列出少爷们听到这些事时的表情,两相对比,再加上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脚的天空”,学生便会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而少爷们只不过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对比,在学生的心目中,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
诸如此类的课文还有许多,其因人物形象各具特点,故而对比点也各不相同,但只要老师善加引导,利用好对比的方法,将人物形象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让学生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局限,小学生很难体悟文章的意境美。但这种审美能力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又不可或缺,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培养学生对意境美的感来对小学教育来说知历都是一个教学难点。笔者认为让学生还原当时的情景,可以帮助他们体味诗词中美的意境。所谓“还原当时的情景”其实就是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想象过程。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设身处地的想象能力就是一把打开培养学生意境美之门的钥匙。当然在这之前老师还要教给他们一些如何想象的方法,让他们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的目的。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但小学生断难体会。我在疏通诗意的前提下,让学生以“我就是李白,我就站在三月的江边目送好友乘船离去”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情景。这样,学生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想象的翅膀,还原当时的情形:春暖花开的长江边,面对滔滔远逝的江水,身旁百花齐放,一叶扁舟站立着远去的好友,李白的目光直盯着水天相接的地方,目送那叶孤舟的消失……学生在这样的想象中,融入了对作品意境美的理解和再创造,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再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远眺巍峨庐山的李白,从天而降的令地动令山摇的瀑布……一幅气势磅礴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词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中的散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块主阵地。散文中用字用句以及富有深意的对话,无不体现出语文中的语言之美的魅力。笔者认为,在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对字句进行认真推敲,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又能让学生在感悟中得到美的熏陶。
在作品创作中,作家一般都注重对字词推敲,因为字词的妙用除了能准确形象表达意思外,还能体现出作者丰富的情感内容。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它形象的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除了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外,还能让我们感知到作者这棵树——“鸟的天堂”的喜爱。如果我们不引导学生对这些字词进行认真的推敲琢磨,他们就很难体会出文字之美以及作者丰富的情感。
散文之美不仅通过字词来表现,更是要依靠优美的句子来展现。这些句子,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之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错落灵动之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之考究。在写“山、水”这两段内容中,作者不仅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更是通过朗朗上口的文字,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这类句子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体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对文字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出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
对话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就人物对话的推敲,笔者认为,对小学生而言,关键在于引导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他(她)讲合适,别人讲就不合适。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中,老班长回忆起指导员对他说的一句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这句话在内容上既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又是指导员对战士的关心。同时,作者通过这句话,既表现了老班长的责任重大,又表现了长征时期红军官兵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通过对这个句子的推敲,学生不仅体会出了人物性格特点,更是体会出了人物高贵的思想品质。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四周围黑洞洞的,怎能不碰壁呢?”这含意深刻而又不失幽默的话,既表现了鲁迅处境的恶劣,又暗示了他藐视反动势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推敲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情感体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认为,诵读课文就是突破体验情感这道难关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笔者认为通过以下三步可以达到目的:
一、教师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作者——老师——学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记得我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的《凡卡》一课,当听完老师的范读后,在场的听课教师无一例外的流下了眼泪,我也是在场其中的一位。学生更是被老师带入课文的境界,已经与主人公凡卡同呼吸共命运了。
二、学生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老师自读。当然,在自读时,还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在抑扬顿挫中揣摩作者的情感,让他们在每一次吐字发音时感受作品主人公的情感呼吸。
三、学生“范读——议读——范读”。学生先展示不同风格的个性朗读;再各自相互表达朗读体会,相互指正;最后在相互认同中再次示范。
如《火烧圆明圆》一课,它通过介绍圆明圆当年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经过这一通情感铺垫后,我再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范读,带领学生齐读、评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对诸如“不可估量”“瑰宝”“精华”“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性的诵读处理,学生的情感很快就与作者情感同步。然后,在学生的范读中,我清晰地听出了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骄傲情感和对侵略者暴行的痛斥。又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文中所刻画的场景、人物都充满激情。我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去引导学生,让他们体味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铸成的。
总之,语文教学,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了美,才能激发出他们真正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在依托教材的基础上,时时关注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张艳上.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4:90+93.
[3]黄晓花. 小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J]. 文学教育(下),2016,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