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百山祖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建议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叶邦志 叶帮民 潘日贵
热度0票 浏览136次
时间:2010年12月30日 14:16
摘要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表明,百山祖保护区具药用价值的植物有97科372种,按功效将其分为21大类,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百山祖药用植物资源的建议。期刊发表论文
关键词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百山祖保护区;浙江庆元
百山祖位于浙江西南庆元县的东北部,1976年百山祖冷杉的发现引起了世人的瞩目,1986年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与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合并扩建成“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浙江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笔者于2009年7~8月对百山祖保护区药用植物种类、生境进行调查,以期为自然保护区开展药用植物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自然概况
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 880hm2,区内最高峰百山祖,海拔1 856.7m,为浙江第2高峰,保护区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8℃,年降雨量2 341.8mm,年相对平均湿度84.0%,无霜期187d,土壤以发育于凝灰岩的黄壤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百山祖保护区的地带性植被,而且垂直地带性比较明显,森林覆盖率为89.5%。期刊发表论文
2药用植物类型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1],百山祖具药用价值的植物有97科372种,根据《中国药典》并结合其他药用植物资源分类的部分文献,按功效将其分为21大类[2,3]。
(1)清热类。指清解里热、治疗里热症为主的药,按功效和主治症的差异,又可分为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凉血、清热解毒和清虚热药5类。这类药种类和数量在所有种类中占第1位。主要有翠云草、鱼腥草、地菍、夏枯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野菊、半边莲、射干、淡竹叶等。
(2)解表类。指发散表邪、治疗表症为主的药,又可分为发散风热和发散风寒2类。主要有野葛、石荠苧、紫苏、白马骨、石胡荽、苍耳、谷精草等。
(3)泻下药。指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主要有美洲商陆、郁李、北江荛花、旋花、毛叶腹水草、蝴蝶花等。
(4)祛风除湿类。凡能祛除肌肉、经络及筋骨之间的风湿之邪,用于治疗痹症的药物,均称祛风除湿药,如石松、胎生狗脊、威灵仙、山木通、马尾松、木防己、菝葜、小果菝葜、八角枫、络石、桑、枫香、石楠、清风藤、雷公藤等。
(5)化痰止咳平喘药。指能祛痰或消痰,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的药,又可分为温化寒痰、清化热痰和止咳平喘3类。主要有无花果、天南星、皂荚、百合、紫花前胡、栝楼、枇杷、马兜铃、紫金牛、荔枝草、杜鹃花、百部、半夏和瓜子金等。
(6)消食药。指以消化食积为主要作用,主治饮食积滞的药。主要有野山楂、附地菜、鸡矢藤、茶荚蒾等。
(7)理气活血药。理气药是指能够调理气分和疏畅气机的药物;活血药是指能够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的药物。有的中药分类书中通常是将其分为2 类,即理气药和活血散瘀药,在此权作一类处理,而在活血散瘀药物中有一部分已证明具有明显的防治肿瘤的作用,特将其归入治疮疡肿瘤类。如南方红豆杉、枸桔、月季、凹叶厚朴、接骨草、香附子、乌药、柿(柿蒂)、苦楝、益母草、桃、大血藤、凌霄、凤仙花等。
(8)止血药。指以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症为主的药。主要有蛇足石杉、卷柏、柏木、檵木、龙芽草、野梧桐、茜草等。
(9)安神药。指能安定神志、治疗心神不宁症为主的药。主要有侧柏、何首乌(藤)、瓜子金、合欢、山合欢、铁马鞭、网络崖豆藤、野灯心草等。
(10)补虚类。指能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虚衰的病理偏向,以治疗虚症为主的药,按性能、功效及适应症的不同,又可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4类。主要有槲蕨、构树、杜仲、何首乌(块根)、桑(果)、天仙果、玉竹、黄精、麦冬、绞股蓝、天门冬等。
(11)平肝息风药。指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症的药。主要有野大豆、白背叶、钩藤、一把伞天南星、天南星、葱莲等。
(12)泻下消导药。泻下药是指能引起腹泻或滑利大便,促进粪便排出的药物;消导药是指能消化饮食,导行积滞的药物。两者通常也是分开的,既有区别,也有较多联系,在此暂作一类。如野山楂、鸡矢藤、酸模、芫花、乌桕(根皮)等。
(13)攻毒杀虫止痒药。指以攻毒疗疮、杀虫止痒为主的药。主要有狗脊蕨、土荆芥、博落回、苦木、山乌桕、蛇床、醉鱼草、苦楝(皮)、龙芽草(芽)、油桐、木油桐、天名精(果)、三尖杉、长叶榧、榧树(种子)、南瓜(种子)等。此外,百部的块根可治头虱和体虱,金钱松的树皮可治体癣。
(14)祛寒药。祛寒药也称温里药,是指能温散里寒,治疗寒症的药物。如乌头和细辛。
(15)收敛固涩药。收敛固涩药是指治疗滑脱病症的药物,多为酸涩之味,擅长固摄收敛。如鸡冠花、梅(乌梅)、金樱子、掌叶覆盆子、豆梨、华中五味子、茶、盐肤木根、地榆、香椿、乳儿绳等。
(16)治疮疡肿瘤药。主要有猪殃殃、无花果、喜树、野百合、白英、龙葵、天葵、蛇莓、猕猴桃和半枝莲等。
(17)利水渗湿药。指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症为主的药,按药用的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的不同,又可分为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和利湿退黄3类。主要有海金沙、石韦、垂盆草、叶下珠、笔罗子、车前、牛筋草等。
(18)温里药。指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症为主的药。主要有杜衡、马蹄细辛、毛山鸡椒、臭辣树、姜(干姜)等。
(19)理气药。指以疏理气机为主要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症的药物,又名行气药。主要有管花马兜铃、乌药、梅、枸桔、川楝、香附子、山姜等。
(20)化湿药。指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主要有凹叶厚朴、金钱蒲等。
(21)涌吐药。指能促使呕吐,治疗毒物、宿食、痰涎等停滞所致病症为主的药物。主要有香果树、松风草、石蒜等。
(22)其他。除了上述各类中草药外,尚有一些暂时无法归入。主要有治疗产后腹痛发热的太平莓、治疗痈肿溃烂的毛花连蕊茶、治疗疔疮肿毒的木荷、用于解毒排脓的狗骨柴等。
3开发利用建议
百山祖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多种利用价值,但目前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因此,应定期对植物资源进行普查,摸清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蕴藏量,为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结合实际探索人工驯化栽培的有效途径,形成规模效应,对蕴藏量大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有计划地开发利用,以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同时,开展生态旅游,加强环境管理和环保投入。建立珍贵稀有药用植物园,进行引种驯化,丰富中药材品种,调整中药材种植结构[4]。
4参考文献
[1] 浙江药用植物编写组.浙江药用植物志[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2] 周智修,陈亮,楼炉焕,等.浙江龙王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9,17(4):378-383.
[3] 陈小梅,彭逸生,庄雪影,等.珠海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2):89-90.
[4] 王笑尘.中国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与思考[J].中国现代中药,2006,8(3):37-38.
关键词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百山祖保护区;浙江庆元
百山祖位于浙江西南庆元县的东北部,1976年百山祖冷杉的发现引起了世人的瞩目,1986年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与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合并扩建成“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浙江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笔者于2009年7~8月对百山祖保护区药用植物种类、生境进行调查,以期为自然保护区开展药用植物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自然概况
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 880hm2,区内最高峰百山祖,海拔1 856.7m,为浙江第2高峰,保护区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8℃,年降雨量2 341.8mm,年相对平均湿度84.0%,无霜期187d,土壤以发育于凝灰岩的黄壤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百山祖保护区的地带性植被,而且垂直地带性比较明显,森林覆盖率为89.5%。期刊发表论文
2药用植物类型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1],百山祖具药用价值的植物有97科372种,根据《中国药典》并结合其他药用植物资源分类的部分文献,按功效将其分为21大类[2,3]。
(1)清热类。指清解里热、治疗里热症为主的药,按功效和主治症的差异,又可分为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凉血、清热解毒和清虚热药5类。这类药种类和数量在所有种类中占第1位。主要有翠云草、鱼腥草、地菍、夏枯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野菊、半边莲、射干、淡竹叶等。
(2)解表类。指发散表邪、治疗表症为主的药,又可分为发散风热和发散风寒2类。主要有野葛、石荠苧、紫苏、白马骨、石胡荽、苍耳、谷精草等。
(3)泻下药。指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主要有美洲商陆、郁李、北江荛花、旋花、毛叶腹水草、蝴蝶花等。
(4)祛风除湿类。凡能祛除肌肉、经络及筋骨之间的风湿之邪,用于治疗痹症的药物,均称祛风除湿药,如石松、胎生狗脊、威灵仙、山木通、马尾松、木防己、菝葜、小果菝葜、八角枫、络石、桑、枫香、石楠、清风藤、雷公藤等。
(5)化痰止咳平喘药。指能祛痰或消痰,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的药,又可分为温化寒痰、清化热痰和止咳平喘3类。主要有无花果、天南星、皂荚、百合、紫花前胡、栝楼、枇杷、马兜铃、紫金牛、荔枝草、杜鹃花、百部、半夏和瓜子金等。
(6)消食药。指以消化食积为主要作用,主治饮食积滞的药。主要有野山楂、附地菜、鸡矢藤、茶荚蒾等。
(7)理气活血药。理气药是指能够调理气分和疏畅气机的药物;活血药是指能够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的药物。有的中药分类书中通常是将其分为2 类,即理气药和活血散瘀药,在此权作一类处理,而在活血散瘀药物中有一部分已证明具有明显的防治肿瘤的作用,特将其归入治疮疡肿瘤类。如南方红豆杉、枸桔、月季、凹叶厚朴、接骨草、香附子、乌药、柿(柿蒂)、苦楝、益母草、桃、大血藤、凌霄、凤仙花等。
(8)止血药。指以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症为主的药。主要有蛇足石杉、卷柏、柏木、檵木、龙芽草、野梧桐、茜草等。
(9)安神药。指能安定神志、治疗心神不宁症为主的药。主要有侧柏、何首乌(藤)、瓜子金、合欢、山合欢、铁马鞭、网络崖豆藤、野灯心草等。
(10)补虚类。指能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虚衰的病理偏向,以治疗虚症为主的药,按性能、功效及适应症的不同,又可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4类。主要有槲蕨、构树、杜仲、何首乌(块根)、桑(果)、天仙果、玉竹、黄精、麦冬、绞股蓝、天门冬等。
(11)平肝息风药。指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症的药。主要有野大豆、白背叶、钩藤、一把伞天南星、天南星、葱莲等。
(12)泻下消导药。泻下药是指能引起腹泻或滑利大便,促进粪便排出的药物;消导药是指能消化饮食,导行积滞的药物。两者通常也是分开的,既有区别,也有较多联系,在此暂作一类。如野山楂、鸡矢藤、酸模、芫花、乌桕(根皮)等。
(13)攻毒杀虫止痒药。指以攻毒疗疮、杀虫止痒为主的药。主要有狗脊蕨、土荆芥、博落回、苦木、山乌桕、蛇床、醉鱼草、苦楝(皮)、龙芽草(芽)、油桐、木油桐、天名精(果)、三尖杉、长叶榧、榧树(种子)、南瓜(种子)等。此外,百部的块根可治头虱和体虱,金钱松的树皮可治体癣。
(14)祛寒药。祛寒药也称温里药,是指能温散里寒,治疗寒症的药物。如乌头和细辛。
(15)收敛固涩药。收敛固涩药是指治疗滑脱病症的药物,多为酸涩之味,擅长固摄收敛。如鸡冠花、梅(乌梅)、金樱子、掌叶覆盆子、豆梨、华中五味子、茶、盐肤木根、地榆、香椿、乳儿绳等。
(16)治疮疡肿瘤药。主要有猪殃殃、无花果、喜树、野百合、白英、龙葵、天葵、蛇莓、猕猴桃和半枝莲等。
(17)利水渗湿药。指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症为主的药,按药用的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的不同,又可分为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和利湿退黄3类。主要有海金沙、石韦、垂盆草、叶下珠、笔罗子、车前、牛筋草等。
(18)温里药。指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症为主的药。主要有杜衡、马蹄细辛、毛山鸡椒、臭辣树、姜(干姜)等。
(19)理气药。指以疏理气机为主要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症的药物,又名行气药。主要有管花马兜铃、乌药、梅、枸桔、川楝、香附子、山姜等。
(20)化湿药。指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主要有凹叶厚朴、金钱蒲等。
(21)涌吐药。指能促使呕吐,治疗毒物、宿食、痰涎等停滞所致病症为主的药物。主要有香果树、松风草、石蒜等。
(22)其他。除了上述各类中草药外,尚有一些暂时无法归入。主要有治疗产后腹痛发热的太平莓、治疗痈肿溃烂的毛花连蕊茶、治疗疔疮肿毒的木荷、用于解毒排脓的狗骨柴等。
3开发利用建议
百山祖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多种利用价值,但目前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因此,应定期对植物资源进行普查,摸清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蕴藏量,为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结合实际探索人工驯化栽培的有效途径,形成规模效应,对蕴藏量大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有计划地开发利用,以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同时,开展生态旅游,加强环境管理和环保投入。建立珍贵稀有药用植物园,进行引种驯化,丰富中药材品种,调整中药材种植结构[4]。
4参考文献
[1] 浙江药用植物编写组.浙江药用植物志[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2] 周智修,陈亮,楼炉焕,等.浙江龙王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9,17(4):378-383.
[3] 陈小梅,彭逸生,庄雪影,等.珠海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2):89-90.
[4] 王笑尘.中国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与思考[J].中国现代中药,2006,8(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