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中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改中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后彦平
(宕昌县哈达铺中学,甘肃 陇南 748501)
摘 要: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重视。我校地处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偏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校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长期以来,农村中学教学硬件设施基础薄弱,教学理念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学活动比较单一,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书写差、错别字多、语文知识面狭窄、口头表达能力差、作文能力比较弱。我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效果比较明显。
关键词:课改;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
一、抓住时代脉搏,注重情感培养
语文是具有很强时代感的一门学科,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很有必要为语文增加一些记录时代脉搏的文本,开阔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
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沉重的回忆,也激发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革命豪情。在组织学生回忆那惨痛的一幕,撰写心灵震撼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呈现了一组纪念诗篇让学生抄写,品味,诵读,从中感受那份回忆,那种深情:真想向鸟儿借一对翅膀/这样就能迅速地到达汶川那个地方 /同解放军同武警战士 /掀掉倾压你们身上的灾难 /帮白衣天使 /抬送担架上的伤患 /真想有一对翅膀 /这样就能来到这块震伤的土地上 /为你们搭一顶帐篷 /为你们熬一锅热汤 /也能亲手为你们 /擦拭脸颊上滴落的悲伤……
课前,我常会为学生朗读一些优美的的短文或诗歌,如:席慕容的诗歌,余光中的诗歌,周国平的美文……介绍一些名人的读书方法如《钱钟书与读书笔记》,励志奋起的散文《再试一次》、《霍金的分量》等,课后也让学生去抄一抄、读一读、背一背。
二、优化语文教学环境
为实现语文素养培养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工作,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在各种环境和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的提高。
首先,教师应扩大对语文学科的观念意识。语文作为我们的国文,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不是几本小小的课本所能涵盖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因此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语文学习的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走出教材的理念,虽然学生的阅读资源有限,但我们可将一些篇幅不长,内容隽永,难度适中的文章积累起来,编辑成册,作为学生共同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能开阔眼界,获得多角度的知识和认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生受其年龄特征的影响,对语文产生的兴趣往往不稳定,因此,教师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来巩固兴趣,如:“古诗词朗诵比赛”、“小小诊所”、“小作家评比”等。特别注意为学困生设计特长比赛,分成小组,根据他们本身的能力特点开展活动,发挥他们的优势,促使兴趣的巩固。只有全面兼顾,才能使得学校语文综合水平稳步上升。
四、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还是课堂教学。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加大训练力度,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进而形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是我们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追求。
课堂改革重点强调课堂氛围,师生的互动也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果。教育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情感实体交往的过程,只有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才能产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
五、内外紧密结合,拓宽学习渠道
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单凭一本教科书、一篇课文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教材已经不是学生惟一的学习资料。教师应以课文为依托,课前、课后让学生有意识、有目标地去搜集大量与文本相关的资料,架起课内外阅读的桥梁,使学生在阅读中与高尚交流,与情感共鸣。
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我布置学生课外去了解鲁迅的一些生平事迹,没有想到学生收集了很多关于鲁迅的资料:有鲁迅的个人履历,有鲁迅的主要贡献,有鲁迅的大事年表,有鲁迅的故居,有鲁迅的生平创作,有鲁迅的家中情况,还有鲁迅的经典语录等等。有的同学还找到鲁迅的不同时期的照片、物件图片。在课堂交流鲁迅的经典语录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众所周知,鲁迅不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还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就这样,在充裕的课外阅读的时间里,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伟人的心中,去解读鲁迅那充盈天地,浸润万物的崇高的灵魂。正是有了课前的阅读铺垫,使学生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丰富的内心体验和经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值得欣慰的是,我从报纸、杂志、网络上摘录下来,推荐给学生的文学作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看报的兴趣,使他们“把阅读当作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适当减少书面练习,增加课外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保证有计划地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及指导工作,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促使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才能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我们会在这方面继续深入地研究、探索和实践,探索出适合提高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途径,既符合农村中学生实际情况,又可持续长久地坚持下去,切实提高我校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农村中学顺利推进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