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盲部学生视力状况的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湛江地区防治儿童盲的原因,指出防治可避免盲的重要性。方法 对广东省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全部39名盲生用WHO儿童视力障碍检查法进行检查、诊断,总结其致盲部分、发病原因。结果 39名盲生中,21例为盲或严重视力障碍,占53.85%。最常见解剖部位为:视网膜、全眼球、角膜;先天性和遗传性因素为盲校学生致盲致残原因,共13 例占33.33%;可避免盲28例,占71.79%。结论 广东省湛江市儿童盲中先天性异常及遗传性眼病是主要原因,但可预防或治疗占多数,应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发表论文网站
【关键词】 盲;特殊教育学校;调查
全世界儿童盲总人数约150万人,2/3分布在亚洲,其中我国有50万,加上患低视力的儿童,则人数还要翻几倍。由于寿命预期长,儿童盲与低视力患者要长期忍受由此带来的痛苦和歧视,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掌握当地的低视力现状对开展其低视力康复的指导意义。为此,笔者对广东省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盲部学生进行了普查,以确定盲生中盲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和部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学生一般资料、病史及家族史由询问学生、家长及保育老师获得,年龄6~19岁,平均(13.0±34.6)岁,检查合作程度好(在老师配合下),男女比例7:13。
1.2 方法
视力检查采用全国残联低视力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制定的低视力表,用WHO儿童视力障碍检查法分别检查左、右眼,条件许可者均予验光,YZ5裂隙灯检查眼前段,YZ6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对每只眼的病变部位均做记录,择其最主要病变作为致盲病变部位,如果患儿有明显的家族史或公认的遗传性眼病,则诊断为遗传性眼病,视力残疾标准按照1987年我国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标准[1]。全部受检者均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眼部检查。
2 结果
2.1 特殊病史
9位患儿提供的病史中,在1~3岁之间曾出现一次高热疾病,之后出现盲目。
2.2 视力分类发表论文网站
视力检查结果只记录较好一眼的视力。39名盲生中,21例为盲或严重视力障碍(一、二级盲),占53.85%,详见表1。表1 39例盲生视力检查结果
2.3 病变部位
位于视网膜有8例占20.51%,其中视网膜色素变性6例,视网膜脱离及Coat's病各1例;位于前房和前房角(先天性青光眼)4例占 10.26%;位于晶体(先天性白内障)9例占23.08%;位于角膜6例占15.38%,其中角膜软化症(穿孔)5例,先天性小角膜1例;全眼球6例占 15.38%,其中眼球萎缩4例,小眼球1例;位于视神经(萎缩)3例占7.69%;位于巩膜、葡萄膜、玻璃体均为1例。
2.4 致病原因
先天性遗传性疾病13 例占33.33%,白内障、青光眼(后天)7例占17.95%,角膜病、眼内炎(全眼球)各6例占15.38%,视神经病变、葡萄膜炎、玻璃体浑浊、巩膜病变6例占15.38%,Coat's病1例占2.56%。
2.5 可治盲分类
在39例盲生中,可避免盲者28例(71.79%),不可避免盲11例(28.21%)。在可避免盲中,可预防者14例(50%),可治疗者 14例(50%),其中白内障9例,青光眼4例,视网膜脱离1例。6例(15.38%)患先天性白内障盲生通过手术复明,从而从盲班转读低视力班,6例 (15.38%)盲生验配了助视器,从而提高了应用视力。
3 讨论
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公办的公益性质的学校,专门针对聋哑和视力严重残疾的学龄儿童,招生范围跨越湛江、茂名两市,主要面向贫困残疾学生,具有一定代表性。由于受教育及集体氛围的影响,学生的配合程度较好,采集病史资料及检查的准确性较高。盲校是学龄盲童集中的地方,具备了集中、经济省时、便于统计的优点,但由于学生来源特殊——多来源于贫困、边远地区,不能完全体现人群的代表性。
发表论文网站
本调查发现病变部位前3位分别是晶状体病(白内障)9例(23.08%),均为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病变8例(20.51%),全眼球病变6例占15.38%,角膜病变6例(15.38%),与武汉[2]、陕西[3]、华东地区[4]、山东等[5]省市盲校的调查结果相比较,如武汉盲校调查发现病变解剖部位第一位是晶状体,陕西盲校调查发现病变解剖部位第一位是视网膜(36.36%),随后是青光眼(24.24%),晶状体(15.15%),华东地区盲校调查发现病变解剖部位第一位晶状体(27.5%),随后是视网膜(22.5%),全眼球(15.2%), 山东省盲校的调查发现病变解剖部位第一位是全眼球(38.0%),随后是视网膜(27.1%),晶状体(11.6%)[2?5],结果显示晶状体及视网膜仍然是盲与低视力发生的主要病变部位。排位和比例的差异考虑与调查样本量与来源的差异有关。本调查也显示的疾病主要解剖部位与眼球的所有结构均有关联,主要是屈光间质,对低视力患者的检查诊断有指导意义。
本调查发现病变原因首位是先天性遗传性疾病13例(33.33%),主要是视网膜色素变性和先天性白内障(各占15.38%),与武汉、陕西、华东地区、山东等省市盲校的调查结果相比较,调查发病原因有高度一致性[2?5]。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作为盲与低视力发生的首位病因,对找寻筛选低视力的调查对象及康复对象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对有先天性遗传性眼疾的患儿作家族调查或家人追踪,为今后低视力康复技术指导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和方向,甚至为计生工作和优生优育提供依据。
本次调查显示,大部分盲和低视力是可以避免的。约1/4患儿提供的病史中,在1~3岁之间曾出现一次高热疾病,之后出现盲目,这些患儿均检出角膜及内眼的严重疾患,按本地风俗习惯,小儿患“感冒发烧”,多要“忌口”,加上多淀粉少蛋白质的喂养习惯,估计高热后出现眼炎和眼内炎,角膜营养不良造成角膜软化症导致穿孔致盲,因此作者认为,维生素A缺乏及营养不良仍是广大农村贫困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如果有早期干预机制,则完全可能避免悲剧发生。本次调查还发现有6例患先天性白内障盲生通过手术复明,从而从盲班转读低视力班,如果这几位盲生能在更小的年龄得到手术机会,则会有更好的结果。另有6例盲生验配了助视器,从而提高了应用视力。因此,从多方面,如医院从妇产科、儿科、眼科入手,农村从卫生站、村医等入手倡导遗传咨询,宣传优生优育对于预防可避免盲,以及开展积极的手术治疗可治性盲,对于防治儿童盲,提高生存质量都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阎洪禄, 高建鲁. 小儿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12?713.
[2] 刘想娣, 谢源,周佩霞,等.武汉市盲校儿童低视力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康复, 2006, 21(2):134.
[3] 王雨生, 赵炜,马吉献,等. 陕西省盲校盲童致盲原因调查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 2006, 6(1):219?221.
发表论文网站
[4] 石玉,许作敏.华东地区七所盲校儿童致盲原因调查[J].中华眼科杂志, 2006, 38(12):747?749.
[5] 肖云皋,李蕴秀,江眷光,等. 山东省盲校盲童致盲原因调查[J]. 临床眼科杂志,2001, 9(2):157?159.
发表论文网站
【关键词】 盲;特殊教育学校;调查
全世界儿童盲总人数约150万人,2/3分布在亚洲,其中我国有50万,加上患低视力的儿童,则人数还要翻几倍。由于寿命预期长,儿童盲与低视力患者要长期忍受由此带来的痛苦和歧视,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掌握当地的低视力现状对开展其低视力康复的指导意义。为此,笔者对广东省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盲部学生进行了普查,以确定盲生中盲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和部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学生一般资料、病史及家族史由询问学生、家长及保育老师获得,年龄6~19岁,平均(13.0±34.6)岁,检查合作程度好(在老师配合下),男女比例7:13。
1.2 方法
视力检查采用全国残联低视力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制定的低视力表,用WHO儿童视力障碍检查法分别检查左、右眼,条件许可者均予验光,YZ5裂隙灯检查眼前段,YZ6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对每只眼的病变部位均做记录,择其最主要病变作为致盲病变部位,如果患儿有明显的家族史或公认的遗传性眼病,则诊断为遗传性眼病,视力残疾标准按照1987年我国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标准[1]。全部受检者均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眼部检查。
2 结果
2.1 特殊病史
9位患儿提供的病史中,在1~3岁之间曾出现一次高热疾病,之后出现盲目。
2.2 视力分类发表论文网站
视力检查结果只记录较好一眼的视力。39名盲生中,21例为盲或严重视力障碍(一、二级盲),占53.85%,详见表1。表1 39例盲生视力检查结果
2.3 病变部位
位于视网膜有8例占20.51%,其中视网膜色素变性6例,视网膜脱离及Coat's病各1例;位于前房和前房角(先天性青光眼)4例占 10.26%;位于晶体(先天性白内障)9例占23.08%;位于角膜6例占15.38%,其中角膜软化症(穿孔)5例,先天性小角膜1例;全眼球6例占 15.38%,其中眼球萎缩4例,小眼球1例;位于视神经(萎缩)3例占7.69%;位于巩膜、葡萄膜、玻璃体均为1例。
2.4 致病原因
先天性遗传性疾病13 例占33.33%,白内障、青光眼(后天)7例占17.95%,角膜病、眼内炎(全眼球)各6例占15.38%,视神经病变、葡萄膜炎、玻璃体浑浊、巩膜病变6例占15.38%,Coat's病1例占2.56%。
2.5 可治盲分类
在39例盲生中,可避免盲者28例(71.79%),不可避免盲11例(28.21%)。在可避免盲中,可预防者14例(50%),可治疗者 14例(50%),其中白内障9例,青光眼4例,视网膜脱离1例。6例(15.38%)患先天性白内障盲生通过手术复明,从而从盲班转读低视力班,6例 (15.38%)盲生验配了助视器,从而提高了应用视力。
3 讨论
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公办的公益性质的学校,专门针对聋哑和视力严重残疾的学龄儿童,招生范围跨越湛江、茂名两市,主要面向贫困残疾学生,具有一定代表性。由于受教育及集体氛围的影响,学生的配合程度较好,采集病史资料及检查的准确性较高。盲校是学龄盲童集中的地方,具备了集中、经济省时、便于统计的优点,但由于学生来源特殊——多来源于贫困、边远地区,不能完全体现人群的代表性。
发表论文网站
本调查发现病变部位前3位分别是晶状体病(白内障)9例(23.08%),均为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病变8例(20.51%),全眼球病变6例占15.38%,角膜病变6例(15.38%),与武汉[2]、陕西[3]、华东地区[4]、山东等[5]省市盲校的调查结果相比较,如武汉盲校调查发现病变解剖部位第一位是晶状体,陕西盲校调查发现病变解剖部位第一位是视网膜(36.36%),随后是青光眼(24.24%),晶状体(15.15%),华东地区盲校调查发现病变解剖部位第一位晶状体(27.5%),随后是视网膜(22.5%),全眼球(15.2%), 山东省盲校的调查发现病变解剖部位第一位是全眼球(38.0%),随后是视网膜(27.1%),晶状体(11.6%)[2?5],结果显示晶状体及视网膜仍然是盲与低视力发生的主要病变部位。排位和比例的差异考虑与调查样本量与来源的差异有关。本调查也显示的疾病主要解剖部位与眼球的所有结构均有关联,主要是屈光间质,对低视力患者的检查诊断有指导意义。
本调查发现病变原因首位是先天性遗传性疾病13例(33.33%),主要是视网膜色素变性和先天性白内障(各占15.38%),与武汉、陕西、华东地区、山东等省市盲校的调查结果相比较,调查发病原因有高度一致性[2?5]。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作为盲与低视力发生的首位病因,对找寻筛选低视力的调查对象及康复对象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对有先天性遗传性眼疾的患儿作家族调查或家人追踪,为今后低视力康复技术指导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和方向,甚至为计生工作和优生优育提供依据。
本次调查显示,大部分盲和低视力是可以避免的。约1/4患儿提供的病史中,在1~3岁之间曾出现一次高热疾病,之后出现盲目,这些患儿均检出角膜及内眼的严重疾患,按本地风俗习惯,小儿患“感冒发烧”,多要“忌口”,加上多淀粉少蛋白质的喂养习惯,估计高热后出现眼炎和眼内炎,角膜营养不良造成角膜软化症导致穿孔致盲,因此作者认为,维生素A缺乏及营养不良仍是广大农村贫困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如果有早期干预机制,则完全可能避免悲剧发生。本次调查还发现有6例患先天性白内障盲生通过手术复明,从而从盲班转读低视力班,如果这几位盲生能在更小的年龄得到手术机会,则会有更好的结果。另有6例盲生验配了助视器,从而提高了应用视力。因此,从多方面,如医院从妇产科、儿科、眼科入手,农村从卫生站、村医等入手倡导遗传咨询,宣传优生优育对于预防可避免盲,以及开展积极的手术治疗可治性盲,对于防治儿童盲,提高生存质量都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阎洪禄, 高建鲁. 小儿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12?713.
[2] 刘想娣, 谢源,周佩霞,等.武汉市盲校儿童低视力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康复, 2006, 21(2):134.
[3] 王雨生, 赵炜,马吉献,等. 陕西省盲校盲童致盲原因调查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 2006, 6(1):219?221.
发表论文网站
[4] 石玉,许作敏.华东地区七所盲校儿童致盲原因调查[J].中华眼科杂志, 2006, 38(12):747?749.
[5] 肖云皋,李蕴秀,江眷光,等. 山东省盲校盲童致盲原因调查[J]. 临床眼科杂志,2001, 9(2):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