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设计 有效任务驱动——初一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微格教学设计 有效任务驱动
——初一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许晓红
(杭州市西兴中学 310051)
【摘 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即教师根据实际教育情境的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以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由此出发,本课题在三级课程管理的精神主旨下试图做一次全新的“草根式研究”。一是课程内容的微格教学设计,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技能训练目标,分析教学问题和需要,建立教学策略微观方案。二是有效任务驱动,是以任务为中心,指导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把握知识结构,带动知识和技能发展,使学生成为主动、乐意、高效的学习者 ;三是评价手段的革新,我们从知识能力、操作技能、信息素养等方面运用无等级评价、适时点评、展览展示评价、记载评价等方法予以评定,设计了“登分册”、“电子奖状”、“评价表”和“作品展览”等易于操作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微格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 校本化一、课题研究背景
由于各地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同中学具有的计算机设备、学生素质和课时安排等条件差异较大,所以各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学课标》的指导下因地制宜的、有发展性的开展好本校的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教学是当务之急。
而且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最能体现国家意志的新课程改革也开始逐渐进入轨道,其中的一个改革目标就是改变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种基于教师为主体的课程重构与开展是对已有的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即教师根据实际教育情境的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本校学生学习。
(一)改革现状剖析
从19世纪80年代左右开始,全国各地就陆续地开展了计算机教育, 直到19世纪90年代后期, 才改称为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课外到课内,从个别到系统,从专题到课程,一路发展过来……
我区的中小学从 1996年开始陆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当时没有统一教材, 由任课老师自己选定, 每班每周一课时(45分钟)。从 2000年开始统一采用杭州市信息技术教研室编制的教材,从2000年到2011年间,省、市信息技术教研室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信息素养的不断提高,更改过三个版本的信息技术教材。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因为设备的要求和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不同,对教材内容在备课时进行适当的改编,以更利于本校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如第二版本中《页面的设置》这一课,采用明星片的设计来调节页边距的大小,这样的改编很好的落实了教学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页面的设置》教学案例还获得了杭州市信息技术教案设计三等奖。还有如《设计专刊》《编排专刊》《设置专刊风格》《给刊物润色》等这几课时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把图片资料和内容改成用美术老师拍来的西兴古镇的图片和资料,因为这是学生们生于此、长于此的故乡。这样在落实教学内容的同时,也使学生更了解、热爱自己的故乡了。对于第二版中《信息技术在我们身边》、《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身边的网络》、《网络的组成》等这样的信息技术基础理论课转变成让学生可以操作的实践课,同时又能很好的落实这些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要点。通过在教师机和学生机上安装“Netop school”多媒体控制软件,这个软件带有“聊天室”功能。对每一台进行安装后,相互之间就可以进行聊天。用这个聊天室对学生进行提问和回答的形式展开信息技术理论基础课的学习。既满足了学生“聊天”的愿望,又使他(她)们掌握了这些理论基础知识。
对于根据教材任务指导比较单一的实践操作课,可以根据初一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拓展,加强对某一个主题的学习,这样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拓展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比如中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六课《走进计算机》中对“窗口和任务栏”的熟悉和简单使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把 WORD 窗口和任务栏用键盘上的“Prtsc 键”抓拍下来,然后放到“画图”程序里,再用画图工具进行注解。
如此种种,便是开展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初衷。
(二)教学现状调查
信息技术学科在众多的初中学科中是非常受学生喜爱的一门学科,但是,当前不少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使用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操作上的偏差,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通过本校、区、市信息技术教研活动的开展和交流,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现实存在的问题。
1. 生源存在差异
我区处在城乡结合部,从不同的小学送上来的初一新生,通过班级调研发现在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与实践应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为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要受到设备条件、使用电脑的频率、家庭电脑普及等因素的影响。在平时教学中教师按照信息技术教材进行教学,因为生源信息素养的不同,会出现信息素养高的学生在课堂上因为已经会而无事可干,信息素养低的学生因为难度太大而做不了这样的尴尬局面。
2. 课程目标偏离
信息技术课程开发在课程目标上社会关注度不高,在中考指挥棒的引导下,有的校行政领导、老师、家长认为信息技术只是一门副科,有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是一门可以有工具娱乐的学科。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和一定的应试压力,久而久之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积极性降低,为了教学而教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也渐渐有所偏离。(初一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学会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学会如何在交流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如何整理、加工并表达信息,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开展校本课程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课程目标的落实。
3. 学生兴趣偏向
虽然信息技术学科在众多的初中学科中是非常受学生喜爱的一门学科,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却常常发现初一学生因为部分教材理论基础知识枯燥、实践操作课任务驱动单一,学生们上课时百无聊赖、无所事事或是千方百计地找机会上网 聊天、玩游戏。学生对计算机作用的理解不是学习及掌握新知识的工具,而是用来娱乐的工具。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偏向,以致于教学出现误区。
4. 评价方式单一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根本区别是其实践操作重于理论,传统的粉笔加黑板与之格格不入。但通过调研活动我们发现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式较多的采用的是理论试卷考试的形式,内容以选择、填空、判断、问答、填图、填表之类为主,主要测试的是一些基础知识。难得搞个实践应用测试,也是如测试打字速度之类易于评判的评价方式。
二、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的总体架构
(一)内涵界定
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指的是学校在国家教育目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本校实际,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内容、教学方式、评价等领域进行“再加工”、“再整合”,采用微格教学设计、有效任务驱动的方式方法,使原有的信息技术课程更具校本化、个性化,使之更符合、更贴近本校、区学生、学校特点和需要。
(二)研究目标
在国家教育目标、《信息学课标》的指导下,充分依托信息技术网络学习平台和学校已有的教育资源,开发初一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资源。使信息技术课程要有利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另一方面,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教育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使未来的社会成员具备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有利于人的素质的不断发展。在初一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实践的过程中让这些存在个性差异、学习基础不同、家庭教育和影响迥异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最大限度内满足“个别化”教学的要求具有现实意义。真正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及深入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根据我们对整个研究的理性思考,将力图达成以下目标 :
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开发与实践,要能关照到全体初一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又能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2.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开发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对初一学生根据教材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
3.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开发与实践,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出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4. 初一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能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能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受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素质”教育。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初一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模式是 :实践—→反思—→再实践……根据实践的反馈进行及时修改,以便于不断适应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所以本课题采用实验法为主要方法,同时辅之以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手段。
1. 实验法 :实验法是为了解决某一教育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或设想,组织有计划地教育实践,到一定时间后,就实践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反思,从而得出有关实验的科学结论来。学生主要通过实验法去完成大部分的任务,本课题将通过实验法得出研究结果。
2. 调查法。通过随机调查初一学生中对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接受和喜好程度,通过反思、调整,找准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
3. 行动研究法 :组织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实践活动,通过具体行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成绩。
4. 内容分析法:教育和教学活动,是一种信息的传播过程,可以利用内容分析法, 对教育文献、 信息技术课本、 课堂讲授、视听教材、直观教具、学生反映、学生练习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索规律,得出一定的结论。
(四)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调查研究阶段(2010年 3月),制定课题研究开发方案。
第二阶段 :理论研究阶段(2010年 3月 -2011年 3月),对初一信息技术课本在《信息学课标》的指导下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拓展、改编、选用,要关照到初一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又能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信息技术平台,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
第三阶段:研究开发实践阶段(2010年3月 -2011年 3月),对初一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开发——实践——反思——实践的顺序予以实施,及时反馈、及时修善。同时整理好实施成功的案例集。并及时总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论文,进一步指导下一步的研究。
第四阶段 :分析与总结阶段(2011.1—2011.3)提炼研究精华,完成结题报告《微格教学设计有效任务驱动——初一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筹备结题鉴定会。
三、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的实践操作
从课题的理论假设和研究目标出发,我们从课程内容的微格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任务驱动和评价手段的革新三方面进行了切入研究。
(一)课程内容的微格教学设计
我校现在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是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著。本套教科书共分五册,分别为七年级上册、下册,八年级上册、下册和九年级。本套教科书的的特点是 :以学生获取与学习、生活有关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设计一系列任务。每一课安排一个小任务,多个有联系的小任务,构成一个教学单元。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每一课的学习时间。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以省、市研发的信息技术教科书为母本,结合本校的学生特点及本校的教学设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改良,最终以达成“学生的有效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表现的调查发现,多数学生是跟着老师的教学设计与思路走的,少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内容已经掌握,不太理会老师讲什么 ;而个别学生有一定困难,经常完不成任务。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活动的组织对完成信息技术教学的培养目标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微格教学设计是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需要,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策略微观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和培训教学技能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微格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
1. 信息技术微格教学设计之目标设计
微格教学设计要求每个单元的课堂教学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因为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同时也是教学反馈与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制定的目标往往以“教”为主, “目标要求”栏目常写成:
“通过本课的讲述使学生理解……”。这样设计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现代课堂教学理论认为 :
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活动,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如在学生身上引起的认识方面、理解方面、技能方面和情感态度方面的行为变化。微格教学设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考虑教,又考虑学,更注意学生的发展。下面展示一份案例的目标设计。
案例1 :《网游 - 浙江名胜》的目标设计
教学题目 :第二单元遨游因特网 第九课《浙江名胜》
所属学科、年级 :信息技术七上
学时安排 : 1课时
所选教材 :浙江省义务教育教科书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任务)
1. 学习目标描述(知识、技能、情感)
知识与技能 :
A、知识与技能目标 :
(1)掌握保存网页、图片的方法 ;
(2)熟练掌握新建文件夹和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3)用””缩略图”查看文件
(4)提高学生在网上迅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B、过程与方法目标 :
(1)在试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演示个别学生操作,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培养高效搜索信息的方法。
(2)利用任务驱动,通过学生分组探究、协作学习,在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下载网上信息的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1)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遇到难题寻求小组、网络等多种方式的帮助,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习惯。
(3)引导学生利用因特网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家乡,热爱自己家乡。
从目标分类的三大领域 --- 即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对《网游 - 浙江名胜》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分类,使每个分类层次间所表现的是一种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并且这些序列是由低级向高级递进的,高级层次的内容是建立在低级层次内容之上的,并由低级层次内容逐级组合而构成的。
2. 信息技术微格教学设计之教学活动设计
根据微格教学设计要求,把学生学习一个事实、技能、概念等当作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开头和结尾,中间还存在许多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还进行着不同的信息加工。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上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操作任务比较单一,非常切合使用微格教学设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需要处理一般能够应用于所有学习结果的外部条件,还要了解学生为达到每一种学习结果所必须的内部条件。因此,采用微格教学教学设计时,首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的特征,划分学生学习某一知识所要经历的学习阶段,然后根据每一阶段的特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微格教学教学设计的过程是针对学生的学习,为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学习阶段和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的关系如下表。
学习阶段 教学活动
动机阶段(期待) 领会阶段(注意) 获得阶段(编码) 保持阶段(储藏) 回忆阶段(迁移) 概括阶段(反应) 动作阶段(反应) 反馈阶段(强化)明确目标,激活动机 变化刺激,指引注意 新旧联系,刺激回忆 分析综合,提供指导 减少遗忘,增强保持 培养能力,促进迁移 创设情景,引出动作 准确评价,提供反馈(二)课程教学的有效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课程的“校本化”研究中的学习方式是吸纳了“协商课程与协商学习”理论,这个理论是由 G.boomer(布莫 [ 澳 ])、 J.Cook(库克 [ 澳 ])和 N.lester(莱斯特 [ 美 ])等人在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他们认为 :协商课程意味着让学生参与、修改课程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以培养学生批判的、探究的、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随着协商课程同时出现的是协商学习。协商学习是指师生通过对话、协商共同作出有关学习的决定,共享学习的权利。协商学习,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成为主动、乐意、高效的学习者,以改变过去在学习过程中被动、不情愿、受强制的状态 ;使教师在融合了行动研究的协商学习中得到专业的发展。根据这个理论让师生尽可能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方法,运用有效的任务驱动,从而改变了消极依赖、被动应付的境地,使学生成为主动、乐意、高效的学习者。
在“协商课程与协商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确定学习点来构建有效任务,通过有效任务驱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确立学习点
确立学习点首先要进行教学内容分析,教师依据《信息学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材教学内容的“舍”和“添”,确定学生的学习点。例如,信息技术教材七上第四课《介绍我自己》
学习点的确立,本人是通过让学生讨论对比几个“自我介绍”
的范例来确立“自我介绍”要写些什么这个学习点。除了书上已有的范例,还准备了学生感兴趣的明星自我介绍案例,如周杰伦、刘亦菲、刘翔等。学生通过讨论比较指出“自我介绍”应该有中文名、外文名、别名、国籍、民族、出生地、出生日期、职业、小学毕业院校、主要成就、身高、体重、星座、生肖、血型等等,非常齐全。因为是学生参与、修改了课程方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很好的确立了这堂课的学习点,也培养了学生批判的、探究的、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再如信息技术教材七上第十五课《建立硬件资料库》学习点的确立案例如下 :
案例 2 :《建立硬件资料库》教学实例片段——确定学习点
《建立硬件资料库》这节课,教学内容要求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掌握资料库分类的方法。在构建硬件资料库的同时,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特点,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学习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人在上课前准备了四台报废的裸机,在各种硬件设备上贴上了名称标签,让学生在操作课前分小组讨论交流,并做好要网上查找内容的记录,最后学生得出这节课要了解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及其作用,并通过网络搜索要对其进行了解和分类。
2. 有效任务驱动
“构建有效任务驱动”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已在广大中学信息技术课中使用。实践表明这是在信息技术这门课中相当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 3 :《建立硬件资料库》教学实例片段二——有效任务驱动
当学生确立好《建立硬件资料库》学习点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是非常强烈的,此时即可构建有效任务。
让学生在网上了解相关知识后,虚拟购买自己喜爱的计算机。
首先告诉学生虚拟购机的网址 : PPT 展示 :学生进入相应网站后,根据对硬件设备的了解和价格特点,挑选自己喜爱的硬件进行虚拟购机,因能马上产生价格,学生购买的非常欢。
通过有效任务驱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 生就不会只想玩游戏,因为完成作业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
有效任务驱动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中使用“有效任务驱动”
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 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 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三)评价手段的革新
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微格教学设计的开展和有效任务驱动的落实都少不了通过评价手段来完善。改变以往信息技术以单一笔试、上机考试、笔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等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强调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因此,在评价上,除了对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外,更注重对学生学会生活和情感的感悟、体验等素养的评价。我们从知识能力、操作技能、信息素养等方面运用无等级评价、适时点评、展览展示评价、记载评价等方法予以评定。从而勾勒出既涵盖了一般又突出了特殊的评价体系。
为此,设计了“登分册”、“电子奖状”、“评价表”和“作品展览”等易于操作的评价方法。
1.“登分册”评价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哪怕一句不经意的话有时也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尽量避免作任何不妥的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调动学生积极情感方面,教师制作了“登分册”。登分册是教师对学生的每一节课完成的任务或作品进行即时的点评,并以一定的分值进行记录,是一种涵盖所有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方式。“登分册”
评价是老师对学生每一节信息技术课收获的肯定,同时也是督促学生实现每一节课自我价值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登分过程对学生完成任务的即时点评,指出闪光点,建设性的修改意见等,能很好的拉近了师生间距离,建立和睦的师生关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2.“电子奖状”评价
“电子奖状”评价是对学生进行肯定、赞赏的又一种评价方式。它主要是一种成就激励评价,重在过程激励,自我激励,鼓励学生多元、创新发展。形式如下 :
3.“评价表”和“作品展览”评价
过程性评价拓宽了学习评价的领域,“评价表”和“作品展览”评价方式是教师运用性质评价工具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技能和价值观进行评价的又一种方式。
一种课程对学习者的影响是验证该课程内涵价值的重要标志。“校本化”后的信息技术课程主张评价应当更接近真实生活的任务,以克服传统评价过于注重知识记忆、甑别学生等次的缺陷,高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
四、主要研究成果
本课题历经一年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一方面使本人在教学能力上取得很大的进步,同时为本校的信息技术校本科程的开展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另一方面使学生更大程度上体会了计算机的工具应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探索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的开展,把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评价更趋合理化、个性化,使各个方面协调一致。这种优化后的学习环境,充满着美感和智慧,与学生对知识、对技能、对情感的要求相吻合,促使学生在交互作用中全面发展。这种优化后的学习环境,彰显了师生对活动内容和方式方法选择权的高度自主,充分激发了学生潜能,最终达成了全面提升素质与充分发展个性的高度统一。我们将继续沿着这条研究主线, 通过专家引领、 公开课、 教师撰写反思等途径,争取更为完善有效的成果。
五、问题与讨论
信息技术“校本化”正是学校实施三级课程的有效切入点之一。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本校的信息技术“校本化”
形式已初具雏形,但由于研究时间的短暂和受研究水平的限制,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值得进一步商讨的问题。
1. 实施“校本化”后的信息技术课程在操作过程中以任务驱动为主,而这个有效任务的设计选择存在着“众口难调”
的现象。
2. 要真正发挥“校本化”的潜在优势,还需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更需要得到校、区等领导的关注和支持。
总之,如何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内涵价值,如何切实贯彻三级课程的实施,都还将是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黄宇星主编.《信息技术微格教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2]祝智庭主编.《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3]刘宝剑主编.《信息技术》.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4]李伟、郑子罕主编.《中学信息技术》.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1月
[5]崔允漷主编.《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