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自杀状况及死因分析
近十年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自杀状况及死因分析
黄学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厦门 361005 )
摘要:本研究的自杀率数据来源于我国卫生统计年鉴中2002年至2011年居民病死伤原因数据资料。在对比了65岁及以上年龄组人口的自杀率之后,得出以下结论:农村老年人的自杀死亡率高于城市;农村地区高龄老年人自杀率高于低龄老人;农村地区男性老年人自杀率高于女性老年人。因此,需要从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给予农村老年人特别是农村男性老年人更多的支持和关怀。
关键词:自杀;农村;老年人口
问题的提出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在明显加快。今天,本文试图围绕“自杀”这个概念,借助相关的统计数据,了解近十年来我国不同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老年人自杀的现状,包括低龄老人和高龄老人,更全面地了解我国老年人自杀的情况,并试图分析其自杀的原因。
概念界定与资料来源
一、概念界定
人口社会学对死亡的界定是,一个生物生命过程的终结,是个体呼吸停止、心脏停搏以及脑电波消失。[1]本研究更认同人口社会学的界定。另外,老年人则指的是65岁以上的人口,其中年龄在65-74岁的为低龄老人,而75岁及以上的为高龄老人。[2]人口社会学将死因死亡率界定为一定地区在某年内每10万人口中因某种或某组原因致死的人数。而根据我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对相关指标的解释,性别年龄死亡率计算公式为:男(女)某性别年龄死亡率=男(女)性某年龄死亡人数/男(女)性同年龄平均人口数。对老年人自杀率的统计将老年人分成低龄老人的65-74岁、75-80岁两组和高龄老人的80-84岁、85岁及以上两组。
二、资料来源
本研究的自杀率数据来源于我国卫生统计年鉴中2002年至2011年我国居民病死伤原因数据资料[3]。需要说明的是,在2002年至2011年的数据中,该资料只说明了2005年、2010年和2011年的统计资料所涵盖的地区范围,且三年的范围都不尽相同。因此,若要将这10年的数据来做增减趋势的比较时,可能会出现异常。
结果与分析
一、近十年我国老年人自杀死亡率的地区差异
从2002年至2011年全国的统计数据来看,农村居民的自杀死亡率(不分年龄)高于城市的。2002年农村居民的自杀死亡率是城市的1.18倍;2007年农村居民的自杀死亡率为10.31/10万,是城市居民自杀死亡率的2.1倍;到了2011年,农村居民的自杀死亡率为9.28/10万,而城市居民的自杀死亡率仅为5.28/10万。从2011年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老年人的自杀死亡率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11年各年龄组农村老年人的自杀死亡率均高于城市的。而城市与农村地区老年人自杀率的差异也随年龄组的增大而增大。65-70岁年龄组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是城市的2.6倍;而85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是城市的2.4倍。
二、近十年来我国老年人自杀死亡率动态
近十年来我国老年人自杀率除了2003年、2007年、2009年和2020年以外,都有不同幅度地下降。具体地说,在比较2011年和2002年老年人自杀率的数据时,发现:在低龄老年人群中,2011年65-70岁年龄组和70-75岁年龄组的自杀率比2002年的分别下降了40.4%和43%;而高龄老年人群中,2011年75-80岁年龄组、80-85岁年龄组和8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自杀率比2002年的分别下降了48.7%、17.6%和17.83%。
三、我国老年人自杀比率的性别差异
近十年来,除了2002年、2004年和2005年,我国农村的自杀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不分年龄)。相关数据显示,除了2003年、2005年的85岁及以上年龄组和2008年的65-70岁年龄组显示为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其他年份和年龄组的数据均表明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是男性高于女性。也就是说,农村老年人中,男性自杀率高于女性。
四、我国老年人自杀死亡率的年龄差异
而分析2011年不同年龄组的自杀死亡率表明: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都出现年龄越大,自杀率越高的现象。而且农村老年人在80岁以上的自杀率的增幅更为明显:城市老年人的自杀率从75-80岁的24.1/10万增加到80-85岁的37.13/10万(增加幅度约为54.1%),再到85岁及以上的38.91/10万(增加幅度约为4.8%);而农村老年人自杀率从75-80岁的46.36/10万增加到80-85岁的78.5/10万(增加幅度约为69.3%),再到85岁及以上的93.46/10万(增加幅度约为19.1%)。
讨
论
根据上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近十年来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自杀死亡的特点及原因如下:
一、农村地区老年人自杀率高于城市地区
本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自杀死亡率高于城市。老年人自杀死亡率的地区差异,可以用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等影响因素来解释[4] :①发挥社会支持作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农村老年人在患病后无法就医。长期的慢性病或重大的身体疾病以及贫困的困扰,使得老年人丧失了生活的信心从而走向自杀。②农村的经济生活水平、营养水平以及医疗卫生条件远远不如城市。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劳动力丧失意味着经济收入的丧失。贫困是导致自杀的一个重要因素。③农村老年人的教育程度普遍低于城市。而文化程度又影响收入水平,因此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远低于城市。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流动人口也越来越多。由此导致了更多的年经人远离家乡去城市打拼,留守老人也因此出现。而“留守”会不会成为农村老年人自杀比率高于城市的影响之一呢?这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而自杀的城乡差别,也从侧面反映了农村的老年人有更突出的问题,他们需要更多的医学关怀和社会关注。
二、农村地区高龄老人自杀率高于低龄老人
老年人的自杀比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这可能与身体健康状况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在下降。低龄老人往往生活尚能自理,身体状况也允许他们外出活动,与人沟通交流。而相比之下,高龄老人的身体状况就不如低龄老人。高龄老人大多因病卧床,他们生活上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的照料。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对疾病的耐受能力也日趋减退,长期丧失健康,往往成为自杀行为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总的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下降,社会活动也逐渐减少,躯体疾病也给他们带来疼痛和精神压力,这些各种原因导致他们的累赘感、受歧视感、自责感以及孤独感等一系列的向性情绪,从而使他们更容易以自杀来结束生命。
三、农村地区老年人自杀率男性高于女性
农村地区老年人自杀率的性别差异可能与老年生活的性别差异有关。众所周知,农村赖以生存的是土地。而人一旦步入老年,身体等各方面机能都会下降,劳动力也随之丧失。那么,劳动力丧失后,农村老年人都做什么呢?性别分层使社会中存在着普遍的等级性别关系秩序。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男性处于社会公共领域,而女性更多的处在私人领域,更多的集中于家庭活动中。进入老年,即便丧失劳动能力,妇女尚能做家务或照顾子孙,体现自己的价值。而相比之下,从公共领域中退出的男性老年,在私人领域中往往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种无用感可以用来解释为何农村老年男性的自杀率高于女性。
另外,老年人自杀率的性别差异还可以用女性生存优势来解释。女性生存优势是指女性妇男性拥有更长的预期寿命。65岁以上人口中,女性人口多于男性。存在这种差异是因为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女性死亡率低于同龄男性的死亡率。这也进一步表明,老年人口中,男性比女性要遭受更多的生理疾病的困扰。所以老年人口中男性自杀率高于女性的原因便不得而知。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二手资料,在通常情况下自杀死亡在一般人看来是不光彩的事,所以有可能存在漏报,分析结果可能低估了我国自杀死亡率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自杀率。另外,本研究的数据中缺少自杀原因的相关统计数据,只能对自杀原因做出初步的分析。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今后可对自杀个案进行更为细致的了解,并且应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等方法深入研究自杀和社会、文化和经济背景。
参考文献:
[1] [2]佟新. 人口社会学(第四版)[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8. P76-7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我国卫生统计年鉴[Z]. 我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3.8-2012.8
[4]徐慧兰.
肖水源. 陈继萍.
刘连忠. 湖南部分城乡老年人口自杀流行学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年第1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