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官方高校学科排名并不可取
1月29日,教育部发布了2012年全国391所高校学科排行榜,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数量分别达到16个、14个、9个。据介绍,这是我国10年来的第三次学科评估,前两次分别为2004年与2008年。此次评估,涵盖了全国391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235个学科,而评估结果表明,近年来国家重点建设投入和学校加强学科建设成效显著,评估结果在前五位的学科中,超过75%是国家重点学科,“985高校”占73%,“211高校”占84%。(人民日报1月30日)
媒体在报道时指出,这堪称对全国高校学科建设的一次“家底彻查”,为公众了解各校学科特色、理性报考专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渠道。但其实,这并没有提供新的视角,还是老的行政评价的视角,还在延续传统对高校学科建设采取行政评价的方式。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要“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而很显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学科评估结果,实质是行政主导的评价,而非专业评价。
有人会说,相比混龙混杂的由社会机构制作的排行榜来说,由教育部“权威”发布的学科排行,更具有公信力。这是用行政思维分析教育问题。教育评估的“权威”不应该由行政力量赋予,而应该通过社会竞争确立,我国的教育评估正是由于缺乏平等竞争的环境,才导致社会专业评价很难健康发展,行政评价一家独大。而众所周知,行政评价会干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导致学校千校一面,还存在不可避免的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的问题。
行政评价的一大问题是,会引导所有学校按照相应的评估指标办学——鉴于行政部门掌握着大学的人事权和财权,评估的结果,不但直接影响学校获得的投入,还影响到对校领导政绩的评价,因此,不少大学就围绕行政指标办学,结果是,各校的办学大同小异。这一问题在制订国家教改纲要时已经达成共识,遗憾的是,共识只停留在表面,国家教改纲要并没有得到落实。
据报道,这次的评价在“比总量”和“比人均”之间找到“比质量”这个平衡点。可观察具体的指标,还是没有摆脱“论文崇拜”,而一些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也体现不了质量要求。比如,评价负责人称本次评估首次采用“定量与定性、质量与数量、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多维度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将论文“他引次数”、“ESI高被引论文数”与最新发表的高水平期刊论文同时纳入评价指标等。从中可见,评估指标把“他引”作为质量的表征,这相比以前有进步,但针对这一指标,一些大学和学术机构早就在他引上做文章,包括发动同事引,建立国际合作关系互引。说到底,这都是根植于“发表论文”这一基础的。
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新增学生派出留学、交流”也是其中一项指标,这一指标与人才培养质量有何关系?难道派出学生越多,质量就越高吗?按照这一指标,我国一些幼儿园、小学也具有很高的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他们经常组团让孩子出国交流。真正能考察一校培养质量的国际指标是,有多少来攻读学位的外国留学生。这个数据对于我国众多高校来说,是十分难看的。就是花钱(设立奖学金),也吸引不了欧美的学生来我国大学读学位。
根据这次的评估,有关部门“欣喜”地发现,近年来国家重点建设投入和学校加强学科建设成效显著,评估结果在前五位的学科中,超过75%是国家重点学科,“985高校”占73%,“211高校”占84%。这是完全在意料之中的评估结果,首先,如果获评前五位的不是国家重点学科、985高校、211院校居多,主导国家重点学科评审、985、211计划的教育主管部门就会“失职”了,就像上轮本科教学评估,虽然社会对大学本科教学质量诟病很多,可评估的结果却是优秀、优良居多,没有不合格。其次,按照现在的行政拨款、评估、评审方式,985高校可以更容易获得国家投入、课题经费,进而也会在各项行政指标上表现优异,这在学术界被称为“锦标主义”资源配置模式下的“马太效应”。
从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学校办出特色和个性出发,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政府管理、评价学校的模式了。如果依旧对大学采取“管理、办学、评价”一体化的行政化管理,我国的高等教育只会在投入增加、主管部门自我感觉良好中,失去竞争力。试问,那些排名国内高校前五的学科,真实学术研究水平如何?有多少具有国际竞争力?有多少会吸引海外留学生来攻读?还是这些学科的学生纷纷选择出国留学?只有政府退出行政评价,回归本位,把办学自主权交给大学,把评价权交给社会专业机构,我国的高校才能走出特色办学之路,而特色恰是学校的生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