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腹泻中医证型的文献回顾研究
【摘要】 通过对1989—2009年国内小儿急性腹泻相关文献的回顾性研究,了解对小儿急性腹泻中医分型的研究情况,并总结小儿急性腹泻的证候在文献中的分布规律,对临床诊断、预防、治疗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关键词】 小儿急性腹泻;中医证型;文献研究
小儿急性腹泻病势急,病程短(小于2周),以大便稀薄或水样、大便次数增多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夏秋季节多见,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属中医“泄泻”范畴。在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腹泻发病数为13亿例次/年,而死亡例数虽逐渐下降,但仍达160万例/年。据2002年统计,在发展中国家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腹泻居第2位(15 %),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18 %)[1]。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表明,中医药在防治小儿急性腹泻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凸显其整体综合优势。但目前小儿急性腹泻中医辨证分型尚未规范,证型标准尚未统一,不利于指导临床施治和疗效评价。本研究旨在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通过对1989年1月至2009年12月相关文献的回顾性研究,了解对小儿急性腹泻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并总结小儿急性腹泻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为前瞻性调查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采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在线检索设定“小儿急性腹泻/婴幼儿急性腹泻/小儿腹泻/婴幼儿腹泻/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为关键词,检索国内1989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国内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小儿急性腹泻的相关文献。
1.2纳入标准
研究对象设定为小儿急性腹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以临床疗效观察为主要目的,且有中医辨证分型的临床相关文献。
1.3排除标准
护理类文献、综述类文献、药理学研究、动物模型实验研究、临床检验研究、死亡病例和并发症研究文献。
1.4研究方法
包括中医证型规范研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统计学处理方法。
1.4.1中医证型规范研究
参考《中医儿科学》[2]《实用中医儿科学》[3]《中医诊断学》[4]《实用中医诊断学》[5]《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6]《中医儿科临床研究》[7]中的相关证型名称,进行规范命名。对文献中中医证型出现的频次和频率、各证型的病例数和在总样本量(总病例数)中的比例进行采集和归类统计,分析常见证型的权重。
1.4.2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参考《中医儿科学》[2]《实用中医儿科学》[3]《中医诊断学》[4]《实用中医诊断学》[5]《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6]《中医儿科临床研究》[7]中的相关证型名称,进行规范命名。对所得文献分别采集中医证候出现的频次和病例数,分别统计各证候出现的频次和频率以及样本量和比例等,总结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1.4.3中医证型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O软件的频数分析方法统计文献中各证型出现的频数(指文献中出现某一证候的文章篇数,同一篇文章可有多个证候频数)、频率。
2结果
2.1中医证型归类统计
小儿急性腹泻文献共检出294篇,有明确中医分型的文献检出75篇。结果中可见小儿急性腹泻的中医证型以湿热型、伤食型、风寒型为主,各占总样本含量的41.53 %、27.35 %、25.14 %,其余各类样本含量均不足5 %。详见表1。表1中医证型归类一览表
2.2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在294篇小儿急性腹泻相关文献中明确中医证候的文章共检出97篇。通过整理文献共获得证候信息变量59个,对反映类同意义的证候进行合并,缺乏证型诊断价值的证候予以删除,最终将47个证候变量纳入分析研究。
2.2.1腹泻大便质、次、色分布统计分析
有关大便质、次、色、味统计出12项,结果见表2。腹泻病是以大便稀薄或水样,大便次数增多为主要临床表现。而从表中可看出多数文章中对大便的次数及性状改变无具体描述,这对辨证分析带来一些困难。表2便质、次、色、味分布一览表
中医辨证论治中除主要症状以外,要根据其伴随症状进行辨证,故伴随症状对辨证分析亦有着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在97篇文献中对腹泻病的其他伴随症状统计出19项,其分布规律如表3。关注频率大于50 %的症状只有身热和恶心呕吐这2项,文献调研过程中发现鲜有一篇文章对本病症状、体征进行全面关注,只对某一种或几种症状、体征进行描述,其样本量亦不多,且描述无统一标准。表3腹泻病的伴随症状分布一览表
2.2.3舌、脉分布规律
在文献统计中有关舌苔、脉象的共检出16项信息变量,其分布如表4。小儿的舌苔、脉象有别于成人,3岁以下儿童看指纹而不切脉,且小儿不同年龄段的舌苔、脉象又有差异。故而舌苔、脉象(指纹)是中医临床中不可或缺的诊断依据,是中医诊断学中的精髓部分。但文献调研中发现提及舌苔、脉象(指纹)的文献少而又少,其样本量更少。表4腹泻病的舌苔、脉象(指纹)分布一览表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藩篱不密,卫外不固,亦为外邪所侵,且又“脾常不足”,受邪则困,运化失司,升降失职,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而致泄泻。其病因不外乎感受外邪(风、寒、湿、热)以及内伤乳食。对1989—2009年小儿急性腹泻相关文献的统计结果显示:小儿急性腹泻中医分型以湿热型、伤食型、风寒型居多,与“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6]中的分型相吻合。随着医学的发展,中医药学对防治小儿腹泻的研究日益加深,临床疗效也显著,而毒副作用小,但以科学的数理统计方法针对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做大样本系统规范化研究者不多。文献统计中发现对本病症状、体征进行全面关注的文章甚少,其样本量亦不多,而且各证型、症状、体征的描述无统一标准。
中医治病贵在辨证,只有从理、法、方、药上均进行病、证结合,才可能有最佳治疗方案。而在针对疾病的同时假如失去了证候的方向,其治疗作用便失去特点。法随证立,方依法制,若在本领域能够客观化、规范化小儿急性腹泻证型及证候,则更能发挥中医特色,提高中医药防治小儿急性腹泻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叶礼燕.急性腹泻病的病理机制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9):943-944.
[2]苏树蓉.中医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0-75.
[3]江育仁,俞景茂.实用中医儿科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98-203.
[4]朱文峰. 中医诊断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04-707.
[5]邓铁涛.实用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1-403.
[6]韩新民,汪受传,虞舜,等.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J].中医儿科杂志,2008,4(3):1-3.
[7]汪受传.俞景茂.中医儿科临床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2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