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文学论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地下人,或当代英雄》的同貌人体系研究

热度0票  浏览288次 时间:2016年1月26日 09:21

《地下人,或当代英雄》的同貌人体系研究

 

赵雪华[1]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俄罗斯著名当代作家弗·马卡宁在小说《地下人,或当代英雄》中成功构建了同貌人体系。小说中主要主人公彼得罗维奇与其同貌人济科夫、斯莫利科夫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本质的差异。他们本着各自的价值标准在人生道路上做着相应的取舍,有坚持,有放弃。小说凸显了人的多面性与复杂性,这也正是马卡宁式小说的一大特色。

关键词:同貌人;个性;自己的我;坚持;放弃

 

“同貌人”形象(двойник)是俄罗斯文学中的传统形象,早在1828浪漫主义作家А. Погорельский在《Двойник, или мои вечера в Малороссии》中就运用了“双重”艺术手法。当代作家弗·马卡宁是继承俄罗斯古典文学优秀传统的杰出作家之一,于1998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地下人,或当代英雄》Андеграунд, или Герой нашего времени,以下简称《地下人》)。在这部小说中作家重塑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同貌人”形象。马卡宁突破了以往同貌人专指的是一个人,而作者直接叙述这个人的心灵分裂性和思想多重性的传统,他通过塑造多个与主要主人公呈镜像反映的人物形象,来间接指代主人公内心的多重思想,将思想客体化为人物。在小说《地下人》中马卡宁成功地塑造了彼得罗维奇、济科夫、斯莫利科夫等人物,构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同貌人体系。主人公彼得罗维奇与其同貌人既有共同点,又有本质性的差异。

 

一、彼得罗维奇与济科夫之异同

 

在小说中济科夫无疑是彼得罗维奇的同貌人,小说中描写济科夫的那一章,即取名为《同貌人》。作家这样写道:“我们彼此有些妒忌,这是有的,但我们相处很好。同貌人的感觉,追究起来,在我们身上埋得更深。”[1]611他们的命运有共同之处,共同度过同样艰难的往昔:“和我一样,济科夫的稿子哪也登不出来。和我一样,他也被卢扬卡请进去过一两次——他喝酒,挨饿,得上了极严重的胃炎。”[1]611虽然共同走过暗淡的岁月,但在“转变命运”的机遇面前,彼得罗维奇和济科夫各自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济科夫走出地下,成为名利的追逐者。苏联解体,一切走上商业化道路,利润成为一切价值的载体。文学同样被抛进市场,成为商品。一切以利润来衡量作家和作品。“拉多夫说得很坦率:现在的作家,包括他自己在内,所期待的是非常具体的东西,即金钱、名声和作品在国外翻译出版。为了得到这些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甚至不惜降低人格和国格,走上媚俗和取悦外国人的道路。”[2]426

彼得罗维奇的地下立场和他不从地下走出来的意愿并没有因为国内实施的改革而动摇和改变。从前,地下作家公开发表自己文本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严格的审查制度使言论自由成为空谈。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实施,逐渐出现了对地下作家有利的局势:人们对他们早期被禁的作品产生了广泛兴趣,争相将之发表。济科夫是位名副其实的才子,他善于审时度势,抓住时代赐予的“良机”,屡屡出版作品。彼得罗维奇在以前的地下同志——现在大红大紫的济科夫的办公室里思绪万千:“我的书是可能存在的。我的这三个鲜亮的书架是可能存在的,给我的邀请函、堆积在桌上的外国出版社给我的传真也是可能存在的……真的会这样吗?……我什么都可能干出来。一个看守,筒子楼的寄食者,根本不是什么授课老师,已经根本不是什么作家,什么都不是,等于零,无业游民,但却是……但却是没有交出自己的“我”的人。一个没有交出自己的人——刺痛着他的正是这个。”[1]627-628

 

二、彼得罗维奇与斯莫利科夫之异同

 

斯莫利科夫是另一个从前和彼得罗维奇共事的地下作家,他们也曾同甘共苦过,共同为发表作品奔波过。当时地下作家的文本在国内出版是不大可能的,而地下人的“私人出版社”是个“高档”出版社,能进那里可不简单。从前同样的境遇,而现如今彼得罗维奇和斯莫利科夫之间拉开了巨大差距,今昔迥异。一个“发展”成了文学名人,频频接受记者采访,在电视上曝光;一个“堕落”成了无业游民,筒子楼看守。彼得罗维奇没有走斯莫利科夫飞黄腾达的成功之路,他非常清楚斯莫利科夫是如何攫取功名的。大名人斯莫利科夫来找他们,说是怀旧,怀念一下过去的时代,青春岁月——地下人的生活,交流一下情感。可是“要不了几天斯莫利科夫先生就会在新一轮的答记者问中,在电视里、在广播里、在报纸上,生动详尽地把我们的谈话全部兜出来,仿佛他和我们见面就是为了这个。他会诚心诚意地把我们所有这些“驼背的情感”加以零售(零售价钱高些)。他是不是会认为我们完全蒙在鼓里了。” [1]240

彼得罗维奇和斯莫利科夫在生活与事业上是两路人,在骨子里也确实是两路人。彼得罗维奇对“出卖”、“告密”之行径恨之入骨,拒之千里。不仅如此,彼得罗维奇甚至因为怕别人误认为自己是告密者,竟不惜杀人,彼得罗维奇知道丘比索夫在录他的“酒后真言”,“只要他们调阅档案,我就是一个线人。”[1]322“我这人性子这么个别,落个哪怕渣滓的名声我也情愿。落个好斗的、凶恶的、狂傲的、失败者的名声——随便落个什么名声都行,但可不能落个线人的名声。”[1]323彼得罗维奇在和丘比索夫夜巡时前思后想,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要么投靠政府,背弃地下人;要么坚决不做线人,不惜一切代价——杀死丘比索夫,夺回录音带。彼得罗维奇选择了后者。

 

彼得罗维奇与济科夫和斯莫利科夫虽然同为作家,但三人的异同显而易见。马卡宁较擅于使用二元对立的原则来建构文本。在此处,彼得罗维奇明显站在了后两者的对立面上。论才能,彼得罗维奇与济科夫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论不择手段,彼得罗维奇与斯莫利科夫相比,恐怕也不逊于后者,前者为了不做线人,不惜采取杀人的手段,而后者也不过是探听别人死亡的前因后果;然而,论成功,谁是社会的宠儿,谁是被抛弃者,不言自明。更多的俄罗斯评论家一致认为马卡宁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与文化传统的继承人,因为马卡宁如此之精心构建三位地下作家的异同,体现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俄罗斯文学与文化中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与弘扬的传统永远不会改变。

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尔曾说:“有些事物由于它们的微妙性和无限多样性,使得对之进行逻辑分析的一切尝试都会落空。而如果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我们不得不用第二种方法来处理的话,这种东西就是人的心灵。人之为人的特性就在于他的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3]16多面性是人本身固有的特性,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陀氏人物戈利亚德金和拉斯科尔尼科夫那样强烈地表现出这个特质。当人的内心产生出异己思想时,内心的激烈的思想斗争导致了人格分裂,人最终要助长一个思想,而压制另一个。当异己思想足够强大时便渴望得到承认,渴求“存在”和“独立”,于是与主体分裂,客体化为另一个主体,从而形成多个主体并存的境况。巴赫金认为,“陀氏的几乎每一个主要主人公都在一个别人身上、或者甚至几个别人身上(如:斯塔罗夫金和伊万·卡拉玛佐夫)部分地有着自己的双重化身。”[4]237在《双重人格》里还只是戈里亚德金同自己的同貌人的对话,而在陀氏后来的长篇小说里主人公与自己的同貌人的对话已经演变成为不相混合的各种意识之间真正的对话。彼得罗维奇的同貌人实质上就是他的各种思想意识的客体化,也是他内心为生存而挣扎的过程。彼得罗维奇的同貌人所选择的生存之路就像地铁里通往地面的各个出口,彼得罗维奇没有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他曾经对地面是抱有美丽幻想的,但他发现地面世界是一个经过粉饰的世界,渺茫的“共同幸福”的口号与虚假的文化“解冻”政策下掩盖的是统治者的空虚与虚伪。彼得罗维奇不像是躁狂型精神病患者,倒更像是偏执狂型患者,他执拗地维护着“自己的我”,有所坚持,有所放弃,这也正是他肯定和维护俄罗斯传统与文化,抵抗和颠覆苏联主流文化的思想的外化。

 

[参考文献]

[1](俄)马卡宁.地下人,或当代英雄[M]田大畏,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2002.

[2]黎皓智.20世纪俄罗斯文学思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4](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刘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赵雪华,女(1976-),汉族,吉林长春人,黑龙江大学博士生

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

导师:郑永旺

通信地址:黑龙江大学B234104室,邮编150080

邮箱:zhaoxh858@aliyun.com

手机:18345066586(哈尔滨) 13756908082(长春)



1.作者简介:赵雪华(1976-),女,吉林长春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俄罗斯文学研究。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