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
高考考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
孙素青
(沭阳如东中学,江苏 宿迁 223600)
摘 要:听力测试是高考英语学科考试项目之一,具有一定的听力水平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认为“精听”与“泛听”是提高考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有效学习方法。
关键词:高考;听力;精听;泛听
长期以来听力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2000年,由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布的“全国高中英语教学情况参照性调查研究报告”表明:在参照性调查有效答卷5890份中,27.86%高三学生只能听懂30—60句日常用语、29.25%的高三学生听懂新课文录音的大意(蒋树业,2007)。因此对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听什么、怎样听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和听力测试成绩?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培养学生听力能力的理论与方法。
一、理论背景
从结构主义语言学角度看,外语教学应关注的是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听力教学因而也就在语言形式的四个层面上进行:在训练学生听懂一段课文时,教师首先是从元音和辅音的识别出发,然后依次进人单词、句子和篇章的层面。这种“自下而上”的听力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语音识别来理解单词的意思, 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句子的意义,然后再通过对句子意义的理解来把握整个篇章的意义(王守元、苗兴伟,2003)。从行为主义心理学角度看,听力学习同时又是“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听力能力的提高被认为是反复训练的结果,听力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听,反复的听。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时可以使用“精听”和“泛听”。大量的教学实践也表明,综合运用“精听”、“泛听”,可以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精听训练
精听主要用于对语音、语调、词汇、句型、数字、时间、地点等专项的训练。听力考试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考生精听能力的考查。因此,精听训练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必由之路。
(一)精听材料的选择
所选材料不宜过长过难,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对于要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听力材料建议选择高中英语教材及高考英语听力真题。高中英语的配套教材是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大纲编写的,针对性强,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语言真实地道,内容广泛;历年的高考英语听力真题具有考点准确到位,难易程度适中等特点。因此,英语教师在针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时应该多使用这些教材和真题。
(二)精听时心理状态的调整
听的过程,实际上是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综合分析功能在接受言语信号时的体现,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过程(王铭玉,2008:182)。从这一过程看,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时必须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听,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决定学生能否连续接受语音信号。有很多学生听力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心理上讨厌听力,害怕听力。以这种心理状态去进行听力训练其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只有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的听,以饱满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听力,这样才能听好。
(三)精听时语音语调的听辨
听辨好语音语调是提高听力能力的前提条件。“语音障碍是考生听力困难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辨清各种语音现象是很重要的”(张东昌、张彩霞,1996:7-8)。我国学生受母语和方言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对英语的长短元音、重读、连读、爆破、浊化等音变现象掌握较差。为此,我们首先应强化语音的基本训练,进行辨音练习,辨清单词中的长短元音、辅音及语流中的重读、连读等,纠正学生的语音错误。此外,要对学生进行语调训练。语音语调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语音语调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声音信息的反应能力和接受能力。
(四)精听时词汇量的扩大
学生听力水平的高低与词汇量的多少也有着直接的关系。足够的词汇量是提高听力能力的必要条件。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很多学生都发现,虽然听力材料语速不快,句子结构也不复杂,听得很清楚,但依然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原因就在于词汇量掌握有限。如果每个句子都感觉有几个生词,就会影响对整个篇章的理解。因此,词汇量的扩大是必要条件之一。
(五)精听时句子及篇章的理解
首先学生可以完整地听一遍材料。当发现有许多单词或句子听不懂或没听清时,再次播放听力材料,并逐句听写下来。对于听不懂的单词,可根据发音大致记下来。对于听不出来的句子,暂且放置一旁。在这一听写过程中可反复重播、暂停。全部记下来之后,把自己记下来的内容和答案再对照一下,找出自己错在哪里。分析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正。然后合上文字材料将文章重听一遍,从而达到对所听材料的完全掌握。切记在整个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从听人手,不要轻易看文字材料。如果能将几盘磁带听熟,听烂,听力也就自然而然上去了。
虽然精听是非常必要的,但费时费力,所听的材料数量有限,这有限的精听量对于提高听力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大量的语音材料输入才能接触各种语言现象,使学过的语言现象在反复运用中得到巩固,培养语感。这就要求在精听的基础上辅以泛听。
四、泛听训练
在听力训练中泛听与精听是相辅相成的,泛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感,大量接触不同类型的听力材料,配合精听,从而提高听力能力。与精听不同,泛听主要用于培养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实际上,有效的听力离不开听者忽略或撇开非重要的环节的能力(高鹏,2004:17)。泛听并不要求学生听懂全部内容,只要能抓住大意就可以了。
(一)泛听材料的选择
泛听的材料要相当于或略高于学生的水平,因为泛听只要求学生听懂主要内容和中心大意,并不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全部听懂。泛听材料的语言要真实地道,内容要广泛,体裁要多样。这样可以听到不同的口音语调,培养良好的语感与语流,接触更多的语言现象,丰富文化背景知识,能够更快地提高听觉反应能力和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
(二)泛听的方法
训练时不一定要听懂所有的单词,但一定要抓住与题目有关的关键词句,一定要知道全文在说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培养从整体上捕捉信息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在听的过程中一般不要轻易间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遇到不太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思考,专心听下去。某个地方没听懂,可能的原因有几个,也许有个别没学过的单词,或有较特殊的句型,也许听力播放的速度一时加快,甚至自己一时分心没听好。无论什么原因,继续听下去还是可以将主要内容听懂,每听完一份听力材料后,要想想自己接受到了什么信息(秦红,2002)。然后可以查看文字材料以验证自己所听的关键词、句和主要大意正确与否。如果与文字材料有误差,看误差出在何处,合上文字材料,再听一遍。听同一份材料一般不宜超过三遍,否则就失去了泛听的意义。
(三)泛听须保证量与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的积累会导致质的飞跃。泛听实际上是一种在量中求质的训练过程,听的量多了,就会产生质的飞跃(雷衍春,1989)。听力能力也就相应提高了。
精听是泛听的基础,泛听是精听的深化,精听带动泛听。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听力考试中,既要准确无误地听出重要时间、地点、人物及事实,又要把握大意。这就要求必须把精听与泛听训练结合起来。只精不泛,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抓不住大意;只泛不精,会养成似是而非,不求甚解的习惯。所以,这两种训练方法不能偏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有意注意的时间只能维持在30—40分钟左右,大脑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及厌烦情绪,因此听力训练最好每次持续30—40分钟左右。听力训练贵在持之以恒,所以每天要安排一段时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平时能够做到这样,到高考时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结语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英语听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均表明,“精听”与“泛听”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达到教学大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高考听力成绩。
参考文献:
[1]高鹏.自主听力训练法[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7.
[2]张东昌,张彩霞.英语听力技巧与训练[M].青岛出版社,1996:7-8.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上)[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08).
[4]雷衍春.泛听浅论[J].益阳师专学报,1989,(04).
[5]秦红.“精听”“泛听”练听力[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08).
[6]王铭玉.新编外语教学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82.
[7]王守元,苗兴伟.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