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税收管理体制对中国税制改革探讨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104次
时间:2021年3月01日 10:53
文/罗春,云南建投安装股份有限公司
文章摘要:在我国现有国情的不断推动下,税制改革已经成为一项系统的工程项目。在深化税制改革中,不仅要结合我国现有的税制条件,还要对即将进行的税制改革方案进行科学的评估,使税制改革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税制改革在税收管理体制下有了新的定义,本文将针对税收管理体制下的中国税制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税制改革;税制;税收管理;税收体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逐渐凸显出一些矛盾,同时也在不断面临着挑战,为了使我国能顺利度过经济的发展中的这些困境,必须依据现在的发展形势,进行税制改革。税收制度在调控国家宏观经济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是国家进行市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
在经济发展方面,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社会资源,还能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良性循环。在社会进步方面,税收可以对国家资源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对解决我国现有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等发展不平衡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税收在国家运行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进步,税制改革势在必行。
1 税收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在我国现行的税收管理体制中,有以下五个基本权利。第一,税收的立法权,指对税收的相关法条的制定、修改及废除的权利。
第二,税法解释权,是指立法机关对税收法律法规内容的解释,以及制定规则、补充规则的权利。第三,税收开征和停征权,指的是对税种的确定,以及决定税种的开始征收时间,停止征收时间的权利。第四,税收调整权,是指在税法的规定下对税收的范围可以进行一定程度调整的权利,但是该调整必须是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
第五,税收减免权,该权力仅针对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执行,按照法定程序,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应缴予以减少或免除。税务减免税的审批机关是税务机关的主要部分。
2 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宏观分析
2.1稳定的宏观税负
从近几年政府支出的规模增幅上看,要稳定政府的支出规模,控制政府的支出规模并非易事。从我国近几年的公共财政支出来看,其在我国的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高。这样结果说明我国在这几年始终保持增长趋势,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这种模式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宏观税负问题上,中央提出要以实际的支出运行规律为基础,在控制支出规模的同时,还要稳定政府支出水平。
对比我国的历次税制改革可以发现历次改革基本上都是局部上的改变,并没有达到实质性的突破,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在进行改革时以不减少税收收入为前提。但是要实现宏观税负总体稳定,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进行科学的减税,降低宏观税负。这也将是税制改革的首要任务,以减税为形式,目的在于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当然在实施减税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并不是”完全减税“,而是进行税种“有增有减”的综合搭配。
2.2分税制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分析
在我国的分税制度背景下,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中央和地方在财政收支上的严重不平衡。地方的财权相较于中央的财权很小,但是在支出上却比较大,常常需要中央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持,地方政府在职权和支出上的差距较大,限制了地方政府的自我规划。所以在分税制改革中,要合理分配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和责任,无论是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都要有与之支出相适应的税收来源。
但纵观整个税制改革,对地方税制的建设仍然不够重视,地方政府自己的可支配收入有限,对中央的转移支付依赖较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地方政府进行财政建设的动力。事实证明这样的格局并不能适应我国现有的国情,要严格遵守中性税制设计的原则,对税收进行合理化分配,使地方政府可以对自己的收支进行独立管理。
2.3流转税和所得税的比重失衡
分析我国现在的税制结构可以明显地看出,流转税和所得税之间的比重失衡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税收结构的失衡。在我国的税收结构中流转税和所得税的占比相差较大。流转税占比较高,所得税占比较低。其次,税收收入来源失衡。主要的税收收入来源于企业,居民个人缴纳的税收比例相对较低。所以不论是从税收结构还是从税收来源,流转税在分税制改革以来的主体地位仍然没有改变。
流转税和所得税失衡的情况对市场体系,社会公平都会有很大影响。第一,流转税比重过高会影响市场价格体系。以我国的商品价格来看,商家在设定售价时会将自己所承担的税金加入其中,导致商品价格的提升,进而消费者的负担就会增加。第二,流转税会造成税收逆向调节。消费同样商品,收入高的人相对于收入低的人而言,会承担更低的税收,对收入低的人而言不够公平。第三,个人所得税在所得税中比重偏低,导致其在国家的财政收入和资源配置上的比例也会偏低,进而其在调节市场经济,缓解社会矛盾上的就不会有特别明显作用,让个人所得税的设置变得毫无意义。
3 中国税制改革的意见
3.1将税收制度合理化
将税收制度合理化首先要应该提高税收的公平性,人们要意识到交税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购买国家的服务,而是为了使整个国家能够正常运转。进行合理化税制改革,提高人们对税改的认可度显得至关重要。在具体实施中可以从以下三个点进行。第一,深化增值税改革。在实行“营改增”以后,部分行业税负不减反增,且在推进”营改增“时困难重重,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经济。所以在改革过程中要统一行业负税,使负税更加公平化,消除双重征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的发展改革。第二,推动消费税、资源税改革。消费税改革主要是针对人们对奢侈品的非理性消费,通过恰当的税收,促进人们进行合理消费,进而使收入能够做到公平理性的分配。第三,加快房地产税立法的改革。根据我国房地产的发展现状,调节居民个人和房地产的相关税收制度,引导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调节供求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3.2优化税制结构
我国目前的税制中有两个大的主体,分别是间接税和直接税,间接税有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直接税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其中间接税在税收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约有60%,直接税则占25%左右,还有一些其它辅助税种,虽然种类多但是收入占比并不大。在进行税制结构的改革中时常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政府的调节经济的意图和国际影响,还有生产力水平、资源状态等,国家的税收结构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构成的,这些因素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改变的时间长短也会有所不同。其中一国税制的根本模式类型是由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因素所决定的,而短期内能够改变的因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税收结构,但不会动摇税收的基本模式。所以,我国在进行税收制度的改革时,要对影响我国税收结构的因素进行全面剖析,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从而优化我国的税制体制。针对我国财政收入分配失衡的情况,要着重减少间接税的占比,并使各税种之间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使社会更加公平。
3.3对税收进行标准化管理
税收管理直接决定了税收改革的达成效果。根据税收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为了使税收管理更加规范化,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是税收立法管理和税收优惠政策。在进行税收立法管理时,要严格遵循一定的立法程序,最大化的提高纳税人的权益。在立法前要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实行公开立法,从而对国家的征税权给予合理的限制。对于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税收应先于推行,使民众得到切实利益。政府要根据市场国情不断推出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经历的多次财政改革之后,我国的经济有很大的改善。在世界经济形势不断变化莫测的今天,我国结合本国国情,制定合理地经济发展政策,顺利适应了全球性的经济发展形势。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快,导致现行的税制无法适应国内的经济环境,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收支分配不均、资源结构失衡等。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矛盾也会愈加尖锐,最终影响我国的整体经济结构,成为我国社会主意发展的阻碍,所以税制改革已经刻不容缓。通过税制改革,使财税制度能够更好的调节我国的经济结构,引导市场经济的方向,减缓社会矛盾。所以,在新一轮的税制改革中,要制定全面财税改革路径,在保持宏观税负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均衡财政收入,使分配更加合理化,同时不断优化和促进多方行业的发展,使税收的作用得到有效地发挥,是我国的经济可以持续稳定的前进。
【参考文献】
[1]赵勇. 当代中国税收服务模式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2]韩婧. 分税制改革对地方税收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
[3]刘枫. 关于当代中国税制改革的思考[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
[4]吴俊培,张帆. 基于税收管理体制对中国税制改革探讨[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01):3-10.
[5]孙园. 我国税收管理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7.
[6]梁志霞.“营改增”背景下优化税收征管模式对策研究[D].
山东财经大学,2016.
[7]张国灿.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下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研究[D].
云南财经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