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模式初探
热度0票 浏览126次
时间:2013年10月23日 15:09
英语阅读模式初探
马奕晟
(银川能源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宁夏 银川 750001)
摘 要:文章阅读的模式主要有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交互模式和图式理论四种。本文通过介绍与对比四种阅读模式,使人们对于英语阅读由更好的认识,从而提高人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交互模式;图式理论
众多学过英语的中国人都认为他们虽然不会说英语但阅读英文却没什么问题,这似乎已成为“真理”,但事实并非如此。阅读就是翻译书面符号、重构作者心目中的世界。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却很难。读者总是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要么理解过头,要么理解不透,尤其是阅读目的语。因此如何正确的理解文章的意思,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关键,而这取决于阅读模式的选择。下面本人将介绍常用的四种阅读模式,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 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
也叫微观法,这一方法认为,只要读者具有外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本知识,就能运用这些知识去识别和理解所阅读的内容。这种模式强调阅读时线性的,读者从字母,单词,短语和句子中获取意义。这是目前比较普遍的阅读模式。无论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人们考试时,都会比较自然地使用这种模式。
根据这种模式,阅读被认为是一种解码的过程,是对文本的识别。也就是说,读者对文本的理解是由单词到短语、由短语到句子、由句子到语篇逐级辨认解码,不断进行信息组合,综合运用一切语言数据,逐步弄懂短语、句子直至段落篇章的意义。信息处理是自下而上直线进行的,按照这个模式去理解阅读过程。因此,这种方法要求读者对于构成文本的基本因素:字母、单词、短语、句子、语法各个方面都不能出现任何错误,否则文本的意思将会出现错误。所以影响读者理解文本的关键在于不能对语篇进行自动解码,词汇量小,语法结构混淆。
按照这种模式去理解阅读,教师主要的工作是帮助学生讲解语言知识。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会将生单词挑出来讲解,然后是词组和句子,最后才进行整片阅读。这样做会将词语和语篇的距离拉大,而忽略了词语是语篇的一部分。阅读度本身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这种自下而上的模式忽略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过分强调了词语的重要性。这种模式的缺点是:阅读能力提高缓慢,会挫伤读者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上而下模式(up-bottom model)
也叫宏观法。认为阅读第一语言从来就不是逐字逐句的“译码”,而是从宏观上不断推测和理解成段和整篇材料的内容得过程,是心理语言的猜测游戏。是一种在每个认知层次上都发生的推测与验证相互交替的过程,强调读者利用有关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理解文章的整体意义, 用语境来猜测生疏项目的意义。这种模式的核心是,读者能否正确地完成选择、预测、检验和证实过程。从上而下的阅读模式要求读者好比一只飞过田野的大鹰,鸟瞰着文本全貌,对文本的语篇结构有很快的把握,能看出文本这块田野的纵横走向。
阅读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按照这个模式,阅读者不必逐字逐句理解,而是在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的参与下对信息进行重新加工或构建,理解文字所代表的真实意义,推断作者的意图。这个背景知识指读者的社会背景知识、文化背景知识、认知策略、生活经验及情感因素等。阅读者调动一切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进行信息译码加工的过程,实际上是创造性的思维的过程。
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重视背景知识的介绍。例如,教师首先提供给学生相关文本的一些背景知识,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文章进行预测、验证、修正。读者在这种阅读模式下是主动的运用各方面的知识、经验(包括语言知识)去预(猜)测,创造意义,使阅读的过程充满了挑战和趣味,提高了读者阅读积极性。其解码方式不是直线的成序列状的 (not a linear process) ,而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之前或之中不断形成对意义的期待,然后用这种期待去试读文章。因为读者是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所以阅读能力提高快,能够满足其自信心。
三、交互模式(interactive model)。
这一模式是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模式相互合作从而获取文章意义的过程。交互模式被认为是第二语言阅读的最好方法。
现代阅读理论¬——交互作用阅读模式是现代阅读理论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它是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认为外语阅读过程不是一个机械的、被动的单向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主动的、读者与作者之间双向的交际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法,把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与所读文章的符号直接联系起来并构成 最佳组合,进而在理解阅读内容的基础上,重新表达以文字符号编写的信息。这种模式是以交互补偿论作为基础的。认为经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受教育不同,对同一件事情、同一个概念的表达方式不同。阅读不仅包括对文本的识别,同样需要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等。阅读不只是一个解码过程,也不只是一个猜测过程,而是语言与图式交互作用的过程。认为阅读是语言与图式的相互补偿,是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是读者与文本的交互。
四、图式理论(scheme theory)
图式是一种抽象的知识结构。图式理论的研究者指出:人的知识是以图式的形式储藏在大脑的长期记忆中。阅读时读者已有的图式和文章信息相结合的过程,如果读者与作者交集越多,读者的阅读就更容易。这就是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现代图式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图式是指高级的、复杂的、日积月累的知识结构,是“世间典型情景在大脑中的反映”(Cook,1989)。Thomas。Devine(1987)将图式定义为:图式理论是关于知识的理论,一切知识都是以知识为单元(Schemata)的形式构筑而成的,这种知识单元即图式。Widdowson(1983)认为,图式是认知的构架,它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长期记忆中。Rumelhart(1977)把图式解释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一组“相互的知识结构”或“构成了认识能力的建筑砌块。”图式是一种记忆结构,它既包括语言、文化、民俗等其它领域的知识,也包括已形成的神经反应模式。图式有三种类型: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t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和修辞图式(Rhetorical
schemata)。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先前的语言知识(Carrel,1988:4),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图式是指文章的内容范畴,是文章的主题,因此内容图式又被称为主题图式(Wallace,1992)。修辞图式是有关各类文章篇章结构的知识。三种图式对把握文章的内涵、内容和整体脉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
五、结语
阅读是人们获得英语知识,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对提高人们的整体英语水平至关重要。实践证明:英语阅读的能力提高是与阅读方法密不可分的。英语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语言心理过程,既有“自下而上”的阅读过程,也有“自上而下”的阅读过程。而且“上向”过程和“下向”过程又是相互作用,不断交替进行着的。所以笔者认为,掌握足够的语言知识,背景文化知识并熟练运用交互阅读模式与图式理论才能更有效的进行阅读。
参考文献:
[1]张维友.图式知识与阅读理解[C].外语界,1995,(2).
[2]高佐梅.TRI阅读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学[C].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1996.
[3]Candlin, Christopher N& Hall,David R.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Read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