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超长心肺复苏成功 1 例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207次
时间:2018年8月29日 10:51
摘要: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研究发现,心脏骤停发生后,大部分患者将在 4~6min 之内开始发生不可逆的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而胸外心脏按压是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的唯一方法,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超长心肺复苏;心脏骤停
中图分类号: R45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837(2018)05-0191-01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对部分心搏骤停患者,通过适当延长心肺复苏时间(超长 CPR),可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1]。
我院成功抢救 1 例运动后心脏骤停的患者,历时约 116min,现报到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1 岁,于 2016 年 12 月 14 日 15 时训练时突发心跳呼吸骤停、 意识丧失。 身边战友发现后紧急报告医疗应急分队并立即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5min 后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并给予心肺复苏术, 3min 后送达医院抢救室。时查:动脉搏动未触及、呼吸消失、双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血压 0mmHg,持续胸外按压的同时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及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建立静脉通道并连接心电监护示直线。 间断予以肾上腺素、阿托品、地塞米松、 多巴胺、 20%甘露醇静脉注射;抢救至 90min 在排除除颤仪故障后予以双相波 200J第一次除颤,患者仍无心率、 自主呼吸,18min 后予以双相波360J 第二次除颤,患者心率、 自主呼吸恢复、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查体: P:108 次/分、 R:25 次/分、Bpl16/59mmHg,继续治疗 37 分钟后就近转入当地医院 ICU,病情稳定后第二天转入上级医院诊治, 各项检查均未发现有明显阳性体征,出院后患者除时感头痛外无其他明显后遗症。
2 讨论
心脏骤停抢救的最佳时间为发生后 4min 之内被称为黄金时间。 CPR 的成功与患者的身体状况、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开始抢救时间等诸多因素有关。大量研究表明, 心脏骤停 4min 内进行复苏, 成功率可达 50%; 4-6min 复苏,可达约有 10%;超过 6min 存活率仅 4%; 10min 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率更小[2]。心脏骤停 116min 抢救成功并无任何神经伤残实属罕见。该病例抢救成功,体会如下: 1、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以来,不但对官兵的基础体能和专业技能训练提出严格要求,更加强了对官兵自救互救的训练,官兵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明显提高。正是身边战友发现患者倒地、呼之不应,准确判断后及时进行现场胸外心脏按压,才为后续的成功抢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有效的基础生命支持。这是抢救该患者非常关键的一环。基层医院基础设施简单,抢救条件有限,在没有体外起搏的条件下,持续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只能是保持全身器官组织供血的唯一外动力,简便易行的球囊呼吸器不失为患者改善通气的切实可行的抢救设备。 3、超长时间的心肺复苏。通常情况下,患者心脏骤停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0min 后如仍无呼吸心跳,即可终止抢救。近年来,研究发现,超长心肺复苏对于某些特殊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的成功抢救有很大必要性。 李海林等[3]报道,31~90min 超常 CPR 的循环复苏成功率为 14.3%。发病至开始复苏时间短于 4min 的非心源性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是超长 CPR的绝对适应证;而短于 10min 的患者,是超长 CPR 的适应证。
对于不能确定发病至复苏时间者,实施超长 CPR 是非常有必要的,王立祥等认为[ 4],目前超长 CPR 主要应用下列 4 个方面:( 1)特殊病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如溺水、低温、强光损伤、药物中毒等,实施超长 CPR 成功率较高。( 2)特殊弱势群体的心搏骤停,尤其是 5 岁以下儿童终止心肺复苏时需特别谨慎。( 3)特殊医疗环境下出现的心搏骤停,主要是指在手术麻醉的状态下实施 CPR。( 4)特殊器械介入抢救的心搏骤停。本病例为运动性猝死导致心脏骤停,并立即给予现场胸外心脏按压,属于超长心肺复苏绝对适应症。 4、该患者年轻、既往体健,无心肺脑肝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史,为抢救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徐建如等认为[5],从心脏骤停至生物学死亡的时间取决于原发病的性质和复苏开始时间。本例患者年仅 21 岁,而且经过基础体能训练,身体强健。即使心跳停止时间较长,也不能轻言放弃抢救,复苏时间也可适当延长。 5、 CPR 程序中电除颤时机的再认识。 根据《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除颤最新观点:对院内心跳骤停患者首选除颤。 该病例中,并没有因为除颤仪故障而延误抢救,也没有因为错失除颤时机已不符合程序而轻言放弃。王立祥黄子通认为[6]拘于任何一种抢救程序都会使一部分病例失去 CPR 成功的机会,因此,问题不在于程序本身,而在于我们对程序适应范围的认识。
心肺复苏是对生命的最后支持,准确认知心肺复苏直接关系患者生命的安危,不能有一丝懈怠,任何的指南、标准都不应成为放弃抢救生命最无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加伟,刘莉,周哲屹.超长时间心肺复苏成功 2 例[J].中国中医急诊 2013, 22(7): 1257-1259.
[2]刘宇鹏,张齐武.超长心肺复苏成功 1 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5).
[3]李海林,吕丹扬,许秀娟等超长心肺复苏 63 例临床分析.浙江医学,2004,26(8):607-608.
[4]王立祥,陈显声.应重视超长心肺复苏.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2,14(4): 195-196.
[5]徐建如,钱骏,高戎,韩旭东.心跳骤停 20 分钟抢救成功 2 例[J].z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2, 24: 252.
[6]王立祥、黄子通. 心肺复苏的误区探讨[J].临床误诊误治 2013, 26(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