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建设研究
( 第五师八十七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新疆,博乐 833400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如今已由少数人的奢侈消费变成普通人的大众消费,在经济、社会、民生、外交等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旅游普遍存在着缺乏文化内涵、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不能够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新时期,旅游应该加快同传统文化的融合,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实现“1+1>2”。
一、文旅融合概念及意义
当前已经进入到大众旅游时代,文化同旅游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1+1=2”,而是文化和旅游的有机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旅融合背景下,游客的基本动机是学习、发现、体验和消费旅游目的地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能够获得更深层次的文化盛宴。文旅融合意义深远,通过旅游景点、文化产品等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有助于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
二、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建设策略
当前已经步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同文化结合也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但是其发展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在内容、服务等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仍旧不足,文化资源转化利用能力和原创开发能力有限。新时期,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可以利用区域优质旅游、文化资源,加强旅游品牌建设,以更好的迎合市场需求。新疆自然风光壮丽、历史文化丰富多彩,在文旅融合时代,新疆应该加快开发文化遗产,让传统文化更具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给传统旅游带来一定的附加值,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
1.挖掘再造,用文化彰显地域特色
文旅融合背景下,要加强对地方区域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增加传统文化的附加值。
广电要发挥好其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发本区域的特色文化,从而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首先是加大对“非遗”项目的申报、保护和传承工作,以更好的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文化积淀深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在旅游品牌再造和开发中,要用其文化来彰显地域特色,新疆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如楼兰遗址、香妃墓、克孜尔千佛洞等,在文旅时代,更要加强对名胜古迹的开发和保护,依托文化遗址、文化遗产,开发文创产品,将意象文化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创产品,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1]
时尚的结合。
2.塑造品牌,用文化提升旅游产业
文化和旅游具有天然内在的联系,当前我国旅游业同质化问题突出,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要依托文化遗产塑造文化旅游品牌,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文旅时代,旅游品牌塑造要突出文化性原则,文旅时代,游客旅游的目的越来越倾向于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为此,广电可以借助自身的电视台、记者站优势,出台有关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向民众宣传区域特色文化,让民众能够了解新疆特色文化,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新疆旅游,在打造旅游品牌时,要深挖区域文化,充分的借助区域内的名胜古迹等,提升品牌的个性。例如,新疆阿勒泰市可以依托区域的冰雪资源以及区域内部的乌伦古湖,打造“冰雪古城”;吐鲁番气候独特“早穿皮袄午穿纱”,在塑造文旅品牌时,可以结合当地气温高热特点以及区域内部的古遗址、古建筑、火焰山传说等塑造文旅品牌。
3.发挥优势推广文化旅游品牌
对于旅游品牌而言,推广和开发同样重要,文化遗产与旅游进行融合,打造区域特色文旅品牌,需要经过宣传和包装,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广电要借助其电视台、记者站等优势,加强文旅品牌的推广,如充分的挖掘区域文化,制作城市形象广告,让全国乃至全球的民众能够了解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再者,可以打造旅游节目,创新旅游节目的形式,可以包括记实式的纪录片、个人体验纪录片、娱乐精彩节目等,让群众能够全方位的了解新疆文化以及新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从而对[2]
新疆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4.开展边境文化季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接壤,独特的地理位置下形成了独特的边境文化。文旅融合时代,打造旅游品牌可以与相邻国加强交流与合作,开展边境文化季,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为两国民众营造旅游文化盛宴。例如,新疆具有很多特色的美食,美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同俄罗斯联合开展“中俄美食”,以此来促进中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新疆可以借助其地域优势、文化优势等,同其他相邻国联合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并将其做大做强,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三、结论
文旅融合是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文化同旅游的融合,有利于实现“以文塑旅”,为旅游增加文化的底色,丰富游客的精神体验。在此背景下,广电应该发挥其资源和专业优势,借助区域文化遗产,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厉建梅.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建设研究——以山东天上王城为个案[D].山东:山东大学,2016.
[2]刘庭晗.文旅融合视角下大英县盐卤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D].四川:成都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