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试验区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要随着毕节试验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农产品品质要求更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毕节试验区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迅速。为进一步促进无公害农产品健康有序的发展,特分析了毕节试验区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发展优势,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对策。
关键词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优势;对策;贵州毕节
毕节试验区是典型的岩溶山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03°36′~106°43′,北纬26°21′~27°46′,正处在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平均海拔1 400m,全区总面积26 844.5km2,大部分地方属北亚热带温凉湿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适中,年平均降水量848.6~1 394.4mm,境内山清水秀,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适宜。随着毕节试验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农产品品质要求更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毕节试验区无公害农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为进一步促进无公害农产品健康有序地发展,特分析了毕节试验区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现状,提出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对策。
1毕节试验区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
毕节试验区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在各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努力下,取了突出的成效。截至2009年9月,全区已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7个,产地规模达37 107.1hm2;截至2009年7月全区已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30个。其中:种植业产品25个,年产量71 547t;养殖业产品5个,年产量10 960t。组建了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全区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农产品主销区域进行农残检测,逐步探索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同时依托山区资源,充分利用毕节试验区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业,已初步创建无公害大米、辣椒、西红柿、竹荪、核桃、茶叶、马铃薯等基地近1 777hm2,重点开发了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扶持培育了一批种植大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奠定了一定基础。
2存在的问题
毕节试验区无公害农产品的快速发展,为全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农产品安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做出了贡献。但与先进地区比较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一是部分地方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进程缓慢;二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还不深入,广大农产品生产者、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农业投入品源头治理尚待加强,销售和使用禁用、限用农药现象时有发生,农残超标率在个别县(市、区)仍较高;四是农业标准化基层推广队伍和技术力量严重不足,无公害农产品数量和面积小,生产基地建设滞后,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尚待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有待建立、健全;六是各级财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财政支撑保障措施。因此,为进一步促进毕节试验区无公害农产品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构建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长效机制。
3发展优势
3.1优越的自然资源
毕节试验区气候冷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植被覆盖较好,加上境内工矿企业少,水质和空气质量很好。由于海拔高差大,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系统,适宜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有利于无公害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3.2产地环境质量优势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地貌复杂、经济基础薄弱等多方因素,加之毕节试验区开发较晚、开发程度较低,决定了农业生产仍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现代化程度低,化学要素投入较少,农业发展落后,工业生产的环境污染较轻;加之植被较好,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理想地区。
3.3明显的区位优势
东部和南部与贵州省遵义市、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接壤,西部和北部与云南省、四川省毗邻。区内县级公路已实现柏油化,通乡公路已逐步推进,国家规划的多条高速公路在毕节交汇,交通便捷,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带来了良好的商机。
4发展对策
4.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各级部门应切实履行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职责,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保障质量安全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大力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1]。
4.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力度
由于生产过程控制薄弱,使用禁用、限用农药现象时有发生,必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教育培训,积极指导企业和农户合法用药、合理用药。积极推行种养殖企业和农户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制度,切实把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生产关[2]。
4.3加大农产品监督抽检工作力度
要健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一是依法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对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监督抽查工作。二是组织对全区主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重点监督抽查,针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追溯不合格产品源头。
4.4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全区各级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3]。组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深入农村,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指导。要加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经营、使用禁用农药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抓好源头治理工作,为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营造一个良好的农资市场环境。
4.5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准出制建设
农产品市场准入准出制度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是清除不合格农产品进入消费市场的关键环节[4]。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准出制度相衔接,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要摸清源头,把好质量关、市场关;生产基地要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市场销售,对进入市场的合格农产品有所标识,特别是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
4.6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舆论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手段宣传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危害,教育生产者和经营者自觉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序开展。
5参考文献
[1] 黄如鑫,王志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开发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08(6):267-268.
[2] 郭慧飞.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分析与对策[J].现代种业,2008(5):20-21.
[3] 杨玲,胡彩霞.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新疆农业科技,2008(3):7-8.
[4] 宋健浩.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23(15):50-51.
关键词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优势;对策;贵州毕节
毕节试验区是典型的岩溶山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03°36′~106°43′,北纬26°21′~27°46′,正处在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平均海拔1 400m,全区总面积26 844.5km2,大部分地方属北亚热带温凉湿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适中,年平均降水量848.6~1 394.4mm,境内山清水秀,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适宜。随着毕节试验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农产品品质要求更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毕节试验区无公害农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为进一步促进无公害农产品健康有序地发展,特分析了毕节试验区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现状,提出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对策。
1毕节试验区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
毕节试验区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在各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努力下,取了突出的成效。截至2009年9月,全区已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7个,产地规模达37 107.1hm2;截至2009年7月全区已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30个。其中:种植业产品25个,年产量71 547t;养殖业产品5个,年产量10 960t。组建了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全区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农产品主销区域进行农残检测,逐步探索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同时依托山区资源,充分利用毕节试验区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业,已初步创建无公害大米、辣椒、西红柿、竹荪、核桃、茶叶、马铃薯等基地近1 777hm2,重点开发了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扶持培育了一批种植大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奠定了一定基础。
2存在的问题
毕节试验区无公害农产品的快速发展,为全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农产品安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做出了贡献。但与先进地区比较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一是部分地方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进程缓慢;二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还不深入,广大农产品生产者、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农业投入品源头治理尚待加强,销售和使用禁用、限用农药现象时有发生,农残超标率在个别县(市、区)仍较高;四是农业标准化基层推广队伍和技术力量严重不足,无公害农产品数量和面积小,生产基地建设滞后,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尚待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有待建立、健全;六是各级财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财政支撑保障措施。因此,为进一步促进毕节试验区无公害农产品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构建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长效机制。
3发展优势
3.1优越的自然资源
毕节试验区气候冷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植被覆盖较好,加上境内工矿企业少,水质和空气质量很好。由于海拔高差大,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系统,适宜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有利于无公害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3.2产地环境质量优势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地貌复杂、经济基础薄弱等多方因素,加之毕节试验区开发较晚、开发程度较低,决定了农业生产仍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现代化程度低,化学要素投入较少,农业发展落后,工业生产的环境污染较轻;加之植被较好,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理想地区。
3.3明显的区位优势
东部和南部与贵州省遵义市、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接壤,西部和北部与云南省、四川省毗邻。区内县级公路已实现柏油化,通乡公路已逐步推进,国家规划的多条高速公路在毕节交汇,交通便捷,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带来了良好的商机。
4发展对策
4.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各级部门应切实履行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职责,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保障质量安全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大力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1]。
4.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力度
由于生产过程控制薄弱,使用禁用、限用农药现象时有发生,必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教育培训,积极指导企业和农户合法用药、合理用药。积极推行种养殖企业和农户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制度,切实把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生产关[2]。
4.3加大农产品监督抽检工作力度
要健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一是依法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对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监督抽查工作。二是组织对全区主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重点监督抽查,针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追溯不合格产品源头。
4.4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全区各级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3]。组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深入农村,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指导。要加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经营、使用禁用农药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抓好源头治理工作,为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营造一个良好的农资市场环境。
4.5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准出制建设
农产品市场准入准出制度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是清除不合格农产品进入消费市场的关键环节[4]。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准出制度相衔接,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要摸清源头,把好质量关、市场关;生产基地要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市场销售,对进入市场的合格农产品有所标识,特别是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
4.6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舆论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手段宣传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危害,教育生产者和经营者自觉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序开展。
5参考文献
[1] 黄如鑫,王志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开发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08(6):267-268.
[2] 郭慧飞.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分析与对策[J].现代种业,2008(5):20-21.
[3] 杨玲,胡彩霞.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新疆农业科技,2008(3):7-8.
[4] 宋健浩.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23(1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