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浪费现象剖析与对策
摘要:当前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城乡发展的重要历史任务,建筑业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回望建筑业蓬勃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余,不断出现的“短命建筑”、“造城运动”等现象让我们对建筑业发展的健康状况表示担忧。
关键词:建筑业;浪费;对策
前言:近几年来有学者对建筑浪费现象进行了分析,如刘文波提出了城市建筑浪费之六大现象;卜云彤提出控制住宅建筑浪费需采用经济手段;邓可祥等人提出目前的非标准化生产不仅导致了重复设计、重复施工等浪费,而且阻碍了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装配化的进程,但鲜有对建筑浪费现象进行系统剖析。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营方面分析建筑浪费的形式,并对比提出应对之策,为解决建筑浪费问题提供思路。
1. 建筑业浪费现象剖析
1.1 源于规划的浪费
1.1.1 城市规划盲目追求时尚
在我国高速的建设进度下,许多城市脱离了循序渐进的轨道,开始热衷于打造城市名片,建造百年不落后的建筑等,这其中隐含了很多铺张浪费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正在脱离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例如中等城市规划出数个 CBD,争建摩天大楼等。由于与当地的商业发展状况不协调,出现了很多写字楼闲置、公共设施弃用的情况,造成建筑资源的巨大浪费。
1.1.2 城市规划反复
部分城市由于规划短视或随意更改规划,导致城市改造和基础设施翻新建设频繁,广场拆了又建、马路铺成不久又拓宽等,城市建设步入反复拆建的恶性循环。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拆除的普通建筑平均使用寿命不到 30 年,远低于 50 年的合理使用年限。由此不但导致了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污染环境。
1.2 源于设计的浪费
1.2.1 设计求新、求洋、求大
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指出,在西方往往只在书本、杂志或展览会上出现的畸形建筑,现在正在北京及其他少数大城市兴建。盲目追求新奇、怪异的方案而忽略建造时的高额造价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成本会导致建筑物建成后效益低下,许多公共投资项目建成之日即是亏损之时。此外,有的设计偏离实际,对当地经济水平和人流规模考虑不周,建筑物在一次使用后便鲜有充分利用的情况。建筑物使用率不高甚至闲置,大量的资金投入得不到相应回报,不但占用了土地资源,而且造成了建筑资源的巨大浪费。
1.2.2 设计节能标准较低
在项目的设计阶段,业主及设计师对建筑物的节能要求考虑较少,建成后建筑能耗严重。例如许多建筑为了追求外立面效果,大面积使用玻璃材料,导致一年四季中央空调持续运转,增加了能耗。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云昌认为,我国的建筑数量居全球第一,仅上海、北京每年的建筑量就近似于整个欧洲每年的建筑量。可见建筑物的节能将关系到全社会节能减排的效果,在这方面我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3 源于施工的浪费
1.3.1 项目管理水平低下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不精益的建造管理,往往会存在工序之间脱节;符合质量、数量要求的设备、人力等资源不能及时有效的到达施工现场;施工开展所需的必要信息不畅通;现场物料保管不科学等现象,这将会造成巨大的时间、人力、物料、资金等资源的浪费。
1.3.2 现场加工方式落后
我国的建筑施工由于材料技术、装备水平不成熟,同时缺乏合适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等原因,尚没有形成产业化、标准化。目前,施工方式以传统的现浇作业为主,建材基本以原材料形式进行供应,到达施工现场后仍需大量的手工再加工。其间材料实际损耗较大,人力、财力、能源耗费严重,施工效率低下,同时工程质量也有待考究。
1.3.3 盲目赶工期和催进度
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献礼工程”的热潮,如在某重大节庆日前夕竣工通车的京沪高铁。在南京南站开通不到十天,其北广场数千平方米的临时地砖为保证质量被施工人员敲碎,重新铺设。这种脱离实际、违背科学规律的赶工期行为很可能将埋下安全隐患,同时造成极大的返工浪费。
1.4 源于建成后利用不当的浪费
1.4.1 临时性建筑利用不当
以售楼处为例,作为接待、洽谈业务的主要场所,它不仅是现场广告宣传的主要工具,还是楼盘形象展示的主要场所。因此很多楼盘的售楼处设计独特,装修豪华,所使用的建筑装修材料也多是优质产品,但是它的使用寿命往往只是一两年,售楼结束后售楼处也多被简单的推倒,造成了建筑材料的浪费。
1.4.2 文物古迹和老旧建筑利用不当
某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不尊重历史古迹,对于有特色的建筑往往不懂得珍惜,反而认为影响了城市化、现代化。因此对于古建筑的态度也多是粗暴的拆毁,而后兴建现代高楼。这种做法不仅导致城市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而且造成了巨大的建筑浪费。对于老旧建筑,在政府及开发商的双重作用下也往往遭遇着简单拆除的命运。其实,通过维修更新、合理改造或改善其外部环境即可使其重新焕发活力。
2. 建筑业浪费现象的应对措施
2.1 完善相关制度
避免建筑浪费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在项目决策和设计上把关。尤其对于国家投资的大型公共建筑,必须进行科学严格的论证,并确保评选机构组织合理、评定标准明确、评委具有权威性等。此外,与评审相关的备选方案、评审人员、评审意见、招投标过程等都应当在建筑专业杂志或其它公共媒体上公开,同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的方式征求公众的意见。
2.2 制定合理的远期规划
由城市规划短视问题造成的建筑浪费是巨大的。因此,政府在制定城市规划时,应保持科学冷静,遵循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确保规划的科学、长远,不得随意更改规划。这就要求政府领导要有前瞻性,不能随意“拍脑袋”决定。建设决策应当具有稳定性,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城市格局。
2.3 设计时进行多方面考虑与论证
设计者应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如全面分析当地经济状况与人口数量,谨慎确定建筑物的规模,避免建成后的闲置浪费。同时,遵循科学发展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想,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建造成本以及建成后的能耗问题,达到节能标准。此外,房屋设计者应具有前瞻性,了解建筑设计的发展潮流,避免使建筑物建成不久就变成落伍建筑,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2.4 施工管理落实精益建造思想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不但应注重传统的转化管理,而且更应该注意运用流动管理和价值管理思想,控制流动过程中的不增值活动,消除浪费,同时尽可能满足顾客需求,增加价值。管理人员应及时考虑建造过程中的哪些事项应该及时避免或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对非增值活动进行改进来提升建筑生产的效率。
2.5 施工方式向模块化和产业化发展
建筑产业化是我国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这种装配式的生产方式将极大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并确保工程质量。其中,由于只有合适的结构体系才能适合工业化生产,因此对建筑结构体系的研究是重中之重。相关科研机构应组织大量的科研人员参与研究,并进行必要的科学试验,进而大范围地推广和普及。政府部门也应积极推动,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鼓励开发商向产业化看齐。
3. 结语
建筑领域对资源消耗严重,对环境影响巨大,建筑节约刻不容缓。
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走经济、实用、低碳的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无谓消耗,进而走向节约型社会。随着我国精益建造理论的愈加成熟,因项目管理水平低下造成的建筑浪费现象将得到很好的改善。同时,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也将有利于建筑标准化,从而避免多种形式的建筑浪费。
参考文献:
[1] 李其荣 . 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 [M] . 南京 : 东大学出版社,2003 :64.
[2] 解光启 . 卦山 — — — 山西旅游风景名胜丛书 [M] . 太原 :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8 :1.
[3] 梁思成 . 梁思成谈建筑 [M] . 北京 :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