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学英语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
摘要:中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结合中学英语学科教学特点,总结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种可行路径。
关键词:中学英语 艺术手段 教学方法 创新思维
中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在丰富学生语言知识,强化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根据笔者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试图就中学英语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功用做简单的总结探索。
一、运用艺术手段挖掘创新潜力
艺术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用能激发他人思想和感情的形态或景象来表达现实。在教学中借用艺术手段,既能够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又能够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可以引入的艺术形式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利用音乐歌曲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灵感。音乐是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根据中学生喜爱潮流、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心理特征,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大胆地把音乐引进课堂,引导他们欣赏和学唱英语歌曲,同时鼓励他们把新语汇、新知识溶入到音乐之中,通过给新知识谱曲并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在音乐优美的旋律中,感受到语言是表达和探索美境的重要工具,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艺术灵感。
第二,组织对话表演,以真实的情景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课文情节为依据,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真实的对话表演,能在提高教学效能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技巧和创新能力。因这些活动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的,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活泼形式,而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思考能力的发展具有同步性,思考能力则是创新能力的内核。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对话表演和课本剧表演,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因而十分受学生们的欢迎。
第三,制作英语手抄报、电脑报等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创新能力。中学生都希望用自己的手和大脑把心中的世界描绘出来,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指导他们创作手抄报,设计电脑报,鼓励他们大胆地把内心世界表达出来,发挥他们的想象,用充满创意的办法去完成老师布置和任务。在运用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放开手脚,不设条条框框。这样,他们做起来便会充分发挥想象,花样百出地完成任务。这个过程,是学生完成创造性任务的过程创新能力自然而然得到培养。
二、改革教学方法培育创新能力
创造是人的一种潜能,等待着唤醒和激发。英语课堂教学不应是简单地把词汇、语法、句型结构等教给学生,让他们仅仅停留在接受和模仿阶段,而是应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索和获取新知识。那么,如何才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能培育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
首先,巧设语境,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巧设语境,能够让学生从陈旧的“听-记-再现”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投入到“质疑-验证-创新”的过程中。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词汇教学中。如对quietly,warmly,angrily,slowly这一系列单词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教学图片说话。当学生通过说“I felt very angrily”基本理解了单词的意思和词性。然后如此类推,再结合一些教具和多媒体,让学生通过联想、比较,掌握这一系列单词的意思和用法。
在语法的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如被动语态的学习,在学习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之后,将学习过去完成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了这两个主动语态句子:1)They have broken the windows .2)They had broken the windows。然后要求学生把第一句改为被动语态,接着要求学生把第二句改为被动语态。在学生动笔之前,教师先启发学生去找这两个主动语态句子中的相同点:第一句是have+done;第二句是had+done。当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后,再接着启发学生由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规律,让他们大胆地推测过去完成时的被动语态可能是什么。在这样的提示下,学生经过思考、对比、分析,马上发现了规律并得出结论。
通过上述教学过程,学生从接受新知识到初步学会和掌握完全沉浸在教师所营造的思维环境中。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灵活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且对培养学生自主思维也大有益处。
其次,巧设疑问,鼓励学生开拓创新思路。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适时适度层次清晰和引导性强的问题,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使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运用于语言实践中,进而形成新的观点和理论,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我们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和实际生活经历,在教学中提出问题What is your pet? Why do you like it best? 由于问题非常贴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们会非常感兴趣,反应活跃,表达意见时往往透出新意。同时,他们也会带着批判的意味去听取别人的意见,或赞同或
反对,从而使讨论更深入。此后,可以适当留出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讨论,自由发言,独立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极力避免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给学生上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思想教育课,使课文的内容得以升华。
三、拓展教学内容,提供创新空间
信息时代的来到,知识的激增和知识的老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这就要求未来人才必须具备搜集并综合分析各种信息资料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单凭学习课本的内容是不足够的我们应通过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这种能力。例如在完成Lesson 20 SA6 教学后可布置学生回去搜集有关圣诞节的资料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写成以Christmas Day为题的作文学生们在大量查阅了有关圣诞节的资料并且根据不同的需求筛选分析加工后写出了一篇篇优秀的作文有的介绍了圣诞节的来源有的介绍了圣诞前的种种准备有的介绍了圣诞节间的种种趣事等等自己去找资料写作文这本身就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然后还可以再挑选较好的作文展示给全班同学作为泛读的材料学习通过学习这些文章又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有了更多的创新空间。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激发创造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时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依据现有水平开展各种创造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愉悦。
本人在组织学校英语课外兴趣活动时同学们一起将英语活动室布置成颇有童趣的。在英语角内学生们布置了生活功能区、阅览功能区和子‘一视听功能区充分利用身边的实物和场景来学习英语。并通过自编自演英语小品、创意制作英语小报和贺卡、写英语书评甚至设计英文个人主页等活动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活动中已从单纯学习英语知识转化为用语言进行交际、用英语进行创造了。长久以来,我们在教学中由于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一味地让学生在大堆大堆的题海中“磨练”应试技巧,导致许多学生“死读书”、怕交际。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无疑会给他们的终身发展带来后患。我们英语教师要将创新教育理论与本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英语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活动,积极探索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新途径。
四、强化理论修养巧用教学原则
知识和实践是没有止境的。我们作为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必须不断学习充电,更新知识和观念结构,善于在教学中总结经验教训,提炼出可运用于实践的教学原则。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灵活地运用如下几条教学原则:
一是民主原则。课堂上学生规规矩矩坐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这种课堂气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火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才能自由地,敏捷地去探索,创造火花才会迸发。
二是激励原则。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着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回答,对后进生不能回答时应耐心鼓励,使不同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喜悦和自身价值,对学生消极情绪,思想顾虑,精神负担和学生困难要给予耐心指导帮助。
三是主体参于原则。传统教学目标死板,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是执行教案过程学生思维自始至终在教师语言轨道上运行,这样课堂教学不能给学生创造主动学习机会,也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我们必须使教与学两类活动真正形成多向相互的有利条件。这就要求由“学生”决定“教法”,使教师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教学内容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四是学习动机内化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就需要教师持续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情绪让学生扮演各角色,相互对话,讲故事,当小老师,表演短剧节目。听英语歌曲和看英语电影等。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学习热情。时间一久,这些兴趣就会转化为强大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进行自觉、自主、有创造思维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袁昌寰. 21世纪中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M.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2] 陈少敏. 探索英语教学成功之路. M.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3] 潘景丽. 新课程中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M.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
[4] 梁祝. 中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 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 田金平. 中学英语教学论.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