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把准教学“三度” 点亮数学课堂

热度0票  浏览91次 时间:2017年11月01日 09:02


当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失或偏颇。如问题价值尺度不高,或事先设计、或过予抽象、或深浅偏过;教师虽知道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出现了“动手实践生沿师令、自主探究蜻蜓点水、合作交流留于形式”的现象;满足于知识、方法的掌握,忽略了其拓展与应用,等等。因此,只有把准教学“三度”,才能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彰显实效。

1、把握问题的价值尺度。

生成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点亮数学课堂的关键。教师不仅要善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更要引导或启发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教学实践表明,好的问题必须体现以下三点:

1.1.现实性。

教师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挖掘出好的问题“原型”,引发学生产生数学问题,使学生不会因纯数学化的问题而感到枯燥无味,反之会自然地融入到数学探究活动之中。

1.2.适度性。

教师要将问题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制造认知过程中合理的矛盾冲突,生成面向全体学生、大小深浅适度的数学问题。

1.3.探索性。

问题本身要有探索和挑战的空间,要能充分触及、调动和考验学生各种数学知识、能力的储备,能让学生通过“跳一跳”、“加把劲”去获取成功。

2、拓宽主体的探究维度。

2.1.独立的探索时空。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抛出问题后,就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由于学生没有经历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过程,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对问题也没有形成独立的见解,造成合作交流时“人云亦云”的现象。相反,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空,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适合自己的方法对新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初步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对问题解决的见解。这样,既能调动每个个体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把问题讨论得更深刻,更能为提高合作交流的效率奠定厚实的基础。

2.2.多向的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的目的是把个体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组合,把个体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共同分享的成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效的合作交流应该是多向的。首先,教师要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理等活动,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在关键地方让学生充分表达、认真倾听,如知识的重、难处,新旧知识的比较处,思考的方法处等;再次,对于交流过程中生成的有效资源,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辨别,最终获取正确的结论或最佳的方案;最后,在交流时,教师应引导或帮助学生,指正错误观点,深化浅表看法,拓展偏狭见解,整合零碎感悟,择优相似结论,等等。

2.3.必要的反思评价。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解决提出的问题,而且要对解决过程及结果进行必要的反思与评价,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认识,包括解题的策略,技能、思想、方法、观点等。具体可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反思:

在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中,你用了什么方法?这种方法以前用过吗?在什么地方用过这种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觉得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努力的?

等等。

此外,在评价方法上,既要有学生自己的反思性评价,也要有同伴或老师的诊断性评价;既要有对探索过程的评价,也要有对所获结论的评价;既要关注知识方法的评价,也要关注学习品质的评价。不要一味奉行鼓励性评价、视错误或缺陷于不顾,也不要随意采用划一性评价、漠视学生间的差异。

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由生活实例引入教学……,当学生发现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并成为自身学习的迫切需要时,我让学生先自主探索问题本身的解决策略,包括让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和猜测;之后,我再让学生们交流各自的方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们达成共识:用“(上底+下底)×高÷2”来求梯形的面积,是最佳的方案;接着,我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手中的学具,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与合理推理,验证该方案的可靠性,并在个人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合作交流,反思评价,使学生在体验策略多样化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3、关注新知的应用幅度。

事实上,只有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才会对所学的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也只有通过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因此,在学生获取新知后,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理性归纳外,还应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尽可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然而,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新知的应用这一环节中,经常采用传统的“巩固练习”,仍然把重点放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上,割裂了新知在应用上与生活的联系,忽略了思维策略和多种可能性的解释,使学生学得肤浅,用得狭隘。因此,教师应适当调高新知的应用幅度,尽可能设计形式多样、能体现“思维性、开放性、生活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会学会用,并在应用的同时,提高新的认知。

如,在学习“认识更大的数”后,可让学生从报纸或网络上查找几个大数,写一写,读一读,求它的近似数。

又如,在学习“小数乘法”后,可让学生设计一份合理又合算的购物方案。

再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后,可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刚好能装上12瓶芦柑的包装盒。

总之,教师除了要把准上述的“三度”外,还应该在教学的其它方面,挖掘可能存在的价值因素,让数学教学亮丽纷呈。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