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节约型高校中财务人员作用的思考
在建设节约型高校中财务人员作用的思考
王琦
(南通职业大学财务处江苏南通 226008)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既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一项战略决策,也是全社会的共识。2012年8月,国务院出台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成为建设节约型高校的政策依据。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创造创新科技、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实现服务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场所,在社会和经济大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建设节约型高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节约型高校
节约型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第一,从社会发展背景来看,节约型高校是在我党务实工作作风推动之下所形成的注重资源节约和消费健康文明的优化发展型高等学校。党的十八大后,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及国企改变工作作风,厉行节约,严禁铺张浪费,“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使用”,“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化发展、循环发展、低碳经济”。在全社会形成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的增长方式和低碳、文明的消费方式,这正是我们推进高校管理创新、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廉政高效的节约型高校的指南。第二,从高校各种资源的分配来看,强调节约型高校应该是实现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合理配置的高等学校。节约型高校应该是办学投资与教学、科研等教育成果的比例能实现最佳,即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比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教育产品只有在结构、规模、质量、发展速度等方面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三,从高校目前存在的形态来看,节约型高校是作为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现实地存在的,是一种合理配置和节约使用物质资源、珍惜人才资源的具有现代形态的高等学校。第四,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角度来看,节约型高校是传承和践履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的高等学校。社会普遍地认为,增强节俭意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构建节约型高校,是高校自身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影响建设节约型高校的原因分析
1. 缺乏建设节约型高校的基本素养,缺乏建设节约型高校的各种规范的管理制度
在高校中, 经常可以看到浪费水的现象。如, 高校学生中常常出现剩饭、剩菜现象。2012年, 我国高校在校学生总数超过3000万人。保守地估算一下, 如果平均每位学生一天浪费1 /3两粮食, 那么每天就会有近500多吨的粮食在高校中被浪费掉。在粮食问题依然非常突出, 人民生活水平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的我国, 这一数字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有些人在洗漱中一直不关水龙头, 用完水后水龙头关不紧, 有时只需用小流,却常常用中流, 只需用中流却时常用大流, 有的人开着水龙头冰镇西瓜等水果以及啤酒, 或用流水泡衣物代替洗衣物,这些看似小事, 都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实验发现, 一个水龙头如果每秒钟漏滴一滴水, 一年便会浪费掉360吨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意中的行为却造成很大的浪费。高校学生经常有意无意的在课桌、墙体上乱写乱画乱贴的现象,虽然不能造成大的损失, 却无疑增加了学校维修的费用。以上种种,反映了高校中,缺乏厉行节约的素养,缺乏健全和完善的管理机制。
2. 缺乏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科学的预算管理模式
长期来,高校教育经费以财政拨入经费和教育事业的各种收费为主,资金来源渠道及数额比较固定,高校既没有成本核算的外在压力,也没有成本核算的内在动力,自上而下没有成本效益意识。同时,由于以往高校普遍不认真编制预算,或预算编制不科学,不规范,缺乏科学合理的编制依据,导致预算不合理,经费使用浪费现象时有发生。目前,高校一般采取的是“基数+增长”的预算模式,没有真正实行零基预算。在预算执行是,超标准、超预算现象时常发生,随意变更预算,导致资金使用程序不规范,制度形如虚设,无法把关或把关不严,资金使用的申报和审批得不到有效监控。
3. 缺乏健全的成本补偿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政策,以保证设施、设备的共享
当任何一种资源被免费使用时,如果仅仅依靠人们的自觉来节约各种资源是很不现实的,要建立各种对应机制来制约。各高校之间、高校各院系、各部门之间缺乏设施、设备共享机制和意识,使高校的资源难以做到物尽其用,影响了办学效益,目前高校存在低水平重复购置专业设备、重复建设实验室等现象,仪器设备利用效率低,存在国有资产闲置现象。运用经济手段,相比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灵敏度高、制约力大的优点,能够起到杠杆作用。
三. 在建设节约型高校中财务人员的作用
1. 在建设节约型高校中财务人员一定要有基本的职业素养,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是否具备有利于节约型高校建设的基本职业素养,是节约型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一名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有主动的节约意识,如果其自主意识中时时重视学校各项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那么就必然养成厉行节约的职业美德,会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从每一个环节入手,认真不懈地监督资源管理,协助学校领导搞好开源节流,节水、节电、节能以至节约各项人力物力财力等等,贯彻执行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针;就能够在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通过自己财务管理的特殊职业行为有力地促进高校节约之风生成。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高校财务人员勤俭节约的职业素养。努力塑造财务管理人员厉行节约的公众形象,通过财务管理这一窗口向全校师生员工传递出节俭光荣而且有奖、浪费可耻而且必须受罚的信息,从而使节约型高校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教育管理措施落到实处,产生积极效果,使财务管理人员在节约型高校建设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 在建设节约型高校中财务人员应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发挥财务管理功能,应科学规范编制预算,充分发挥预算节约功能
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通过制度约束来规范它,在建设节约型高校中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必须先行。节约型校园的建设要求财务管理制度中处处体现节约原则。财务人员要根据学校的财力和内部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按照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对学校各部门实行“节约留用、超支不补”的经费定额包干政策。明确其中各种经费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严格把关,坚决杜绝无预算、超预算或超范围、超标准支出的乱象发生。努力压缩“三公经费”,对“三公经费”实行“预算切块包干、归口集中管理,各级领导限额审批报销”的管理办法。学校各项资金的管理要由“分配管理”向“绩效管理”转变,以优化支出结构为核心,以整合学校资金为突破口,推行“绩效财务”。与此同时,财务人员要从传统的核算型向决策参与型转变,除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章办事,还要以身作则,把节约的意识灌输给师生员工,带动师生把有限经费发挥最大效益。高校财务管理中各种节约的制度必须作为形成节约型高校基本制度规范的重要部分来安排,其从外部方面强制高校师生不得有各种资源浪费行为。目前,很多高校由于投资不足,已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而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又可能导致更大程度上的教育资源短缺,因此,节流便成为当前各高校发展的重要工作。在此情形下把学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进行最为合理的挖潜、利用,必然有助于高校的节约得以贯彻落实。
重视节约型高校财务管理中各种节约的制度安排,高校应保持各种节约渠道的畅通,依照自身的现实情况,进行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安排,出台本校节支节能和节约其他资源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节约举措通过量化的标准在财务管理制度上得到准确的表达。
3. 在建设节约型高校中财务人员促进建立健全的成本补偿机制、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推动资源共享
长期以来,政府的财政拨款机制使高校缺乏成本效益和竞争意识。各高校应该努力寻求资源获取、分配、利用上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有效整合学校内各部门以及同一城市内各高校间、甚至是和企业间的各种教学、科研资源,资源共享、有偿使用,创造性的进行资源管理,全面提高各种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成本效益观念渗透到各个高校的教学、科研、后勤工作中,按照最合理的经济性、最佳的效益性合理安排资金,高效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降低办学成本。首先,在“开源”方面,挖掘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潜能,在保证教学、科研的前提下,将教室、实验室、计算机室、图书馆和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充分提高设施利用率。其次,在“节流”方面,可利用兄弟院校以及已开展交流合作的企业的先进设施,甚至可以和兄弟院校、合作企业共建实验室;对校内应实行集中采购和招投标制度,减少重复购置或闲置现象。
同时,依托学校资源共享平台进行收付费。设备管理单位可按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制定的统一收费标准收取补偿费,设备使用单位可通过内部转账的方式付费,这样既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又使设备使用单位节约了大量的购置成本和保管使用成本,设备管理单位获得了创收,多部门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