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托高校科技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101次
时间:2010年10月07日 15:33
论文摘要:人类社会在进入新世纪的同时,也正在进人一个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主要形式的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把高校直接推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本文试图在如何依托高校科技优势,实现区、校联手,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等问题上作番探讨。
一、高校科技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辐射作用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目前,上海有近30所高校,其中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都是国际国内知名的高等学校,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由于历史的变迁,目前本市高校比较集中于上海的东北角(杨浦区)和西南角(徐汇区),在高校周边还积聚了不少科研单位,形成了较为集中的研究与发展氛围。从1999年开始,市政府在浦东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实行新一轮政策聚焦,与国家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医药管理局等部门联手一方面吸引国外知名企业人驻,另一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园区的建设,吸引高校、科研院所进人园区发展,加速了技术创新源泉建设。与此同时,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在近几年先后成立了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大学科技园,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引人风险投资等等。高校科技产业在近3年内发展很快,已从产品经营提升到资本经营阶段,并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高校科技产业具有大、新、活的特点:
大:即通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已形成以上市公司为主的龙头企业,如交大南洋、复华实业、同济科技、交大昂立等。其中交大昂立在1998年通过组合社会资本,经营规模迅速膨胀,从年营业额2亿元跃升到8亿元以上,保持了在保健品行业中l0年不倒的纪录。
新:即通过政府推动和引导,企业与高校合作新办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本规模大、体制机制均有创新的科技企业,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如复旦网络、交大盈河、海鼎实业等。
活:许多已毕业的学子和留学生在母校周边,依托母校科技、人才优势创办了科技企业。这类企业数量多,机制灵活,年轻人才在其中占多数,体现了高校周边科技产业旺盛的发展势头,如复旦金仕达、携程旅游网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其共同的特点是带着与高校周边地区结合的强烈愿望,在形势和政策的引导下,开始创办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一般来说,高校的科技人员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工商企业的注册、管理以及市场准入制度等了解不多,对企业在市场中如何运作也没有足够的经验,而这正是地区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基于这一点,高校周边出现了许多区、校合办的科技园,专门扶持科技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目前全国有36座大学科技园,上海有4座,并在蕴酿新的大学科技园建设。事实表明,高校科技产业对地区经济具有先导作用、积聚作用,辐射作用、整合作用和示范作用。
先导作用。高校要处于科技创新的前沿,必须时刻跟踪国际科技先进水平,不断调整其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研究手段,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这必然会对地区科技产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上海交大的数字技术、复旦的基因技术、华东理工大学的纳米技术都是具有先导性的高新技术,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集聚作用。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必然要求地区内的资源,包括人才、成果、技术、资金、信息、设备等,向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集聚,并在集聚本地区资源的同时,吸纳周边地区的资源。这种积聚、吸纳的范围和数量将伴随着高校科技产业的不断扩大而扩大,逐步形成一批具有竞争活力和较好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企业,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型企业群落。
辐射作用。高校科技产业作为知识资源的荟萃之地,通过知识的扩散与应用,逐步向传统产业渗透,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加速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目前,上海有l0个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半数在徐汇区、杨浦区和张江开发区内,已积聚了500多家各类科技企业,它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和发展,必然会优胜劣汰,向周边地区辐射,并有可能向全市乃至全国辐射。
整合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主体是高校与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主体则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产、学、研结合的机制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而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从学校分离出来的科技企业中的科技创新最为活跃。依托高校的优势,通过发展高校科技产业可以整合产、学、研三方面的关系,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使之在新的起点上、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地区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示范作用。由于高校在催生民营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发展科技产业,探索创新机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校科技企业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经营机制、经营策略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可以为地区内非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成功的经验和有效的借鉴。像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的校办科技企业在l0年不到的时间里已实现了两次管理理念上的飞跃,对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发展科技企业表现出相当大的信心和决心,这对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进行资产重组、技术创新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为其他社会力量创办新型企业提供了范例。
二、促进区、校间紧密合作创造“互动双赢"新模式
高校周边地区的人文氛围相对较浓,科技人才的相对密度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加上有地缘优势,所以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先行一步,尽快形成一个科技产业的高地,不仅对于本地区的发展,而且对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都是有利的。因此,要进一步研究、关注高校周边地区科技产业的发展,尽量创造条件,正确引导和扶持,使之发展得更为迅速、健康,真正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转变观念,拆除围墙,营造区、校合作的良好氛围。
要充分认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一步转变观念,破除“条块分割”的围墙。实践证明,区、校之间是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区、校之间的合作需要双方共同克服狭隘的“门户”观念。要切实增强“科教兴区、科教强区”的观念,充分认识高校的智力资源和科技优势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认识到利用科技力量参与地区经济建设,既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高校在新世纪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也要让企业认识到自己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组合技术创新要素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拆除围墙,实现优势互补,使区、校合作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
2.构筑舞台。用好载体,进一步拓展区、校合作的发展空间。
——积极开展高校与地区的长期合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区经济所进发出来的科技需求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舞台。这几年,徐汇区、杨浦区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全面、长期的多边合作关系,通过政府政策上的扶持、产业上的引导服务上的配套,造就了一批像复兴高科技集团、交大盈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著名企业,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也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建立联合基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区、校合作可把联合研究、开发和建立生产基地作为载体,如已建立的上海交大慧谷创业中心、杨浦高科技孵化基地等。这些联合基地把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市场竞争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既是增强企业和地区开发能力的一条效途径,也是高校服务经济建设的一种有效形式。
——创办好高校科技园区,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实践证明,学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开辟了一条重要渠道。由地区政府投资参一股的复旦高科技园、上海交大高科技等,直接依托学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使技术密集的科技攻关成果较快地实现产业化,在增加地方财政税收的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地区经济和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突出政府的服务功能,开展多形式和深层次的区、校合作。要不断完善政府的服务体系,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积极推动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改革。要大力发展以高校教师、学生和科技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服务业,如政府可提供土地资源,帮助高校在校园外兴建教师和学生公寓,并在生活区内参与物业管理,引进商业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拓展文化和生活服务业。而高校也可以利用其丰富的图书资源、信息网络、体育场馆等,有条件地向地区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
——利用高校的综合优势,参与地区工业企业的改革。大学的科研成果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工业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科技企业可以运用“技术+资金”的模式,对地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或资产重组,可充分利用这些企业的闲置厂房与现有设备,以产业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以资金为后盾,实现传统工业企业的第二次创业,这既可以拓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途径,又可以为地区工业注入新的活力。
3.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为区、校合作营造完美的创业环境。
——要突出产业导向,对高校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实行“政策聚焦”。地方政府要立足长远,着眼于全局,鼓励创办各种创业中心和科技型企业,努力为高校科技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要根据市政府的“科技成果转化十八条”的政策精神,创造性地与地方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税收、金融、外贸、物价、土地等各种政策服务,让科技型企业在创业初期以凝聚人才、吸引资本和快速积累为主,积蓄力量,使其尽快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
——利用高校人才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府要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荟萃的优势,完善人才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以优惠的人才政策,把高校中大批有胆有识、有真才实学的科技精英吸引到高新技术产业的舞台上来。要海纳百川,积极吸纳国内外、校内外的优秀人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柔性”人才政策,鼓励人才流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使其发展成为地区中的科技制高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制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由于高科技产业本身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行业,其发展既要有国家投资的“输血”机制,更要有运用政府扶植来营造自身的“造血”功能。对于目前高科技企业存在的融资瓶颈制约的问题,可采取地方政府“投”一点,高校自己“出”一点,科技企业“筹”一点的方式,组成“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或“科技企业投资基金”,来增加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也可以通过政府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技术入股、股权转让等方式来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各类资金介入。此外,还可以鼓励科技企业与社会资本结合,通过引入民间资本风险投资以及创业板挂牌上市等途径,促进科技成果面向市场,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业化。
4.深化改革。完善体制。充分发挥高校在区、校合作中的先导作用。
——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挂职。提倡高校科技人员进入区属企业。通过双方的接触,激发科技人员的灵感,拆除企业与科技人员之间的“围墙”。实际上,企业不仅需要高新技术成果,更需要的是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和经营理念,而这些单靠科技人员在科研院所是研究不出来的。
——改革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激活科技创新源头。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必须从分配机制人手,充分调动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是科技人员,落实他们在科研成果转化后的经济权益,允许和鼓励科技人员将科研成果作为无形资产参与入股与分配,对于激励广大科技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至关重要。知识经济的分配方式与工业经济时代不同,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实行按才能与股份,并按业绩得报酬的分配方式。知识经济的核心环节是技术创新,其分配制度必须体现知识、信息、技术的价值。
——鼓励科技成果持有者兴办企业。这一方面可以确保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企业与成果所有者相互之间的扯皮,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为此,要制订鼓励科技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奖励带头创业、敢于创业并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做出显著贡献的科技人员和企业家。
——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拥有的多学科交叉、各专业人才积聚的优势,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要把这种优势体现在企业的发展上,更好地支持企业做好迎接加入WTO挑战的准备,使科技企业成为创新型、外向型、人才型、学习型的企业,成为青年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
由此可见,只有形成紧密型的区、校合作,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优势以及地区的综合优势,才能创造出“互动双赢”的新模式,真正把科技、人才高地变成产业高地,把技术密集区变为产业密集区。只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技术创新,并由此带动新兴产业的崛起,高校周边地区的科技产业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龙头,地区经济才能大踏步地向前推进。
一、高校科技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辐射作用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目前,上海有近30所高校,其中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都是国际国内知名的高等学校,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由于历史的变迁,目前本市高校比较集中于上海的东北角(杨浦区)和西南角(徐汇区),在高校周边还积聚了不少科研单位,形成了较为集中的研究与发展氛围。从1999年开始,市政府在浦东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实行新一轮政策聚焦,与国家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医药管理局等部门联手一方面吸引国外知名企业人驻,另一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园区的建设,吸引高校、科研院所进人园区发展,加速了技术创新源泉建设。与此同时,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在近几年先后成立了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大学科技园,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引人风险投资等等。高校科技产业在近3年内发展很快,已从产品经营提升到资本经营阶段,并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高校科技产业具有大、新、活的特点:
大:即通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已形成以上市公司为主的龙头企业,如交大南洋、复华实业、同济科技、交大昂立等。其中交大昂立在1998年通过组合社会资本,经营规模迅速膨胀,从年营业额2亿元跃升到8亿元以上,保持了在保健品行业中l0年不倒的纪录。
新:即通过政府推动和引导,企业与高校合作新办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本规模大、体制机制均有创新的科技企业,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如复旦网络、交大盈河、海鼎实业等。
活:许多已毕业的学子和留学生在母校周边,依托母校科技、人才优势创办了科技企业。这类企业数量多,机制灵活,年轻人才在其中占多数,体现了高校周边科技产业旺盛的发展势头,如复旦金仕达、携程旅游网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其共同的特点是带着与高校周边地区结合的强烈愿望,在形势和政策的引导下,开始创办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一般来说,高校的科技人员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工商企业的注册、管理以及市场准入制度等了解不多,对企业在市场中如何运作也没有足够的经验,而这正是地区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基于这一点,高校周边出现了许多区、校合办的科技园,专门扶持科技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目前全国有36座大学科技园,上海有4座,并在蕴酿新的大学科技园建设。事实表明,高校科技产业对地区经济具有先导作用、积聚作用,辐射作用、整合作用和示范作用。
先导作用。高校要处于科技创新的前沿,必须时刻跟踪国际科技先进水平,不断调整其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研究手段,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这必然会对地区科技产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上海交大的数字技术、复旦的基因技术、华东理工大学的纳米技术都是具有先导性的高新技术,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集聚作用。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必然要求地区内的资源,包括人才、成果、技术、资金、信息、设备等,向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集聚,并在集聚本地区资源的同时,吸纳周边地区的资源。这种积聚、吸纳的范围和数量将伴随着高校科技产业的不断扩大而扩大,逐步形成一批具有竞争活力和较好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企业,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型企业群落。
辐射作用。高校科技产业作为知识资源的荟萃之地,通过知识的扩散与应用,逐步向传统产业渗透,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加速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目前,上海有l0个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半数在徐汇区、杨浦区和张江开发区内,已积聚了500多家各类科技企业,它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和发展,必然会优胜劣汰,向周边地区辐射,并有可能向全市乃至全国辐射。
整合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主体是高校与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主体则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产、学、研结合的机制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而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从学校分离出来的科技企业中的科技创新最为活跃。依托高校的优势,通过发展高校科技产业可以整合产、学、研三方面的关系,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使之在新的起点上、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地区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示范作用。由于高校在催生民营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发展科技产业,探索创新机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校科技企业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经营机制、经营策略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可以为地区内非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成功的经验和有效的借鉴。像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的校办科技企业在l0年不到的时间里已实现了两次管理理念上的飞跃,对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发展科技企业表现出相当大的信心和决心,这对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进行资产重组、技术创新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为其他社会力量创办新型企业提供了范例。
二、促进区、校间紧密合作创造“互动双赢"新模式
高校周边地区的人文氛围相对较浓,科技人才的相对密度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加上有地缘优势,所以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先行一步,尽快形成一个科技产业的高地,不仅对于本地区的发展,而且对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都是有利的。因此,要进一步研究、关注高校周边地区科技产业的发展,尽量创造条件,正确引导和扶持,使之发展得更为迅速、健康,真正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转变观念,拆除围墙,营造区、校合作的良好氛围。
要充分认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一步转变观念,破除“条块分割”的围墙。实践证明,区、校之间是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区、校之间的合作需要双方共同克服狭隘的“门户”观念。要切实增强“科教兴区、科教强区”的观念,充分认识高校的智力资源和科技优势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认识到利用科技力量参与地区经济建设,既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高校在新世纪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也要让企业认识到自己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组合技术创新要素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拆除围墙,实现优势互补,使区、校合作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
2.构筑舞台。用好载体,进一步拓展区、校合作的发展空间。
——积极开展高校与地区的长期合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区经济所进发出来的科技需求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舞台。这几年,徐汇区、杨浦区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全面、长期的多边合作关系,通过政府政策上的扶持、产业上的引导服务上的配套,造就了一批像复兴高科技集团、交大盈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著名企业,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也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建立联合基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区、校合作可把联合研究、开发和建立生产基地作为载体,如已建立的上海交大慧谷创业中心、杨浦高科技孵化基地等。这些联合基地把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市场竞争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既是增强企业和地区开发能力的一条效途径,也是高校服务经济建设的一种有效形式。
——创办好高校科技园区,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实践证明,学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开辟了一条重要渠道。由地区政府投资参一股的复旦高科技园、上海交大高科技等,直接依托学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使技术密集的科技攻关成果较快地实现产业化,在增加地方财政税收的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地区经济和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突出政府的服务功能,开展多形式和深层次的区、校合作。要不断完善政府的服务体系,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积极推动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改革。要大力发展以高校教师、学生和科技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服务业,如政府可提供土地资源,帮助高校在校园外兴建教师和学生公寓,并在生活区内参与物业管理,引进商业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拓展文化和生活服务业。而高校也可以利用其丰富的图书资源、信息网络、体育场馆等,有条件地向地区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
——利用高校的综合优势,参与地区工业企业的改革。大学的科研成果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工业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科技企业可以运用“技术+资金”的模式,对地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或资产重组,可充分利用这些企业的闲置厂房与现有设备,以产业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以资金为后盾,实现传统工业企业的第二次创业,这既可以拓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途径,又可以为地区工业注入新的活力。
3.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为区、校合作营造完美的创业环境。
——要突出产业导向,对高校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实行“政策聚焦”。地方政府要立足长远,着眼于全局,鼓励创办各种创业中心和科技型企业,努力为高校科技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要根据市政府的“科技成果转化十八条”的政策精神,创造性地与地方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税收、金融、外贸、物价、土地等各种政策服务,让科技型企业在创业初期以凝聚人才、吸引资本和快速积累为主,积蓄力量,使其尽快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
——利用高校人才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府要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荟萃的优势,完善人才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以优惠的人才政策,把高校中大批有胆有识、有真才实学的科技精英吸引到高新技术产业的舞台上来。要海纳百川,积极吸纳国内外、校内外的优秀人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柔性”人才政策,鼓励人才流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使其发展成为地区中的科技制高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制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由于高科技产业本身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行业,其发展既要有国家投资的“输血”机制,更要有运用政府扶植来营造自身的“造血”功能。对于目前高科技企业存在的融资瓶颈制约的问题,可采取地方政府“投”一点,高校自己“出”一点,科技企业“筹”一点的方式,组成“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或“科技企业投资基金”,来增加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也可以通过政府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技术入股、股权转让等方式来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各类资金介入。此外,还可以鼓励科技企业与社会资本结合,通过引入民间资本风险投资以及创业板挂牌上市等途径,促进科技成果面向市场,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业化。
4.深化改革。完善体制。充分发挥高校在区、校合作中的先导作用。
——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挂职。提倡高校科技人员进入区属企业。通过双方的接触,激发科技人员的灵感,拆除企业与科技人员之间的“围墙”。实际上,企业不仅需要高新技术成果,更需要的是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和经营理念,而这些单靠科技人员在科研院所是研究不出来的。
——改革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激活科技创新源头。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必须从分配机制人手,充分调动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是科技人员,落实他们在科研成果转化后的经济权益,允许和鼓励科技人员将科研成果作为无形资产参与入股与分配,对于激励广大科技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至关重要。知识经济的分配方式与工业经济时代不同,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实行按才能与股份,并按业绩得报酬的分配方式。知识经济的核心环节是技术创新,其分配制度必须体现知识、信息、技术的价值。
——鼓励科技成果持有者兴办企业。这一方面可以确保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企业与成果所有者相互之间的扯皮,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为此,要制订鼓励科技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奖励带头创业、敢于创业并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做出显著贡献的科技人员和企业家。
——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拥有的多学科交叉、各专业人才积聚的优势,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要把这种优势体现在企业的发展上,更好地支持企业做好迎接加入WTO挑战的准备,使科技企业成为创新型、外向型、人才型、学习型的企业,成为青年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
由此可见,只有形成紧密型的区、校合作,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优势以及地区的综合优势,才能创造出“互动双赢”的新模式,真正把科技、人才高地变成产业高地,把技术密集区变为产业密集区。只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技术创新,并由此带动新兴产业的崛起,高校周边地区的科技产业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龙头,地区经济才能大踏步地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