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会计基本理论影响的新思考
摘要:本文在金融危机引发对公允价值会计论争的现实背景下,对相关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反思:认为会计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会计目标具有状态依存特征、是动态发展的概念;计量属性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将呈现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存的模式;谨慎性原则的理解和运用将因经济周期的不同而不同。会计论文发表
关键词: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会计本质 会计目标 计量属性 谨慎性原则会计论文发表
一、引言会计论文发表
源于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金融、会计等各界人士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论争,不仅威胁到公允价值会计的存亡发展,而且促使以IASB和FASB为代表的准则制定机构采取措施不断修订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修订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同时,必然涉及到一系列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这需要我们对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反思。任世驰、李继阳(2010)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的核心是按照各个报告时点上的现行市价调整账面记录,通过动态反映使账面价值与真实价值始终保持一致,目标是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真实反映,是“会计的重心是计量”的回归。并指出其与按“目标导向”路径构建的当代会计理论在会计本质(信息系统)、会计目标(决策有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和可靠)等各个方面产生冲突、矛盾,因此公允价值会计的出现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颠覆,必须系统反思和重构当代会计理论。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2010)认为,历史成本计量(含摊余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模式将有利于报告使用者评估主体的未来现金流量,IASB制定的IFRS9为公允价值会计改进提供了曙光。笔者认为,金融危机引发了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论争,这对公允价值会计是一把双刃剑,既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生存提出了威胁,同时也为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进必然会涉及到相关会计基本理论问题,但这并不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彻底颠覆,而是传统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在于以下方面:金融危机对会计本质提出了新要求,会计应是一项管理活动,其基本职能是反映和参与控制;会计目标具有状态依存特征,在金融危机时期,会计不应单纯追求“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还应关注宏观金融系统的稳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存的彩色计量模式将是发展趋势;金融监管的改进和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要求在顺周期效应中加入逆周期因素,这将赋予谨慎性原则新的涵义,即区别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来理解和运用谨慎性原则。
二、会计基本理论的新思考
( 一 )会计本质的新认识 笔者认为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但其基本职能不是反映和监督,而是反映和参与控制。首先,从会计的产生来看,会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或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出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的需要而产生的。发展到现在,会计已具备一套严格的程序: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含表内列报和表外披露),并须遵循相关法规制度的规定。虽然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提供了大量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但光靠提供信息,并不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提供信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正如杨纪琬和阎达五教授所说,提供信息只是手段,而实现对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控制才是真正目的。其次,根据马克思对簿记(会计)演进的论述:“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在这里,“过程的控制”即指“控制”、“观念的总结”即指“反映”。马克思的论述说明,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其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反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提供的大量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而控制则是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约束、支配、调整等手段使经济业务事项符合计划或预算的要求。由此也可以看出,控制是目的,而反映只是实现控制这一目的的桥梁。再次,从此次金融危机来看,虽然表象上是因为银行未能披露合理的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未能如实反映金融产品内在的风险和价值,造成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并与不完善、不及时的金融监管相结合而形成一种流动性不断恶化、价格不断下跌的恶性循环,导致了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但经过深入分析和论证,G20认为危机的源头实质上在于以下三个方面:银行的内部管理失控造成信贷标准的降低、金融产品的日趋复杂和不透明以及杠杆比率的不断提高,监管当局的监管未能与时俱进和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意识不足。笔者认为,银行的内部管理失控是根源中的根源,监管不利和市场参与者风险意识不足为银行内部管理失控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外部环境。造成银行内部管理失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会计而言,主要在于其定位是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忽视了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控制职能。如果会计能有效发挥其内部控制和财务预警职能,在银行过度创新衍生金融产品之前,通过为内部管理者提供风险预警信息,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风险,或许能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减少损失。最后,“控制”与“监督”有着质的区别:“控制”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使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反映符合计划和规定;“监督”本意是从一旁察看、督促,这会导致本属于企业内部的会计“另立中央”。“监督”会导致会计本身内在的、积极的职能异化为一种外在的、被动的职能,不利于会计职能的发挥。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瞬息万变,“控制”这种内在的、积极的职能有助于企业适时掌握信息、做出决策,而“监督”这种外在的、被动的职能会造成信息的延误,不利于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同时,虽然会计具有“控制”的功能,但这种“控制”只能是“参与控制”。因为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决策并不一定完全由“会计”做出,或者说结果并不一定完全由“会计”控制,正如此次金融危机一样,导致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会计”的因素,也有“非会计”的因素,所以会计的“控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控制,而是“参与控制”。
( 二 )会计目标的新认识 会计目标具有状态依存特征。(1)会计目标的代表性观点。对于会计的目标,代表性的观点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是在公司制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主要指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财务报告如实向委托者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反映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现代股份公司的出现使得委托方变得越来越模糊。同时,由于企业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渐加深,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逐渐增多。与此相对应,财务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逐步形成。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而且包括企业未来的信息;不仅包括定量信息,而且包括定性信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有关会计目标的两种不同的观点,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使用对象不同:受托责任观下,会计信息的使用对象主要是企业现有的投资者和债权人,而决策有用观下会计信息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各相关的决策者,特别是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其次,报告的内容不同:前者主要是有关企业经营者的受托经营管理责任的历史信息,后者要求提供与投资者决策相关的信息,尤其是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的预测信息。再次,会计信息的形成基础不同:受托责任观下会计信息的形成基础是“历史成本”和“实现原则”,而决策有用观下则是“公允价值”和“相关性原则”。最后,报告的形式也有所差别:通常在受托责任观下采用的主要是会计报表的形式,而在决策有用观下,除了会计报表外,还有表外附注。虽然“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两种不同的观点,各有重点,但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在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同时,经营管理者也向委托人报告了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委托人通过财务报告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目的在于做出是否继续维持或终止委托责任的决策。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决策有用观”是“受托责任观”的发展和完善。正如Solomos所说:“可以把会计确定受托责任的作用看作从属于决策有用,它构成决策作用的一部分。”(2)对会计目标的新认识。在“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下,由于报告的内容更强调有关未来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信息的形成基础更强调“公允价值”和“相关性原则”,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所要求的信息的相关性成为在既定环境下支配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但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按市价反映的“公允价值”并未做到真正的“决策有用”,投资者根据按市价反映的“公允价值”信息做出决策,却使市价陷入一轮又一轮不断下跌的恶性循环中,不仅造成市场的极度恐慌、金融系统的剧烈动荡,而且危及到实体经济。公允价值会计也因此陷入了论争的漩涡,被指责为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应该停止或暂停使用公允价值会计,直接威胁到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存亡。真理总是越辩越明,虽然主流观点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不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但这次危机告诉我们:在公允价值计价技术并非完善、监管模式存在缺陷、外部经济金融市场并非完美的情况下,会计不应单纯追求表面上的“如实反映”和“公允”,而应关注宏观经济金融系统的稳定情况。以IASB和FASB为代表的准则制定机构在金融危机之后采取的关于调整公允价值计价的紧急措施也说明了关注宏观金融系统稳定的重要性。从这种意义上来理解,会计目标不应为“决策有用”而单纯追求表面上的“如实反映”和“公允”,而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会计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具有状态依存的特征.
( 三 )计量属性的新认识 彩色计量模式是长期发展趋势。(1)计量属性的定义及种类。计量属性是指资产、负债等可用财务形式定量的方面,即能用货币单位计量的方面。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可变性净值和现值分别可以看作是运用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计量的公允价值。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下,当成本低于市价时,按成本计价,当成本高于市价时,按市价计价,所以可以认为实际采用的计量属性只包括两种: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因此其最大的优点是具备可核实性,即可靠性较强,但由于其是交易发生时的成本或价格,不随时间的推移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相关性不足。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三个层次:首先是主体在报告日有能力进入的活跃交易市场上同类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公开报价;其次是一级参数之外的,基于直接或间接可观察到的资产或负债的参数估计的价格;再次是基于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参数估计的价格。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最大的优点是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即相关性较强,但由于相关资产和负债并不一定存在充分流动的外部市场,大多时候通常是通过模型和主观估计判断来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所以其可靠性不足。(2)对计量属性的新认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不足和其对危机的放大效应是导致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其备受抨击的原因之一。虽然此次危机严重威胁到公允价值会计的生存和发展,但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储蓄和贷款危机已经证明:历史成本无法反映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和价值,FASB也坚信“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也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FASB,1998),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在找到更好的计量属性之前,公允价值将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完善。就像“历史成本”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权衡的结果一样,“公允价值”也是金融工具会计信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权衡的结果。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仅与资产的定义存在内在一致性,而且在成熟有效的活跃市场中,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与会计信息的客观、科学的理论精髓是完全吻合的。所以,公允价值不仅不会消失或灭亡,而且将成为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但由于现实的资产市场并非活跃、流动和理性,所以使用活跃市场条件下的估价模型所得到的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都大为降低。在金融危机期间,价格的波动是流动性不足造成的,相关资产价值的基本面并未发生变动,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会造成市价的大幅波动,并扭曲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而历史成本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所以,在经济不断发展、市场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应继续使用历史成本,另一方面,我们应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确定模型或方法、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等的研究,为公允价值的推广运用做好准备工作。无论是资本市场的完善,还是公允价值估价模型和技术的改进,都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所以,在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公允价值将与历史成本将并存,计量属性将呈彩色模式。不仅不同的报表项目应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如固定资产往往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交易性金融资产则采用公允价值予以计量),而且对同一项目,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也可能需要对计量属性进行调整(比如当流动性不足时,公允价值可能导致资产负债的变化没有合理反映主体基本面的状况,历史成本则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彩色模式意味着财务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存在自由判断的空间,自由判断意味着可能发生出于某种特殊目的而人为粉饰报表的行为。如果不给信息提供者留有自由判断空间,则需要准则涵盖所有的具体情况,而准则只是实务操作的一个指南,不应该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情况。同时,不同计量模式也会增加使用者理解财务报告信息的难度。
( 四 )谨慎性原则的新认识谨慎性原则的涵义因经济周期不同而不同。(1)谨慎性原则本义。由于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保守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体现在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诸多方面:要求会计确认标准要稳妥合理;会计计量不得高估资产、利得和收入、不得低估负债、损失和费用;会计报告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十分普遍,如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与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但当前者高于后者时,则按账面价值计价。如与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环境污染整治、承诺等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应确认为企业的预计负债: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除此之外,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资产折旧的加速折旧法等都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有助于增强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会计信息建立在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避免夸大企业的资产、利润、掩盖不利因素,不仅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可以抵消内部管理者过于乐观的负面影响,有助于其理性决策。当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也容易导致低估资产、收入,高估负债、费用,所以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要“谨慎”,防止滥用或歪曲使用谨慎性原则,设置秘密准备、过度提取准备、故意压低资产或收益、或故意抬高负债或费用等利润操纵行为发生。(2)对谨慎性原则的新认识。此次金融危机引发了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论争,论争的焦点集中在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上。虽然关于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并导致经济的繁荣期或低迷期被延长,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但大多数观点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存在顺周期效应。具体来说,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是指,在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由于整个市场比较悲观,金融产品的风险容易被高估,相应其价值被低估。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会促使银行大量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或过多计提减值准备,造成业绩下滑,不断下滑的业绩造成投资者恐慌性抛售持有金融机构的股票和管理层奖金的大幅缩水,进而导致金融企业加大次贷衍生产品的抛售力度;同时,按不断下跌的公允价值计价也会使银行难以满足资本监管的要求,这也会促使相关金融企业加大抛售次贷衍生产品的力度。在外部购买市场缺乏的情况下,必将造成次贷衍生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并陷入一种不断下跌的恶性循环当中,相应延长了经济的低迷期。相反,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由于市场比较乐观,金融产品的风险容易被低估,相应其价值被高估,按公允价值计量会确认大量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造成减值准备计提不足、银行业绩上升,受利益的驱动,投资者会加大对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力度,造成一种经济繁荣的假象,导致公允价值的进一步上升,并形成一种不断上升的恶性循环,加剧了泡沫的过度积聚,相应延长了经济的繁荣期。由于经济发展存在正常、低估和高峰三个不同周期,且公允价值会计存在顺周期效应,为了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避免危机的再次发生,我们应在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基础上,考虑加入逆周期的因素。目前,理论界、实务界和政府部门正在探讨在顺周期效应中加入逆周期因素的措施。在公允价值会计中加入逆周期因素将赋予谨慎性原则新的涵义。具体来讲,就是不应片面理解和运用谨慎性原则,而是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来理解和运用谨慎性原则。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由于客观上存在使风险被低估、价值被高估的外部因素,所以应尽可能“谨慎”地高估风险、低估价值,避免风险被低估、价值被高估;相应地,在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由于客观上存在使风险被高估、价值被低估的外部因素,所以应尽可能“谨慎”地低估风险、高估价值,避免风险被高估、价值被低估。
三、结论
公允价值代表了财务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此次金融危机为公允价值的发展完善提供了契机,也对会计本质、会计目标、计量属性和谨慎性原则提出了新的要求。简而言之,会计应是一项管理活动,其基本职能是反映和参与控制;会计目标具有状态依存特征;在未来相对长一段时期内,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存的彩色计量模式将是发展趋势;谨慎性原则需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来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2]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会计研究》2010年第2期。
[3]任世驰、李继阳:《公允价值与当代会计理论反思》,《会计研究》2010年第4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会计本质 会计目标 计量属性 谨慎性原则会计论文发表
一、引言会计论文发表
源于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金融、会计等各界人士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论争,不仅威胁到公允价值会计的存亡发展,而且促使以IASB和FASB为代表的准则制定机构采取措施不断修订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修订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同时,必然涉及到一系列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这需要我们对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反思。任世驰、李继阳(2010)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的核心是按照各个报告时点上的现行市价调整账面记录,通过动态反映使账面价值与真实价值始终保持一致,目标是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真实反映,是“会计的重心是计量”的回归。并指出其与按“目标导向”路径构建的当代会计理论在会计本质(信息系统)、会计目标(决策有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和可靠)等各个方面产生冲突、矛盾,因此公允价值会计的出现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颠覆,必须系统反思和重构当代会计理论。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2010)认为,历史成本计量(含摊余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模式将有利于报告使用者评估主体的未来现金流量,IASB制定的IFRS9为公允价值会计改进提供了曙光。笔者认为,金融危机引发了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论争,这对公允价值会计是一把双刃剑,既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生存提出了威胁,同时也为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进必然会涉及到相关会计基本理论问题,但这并不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彻底颠覆,而是传统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在于以下方面:金融危机对会计本质提出了新要求,会计应是一项管理活动,其基本职能是反映和参与控制;会计目标具有状态依存特征,在金融危机时期,会计不应单纯追求“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还应关注宏观金融系统的稳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存的彩色计量模式将是发展趋势;金融监管的改进和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要求在顺周期效应中加入逆周期因素,这将赋予谨慎性原则新的涵义,即区别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来理解和运用谨慎性原则。
二、会计基本理论的新思考
( 一 )会计本质的新认识 笔者认为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但其基本职能不是反映和监督,而是反映和参与控制。首先,从会计的产生来看,会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或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出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的需要而产生的。发展到现在,会计已具备一套严格的程序: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含表内列报和表外披露),并须遵循相关法规制度的规定。虽然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提供了大量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但光靠提供信息,并不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提供信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正如杨纪琬和阎达五教授所说,提供信息只是手段,而实现对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控制才是真正目的。其次,根据马克思对簿记(会计)演进的论述:“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在这里,“过程的控制”即指“控制”、“观念的总结”即指“反映”。马克思的论述说明,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其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反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提供的大量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而控制则是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约束、支配、调整等手段使经济业务事项符合计划或预算的要求。由此也可以看出,控制是目的,而反映只是实现控制这一目的的桥梁。再次,从此次金融危机来看,虽然表象上是因为银行未能披露合理的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未能如实反映金融产品内在的风险和价值,造成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并与不完善、不及时的金融监管相结合而形成一种流动性不断恶化、价格不断下跌的恶性循环,导致了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但经过深入分析和论证,G20认为危机的源头实质上在于以下三个方面:银行的内部管理失控造成信贷标准的降低、金融产品的日趋复杂和不透明以及杠杆比率的不断提高,监管当局的监管未能与时俱进和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意识不足。笔者认为,银行的内部管理失控是根源中的根源,监管不利和市场参与者风险意识不足为银行内部管理失控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外部环境。造成银行内部管理失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会计而言,主要在于其定位是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忽视了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控制职能。如果会计能有效发挥其内部控制和财务预警职能,在银行过度创新衍生金融产品之前,通过为内部管理者提供风险预警信息,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风险,或许能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减少损失。最后,“控制”与“监督”有着质的区别:“控制”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使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反映符合计划和规定;“监督”本意是从一旁察看、督促,这会导致本属于企业内部的会计“另立中央”。“监督”会导致会计本身内在的、积极的职能异化为一种外在的、被动的职能,不利于会计职能的发挥。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瞬息万变,“控制”这种内在的、积极的职能有助于企业适时掌握信息、做出决策,而“监督”这种外在的、被动的职能会造成信息的延误,不利于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同时,虽然会计具有“控制”的功能,但这种“控制”只能是“参与控制”。因为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决策并不一定完全由“会计”做出,或者说结果并不一定完全由“会计”控制,正如此次金融危机一样,导致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会计”的因素,也有“非会计”的因素,所以会计的“控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控制,而是“参与控制”。
( 二 )会计目标的新认识 会计目标具有状态依存特征。(1)会计目标的代表性观点。对于会计的目标,代表性的观点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是在公司制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主要指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财务报告如实向委托者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反映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现代股份公司的出现使得委托方变得越来越模糊。同时,由于企业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渐加深,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逐渐增多。与此相对应,财务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逐步形成。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而且包括企业未来的信息;不仅包括定量信息,而且包括定性信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有关会计目标的两种不同的观点,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使用对象不同:受托责任观下,会计信息的使用对象主要是企业现有的投资者和债权人,而决策有用观下会计信息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各相关的决策者,特别是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其次,报告的内容不同:前者主要是有关企业经营者的受托经营管理责任的历史信息,后者要求提供与投资者决策相关的信息,尤其是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的预测信息。再次,会计信息的形成基础不同:受托责任观下会计信息的形成基础是“历史成本”和“实现原则”,而决策有用观下则是“公允价值”和“相关性原则”。最后,报告的形式也有所差别:通常在受托责任观下采用的主要是会计报表的形式,而在决策有用观下,除了会计报表外,还有表外附注。虽然“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两种不同的观点,各有重点,但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在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同时,经营管理者也向委托人报告了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委托人通过财务报告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目的在于做出是否继续维持或终止委托责任的决策。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决策有用观”是“受托责任观”的发展和完善。正如Solomos所说:“可以把会计确定受托责任的作用看作从属于决策有用,它构成决策作用的一部分。”(2)对会计目标的新认识。在“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下,由于报告的内容更强调有关未来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信息的形成基础更强调“公允价值”和“相关性原则”,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所要求的信息的相关性成为在既定环境下支配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但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按市价反映的“公允价值”并未做到真正的“决策有用”,投资者根据按市价反映的“公允价值”信息做出决策,却使市价陷入一轮又一轮不断下跌的恶性循环中,不仅造成市场的极度恐慌、金融系统的剧烈动荡,而且危及到实体经济。公允价值会计也因此陷入了论争的漩涡,被指责为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应该停止或暂停使用公允价值会计,直接威胁到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存亡。真理总是越辩越明,虽然主流观点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不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但这次危机告诉我们:在公允价值计价技术并非完善、监管模式存在缺陷、外部经济金融市场并非完美的情况下,会计不应单纯追求表面上的“如实反映”和“公允”,而应关注宏观经济金融系统的稳定情况。以IASB和FASB为代表的准则制定机构在金融危机之后采取的关于调整公允价值计价的紧急措施也说明了关注宏观金融系统稳定的重要性。从这种意义上来理解,会计目标不应为“决策有用”而单纯追求表面上的“如实反映”和“公允”,而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会计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具有状态依存的特征.
( 三 )计量属性的新认识 彩色计量模式是长期发展趋势。(1)计量属性的定义及种类。计量属性是指资产、负债等可用财务形式定量的方面,即能用货币单位计量的方面。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可变性净值和现值分别可以看作是运用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计量的公允价值。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下,当成本低于市价时,按成本计价,当成本高于市价时,按市价计价,所以可以认为实际采用的计量属性只包括两种: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因此其最大的优点是具备可核实性,即可靠性较强,但由于其是交易发生时的成本或价格,不随时间的推移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相关性不足。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三个层次:首先是主体在报告日有能力进入的活跃交易市场上同类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公开报价;其次是一级参数之外的,基于直接或间接可观察到的资产或负债的参数估计的价格;再次是基于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参数估计的价格。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最大的优点是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即相关性较强,但由于相关资产和负债并不一定存在充分流动的外部市场,大多时候通常是通过模型和主观估计判断来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所以其可靠性不足。(2)对计量属性的新认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不足和其对危机的放大效应是导致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其备受抨击的原因之一。虽然此次危机严重威胁到公允价值会计的生存和发展,但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储蓄和贷款危机已经证明:历史成本无法反映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和价值,FASB也坚信“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也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FASB,1998),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在找到更好的计量属性之前,公允价值将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完善。就像“历史成本”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权衡的结果一样,“公允价值”也是金融工具会计信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权衡的结果。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仅与资产的定义存在内在一致性,而且在成熟有效的活跃市场中,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与会计信息的客观、科学的理论精髓是完全吻合的。所以,公允价值不仅不会消失或灭亡,而且将成为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但由于现实的资产市场并非活跃、流动和理性,所以使用活跃市场条件下的估价模型所得到的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都大为降低。在金融危机期间,价格的波动是流动性不足造成的,相关资产价值的基本面并未发生变动,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会造成市价的大幅波动,并扭曲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而历史成本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所以,在经济不断发展、市场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应继续使用历史成本,另一方面,我们应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确定模型或方法、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等的研究,为公允价值的推广运用做好准备工作。无论是资本市场的完善,还是公允价值估价模型和技术的改进,都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所以,在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公允价值将与历史成本将并存,计量属性将呈彩色模式。不仅不同的报表项目应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如固定资产往往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交易性金融资产则采用公允价值予以计量),而且对同一项目,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也可能需要对计量属性进行调整(比如当流动性不足时,公允价值可能导致资产负债的变化没有合理反映主体基本面的状况,历史成本则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彩色模式意味着财务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存在自由判断的空间,自由判断意味着可能发生出于某种特殊目的而人为粉饰报表的行为。如果不给信息提供者留有自由判断空间,则需要准则涵盖所有的具体情况,而准则只是实务操作的一个指南,不应该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情况。同时,不同计量模式也会增加使用者理解财务报告信息的难度。
( 四 )谨慎性原则的新认识谨慎性原则的涵义因经济周期不同而不同。(1)谨慎性原则本义。由于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保守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体现在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诸多方面:要求会计确认标准要稳妥合理;会计计量不得高估资产、利得和收入、不得低估负债、损失和费用;会计报告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十分普遍,如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与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但当前者高于后者时,则按账面价值计价。如与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环境污染整治、承诺等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应确认为企业的预计负债: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除此之外,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资产折旧的加速折旧法等都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有助于增强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会计信息建立在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避免夸大企业的资产、利润、掩盖不利因素,不仅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可以抵消内部管理者过于乐观的负面影响,有助于其理性决策。当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也容易导致低估资产、收入,高估负债、费用,所以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要“谨慎”,防止滥用或歪曲使用谨慎性原则,设置秘密准备、过度提取准备、故意压低资产或收益、或故意抬高负债或费用等利润操纵行为发生。(2)对谨慎性原则的新认识。此次金融危机引发了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论争,论争的焦点集中在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上。虽然关于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并导致经济的繁荣期或低迷期被延长,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但大多数观点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存在顺周期效应。具体来说,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是指,在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由于整个市场比较悲观,金融产品的风险容易被高估,相应其价值被低估。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会促使银行大量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或过多计提减值准备,造成业绩下滑,不断下滑的业绩造成投资者恐慌性抛售持有金融机构的股票和管理层奖金的大幅缩水,进而导致金融企业加大次贷衍生产品的抛售力度;同时,按不断下跌的公允价值计价也会使银行难以满足资本监管的要求,这也会促使相关金融企业加大抛售次贷衍生产品的力度。在外部购买市场缺乏的情况下,必将造成次贷衍生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并陷入一种不断下跌的恶性循环当中,相应延长了经济的低迷期。相反,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由于市场比较乐观,金融产品的风险容易被低估,相应其价值被高估,按公允价值计量会确认大量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造成减值准备计提不足、银行业绩上升,受利益的驱动,投资者会加大对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力度,造成一种经济繁荣的假象,导致公允价值的进一步上升,并形成一种不断上升的恶性循环,加剧了泡沫的过度积聚,相应延长了经济的繁荣期。由于经济发展存在正常、低估和高峰三个不同周期,且公允价值会计存在顺周期效应,为了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避免危机的再次发生,我们应在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基础上,考虑加入逆周期的因素。目前,理论界、实务界和政府部门正在探讨在顺周期效应中加入逆周期因素的措施。在公允价值会计中加入逆周期因素将赋予谨慎性原则新的涵义。具体来讲,就是不应片面理解和运用谨慎性原则,而是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来理解和运用谨慎性原则。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由于客观上存在使风险被低估、价值被高估的外部因素,所以应尽可能“谨慎”地高估风险、低估价值,避免风险被低估、价值被高估;相应地,在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由于客观上存在使风险被高估、价值被低估的外部因素,所以应尽可能“谨慎”地低估风险、高估价值,避免风险被高估、价值被低估。
三、结论
公允价值代表了财务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此次金融危机为公允价值的发展完善提供了契机,也对会计本质、会计目标、计量属性和谨慎性原则提出了新的要求。简而言之,会计应是一项管理活动,其基本职能是反映和参与控制;会计目标具有状态依存特征;在未来相对长一段时期内,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存的彩色计量模式将是发展趋势;谨慎性原则需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来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2]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会计研究》2010年第2期。
[3]任世驰、李继阳:《公允价值与当代会计理论反思》,《会计研究》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