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经济论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陕西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研究

热度0票  浏览314次 时间:2014年2月13日 15:16
陕西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研究
同淑荣,刘德腾,王克勤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72)
【摘要】陕西省作为中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基地,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拥有特殊的地位和声誉。而要
将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成为陕西省的支柱产业,需要多方努力。鉴于此,通过SWOT 分析方法,针对陕西航空航天
制造装备产业现状进行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综合分析,揭露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与不足,最终提出陕西航空航天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施战略。
【关键词】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4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13)12-0139-03
任何一个国家的强大,都离不开其产业的强大,尤其是制
造业的强大。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装备制造产业是一个
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基
础。陕西作为中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基地,在中国
乃至全球都拥有特殊的地位和声誉。2002 年麦肯锡的战略咨询
结果和专家论证表明,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是陕西省应该发
展的支柱产业。[1]也有资料指出,航空产业的投入产出在10 年
之后就是1∶80,就业拉动是1∶40。一个机型将有500 多个企
业单位与之配套,二级配套的厂商更达到3 000~5 000 家,形成
一条金字塔式的产业链。陕西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在全
国具有独一无二的比较优势。
一、陕西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现状的SWOT
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拥有充沛的人力资源:陕西现有航空航天相关院校10
家,职业技术学院4 所,每年航空航天相关专业毕业学生达两
万多人。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41 家,其中工业企业26 家、独立
科研院所5 家,职工总数13 万人,拥有经过空客和波音公司大
部件制造产业锻炼和认证的产业工人占全国的40%以上。其中
科技人员4.74 万人,占职工总数的36.5%。拥有高级职称7 400
余人,航空航天领域的院士12 人,外籍院士5 人。
2.领先的技术研发:陕西有航空航天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
6 个、国防重点实验室7 个、国家专业实验室4 个、省部级重点
实验室20 多个和一批国家级的航空航天技术发展中心及相关
的航空配套厂、所。
3.完善的产业体系:陕西已形成了集飞机研究设计、生产制
造、试飞、鉴定、教学为一体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体系,拥
有完备的独占性资源和雄厚的研发能力与配套能力,也是中国
惟一拥有两个整机生产企业的省份。航空工业总资产、生产总
值各占全国约1/4~1/3。
4.活跃的国际合作:陕西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企业开展国
际合作始于1979 年,从2002 年开始,陕西航空航天产品自营
出口和转包生产交付额以年平均38.8%的速度快速增长,占全
国航空航天工业转包生产量半壁江山。[2]
(二)劣势分析
经过建国以来60 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
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为国民经济和国防
建设提供了一批先进实用的装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
以往过去,由于我们对装备制造产业的地位、作用缺乏一个清
醒的认识,也没有形成清晰的发展思路,导致装备制造产业特
别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和矮化。突出的
表现是:(1)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主要依赖进口;(2)开工不足,
经济效益低下;(3)产业技术主要依靠国外;(4)成套能力薄弱。
(三)机会分析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属于战略性先导产业。世界航空航
天市场总额已高达数千亿美元,并且正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
稳步增长。中国近年来在该领域的投入明显增加,一系列鼓励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并实施。
当前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
绝好机遇,具备高成长性。预计到2015 年国内对通用飞机的需
求为6 000~7 000 架,未来20 年内中国民航将需要补充2 800
多架客运飞机和400 多架货运飞机。[3]我国面临的机遇主要有
以下几点:(1)有一个购买欲望强烈、但尚未得到满足的超级大
市场;(2)国内出台一系列鼓励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
(3)航空航天方面相关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4)国际市场对国
产航空航天装备的认可。
(四)威胁分析
1.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发展工业、
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性,我国处在全球竞争的大环境中亦是有
利有弊。越来越多的国家同我国一起竞争有限的发展机遇,无
疑是对我国快速发展的一个威胁。
2.面临环保压力:有限的资源与日益增长的环保压力使企
业面临更大的挑战,环境污染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由于工业
的高度发展,人类正破坏着周围的生态环境,我国的环境污染
问题已经非常突出,而且人类的生存空间也受到越来越严重的
威胁。
3.有限的资源:今天,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消耗了
世界50%的能源。我国的人均资源并不丰富,装备制造产业是
为人类创造财富的支柱产业,但同时又大量消耗着人类社会的
有限资源,而有限的资源正威胁着人类的继续发展。
综上,陕西省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现状SWOT 分析如图
1 所示:
图1 SWOT 分析矩阵图
二、陕西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陕西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
(一)资本市场发育不够完善
一是陕西省本身的生产要素禀赋状况就是资本要素稀缺,
而且由于融资渠道不完善,企业融资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比较
困难;二是由于装备制造产业关系到国防安全、经济安全,有些
领域外资难以进入;三是陕西的民营企业家存在“小富即安”的
思想,创业精神不够,思想意识保守,民间资本往往不愿进入。
(二)缺乏产业集群企业文化
陕西地处西北,经济总量水平的制约以及装备制造产业的
布局特点,使得企业在很长的时间里,只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
而忽略产业链条、价值链条的完整。同时,西部人固有的保守观
念,使得陕西省缺乏像江苏、浙江等南方地区已有的创业文化,
对产业集群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尚未形成有利于装备制造业
产业集群形成的创业文化,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体制障碍明显,条块分割造成企业合作较难
陕西省装备制造产业的一大特点是中央直属企业多,军工
企业多。但是,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装备资源的合
理配置和有效整合,难以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企业
部属、省属等不同,以及大量的军工企业的军品准入资格难以
获得等等,最终导致企业之间合作较难。
(四)产学研体系脱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
虽然陕西省具备像西工大、交大、西电等多所科研机构、高
校,但是产、学、研介入核心产业集群的合作机制,尚未真正有
效运作。科研、高校等技术机构与企业和产业缺乏良好联结,大
学与科研机构没有成为企业和区域创新的知识源头,特别是科
研成果也不能及时转化为企业生产力。[4]而企业本身还没有成
为科研创新的主体出于成本、风险等因素考虑,企业科研的投
入不足也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五)缺乏适宜的制度环境
产业集群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生产要素按照要素回报率
的高低在产业间和地区间充分流动而导致相关企业在一定区
域内集聚而成的,而陕西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基础十分牢固的
地区,市场经济不发达,市场机制不完善。因此,消费品市场不
发达,要素市场不健全,生产要素的横向流动障碍重重,市场配
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明显且配置范围太小、层次较低,难以
产生装备制造产业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扩散效应。
(六)政府与中介机构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一些政府部门意识不到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所应
发挥的作用,尤其是不知道如何发挥作用,结果一些重要的作
用没有发挥,如政府对产业集群布局的规划、对信用环境的规
范和建立等。[5]中介机构是促进企业间网络联系、官产学研联系
的纽带,是提高产业集群绩效的关键因素。陕西省装备制造业
产业集群中介机构很欠缺,如基本没有行业协会,或是只存在
一些带官方“二政府”性质的行业协会,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七)人才需求量大却伴随人才流失
陕西省有许多航空航天相关院校、企事业单位以及科研院
所等,每年毕业的航天航空相关专业学生亦不在少数。但是,这
对于需要大量拥有高级技术和专业知识人才的航空航天装备
制造产业来说还是不够的,加之陕西地处西北,生活环境不如
东南方好,造成“孔雀东南飞”,使得陕西省人才流失严重。
三、陕西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战略
(一)内源与外源产业融合形成机制
对于地处欠发达地区、市场经济发育还不完善的陕西来
说,在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必须发挥政府和市
场两只手的作用。一方面,政府通过政策导向、环境建设、完善
市场机制、建立工业园区等引导作用,推动形成外源性的产业
集群;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引导生产要素
向优势产业、企业集中,自发形成内源性的产业集群。[6]外源性
的产业集群形成后,需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加强产业集群
的自组织机制和自我发展能力,避免出现产业集群运行效率低
下的情况,甚至于出现产业集群转移的现象。内源性产业集群
在形成后,需要政府引导中小企业群体避免功能性锁定、结构
性锁定、认知性锁定所产生的竞争优势刚性,引领产业集群增
强区域创新能力,向高端市场拓展。内源性和外源性的产业集
群的共同发展,才能振兴陕西装备制造产业。
(二)以重工业型为主导的集群模式
陕西多数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都属于重工业型产业集群,
即以安全保障类装备、成套类装备、通用类装备为主的装备制
造业产业集群。我们可以通过培育重工业型装备制造业产业集
群,将其继续做大做强,成为陕西工业中的支柱产业。其中,军
事装备是陕西装备制造产业的一大特色,陕西装备制造产业要
在较短时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特别重视军民结合型装备
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通过军工龙头企业带动地方中
小企业为其配套等形式,提高国防经济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
把陕西军工优势转为经济强势,推动军工向军民兼容的高技术
装备制造产业跃升。突破高端就是要充分利用陕西在装备制造
产业上的科技优势,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以高技术关键类设备
为主的高科技创新型产业集群,力争在少数高技术领域的“点”
上率先突破,实现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化、本土化、产业化、市
场化,提升陕西工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三)点块到群的发展途径
由点到群就是由一个企业发展成为产业集群,有多种方式
可以达到: 一是通过关键性企业的衍生、裂变与被模仿而逐步
形成集群;二是通过对国有大中型装备制造企业进行改革和管
理创新,主辅分离,拉长产业链条,加强专业化基础上的配套协
作,形成产业集群;三是通过龙头企业的主动培养以及政府的
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中小企业聚集到核心企业周围,从而使
孤立的核心企业逐步发展成为产业集群。
由块到群就是从企业扎堆的空间集聚状态发展成为产业
集群。目前,陕西已经涌现出了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因
此,在开发区裂变为若干个专业化园区的基础上发展产业集群
是一条便捷高效之路。在专业化园区基础上发展产业集群,就
必须用专业分工思路引导园区战略,用产业集群理论指导园区
发展思路,兴办同业园区,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同业园区内企
业之间专业化分工合作机制的形成,来实现园区经济的专业
化、分工化、集中化、协调化。
(四)重点培育龙头企业的产业组织形式
由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具有核心作用,在发展
产业集群时,要重点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我们可通过兼并重组、
招商的方式培育大型装备制造业集团,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也
可通过将“大而全”的大企业集团进行拆分形成“哑铃型”结构
做强龙头企业,最终实现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横向扩大围绕它
配套的中小企业数量并缩小配套半径,纵向拉长上、下游产业
链条,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陕西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过程中
必须结合实际,两种方式并举。目前,陕西的中小企业急需大发
展,不仅要增加数量、增强活力,还要解决普遍存在的缺乏产业
联系、小而全、布局分散、技术水平低等问题。中小企业配套能
力的提高,除了自身要加强管理和提高技术水平之外,一个重
要的途径就是主动积极向龙头企业靠拢,向专业园区集聚,以
获取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政府的重视和龙头企业的主动扶持
也很重要。
(五)依托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
科学布局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陕西必须尽快出台装备
工业总体布局规划,提高项目布局和产业集群发展的科学性。[7]
在陕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布局上,可以依托现有的各类园
区,但是,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整合优化,重视各园区产业定位
不清、产业结构雷同化严重的问题,明确产业定位,各类工业园
区都要朝专业化方向调整,使产业定位最终落到行业定位上,
最好能细化到小行业乃至产品层次。现有装备制造产业存量调
整和增量的招商引资项目、新建扩建工程都要与陕西装备制造
产业的重新整合和优化配置结合起来,充分预留产业链扩展空
间,辐射、带动、聚合产业集群,最终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产业、
产品基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基础设施配套环境
装备制造产业内部各行业在基础设施方面有一些特殊要
求,如特殊管道、线路、专用铁道、仓储等。判断专业化园区形成
与否的重要硬件条件之一,是看区内专用基础设施的完善与
否。地方政府或开发区管委会在规划建设装备制造产业专业化
园区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产业集群的具体要求进行专用基础
设施的研究和规划,合理衔接公共基础设施、园区专用基础设
施和生产辅助设施,以更具特色的差异性投资硬环境吸引装备
制造产业企业入园。
产业集群实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对外部
协作的依赖性将显著增强,没有四通八达、快捷及时和成本低
廉的物流体系为支撑,产业集群的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现代
物流的健全,可以大幅降低流通成本,形成继生产和销售环节
之后的企业第三利润源泉。因此,陕西要加强交通运输建设,从
而最大限度地克服地理区位和交通条件的限制;要建设各级存
储配送平台,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联结陕西和全国的物流
框架体系。
产业集群内的中介机构在市场运行中起着政府和企业之
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提高产业集群绩效的关键因
素。陕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中介机构很欠缺,为加强产业集
群内部的自组织,政府要帮助企业组建行业协会并制定行业规
范。同时,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大力发展服务型的
生产力中心、技术信息中心、质量检测控制中心、开放性行业技
术中心等集群发展机构,建立法律、会计、仲裁、信息咨询等方
面的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自组织体系。
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一种产业氛围,即行为主体的创新精
神、既竞争又合作的协作双赢关系、开放的思想交流氛围、政府
的公信度和诚实守信的市场运行环境,等等。陕西在发展装备
制造产业集群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引导
人们崇尚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敢于创新,同时政府要采
取一系列措施着力于规范市场行为,立法加强知识产权的保
护,并充分发挥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个人等多方面力量,逐
步建设信用体系,营造一个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氛围。
陕西航空航天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战略图如图2 所示:
图2 陕西航空航天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战略图
四、结论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是资金高度密集,投资回报周期
长,具有高技术风险的战略性产业。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的
发展已经不单纯取决于技术,经济模式也成为关键性因素。本
文通过研究陕西航空航天制造装备产业化的现状情况下,从产
业集群入手,针对陕西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提出适合陕西航空航天制造装备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内
源与外源产业融合形成机制;以重工业型为主导的集群模式;
点块到群的发展途径;重点培育龙头企业的产业组织形式;依
托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配套环境。因此,对陕西航空
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研究,不仅对陕西航空航天
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对形成陕西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理论与
现实意义,且对全国各产业的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勇,霍雅琪,万迪.西安航空航天产业园区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
研究,2009(5):475-478.
[2] 朱煜明,陈玮.国际航空航天科技与装备发展战略管理经验及其对
我国的启示[J].机械制造,2010,48(2):53-56.
[3] 王霞“. 十一五”我国通用航空业的发展趋势及对航空工业的需求[C].
2007 中国通用航空大会论文集,2007:180-187.
[4] 赵新勇.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作用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6
(5):135-138.
[5] 王岚.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的政府行为与政策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09,26(22):87-89.
[6] Maskell,P.Towards a knowledge based theory of the geographical cluster
[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1,10(4):921-943.
[7] 孟祥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J].菏泽日报,2009(11):A4.
(责任编辑:Z 校对:R)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TAG: 发展战略 航空航天 陕西西安 中国航空 战略咨询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