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打破学科壁垒,多学科融合教学——活学语文

热度0票  浏览91次 时间:2021年7月29日 09:15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湖南长沙 410001)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因此语文与其它学科的融合尤为重要。随着教育的逐渐成熟,语文的教学和学习再也不是也不能局限在一本小小、薄薄的语文书上了,而是要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语文是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品味,激发情感,感受文字之美.小学语文与地理、历史、科学等学科相融合的教学,建立多学科的联系,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多学科;融合教学
语文教学与地理自然知识的融合。在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安排了祖国大好河山、优美风景的课文,分别是《黄石奇石》、 《日月潭》、 《葡萄沟》。我在上这几篇课文时结合了地理知识,给孩子们展示了中国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中找到这两个地方处于中国什么位置,培养孩子的宏观思维。然后准备了黄山、日月潭、新疆的风景图片供孩子们观赏,让孩子们欣赏景色的同时可以更贴近文本本身,树立微观概念。孩子们有了直观体验学起来有兴趣,并将这种兴趣带入了语文学习中,对于理解文本、体验文章情感很有益处。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有拓展延伸,回家以后更愿意深度查阅与地理学科有关的知识帮助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在《日月潭》这一课的学习中,涉及到了“雾霭朦胧”、 “蒙蒙细雨”、 “隐隐约约”这些词语,孩子们在学习时似懂非懂,对于大自然中多种气候地变化并不了解也未曾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恰好有一天放学下起了小雨,天空中朦朦胧胧,整个校园笼罩了一层薄雾,若隐若现,此时我抓住这次极好的教学时机,让孩子们在放学之余,一起观察。孩子们指着远处的岳麓山兴奋地说: “雾,那是雾。”我提醒孩子们抬头感受蒙蒙细雨,如牛毛如丝线的感觉,再让他们远眺麓山,岳麓山上浓密的奶白色烟雾将整座山包裹着,非常悠然浪漫。观察同时我感叹: “孩子们,你们看,这就是雾霭朦胧啊,山间树木隐隐约约,给人无尽遐想。”孩子们纷纷点头赞叹这景色。教育就是抓住生活中的一切契机,语文学习也要结合地理知识,才能使孩子们钻入语文文本中。
语文教学与历史知识的融合。自古就有文是不分家之说,语文教学常常需要以历史背景为材料。学习《大禹治水》、 《曹冲称象》的课文时,则要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历史知识的积累能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孩子们全面发展的历史观,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比如曹冲,单独从课文来看,仅仅只是一个聪明的孩童,也许学过这个知识后会容易遗忘,不会给孩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让孩子们了解曹冲是三国时期魏国枭雄曹操的儿子,因为曹操重视教育,因此他的孩子都非常有智慧,那么对于课文中人物的理解则更加立体且有深度,孩子们学习时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学习《曹冲称象》的课前,我引用历史故事做了大量铺垫。爱听故事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因此我说了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让他们感受到主人公的父亲也是一位足智多谋的人物。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历史故事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科学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学习课文《江雪》和户外观察课《母子树》则是语文与艺术的结合。
目前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孩子们的艺术审美培养很重要。让孩子们通过接触大自然、想象自然景象培养审美情操。 《江雪》的空灵与寂寥不仅要通过文字传递,更要通过视觉感官直接传递,以加深学生对于诗中意境深刻感触。为此我讲授了这首诗之后,要求孩子们在课堂上用自己对于古诗的理解,挑选出诗中的意象——山、鸟、径、孤舟、江雪等,当堂创作绘画在黑板上,一副幽静、空寂的江雪图跃然于黑板之上,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了诗中的意境,透过艺术表现形式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母子树》是一堂户外观察创作课,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艺术之美,写书童趣的诗。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我将孩子们带到操场,与大自然接触,感受树木的颜色美、结构美,并用语言表述。将艺术欣赏与语言文字相结合,这便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最佳诠释。
学习《我要的是葫芦》则是语文与科学的结合。在美国的小学教育中,STEM的培养是极其重视的。STEAM意为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与数学融合的综合教育。语文学习中雨果不融入科学,孩子们的学习只能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比如《我要的是葫芦》一文中,涉及到了很多科学知识。葫芦有哪几个部分?葫芦上的蚜虫是什么东西?蚜虫对于植物的生长会带来哪些危害?如何防治这些危害?这些都是科学知识,让孩子们在课前观察植物的生长规律,了解相关的科知识,是学习课文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大自然的天气现象,亦或是植物的生长规律,都是现在孩子在学习语文课文时需要去接触的和了解的。
语文学科的学习,以观察大自然为手段,可达到多重学习目的。
语文的学习如果打破学科壁垒,做到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围绕科技创新进行整体设计,突破语文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教学理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以学习为主线",支持个性化学习与差异化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孩子们的视野将更开阔,逻辑思维能力会得到提升,更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印臣,刘亚平.新时代小学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实践研究[J].
学周刊 ,2020(11):87-88.
[2] 莫菊英 . 特殊教育学校如何做好初中语文的教学分析 [J]. 青少年日记:
教育教学研究 ,2018(1):164-165.
[3] 吴瑾 . 基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J]. 课外语文(上),2019(12):177 .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