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浅议普通高校书法公共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

热度0票  浏览111次 时间:2016年3月10日 16:55

浅议普通高校书法公共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

□ 李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普通高校  书法公共课教学  人文素质教育

 

“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书法是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代表着东方的艺术精神,它兼具实用与艺术的双重价值。书法正是由于对汉字的依赖,才使它在实用的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书写工具的改进与技巧的成熟,逐渐演化成为一门艺术。与其它艺术教育不同,书法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其它艺术教育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书法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学习书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中国书法与其他相关的传统文化之间如中国绘画、音乐、舞蹈和诗文等艺术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时空艺术的因素和语言艺术的思想感情等交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傅抱石曾说:“中国艺术最基本的源泉是书法,对于书法若没有相当的认识与理解,那么和中国一切的艺术可以说绝了姻缘。”

其二、书法艺术有利于学生内在情感的表达。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它所要表现的就是自己的创造性和独特性的感觉。儒家经典《尚书》中曾提出“诗言志”的重要观点。书法艺术可以表现人的情性、才学、志趣和胸襟。正是艺术要表现,所以艺术的手段多借助于抽象的形式。诗、乐、舞、书法等艺术门类,因其表现手段的抽象性而获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书法,取法自然采用最抽象的线条来表现,因此它的创作更利于蕴含感情抒发情感。即使较具象的中国画,也因借用了书法的抽象线条,而变得颇具抒情写意性。

其三、书法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艺术形式。后现代社会艺术教育的目标更强调艺术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学生与社区作相应的互动成为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环节。而书法艺术的学习正是与实际的社会生活和艺术生活息息相通的。例如最常见的就是中国人过春节时书写春联、为展览写条幅或对联作品,以及现代的设计作品中书法被作为其中的创作元素等等。学生们在社区生活中参与这些形式的活动,不仅会加强与大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而且也能提高自身的审美创造力和审美素养。

总之,书法学习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校进行公共书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目前我国高校进行书法公共教学的情况来看,还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我国公共书法教学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针对我国高校的公共书法教学的具体改革措施,笔者试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两个方面探讨如下:

一门课程是否有合理的结构与有序性,通常是衡量这门课程水准高下的标志,对普通高校公共书法教学的课程设置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安排出一个有序的课程结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的指导目标提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指导目标决定了我国高校的公共书法课教学课程安排必然是要丰富而全面。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普通高校的书法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且多为基础类课程,这与指导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单一的课程无法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与书法表现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中的公共书法教学作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人格完善以及对民族文化的传承等综合素质方面,而不是专业艺术技能的教育。

同时,高校公共书法教学属于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内容,而当代的艺术教育理念强调全面综合的课程设计,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涵盖四个学科领域的训练和学习:艺术创作、艺术评论、艺术史和艺术美学。所以,高校公共书法课的课程安排可反思性的借鉴这一艺术教育理念,设置一个系统性的课程结构来对学生实施书法艺术教育。

笔者认为公共书法课教学应分为书法鉴赏课、书法理论课和书法技能课三部分,三部分课程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密不可分的。教学重点可放在书法鉴赏课与书法理论课的讲授上。

随着当代社会硬笔和电脑打字的普及,毛笔书写的实用性逐渐弱化以至丧失,更多的表现为书法的艺术性。而且,我们已进入了一个后现代多元文化的社会,整个世界发生着重大转型——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人们透过网络媒体以及其它途径接受信息,视觉经验与视野不断地扩大;中国也正日趋国


 


际化,我们的大学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基础教育转型,高校大学生的素质也发生着变化。

书法是一定的哲学思想、人文环境和物质条件背景下的产物,书法的实用功能虽已不存在,但是其艺术人文的价值,书法艺术中所包含的儒家中庸思想,道家的阴阳对立统一、“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理念在当代社会仍具有着生机和活力。所以,书法教学的内容应涉及到这些传统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把书法中的思想与社会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具体来说:

首先,目前我国为适应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正与中国书法艺术中所包含的阴阳矛盾对立统一、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天人合一”和谐关系的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即阴阳、刚柔、虚实的观念,渗入书法极深。阴阳矛盾观是书法艺术的哲学指导,这种思想观念融入到书法中,使组成书法全部内容的用笔、结字、章法在对立统一中求得了视觉审美上的和谐统一。在用笔上,笔迹的方圆、浓淡,笔势的疾涩、顺逆,笔意的虚实、动静;在结体上,点画的疏密,字体的大小、长短,字态的偃仰、向背;在章法上,行气的起伏、行距的宽窄、上下的仰覆、左右的趋避,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组合。这种哲学观主要着眼于和谐与统一,而不在对立和冲突。

其次,“天人合一”思想即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可以达到本质上的统一与协调。在文字、书法的创造中,蔡邕《九势》中讲到:“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我们的祖先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支配下,“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从宇宙万象中抽象概括出文字,并用自己的生命意识观照万物,在文字形式上也力求赋予它生命。“文字书法的创造正是体现了民族特有的宇宙生命情意而获得艺术生命,离开了这种结体意识,也就失去了文字书法的艺术生命,就体现不出民族的美学精神,也就没有书法艺术。”

再次,中国正日趋国际化,和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同时,西方思想也不断渗透到国人的思想中,在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中,不可否认西方的价值观仍占有主要位置。国人的生活态度、审美观念等方面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现代的审美观念偏于外露,强调张扬的个性和直露的表达。而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比较重含蓄的内在意蕴,说话委婉,看重言外之意。儒家的“中和”思想影响着书法美学思想。书法艺术讲究“志气平和,不激不厉”,书写的结构分布也追求不偏不倚的和谐统一。在书法艺术中积淀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比较集中反映了中国人的这种审美心理结构。以书法的“永字八法”为例,八法作为运笔的法式就传达出笔笔收、笔笔藏、不直截、不显露、稳实、有力、含蓄蕴藉的美学内含。

最后,中国书法崇尚古拙平淡,求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孙过庭《书谱》中指出书法学习的三个阶段:“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逾妙,学乃少而可勉。勉之不已,抑有三时;时有一变,极其分矣。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孙过庭认为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人书俱老”,这里的“老”是一种成熟中的平淡。

总之,如果高校公共书法教学中,适当增加书法基本理论的讲授与我们现今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的内容,这样既可以顺应时代变化,又能够使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书法中所包含的基本思想。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美术系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