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激活潜在美育元素 还原语文教化功能

热度0票  浏览134次 时间:2013年8月13日 15:32

激活潜在美育元素  还原语文教化功能

——浅谈美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渗透

 

           (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江苏  南通  226600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就道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应坚持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新课程把情感德育视为学校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因素。而美育“始终是德育的长期跟班”,也是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有可能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英国赫伯特·里德在《寓教育于艺术》的话)然而,在现实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普遍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属性,而忽视其“人文性”教化功能,致使语文学科的情感德育因素尤其是美育功能往往被不同程度地人为性淡化和削弱,甚而到了黯然失色的地步。本文重提美育的应用与渗透,意在还原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强调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情趣的重要性。

关键词学校教育;高中语文教学;美育应用渗透;实践与思考

在学校教育中,语文学科具有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的内在属性,其审美教育功能的重要任务和应有之义,就是应重视发掘和激活教学内容的美育元素,通过各类形式和方法,把之渗透并注入到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心灵深处,有效促进他们知、情、意的全面协调发展,并逐步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动力和自觉行为。然而,法国罗丹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在现实中,由于应试教育的习惯性影响,还有自身缺乏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素,许多教师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把美育功能置之于“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境地。这种“半边脸”现象应予以坚决地纠正和还原!本文试对此作出简要阐述。

一、要把语文审美教育功能显现在语言魅力之中

积淀了数千年之久的汉语言文学,不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且蕴藏着无可比拟的艺术元素,它能够通过丰富艳丽的“色彩词”,呈现出大自然中绚丽多姿的色彩美,传递一种“融美于心灵”的情感价值,往往令人叹为观止。马克思曾经说过:“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当色彩的物理属性作用于人的时候,就势必会激起人的心理活动,进而引发审美意识。这就是说——色彩是“自然符号”,而色彩词则是“人性符号”。概而述之,色彩词具有三大功能,即临摹功能、表情功能和文学象征功能。曹竭华对此作出评价:“文章的生动活泼,同语汇的丰富是分不开的……语汇越丰富,文章就越生动出色,读者就会喜笑颜开,百读不厌。”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紧紧抓住教学内容中许多“色彩词”的表现力,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内中对红楼环境的色彩描写有:“大紫”“青绿”,显得华贵而不失单调;“墨龙”即黑色,显现庄重而高贵;“金彝”“乌木”“簪银”以示尊贵。王夫人更是“示人以青,留己以红”,她那间不肯让黛玉久坐的卧室就是以红调为主,有“猩红洋厨”“大红金线蟒靠背”“银红撒花椅搭”等,都是权力的象征。而从文中宝玉的服饰来看,诸如“大红箭袖”“红丝束发”“银红大袄”“大红鞋”之类,更完全显现出他的贵族气派和应有之位,令人立见尊卑高低。这难道不是“温度语言”和“语言魅力”现象吗?

二、要把语文审美教育功能显现在形象魅力之中

有人说: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现象,美都是因为人的存在而产生,如果离开了人的装饰和欣赏,美就显得无足轻重甚至不复存在。换言之,“形象性是文学的生命”,如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对主题情感的一种映衬和表达,抓住其中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分析,就能事半功倍地领略其内涵和要义。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围绕文本中的形象描写,来分析其情节和内在反应。如《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优秀的文学巨著,其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王熙凤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以及她“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外貌描写,再加上紧跟后面的语言描写,无不显现出其貌美聪慧、才干超群、乖巧泼辣、哗众取宠的人物形象特征。而宝玉第一眼中的林妹妹,则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顷刻间,便把一位多愁善感、娇弱多情、内慧外秀、离经叛道这种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迅速呈现在读者眼前。正可谓“文中有画,入木三分”。诸如此类的人物形象刻画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并不少见,如《最后的常春藤叶》《祝福》《品质》《边城》等同样如此。

三、要把语文审美教育功能显现在意境魅力之中

文学鉴赏美的核心就是感悟美、发现美和创造美,而文学作品中美的较高形式就是意境美。所谓意境美,就是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好境界和特殊情调。许多人从艺术作品中的欣赏中能够深刻体会到其中的喜悲、爱恨、哀乐和彻悟,这就是审美功能的魅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注重作品中的意境所指,努力体会“意中有景、景中有境”,进而感悟其中的潜在魅力。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一词中,通过“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我们可以感受到赤壁古战场上那百舸竞发、气势磅礴、惊心动魄的壮观气势;从“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可以感受到赤壁周郎的风流潇洒、风姿英发;从“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以感受到诸葛孔明的运筹帷幄、胜算在胸。整篇词自始至终显现出“凌厉铿锵、铜琶铁绰”的豪放阔迈之势,大有心潮澎湃、不可抑制的魅力意境。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古今中外用语言文字来成功表现音乐艺术的凤毛麟角的典范作品。文中“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未成曲调先有情”等,刻画了一位天涯沦落的琵琶女那种惊恐出场和愁肠百结的复杂形象,有呼之欲出之神韵。更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以及那“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琵琶声描述,写出了琵琶女的技艺高超和琴为心声,确实令人有“无声胜有声”的身临其境之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TAG: 语文 元素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