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老年人进行养老意愿问卷调查。结果 当将来的生活自理能力由部分不能自理转变为严重不能自理时,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发生显著变化,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比例从41.7%上升到49.4%。年龄、居住方式和健康状况对老人的养老意愿存在显著影响(P<0.05)。结论 随着生活自理能力的弱化,老年人机构养老的意愿增强。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关键词】 养老意愿;城市老年人;上海
在人口老龄化和家庭核心化的背景下,大城市养老服务供求矛盾凸显。为了更好地整合和配置养老服务资源以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了解城市老年人的养老意愿是首要前提。养老意愿是指人们对养老这个行为所持有的看法及态度〔1〕。养老意愿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人群或者同一人群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其养老意愿呈现出较大差异。以往研究发现,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其养老意愿存在显著影响〔2~4〕,但绝大多数研究设计往往分析的是同一时点上具有不同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群的养老意愿差异,那么对于同一老年人群而言,其养老意愿是否会随着自身生活自理能力弱化而发生变化?当生活自理能力由部分不能自理向严重不能自理转变时,影响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因素是否会有不同?这是现有研究未涉及的方面。基于此,本文利用调查数据,在预设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严重不能自理两种情形下,对上海市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对2007年末实际居住在上海市长风街道的户籍老人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在家中居住的老人313位,在养老机构居住的老人90位,共回收有效问卷40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中预设“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和 “生活严重不能自理”两种情况,让被调查者根据其养老意愿分别作答,“养老意愿”操作化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情况。运用二项Logistic 回归方法分析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模型的因变量为养老意愿,“居家养老”被赋值为1,“机构养老”被赋值为0。自变量主要从老年人的人口特征、经济特征、健康特征和居住特征中筛选,在人口特征方面主要选取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4个变量,在经济特征方面选取了经济状况自评变量,在健康特征方面选取了健康状况自评、患病种类数两个变量,在居住特征方面选取了居住方式变量。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中二项Logistic回归向后筛选策略(Backward:Conditional
),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2 结果
2.1 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变化
在两种不同生活自理能力的预期下,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8,P=0.028)。当将来生活自理能力由部分不能自理转变为严重不能自理时,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比例从41.7%上升到49.4%,而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比例从58.3%下降到 50.6%。见表1。表1 二项Logistic回归老年人特征变量的统计描述及其与因变量的交互分析(略)
2.2 老年人养老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在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预期下,对老年人养老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是性别、年龄、居住方式、健康状况自评和经济状况自评。女性老人与男性老人相比,更倾向于机构养老〔Exp(B)=0.449,P<0.05〕;年龄越高者越倾向于居家养老〔Exp(B)=1.090,P<0.001〕;与独居老人相比,仅与配偶同住老人〔Exp(B)=3.221,P<0.05〕或与家人同住老人〔Exp(B)=4.947,P<0.001〕更倾向于居家养老;与健康状况自评较好老人相比,健康状况自评较差老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Exp(B)=3.350,P<0.05〕;与经济状况自评较好老人相比,经济状况自评一般老人〔Exp(B)=0.334,P< 0.01〕或经济状况自评较差老人〔Exp(B)=0.268,P<0.05〕更倾向于机构养老。在生活严重不能自理的预期下,对老年人养老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方式和健康状况自评。年龄越高者越倾向于居家养老〔Exp(B)=1.047,P<0.05〕;受教育程度越高老人越倾向于机构养老〔Exp(B)=0.242,P<0.01〕;与独居老人相比,与家人同住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Exp(B)=2.615,P<0.05〕;与
健康状况自评较好老人相比,健康状况自评较差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Exp(B)=3.063,P<0.05〕。见表2。表2 城市老年人养老意愿的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略)
3 讨论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在生活部分不能自理或严重不能自理能力的预期下,不同年龄、居住方式和健康状况自评老人的养老意愿存在显著差异。从年龄考察,年龄越高老人越倾向于居家养老,这可能是因为高龄老人受传统养老观念影响较深,认为老年生活能够得到家人的照顾是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希望能够在家中颐养天年;从居住状况考察,仅与配偶同住或与家人同住老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这是因为同住的生活模式能够使老人获得来自配偶或家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其机构养老的意愿就相对较弱;从健康状况自评考察,健康状况自评较差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这可能是因为健康状况往往与经济状况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很多老人因病致贫,负担不起入住养老机构的费用,所以倾向于居家养老。
当生活自理能力预期由部分不能自理转变为严重不能自理时,不同性别、经济状况自评老人的养老意愿并没有呈现出显著差异,而不同受教育程度老人的养老意愿存在显著差异。受教育程度越高老人越倾向于机构养老,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受教育程度较高老人更易接受有别于传统的养老方式,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与其职业和收入高度相关,较好的职业和收入使他们拥有较强的经济能力,进入老年后能够负担得起入住养老机构的费用,对子女的依赖程度小。
据统计,2007年7月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需求量为61.38万人〔5〕,而老年护理医院与养老机构提供的护理服务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大量的护理需求需要依托于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和家庭的非正规照护服务来得以满足。而在目前家庭照护功能弱化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是弥补家庭照护功能弱化的有效措施。居家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服务相比,既可以让老年人在不用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情况下得到社会化的照护服务,又为社会和家庭节省了一大笔开支,符合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意愿。政府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时,应关注社区为老服务资源的整合,努力探索灵活性、针对性更强的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本研究说明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自理能力弱化后的照护问题,这就对养老机构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上海市在建设新增养老床位时,不仅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养老机构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能力,
重视护理员队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照护需求。本研究发现,公办养老机构合理的价格和较好的服务是吸引老人入住的最重要原因。民办养老机构与公办养老机构相比,在价格和服务质量方面显然存在差距,而且在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从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它们终将成为行业中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 龙书芹,风笑天.城市居民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江苏四城市老年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7;(1):98?8.
2 初 炜,胡冬梅,宋桂荣,等.老年人群养老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2):837?8.
3 陆杰华,白铭文,柳玉芝.城市老年人居住方式意愿研究—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为例〔J〕.人口学刊.2008;(1):35?7.
4 邓 颖,李宁秀,刘朝杰,等.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6):731?2.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5 施永兴.上海市老年护理意愿服务现状与政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16.
【关键词】 养老意愿;城市老年人;上海
在人口老龄化和家庭核心化的背景下,大城市养老服务供求矛盾凸显。为了更好地整合和配置养老服务资源以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了解城市老年人的养老意愿是首要前提。养老意愿是指人们对养老这个行为所持有的看法及态度〔1〕。养老意愿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人群或者同一人群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其养老意愿呈现出较大差异。以往研究发现,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其养老意愿存在显著影响〔2~4〕,但绝大多数研究设计往往分析的是同一时点上具有不同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群的养老意愿差异,那么对于同一老年人群而言,其养老意愿是否会随着自身生活自理能力弱化而发生变化?当生活自理能力由部分不能自理向严重不能自理转变时,影响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因素是否会有不同?这是现有研究未涉及的方面。基于此,本文利用调查数据,在预设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严重不能自理两种情形下,对上海市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对2007年末实际居住在上海市长风街道的户籍老人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在家中居住的老人313位,在养老机构居住的老人90位,共回收有效问卷40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中预设“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和 “生活严重不能自理”两种情况,让被调查者根据其养老意愿分别作答,“养老意愿”操作化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情况。运用二项Logistic 回归方法分析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模型的因变量为养老意愿,“居家养老”被赋值为1,“机构养老”被赋值为0。自变量主要从老年人的人口特征、经济特征、健康特征和居住特征中筛选,在人口特征方面主要选取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4个变量,在经济特征方面选取了经济状况自评变量,在健康特征方面选取了健康状况自评、患病种类数两个变量,在居住特征方面选取了居住方式变量。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中二项Logistic回归向后筛选策略(Backward:Conditional
),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2 结果
2.1 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变化
在两种不同生活自理能力的预期下,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8,P=0.028)。当将来生活自理能力由部分不能自理转变为严重不能自理时,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比例从41.7%上升到49.4%,而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比例从58.3%下降到 50.6%。见表1。表1 二项Logistic回归老年人特征变量的统计描述及其与因变量的交互分析(略)
2.2 老年人养老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在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预期下,对老年人养老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是性别、年龄、居住方式、健康状况自评和经济状况自评。女性老人与男性老人相比,更倾向于机构养老〔Exp(B)=0.449,P<0.05〕;年龄越高者越倾向于居家养老〔Exp(B)=1.090,P<0.001〕;与独居老人相比,仅与配偶同住老人〔Exp(B)=3.221,P<0.05〕或与家人同住老人〔Exp(B)=4.947,P<0.001〕更倾向于居家养老;与健康状况自评较好老人相比,健康状况自评较差老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Exp(B)=3.350,P<0.05〕;与经济状况自评较好老人相比,经济状况自评一般老人〔Exp(B)=0.334,P< 0.01〕或经济状况自评较差老人〔Exp(B)=0.268,P<0.05〕更倾向于机构养老。在生活严重不能自理的预期下,对老年人养老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方式和健康状况自评。年龄越高者越倾向于居家养老〔Exp(B)=1.047,P<0.05〕;受教育程度越高老人越倾向于机构养老〔Exp(B)=0.242,P<0.01〕;与独居老人相比,与家人同住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Exp(B)=2.615,P<0.05〕;与
健康状况自评较好老人相比,健康状况自评较差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Exp(B)=3.063,P<0.05〕。见表2。表2 城市老年人养老意愿的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略)
3 讨论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在生活部分不能自理或严重不能自理能力的预期下,不同年龄、居住方式和健康状况自评老人的养老意愿存在显著差异。从年龄考察,年龄越高老人越倾向于居家养老,这可能是因为高龄老人受传统养老观念影响较深,认为老年生活能够得到家人的照顾是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希望能够在家中颐养天年;从居住状况考察,仅与配偶同住或与家人同住老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这是因为同住的生活模式能够使老人获得来自配偶或家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其机构养老的意愿就相对较弱;从健康状况自评考察,健康状况自评较差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这可能是因为健康状况往往与经济状况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很多老人因病致贫,负担不起入住养老机构的费用,所以倾向于居家养老。
当生活自理能力预期由部分不能自理转变为严重不能自理时,不同性别、经济状况自评老人的养老意愿并没有呈现出显著差异,而不同受教育程度老人的养老意愿存在显著差异。受教育程度越高老人越倾向于机构养老,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受教育程度较高老人更易接受有别于传统的养老方式,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与其职业和收入高度相关,较好的职业和收入使他们拥有较强的经济能力,进入老年后能够负担得起入住养老机构的费用,对子女的依赖程度小。
据统计,2007年7月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需求量为61.38万人〔5〕,而老年护理医院与养老机构提供的护理服务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大量的护理需求需要依托于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和家庭的非正规照护服务来得以满足。而在目前家庭照护功能弱化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是弥补家庭照护功能弱化的有效措施。居家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服务相比,既可以让老年人在不用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情况下得到社会化的照护服务,又为社会和家庭节省了一大笔开支,符合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意愿。政府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时,应关注社区为老服务资源的整合,努力探索灵活性、针对性更强的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本研究说明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自理能力弱化后的照护问题,这就对养老机构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上海市在建设新增养老床位时,不仅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养老机构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能力,
重视护理员队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照护需求。本研究发现,公办养老机构合理的价格和较好的服务是吸引老人入住的最重要原因。民办养老机构与公办养老机构相比,在价格和服务质量方面显然存在差距,而且在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从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它们终将成为行业中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 龙书芹,风笑天.城市居民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江苏四城市老年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7;(1):98?8.
2 初 炜,胡冬梅,宋桂荣,等.老年人群养老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2):837?8.
3 陆杰华,白铭文,柳玉芝.城市老年人居住方式意愿研究—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为例〔J〕.人口学刊.2008;(1):35?7.
4 邓 颖,李宁秀,刘朝杰,等.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6):731?2.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5 施永兴.上海市老年护理意愿服务现状与政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