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错位”现象探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错位”现象探究
李 雯
(南京市秣陵中学,江苏 南京 211111)
摘 要:语言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其实就是在学习与了解西方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并且我们要学会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我们才能以开放的宽容的心态去认识他语言的变异,以及进行合理的判断与吸收对方的文化信息和了解相关的文化内涵。本文着重探究了英语教学中一些“文化错位”的现象。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错位;现象探究
一、词汇中的“文化错位”现象
(一)颜色词在英汉对译中的错位
词义都具有概括性,颜色词也不例外。汉语中“红”就包含了无数种有细微差别的颜色。“大红、粉红、橘红、品红、肉红、水红、桃红、腥红、血红、嫣红”等几十种颜色都属于红的范围。不同语言间的颜色词有各自不同的颜色意义,因此在英汉对译中有时就不一定有完全对应的等值词。如black tea(红茶,汉语不叫“黑茶”),可是红糖却是brown sugar(而不是red sugar,化学上叫“黄糖”),brown bread(黑面包),black cloth(青布,不一定是“黑布”),purple wine(红葡萄酒,不是“紫色酒”,blue films(黄色电影不是蓝色电影),green-eyed(眼红,不是眼发绿),而with red eyes则指眼睛哭得发红。
(二)动物的词在英汉对译中的错位
中国人对“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亚洲四小龙”。而西方人对“dragon”却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是灾难的象征。所以在英语中,“亚洲四小龙”被译成 four tigers而如果把一个woman叫做dragon,意思则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 英语中lion是百兽之王,是“勇敢、凶猛、威严”的象征,英国国王King Richard I由于勇敢过人,被称为the Lion-Heart。英国人以lion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The British Lion就是指英国。英语中有许多与lion有关的习语,如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虎穴),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虎头蛇尾),like a key in a lion' hide(狐假虎威),译成汉语时,lion习惯上用“虎”代替,因为中国人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用“虎”来表示勇敢、凶猛、威严。如:虎视眈眈、放虎归山、谈虎色变、为虎添翼、猛虎下山等。peacock(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而peacock在英语中的意义基本上是否定的,表示one making a proud or arrogant display of himself(一个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它不强调孔雀美丽的一面,而强调骄傲的一面,英语中有the young peacock(年轻狂妄的家伙)、proud as a peacock等用法。
(三)数字词在英汉对译中的错位
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认为单数吉利,如:在表示更深程度时,常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再加上“一”: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十分感谢、千恩万谢),have one thousand one things to do(日理万机)等;基督教文化的三位一体(the trinity)确定了“三”的神秘文化内涵,人们习惯于把事物存在的量或其发展过程一分为三,以图吉利。然而“十三”却被视为凶数,对其避之惟恐不及,楼房的第13层,常用“12A”代替,飞机、火车、剧院等没有第13排,每月的第13日都不宜进行庆典的喜庆活动. 与之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人们喜欢双数的偶合意义,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形容处世有方是“四平八稳,形容交通便利为“四通八达”,百事顺心为“六六大顺”,美不可言为“十全十美”.
二、习俗文化中的“文化错位”现象
习俗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所形成的习惯和风俗。如果仔细对比一下中西两种文化中有关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例子,我们就不难看出它们的差别。 中国人的婚礼一定要穿大红,丧礼则是从头到脚的白,大喜与大悲洋溢其间。热闹与悲伤的气氛充斥在婚礼的锣鼓与丧礼的唢呐声中。西方人婚礼穿白色婚纱,以示纯洁高贵。丧礼一定要穿黑色体现庄严肃穆。安静是两者都不可或缺的。比如,英语“The lady went up the aisle with one man and came back with another.”一句,意为“这位女士同一个男人走了礼坛,却同另一个男人走回来。”它蕴含着西方文化中的婚礼习俗,即新娘由父亲带着走上婚礼的神坛,然后交给新郎。如若不懂西方这种婚礼习俗,就无法理解,还真以为这位新娘片刻换了郎君呢!
三、中西审美情趣的“文化错位”现象
以美国迪斯尼动画片《白雪公主》为例,王子充满爱的深情的一吻是白雪公主死而复生的秘诀,而在中国电视台上演的由中国人改编的《白雪公主》中,这个情节被改成小矮人安葬白雪公主时不慎摔倒,使白雪公主的毒苹果从喉咙中吐出死而复生,这充分反映了中西方对于爱情地位和力量的不同理解。
在西方,爱情往往被视为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在德、法两国民间流传的骑士传奇《特利斯坦和绮瑟》中,特利斯坦和绮瑟无意中喝了一种药酒,这种药酒使人永远相爱。尽管他们受到绮瑟的丈夫马尔克国王的残酷迫害,但他们的爱情永远消灭不了。西方文学中的爱情还可以使人摆脱厄运,绝处逢生,在《格林童话》中的“睡美人”里,王子充满爱情的一个吻使公主死而复生,整个王宫都苏醒过来。在著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正是王子忠贞的爱情,使奥杰塔公主恢复了人形,击败了巫术。
总之,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不同民族的语言既受到本民族社会文化的制约,又反映各自特定的文化内容。如果某一民族的人们不了解某一特定民族的文化因素,则不可能进行有效与顺利的交际。因此,只有正确对待“文化错位”现象,才有建立良好的世界文化观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