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情境设置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热度0票  浏览113次 时间:2010年12月29日 13:13
【摘  要】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动来自于学生动态的发展。创设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创造互动学习机遇,促进多向交流,捕促点化,不断生成课堂教学资源,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挑战性、发展性,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与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组织再创造,创设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把知识赋予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数学学习活动,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的。中国论文发表
        1.在情境中引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生动有趣,或富有新意,或悬念重重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在情境中导入新课,让学生对一堂数学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论文发表
        1.1 在故事情境中引入新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的提出的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结合知识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出知识。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时,运用媒体创设情境,讲一个“八戒分挑”的故事;一天,猪八戒带着20只小猴子到果园去摘了90个桃子,然后对小猴子们说:“90个桃子你们20只来分,每只分4个,剩下一个就给俺老猪吧”。他怕小猴子们不相信,就列了一道算式(9÷2=4……1),小猴子们信以为真,就各自拿了自己的桃子高兴地吃开了。直到孙悟空赶来,才戳穿了八戒的骗局。同学们,你们知道聪明的孙悟空是怎样发现八戒的骗局的吗?这样引入新课,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题教学富有童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非常集中的主动去研究商末尾是0的除法计算方法。
        1.2  在问题情境中引入新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问题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的把书上的“句号”转变成“问好”,把“问好”溶于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遇到问题,促使学生努力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这样设计:请学生拍手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教师进一步问:你们能把你心中半个月饼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吗?此时,学习分数成为学生自身的愿望了。
        1.3 悬念情境中引入新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认知规律创设悬念情境,增加数学知识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状态。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453”,让学生计算判断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接着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必须不用计算就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例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是否能被3整除,学生感到十分惊讶,想老师一定有什么秘决,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最大的愿意。
        2.在情境种探究知识
        2.1 在操作情境中探究新知。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寻找规律方法,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时,教师让学生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出一个长方形,观察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各是多少,通过操作思考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系;再让学生用面积单位量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的装饰板的面积,列表统计,观察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手脑并用。在操作、思考中实现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  交流情境中讨论学习。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人”的心理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创造讨论的情境,精心组织学生讨论,为学生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时。教师让学生判断“边长为4 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是16”的正误,学生意见产生分歧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组际交流,使学生知道可以从周长和面积的含义、计算方法及计量单位这三方面去比较周长和面积的不同,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发展,也让学生感受到思考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进行。
        3.在情境中运用知识
        3.1  在游戏情境中运用知识。小学生很喜欢游戏活动。为了避免单一的计算和简单的重复,在数学知识运用中,经常创设游戏情境,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寓教于乐,以趣促思,并且注重全体参与。如摘苹果、分蛋糕等,都是较好的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后,教师创设“商店买东西”的情境,设一“柜台”,上面放着许多标有价格的商品,让学生来“买”其中的两种特品,算出要多少钱,学生情绪高涨。百买不厌,这样的话动既巩固了新知,又达到了课虽尽而余趣犹存的效果,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2 实践情境中运用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无处不用到数学,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反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巩固深化所学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运用知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设计物品的包装,计算哪种包装材料比较节省;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后,让学生设计优惠物品购买方案,计算怎样购物花钱较少等活动,即让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眼肖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具体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创设形象、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的知情意同步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4.创造互动学习机遇,促进多向交流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生生交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问题和差异是形成课堂互动局面的重要资源,教师如何当好互动机遇的提供者、创造者呢?
        4.1  巧设善意“陷阱”,引发“冲突”。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积累、认知水平、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等往往不尽相同,由此而产生的生生间的争辩常常可以激起更多学生的思维火花,引起更深人思考和更广泛的讨论,从而促进更高质量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针对具体内容充分估计学生的思维可能性,巧妙地设置善意“隐阱”,自然引发生生间的争辩,记得在总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有个学生提问:“一张长方形纸是不是长方体?”这突如其来的问题真让我们暗中惊喜,但我们没有直接回答而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你们认为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结果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一张长方形纸不是长方体,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因势利异,让学生学习电视上辩论赛的做法,认为是长方本的为正方,认为不是长方体的为反方,正方:我们认为一张长方形纸张具有我们这学期学习的长方体的特征,所以它是长方体。反方:怎么可能呢?若是长方体,那为什么老师都这样讲“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线”。而不是说“长方体”纸张?而且记得吗?以前学习长方形时,还用长方形做学具呢?正方:没有了,正方:请问,它有没有高?有没有侧面?反方:那么薄的一张纸,哪有啊?正方:有!请看,(正方儿个同学赶紧每人拿一本作业纸重桑起来成为长方体)这不是长方体吗?反方:(点点头)对。正方:这个长方体是由250张方形作业纸叠志的,它的高是5厘米(边说边量),那么,一张作业纸的高是多少呢?反方:0.02厘米。正方:0.02厘米不是高度吗?所以,我们认为这张作业氏是高为0.02厘米的长方体。反方心服口服,全班同学服以热烈掌声。学生的个性真的被我们放飞了,这节课,因学生的一个问题而改变了原先设计的教案,这何尝不是一节成功的课,因为在这节课中,学生的收获更大了,体会更深了。
        4.2  引进多用教具,展开个性思维。在课堂里适度地引进多用教具,有利于全体学生显现不同层次的个性化的思维。开放问题的答案不唯一,不同的学生常常找到不全相同的结果。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唯一的,而推导公式的过程可以是开放的,有的同学把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拼成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有的则沿一个三角形的高剪开拼到一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上成已经学过的长方形,还有的用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不同的策略形成多向的丰富交流。
        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一个渐进的、发展的过程,探究过程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喜乐,也有沮丧,探究的过程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如我们在一次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示了一道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在一昼夜中,时针与分针一共有多少次成直角?有的同学慢慢地计算;有的同学在纸上画草图,有的同学直接拿出手表(事先要求准备的)用手拨动指针,很快得出答案……虽然每个人都得出了答案,但大家都有自己的收获,因为他们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获得了独特的体验。
        4.3  组织探索交流,促进有效互动。学习需要独立的思考,也需要伙伴的合作。每个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质量是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基础。每个学生是否经过自身充分的思考也是实现有效交流的前提。而在与其他伙伴紧密、丰富的合作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有助于学生更深层的探索和发现,也有利于学生在认知、心理、情感儿方面获得成功的体验。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是相辅相成的,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组织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有效互动。第一要保证学生有一定独立思考的时间,第二要提供合作性任务,组织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师生、生生间、小组与小组间、小组与个人间的交流讨论,形成多无网络式的互动。如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我这样安排教学环节:(1)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预习情况下通过合作制定出本小组的学习目标,结果九个小组学习目标中有以下4个问题;①非0自然数按照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可以分哪儿种情况?②什么叫质数?③什么叫合数?④合作质颖,学八探索,在这一环节,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①质数和合数是无限多的吗?为什么?②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还有别的方法吗?③1即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那是什么数?④非0自然数分为合数、质数、1,那0怎么办?0也参加分的话该怎么分?⑤是不是所有的质数都有是奇数?⑥不是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⑦不是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⑧是不是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⑨质数和奇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⑩39是什么数?质数吗?课后,我们向学生了解质疑情况,他们说,通过小组合作发现了原本自己没发现的问题,第二,有时,觉得对某知识不理解,但具体是什么问题却说不来,通过合作,这种情况就解决了,第三,有的是问题可以随时通过别人的帮助得到解决。而最重要的是每小组中的后进生也都能提出一、两个问题,改变了无问题的状况。看来,合作质疑给学生带来了成功的喜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倡导知识是在活动中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的,通过语言表达自主“内化”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设置丰富的教学情境,把教转化为学。在学生的活动基础上,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实现在“动态”中落实教学,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学生的生命活力得到充分发展,使课程变得更具人文关怀,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和乐趣。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TAG: 发表论文 法学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