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研究生科学道德失范行为及解决对策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112次
时间:2020年12月01日 15:10
刘潞 /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道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而教育的最高层次——高校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失范行为却日益增多。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并改善高校研究生的科学道德教育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研究生;科学道德
众所周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现有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经济、政治领域的根本性变革,也影响了文化、体育、伦理道德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向人类社会提出许多新的课题。新形势下,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国家加大了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部分高校研究生招生自主权的放开到研究生录取数量的连年增长,无不表明新时期国家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决心。
然而,近年来,科学道德已成为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道德是人本能的东西,更是后天养成的合乎行为规范和准则的东西。它是社会生活环境中的意识形态之一,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具体表现为以调节、认识、教育、平衡和评价等道德功能来指导人们的各种行为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而科学道德正是在科学中更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科学不能只是单纯的研究新的东西而摒弃了调节社会基本关系的道德。所以,科学必须是建立在良好的道德结构之上的。
一、研究生科学道德上失范的现象
在研究生数量逐年增长的同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当前的研究生科学道德总体情况是较好的,但近几年来,也发生了不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违反科学道德的不良现象。在 2006 年 5 月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周济部长就明确指出,总的来说,高校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是好的,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一稿多投现象
一稿多投或多发的现象在研究生中是最为明显、最为普遍的。现在的各类高校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研究生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发表数量或质量都有严格的要求,再加上毕业后找工作和在学期间评奖学金等的需要,这使得很多研究生一味追求发表文章的篇数,把相似内容的文章略作修改后又称为一篇新的文章在另一刊物上发表。而不少研究生认为,一稿多投这种事在最后只要标明是一个刊物就无关大雅,并没有违背科学道德。
(二)论文剽窃、抄袭现象
学术研究的核心在于创新,特别是研究生这种高层次人才的研究成果更应该突出创新,突出原创性。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的调查曝光,使得不少学术论文剽窃抄袭的丑闻被揭露出来,例如翟某某论文抄袭事件。抄袭者从硕士到博士,从学生到导师,大有不抄何以为研究之势,也正是应了一句俗语:天下文章一大抄。一项对研究生导师的调查表明,约有 25% 的导师曾发现学生论文中有抄袭现象。不可思议的是这么多抄袭的论文最后居然都能顺利通过审查,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科学道德危机已经很严重了。
(三)伪造和篡改实验数据
无论是科学实验还是社会调查,都经常要用实验或调研来获取某些数据以支撑推论或得出结论。如今研究生在校时间大约是 2 年左右,而对于一些基础学科来说这可能仅仅是一个短暂的实验周期而已。由于时间的紧迫,导师的催促,伪造篡改数据使得自己的论文能够顺利过审,拿到学位这种做法以及被非常多的人使用,而且代代相传。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过:剽窃别人的成果或者是为了沽名钓誉创造新学说而篡改研究真相,伪造实验数据,这是地地道道的学术骗子。
这种对待科学的态度是万万要不得的,特别是对于处于科研人才培养梯队中的研究生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除了上述现象外,还会有很多诸如考试作弊、“枪手”
代写论文、论文参考文献弄虚作假等现象,也在研究生培养中较为普遍地存在。
二、研究生科学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学生的自身能力不足
科学道德失范的根本原因在于研究生自身能力不足。“肚子里没真货”,系统的专业知识没有真正掌握,对任何知识都是一知半解。许多研究生学习状态还处于本科阶段,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清楚作为一名研究生要做什么,如何做,系统的科研方法也有所欠缺,社会经验不足,为人处世不老道,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保质保量的完成导师安排的任务,担心不能按时毕业,无法获得研究生学位。年轻人在性格上普通争强好胜,做事时急于求成,于是急功近利、铤而走险。
这就导致了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的现象频发。
(二)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不足
“修身养性”,是人一辈子的事。研究生大多处在青年时期,思想还在不断发展,还处在修身养性的发展期间,道德素养自然就不够成熟,自律性较低。
目前,各大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往往都是偏重能力的培养,把科研能力作为评价研究生水平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往往导致了研究生道德素质的畸形发展。自2010 年起,中国科协、教育部每年都会定期组织各省教育厅、高校联合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1] 。但从目前开
展的学术诚信教育情况来看,大多数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还是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行动、轻实效”的问题。
(三)科研评价制度出现问题
当前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很多高校在学术和研究生管理评价方面都过于量化指标,缺乏动态的评价,这使得各种新模式都大同小异,属于换汤不换药。研究生培养的奖学金和评优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没有达到激发学术创新能力,调动学术积极性,提高学生学术水平的初衷。进而导致了高校研究生片面追逐眼前经济利益而枉顾科学道德的失范行为。
(四)时代大环境的变迁
当前研究生培养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国际看,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各种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严峻的挑战。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往往先是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各种思想文化潮流间的相互激荡,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各种途径对我国教育体系进行思想和文化的渗透日益激烈,这大大增加了研究生科学道德培养工作的难度。
从国内看,我国经过改革开放 40 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研究生也是社会中的人,受着社会和学校的双重影响,在社会极大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刺激到了研究生的发展。
发展市场经济极大地提升了人们追求物质的欲望,越来越多的向学术界蔓延。北京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马重芳曾讲述过一个骗经费的故事:“这种事情现在还有,为了拿到钱,科研人员弄虚作假。在座各位还在拿科研经费的很少,否则,有些事不愿意说,因为申请不到科研经费任何事情都做不了。” [2] 在社会普遍看重商品经济的今天,科学已经成了某些人牟利的手段。应用研究成果的商品化是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渠道,这也是必然的。但是很多科研人员往往向社会介绍或推广未经验证的、不成熟的技术,甚至以落后技术改头换面骗取经费。
三、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加强研究生的科学道德教育工作已是各大高校的当务之急,为了更快地提高研究生的科学道德意识和水平,以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大学术道德、学风建设和学术规范宣传力度首先要加大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宣传力度,尤其要大力宣传各类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相关文件、规定,让全社会尤其是研究生充分掌握并理解良好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内涵外延,领会其中的精神和重要意义。形成自我监督、自我规范的自觉行为。从而逐步减少进而杜绝学术造假、科研不端行为的发生
[3] 。
(二)重新定位研究生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一方面存在“一刀切”
现象,没有充分考虑不同高校,不懂学科的差异;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不能体现当前形势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应该重新定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明确研究生评价体系。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竞争非常激烈,但毕业考核却非常宽松,只要发表论文,几乎所有研究生都能够顺利拿到毕业证书。研究生学位授予评价看重发表论文数量和学分完成情况这些表面化的可操作性指标,尽管现在开始实行盲审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盲审也足以改变我国研究生论文评价制度,对于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提高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三)建立完善合理的研究生毕业评价体系
目前研究生质量评价都只注重是否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学术论文,还规定“论文发表刊物目录”,只要在所列刊物发表足够数量就算达标,这种形式主义的规定反而会导致做学问的浮躁心态和学术道德的缺失。因此,要进行研究生评价体系的改革,尤其是毕业要求的改革,一方面应该根据学术型和应用型硕士的不同培养目标,从整体上考虑知识结构的基础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应用性,改变学术型和应用型一概而论的认识,毕业不再要求单一的学位论文形式,可以采用科研成果,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作为毕业要求。
(四)开设科学道德规范课程
由于研究生的“先天不足”,在本科阶段几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完整的科学道德规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未涉及科学道德教育,导致相当多的研究生对科学道德规范不了解,一不小心违反规定自己都不知道。
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展科学道德教育,首先应该研究相关的问题,找出研究生科学道德失范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构合理有效的科学道德课程。为提高研究生科学道德水平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把多种形式的宣讲,与合理合法的监督机制向结合,树立失范行为可耻的科学道德风气
[4] 。
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归根结底是理想信念问题,而研究生作为将来从事科研活动的主力军,关乎着国家的未来,承担着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重任,需要社会、高校、导师以及研究生自身的全面配合,更需要学术界自身不断的努力。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杜绝各类失范行为的发生,才能保障研究生培养事业的健康与蓬勃发展,推动国家与民族的繁荣和富强。
参考文献:
[1] 杜鹃 . 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研究 [D]. 中北大学 .2012.
[2] 李健 . 两院院士痛陈学术腐败,专家呼吁建学术信用制度[N]. 中国青年报,2005-01-27.
[3] 冯 建 华 . 如 何 有 效 治 理 学 术 不 断 [N]. 中 国 社 会 科 学报 .2009-09.
[4] 王文利 , 何振海 .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 -- 以美国大学为参照 [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