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合并返流误吸36例病人麻醉探讨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侯勇 孟秀荣 侯颖波
热度0票 浏览118次
时间:2011年1月03日 10:14
【摘要】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返流误吸病人的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 迅速清除呼吸道内的返流物。立即气管插管,呼吸道冲洗,人工呼吸。气管内予以地塞米松、阿托品等药物,持续监测SpO2。结果 36例病人除9例因伤势过重未及时予以手术即死亡外,其余27例在手术过程中SpO2均恢复正常,且术后无呼吸功能不全的表现。结论 彻底清除呼吸道内的返流物,保持畅通良好的呼吸通道,是麻醉和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降低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主要措施。发表论文网站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呼吸道畅通 人工呼吸
2006年3月—2010年3月,我们对27例颅脑损伤合并返流物误吸的病人,进行迅速清除呼吸道返流物,立即气管插管,气道冲洗,人工呼吸,气管内予以地塞米松、阿托品等药物进行麻醉处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发表论文网站
1.1 临床资料 全组36例病人,男28例,女8例。年龄16—65岁。其中车祸所致颅脑面部损伤26例,高处坠落6例,酒后摔伤所致颅内血肿4例。 SpO2<60%者12例,SpO2<80%者17例,SpO2<90%者7例。所有病人除颅脑CT检查外,均未做术前准备。病人进入手术室,均见有呕吐物及口腔、鼻腔出血,并伴有呼吸困难,SpO2低下,且肺部听诊有哮鸣音为诊断依据[1]。
1.2处理方法
1.2.1立即将病人头偏向一侧,并置头低位,充分吸引清除口腔、咽腔呕吐物及积血。
1.2.2气管插管,控制呼吸道,需麻醉诱导的28例用芬太尼、力月西、丙泊酚、氯化琥珀腥咸,诱导时应以小潮气量面罩给氧,直接插管的8例。
1.2.3气管插管后保持头低位,吸净气管内的误吸物,吸引时注意观察吸出物的性状。并用生理盐水10ml+地塞米松10mg冲洗气管2—3次,充分吸净后,手控人工呼吸,应以小潮气量通气为好。
1.2.4持续监测SpO2有所改善后,再经气管导管用生理盐水10ml+阿托品0.5mg(东茛菪碱3mg)+地塞米松10mg分2 次注入气管内。
2 结果
经上述处理,除9例因伤势过重死亡外,其余病人在手术过程中SpO2均保持在90%以上,肺部听诊呼吸音清晰,无明显哮鸣音,16例清醒拔管,11例带管回病房,术后72小时监测,27例病人呼吸良好,SpO2>98%,无呼吸功能不全的表现。
3 讨论
通过本组颅脑损伤合并返流误吸病人的救治,我们深刻地认识到:(1)对病人发生或怀疑有返流误吸时,应迅速选择麻醉,积极配合手术医师救治病人,不要因未做术前准备而延误了救治时机,以免造成广泛的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损伤,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2)处理方法应迅速准确,充分得当,置病人头低位非常重要,利用体位和重力的作用,使返流误吸物从气管向口腔方向流动,不至于继续向肺部漫延。(3)人工呼吸应以手控低压小潮量通气,避免了机控呼吸的高压气流将误吸物压入终末支气管及肺泡的可能性。(4)采用气管内给药的方式,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受损的呼吸道粘膜,缩短了静脉给药的起效时间,对防治气管粘膜水肿和保护肺泡的功能都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减少了呼吸道分泌物,有利于麻醉的操作和管理。(5)术毕气管导管的拔除,应视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及清醒情况而定,对术后没有完全清醒的病人应将气管导管保留,带回病房以确保安全。
总之,我们认为对颅脑损伤合并返流误吸的病人采取上述麻醉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参 考 文 献
[1]杭燕南.《当代麻醉与复苏》.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79—180.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呼吸道畅通 人工呼吸
2006年3月—2010年3月,我们对27例颅脑损伤合并返流物误吸的病人,进行迅速清除呼吸道返流物,立即气管插管,气道冲洗,人工呼吸,气管内予以地塞米松、阿托品等药物进行麻醉处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发表论文网站
1.1 临床资料 全组36例病人,男28例,女8例。年龄16—65岁。其中车祸所致颅脑面部损伤26例,高处坠落6例,酒后摔伤所致颅内血肿4例。 SpO2<60%者12例,SpO2<80%者17例,SpO2<90%者7例。所有病人除颅脑CT检查外,均未做术前准备。病人进入手术室,均见有呕吐物及口腔、鼻腔出血,并伴有呼吸困难,SpO2低下,且肺部听诊有哮鸣音为诊断依据[1]。
1.2处理方法
1.2.1立即将病人头偏向一侧,并置头低位,充分吸引清除口腔、咽腔呕吐物及积血。
1.2.2气管插管,控制呼吸道,需麻醉诱导的28例用芬太尼、力月西、丙泊酚、氯化琥珀腥咸,诱导时应以小潮气量面罩给氧,直接插管的8例。
1.2.3气管插管后保持头低位,吸净气管内的误吸物,吸引时注意观察吸出物的性状。并用生理盐水10ml+地塞米松10mg冲洗气管2—3次,充分吸净后,手控人工呼吸,应以小潮气量通气为好。
1.2.4持续监测SpO2有所改善后,再经气管导管用生理盐水10ml+阿托品0.5mg(东茛菪碱3mg)+地塞米松10mg分2 次注入气管内。
2 结果
经上述处理,除9例因伤势过重死亡外,其余病人在手术过程中SpO2均保持在90%以上,肺部听诊呼吸音清晰,无明显哮鸣音,16例清醒拔管,11例带管回病房,术后72小时监测,27例病人呼吸良好,SpO2>98%,无呼吸功能不全的表现。
3 讨论
通过本组颅脑损伤合并返流误吸病人的救治,我们深刻地认识到:(1)对病人发生或怀疑有返流误吸时,应迅速选择麻醉,积极配合手术医师救治病人,不要因未做术前准备而延误了救治时机,以免造成广泛的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损伤,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2)处理方法应迅速准确,充分得当,置病人头低位非常重要,利用体位和重力的作用,使返流误吸物从气管向口腔方向流动,不至于继续向肺部漫延。(3)人工呼吸应以手控低压小潮量通气,避免了机控呼吸的高压气流将误吸物压入终末支气管及肺泡的可能性。(4)采用气管内给药的方式,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受损的呼吸道粘膜,缩短了静脉给药的起效时间,对防治气管粘膜水肿和保护肺泡的功能都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减少了呼吸道分泌物,有利于麻醉的操作和管理。(5)术毕气管导管的拔除,应视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及清醒情况而定,对术后没有完全清醒的病人应将气管导管保留,带回病房以确保安全。
总之,我们认为对颅脑损伤合并返流误吸的病人采取上述麻醉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参 考 文 献
[1]杭燕南.《当代麻醉与复苏》.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