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水平体育教学管理的研析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125次
时间:2010年8月20日 15:06
摘要:教育部《87》数字008号文件下发已近20年,被允许特招体育特长生的艺术学院也在逐年扩大,各高校在高水平体育的竞争与投入方面的“较量”也日趋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已越来越多地成为现实。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为高校办高水平体育带来了更多的契机,本文就高校办高水平体育的教学训练特点及管理进行了一些研析。
关健词:高等教育 高水平体育 训练 管理
0 引言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国力的增强,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国家竞技体育的重心在慢慢地向着教育领域进行着战略回归转移。为了更加健康地推动高水平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本文就当前高等教育中的高水平体育的教学、管理谈以下观点。
1 高校高水平体育教学训练的特点
1.1 突出强度重质量:我国运动员专业体制的教学训练是以训练时间的积累来培养优秀运动员,专业队训练的最大资源是时间,时间是以训练为中心来安排。而高校教学训练时间的资源恰恰是最稀缺的。高校学生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来训练,他们相当大的精力要用来进行大学学业的学习。如何应对、解决这一矛盾?高校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训练理念,要精心计划每次训练课的内容,循序渐进地提高训练水平,突出训练的强度。训练要围绕着强度的核心目标来进行。所谓强度,包括了生理强度、心理强度、技术强度等。
1.2 针对训练挖潜力:高校体育生的训练尤要重视其针对性。经历中学训练的学生,身体素质、专项运动技术尚不成熟完善,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很辛苦,一个教师往往带好几个项目的学生训练,专项技术和能力不可能抓的很细很全面。这就给高校教师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教学训练任务:认真选好有发展潜力的“半成品”,经过高校阶段的训练变为“成品”直至“精品”。这就需要强调再针对性上下工夫,高校教师在训练上一定要把准这个“脉”。体育生在大学时期是身体发育最终成熟期,应该是出成绩的时期,结合个人的特点,抓住思想上、技术上,素质上,心理上等方面的主要问题矛盾,在指导思想上、技术、战术、训练安排、训练手段、训练要求等等方面加强针对性的训练,就会较快地提高运动成绩。
1.3 比赛训练出成绩:高效办高水平体育同学校其它学科一样,重在出成果。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必须在竞技的环境中才能体现出来。高校要积极组织学生运动员参加各种体育比赛活动,在比赛中才能更好的锻炼队伍,提高水平,完善技术。各种比赛就是一种最积极最有意义的训练检验和大强度训练方式。运动员只有通过多次的比赛锻炼,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自己、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他们才会深刻体会努力、勤奋、付出、与成就、获得、荣誉的真实感受。
1.4 文化修养显特色:新一代的大学生运动员应战线其特色与风采。而这个特色与风采就是文化修养素质。文化修养素质的培养是高校高水平体育教学训练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在日常训练工作中,要点点滴滴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自觉地用大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体育赛场上要有“霸气”而遵纪守法,生活中文明礼貌且富涵“谦气”,训练上拼搏进取要充满朝气,用实际行动来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时代体育精神,作一个合格的先进体育文化的代表与宣传者。
2 高效应对的措施
2.1 建设一支合格的教练队伍:高校办高水平体育,首要的是建设一支合格的教练员队伍。在人员聘用上采用竞争上岗的教练负责制,教练员要政治思想好,要善于学习,对专项技术有深刻的理解,训练方法有创造性,对国内外该项目的技术前沿发展有所把握,敬业精神强的教师担任。目前,我国高校由于体制和条件的限制,还很难涌现出名牌教练。高校在积极挖掘培养自己的人才潜力的同时,也可适当引进人才。要充分认识到高水平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性,长期性,复杂性与系统性。
2.2 以人为本改革体制:多年来高校带队训练的老师其岗位定职并不明确,在人们的思想里一般的理解为“兼职”,大学体育老师主要是上公共体育课。这种观念反映在体制上就是高校至今在教练的聘任职称上没有一个成文的文件,训练工作的优劣,成绩的大小全凭领导的印象和需要,今年重视,明年可能就不那么重视,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缺乏制度上的认定。正因为如此,高校训练员的工作岗位缺乏竞争力,与专业队训练的竞争压力无法相比。高校带训练的教师待遇偏低,仅以北京大学为例上一次普通学生的体育课90分钟,课时费是40元;而一次训练课平均150—180分钟,课时费是20元。大学体育教师的工作头学很多,体育课,体育科研,群体工作,课余训练及相关的社会工作等。而高水平的体育训练是一项科学的严谨的系统工程,从事高水平训练的教练一定要从这些繁杂的工作中相对地脱离出来,一心一意带高水平的训练。在学术职称的评定方面,有突出训练成绩的教练应肯定他们在学术职称上的地位。既办高水平体育,相关的体制就要跟上。尤其是要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给教练的工作及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相信,这是高校办好高水平体育的重要举措。
2.3 实事求是科学管理:体育特长生的管理目前已不是简单的体育部一元化管理。而是体育部、学生所在系和学校的三重管理。体育特长生是一群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学校对他们的管理目标应该是更加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更加有利于他们充分发挥特长,在体育上不断创造优异的成绩。要根据运动训练的特点、比赛任务的需要,学生在比赛中创造成绩的优劣,在学籍管理上体现出一定的弹性。上至校长下至普通的教务人员应充满理解、支持、关爱鼓励的态度来对待目前在体育生管理上还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果要求体育生不断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同时又要求与普通生一样严格的各科文化考试通过率,那就忽略了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会给办高水平体育的工作造成许多矛盾和困难。高水平体育成绩的获得,必然要有生理上、心理上、精力上、时间上的大量投入付出。高效应积极探索对体育特长生的管理制度,在完成大学基本学业的前提下制订一套相对合理的鼓励制度,激励他们边学习边为国家的体育事业作出贡献。
3 结语
3.1 体育隶属文化、教育的范畴,创建一流大学就应建设一流的体育教育。大学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也是顺理成章的。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深层次改革的一个例证。办高水平体育虽然还处在探索、过渡、“试办”阶段,但它顺应了国际教育的大趋势,进一步理顺了我国体育教育培养人才的体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高校办高水平体育绝不是表面上特招几个体育特长生的简单形式,而是高校挖潜、提高全面教育层次、质量的改革。高校有高水平的体育,进一步充实了高校高水平的教育。英国的剑桥、牛津;美国的哈弗、耶鲁…纵观世界名牌大学都无一例外地拥有值得自己骄傲的体育。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坚持这个改革方向,不断完善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机制,为高校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而奋斗!
3.2 “过河”的任务已明确,“架桥”的具体工作需要高校的努力。招生—管理—训练—比赛—毕业,整个工作系统的流程,各个环节的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总结与完善,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和科学的工作精神。学校、体育生所在的系、体育部应进一步加大合作的力度,为体育生创造较好的学习、训练条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高校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在一些基础条件方面与实际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诸如:饮食营养、练后恢复、运动医疗、体育科研等,仍需要长期的努力工作。但是,高校办高水平体育的过程同样是创建一流大学的过程,我们应不断克服困难努力把这个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中国体育报.—2005.8.23.
[2]中国高校体育改革回顾与展望—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
[3]田径科技动态—2004.7.
关健词:高等教育 高水平体育 训练 管理
0 引言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国力的增强,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国家竞技体育的重心在慢慢地向着教育领域进行着战略回归转移。为了更加健康地推动高水平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本文就当前高等教育中的高水平体育的教学、管理谈以下观点。
1 高校高水平体育教学训练的特点
1.1 突出强度重质量:我国运动员专业体制的教学训练是以训练时间的积累来培养优秀运动员,专业队训练的最大资源是时间,时间是以训练为中心来安排。而高校教学训练时间的资源恰恰是最稀缺的。高校学生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来训练,他们相当大的精力要用来进行大学学业的学习。如何应对、解决这一矛盾?高校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训练理念,要精心计划每次训练课的内容,循序渐进地提高训练水平,突出训练的强度。训练要围绕着强度的核心目标来进行。所谓强度,包括了生理强度、心理强度、技术强度等。
1.2 针对训练挖潜力:高校体育生的训练尤要重视其针对性。经历中学训练的学生,身体素质、专项运动技术尚不成熟完善,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很辛苦,一个教师往往带好几个项目的学生训练,专项技术和能力不可能抓的很细很全面。这就给高校教师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教学训练任务:认真选好有发展潜力的“半成品”,经过高校阶段的训练变为“成品”直至“精品”。这就需要强调再针对性上下工夫,高校教师在训练上一定要把准这个“脉”。体育生在大学时期是身体发育最终成熟期,应该是出成绩的时期,结合个人的特点,抓住思想上、技术上,素质上,心理上等方面的主要问题矛盾,在指导思想上、技术、战术、训练安排、训练手段、训练要求等等方面加强针对性的训练,就会较快地提高运动成绩。
1.3 比赛训练出成绩:高效办高水平体育同学校其它学科一样,重在出成果。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必须在竞技的环境中才能体现出来。高校要积极组织学生运动员参加各种体育比赛活动,在比赛中才能更好的锻炼队伍,提高水平,完善技术。各种比赛就是一种最积极最有意义的训练检验和大强度训练方式。运动员只有通过多次的比赛锻炼,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自己、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他们才会深刻体会努力、勤奋、付出、与成就、获得、荣誉的真实感受。
1.4 文化修养显特色:新一代的大学生运动员应战线其特色与风采。而这个特色与风采就是文化修养素质。文化修养素质的培养是高校高水平体育教学训练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在日常训练工作中,要点点滴滴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自觉地用大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体育赛场上要有“霸气”而遵纪守法,生活中文明礼貌且富涵“谦气”,训练上拼搏进取要充满朝气,用实际行动来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时代体育精神,作一个合格的先进体育文化的代表与宣传者。
2 高效应对的措施
2.1 建设一支合格的教练队伍:高校办高水平体育,首要的是建设一支合格的教练员队伍。在人员聘用上采用竞争上岗的教练负责制,教练员要政治思想好,要善于学习,对专项技术有深刻的理解,训练方法有创造性,对国内外该项目的技术前沿发展有所把握,敬业精神强的教师担任。目前,我国高校由于体制和条件的限制,还很难涌现出名牌教练。高校在积极挖掘培养自己的人才潜力的同时,也可适当引进人才。要充分认识到高水平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性,长期性,复杂性与系统性。
2.2 以人为本改革体制:多年来高校带队训练的老师其岗位定职并不明确,在人们的思想里一般的理解为“兼职”,大学体育老师主要是上公共体育课。这种观念反映在体制上就是高校至今在教练的聘任职称上没有一个成文的文件,训练工作的优劣,成绩的大小全凭领导的印象和需要,今年重视,明年可能就不那么重视,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缺乏制度上的认定。正因为如此,高校训练员的工作岗位缺乏竞争力,与专业队训练的竞争压力无法相比。高校带训练的教师待遇偏低,仅以北京大学为例上一次普通学生的体育课90分钟,课时费是40元;而一次训练课平均150—180分钟,课时费是20元。大学体育教师的工作头学很多,体育课,体育科研,群体工作,课余训练及相关的社会工作等。而高水平的体育训练是一项科学的严谨的系统工程,从事高水平训练的教练一定要从这些繁杂的工作中相对地脱离出来,一心一意带高水平的训练。在学术职称的评定方面,有突出训练成绩的教练应肯定他们在学术职称上的地位。既办高水平体育,相关的体制就要跟上。尤其是要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给教练的工作及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相信,这是高校办好高水平体育的重要举措。
2.3 实事求是科学管理:体育特长生的管理目前已不是简单的体育部一元化管理。而是体育部、学生所在系和学校的三重管理。体育特长生是一群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学校对他们的管理目标应该是更加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更加有利于他们充分发挥特长,在体育上不断创造优异的成绩。要根据运动训练的特点、比赛任务的需要,学生在比赛中创造成绩的优劣,在学籍管理上体现出一定的弹性。上至校长下至普通的教务人员应充满理解、支持、关爱鼓励的态度来对待目前在体育生管理上还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果要求体育生不断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同时又要求与普通生一样严格的各科文化考试通过率,那就忽略了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会给办高水平体育的工作造成许多矛盾和困难。高水平体育成绩的获得,必然要有生理上、心理上、精力上、时间上的大量投入付出。高效应积极探索对体育特长生的管理制度,在完成大学基本学业的前提下制订一套相对合理的鼓励制度,激励他们边学习边为国家的体育事业作出贡献。
3 结语
3.1 体育隶属文化、教育的范畴,创建一流大学就应建设一流的体育教育。大学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也是顺理成章的。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深层次改革的一个例证。办高水平体育虽然还处在探索、过渡、“试办”阶段,但它顺应了国际教育的大趋势,进一步理顺了我国体育教育培养人才的体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高校办高水平体育绝不是表面上特招几个体育特长生的简单形式,而是高校挖潜、提高全面教育层次、质量的改革。高校有高水平的体育,进一步充实了高校高水平的教育。英国的剑桥、牛津;美国的哈弗、耶鲁…纵观世界名牌大学都无一例外地拥有值得自己骄傲的体育。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坚持这个改革方向,不断完善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机制,为高校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而奋斗!
3.2 “过河”的任务已明确,“架桥”的具体工作需要高校的努力。招生—管理—训练—比赛—毕业,整个工作系统的流程,各个环节的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总结与完善,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和科学的工作精神。学校、体育生所在的系、体育部应进一步加大合作的力度,为体育生创造较好的学习、训练条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高校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在一些基础条件方面与实际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诸如:饮食营养、练后恢复、运动医疗、体育科研等,仍需要长期的努力工作。但是,高校办高水平体育的过程同样是创建一流大学的过程,我们应不断克服困难努力把这个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中国体育报.—2005.8.23.
[2]中国高校体育改革回顾与展望—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
[3]田径科技动态—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