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分析
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分析
袁 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幼儿园 广东广州 510500)
【摘 要】现在的家庭,父母大都有各自的事业,好不容易盼到孩子进幼儿园,自己终于可以分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干工作了,却发现每天送孩子上幼儿园倒成了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
【关键词】 孩子 新环境 适应
前言
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在幼儿园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幼儿最容易失去安全感。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他们稍不合意就会发脾气、大声喊叫、哇哇哭闹。因此,如何让新入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幼儿园教育中所不可忽视的。
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性(主标题)
一、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小标题)
风雨兼程的五个春秋,陪我走过了人生又一个驿站,让我在学前教育的学习熏陶中体会了教育教学的乐趣和为人师表的幸福。四年半的学习和半年的实习过程中,我更多的了解到做为幼儿教师的艰辛,这份工作赋予我们的是一份高度的责任感,满腔的耐心与爱心。在幼儿园里我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学与做的不同,在学习中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会接踵而来,在这个时候你必须提高警惕,快速找到解决的好办法。
来到幼儿园,首先面临的是早上与孩子的早安问好,很多孩子在与父母道别时都会哭闹,但大部门孩子在家长走后,经过老师的安慰以及幼儿园里小朋友们的相互玩耍就会停止哭闹。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同的载体,他们的情况也不尽相同。记得小班里的一个小男孩,他是随着父母从广东惠州回来的,每天吵着要爸爸,看不见爸爸的他总是很伤心地哭着说 :“老师,我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了?”这时候我都不知道我心里是什么感觉,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但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会说出这样的话,并且不管用什么方法都稳定不了孩子的情绪。第二天,他还是这样的情况,我费了点心思让他乖乖吃完了早餐,然后哄着不哭了,但是这种情况也维系不了多长时间。因为我是临时去那边帮忙的,所以只待了两天。
但是我一直忘不了那个孩子,很想找机会再去看看。也因为他我想了解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便于找出解决的办法。
孩子从一出生就生活在父母的关切与呵护中,如今却要独立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厕所在哪里,渴了饿了怎么办,小朋友抢玩具怎么办,老师批评怎么办等等。这些疑惑和问题很容易给宝宝带来不安、害怕和惊慌,一些孩子则会出现恐惧反应,大哭大闹地不肯去幼儿园。孩子一哭,大人就没了招,即使勉强把孩子送去了,也是整天提心吊胆,干什么都心不在焉。其实绝大多数孩子只是在与父母分离的时候有这种情绪,一旦父母走了,在老师的带领下,很快也就能和小朋友们快快乐乐地玩耍了,所以父母大可不必过分担心。其实对于孩子入园适应期的问题,家长反应也是各异。
有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哭几天是会好的 ;有家长看见孩子每天乖乖地去了就不以为然了。那些哭闹家长的反应就截然不同了,心事重重,又是心疼又不知所措。其实,孩子来到一个新环境都会有一个适应期,只是每个孩子的表现不同罢了。因此,作为家长,无论孩子怎样的表现,您都必须重视孩子入园适应期的教育,通过家园配合,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要知道,孩子能否适应新环境,是否真正适应新环境了,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对孩子日后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
而孩子不愿上幼儿园的表现一般为 :
(一)粘父母——情感不适应
症状 :情感不适应表现为依赖性强,感情上不满足,有不安全感,离不开父母。
孩子出生后主要生长环境就是家庭,由于父母的关切和呵护,孩子从内心会得到一种安全感, 3岁左右的孩子对成人的依恋仍很强烈,让他们一下子离开父母,会使其依恋感受阻,产生分离焦虑,引起不安全感。
其实,这就是孩子在适应新环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感情上的不满足,孩子害怕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有不安全感,所以从幼儿园回来之后就粘着家长。此时,家长需要多一点关爱孩子,对宝宝多一些鼓励和赞美的话,多一点时间陪,或者去接的时候陪他在园内玩一阵,熟悉一下环境。让他知道上了幼儿园之后,爸爸妈妈更爱宝宝了。
(二)争执——人际交往不适应
症状 :表现为不会交朋友,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求。
大多数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能结识很多朋友,但还是有个别的小朋友经常和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执、打架,老是被人欺负,他们在幼儿园里显得有些特别。 3岁是孩子最常发生争执的年龄,因为这个时期自我意识比较强,发生争执甚至打架大多由于挣抢物品引起,但孩子间打架之后,不会记仇,很快会把打架的事情忘掉,继续一起玩。
在幼儿园里,不会交朋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求。我们知道,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交流从他出生就开始了,孩子有时不用说话,仅仅一个表情或者动作就能让父母明白他的需要。但当孩子到幼儿园之后,有些表情和动作很难被同伴理解,以至于愿望得不到满足,从而影响了孩子上幼儿园的情绪。其实,父母应该让孩子多开口说话,让孩子建立表达愿望的习惯,并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要求和想法。
(三)总是一个人玩——不合群
症状 :表现为不爱讲话,总是一个人玩儿,比较孤独。
在上幼儿园的头一两个星期,总会有不合群的小朋友。
“我的儿子丁丁现在上幼儿园小小班,在小朋友中显得很不合群,一是不和其他小朋友玩儿,也不爱讲话 ;二是不让其他小朋友抢他的玩具,抱着玩具就跑。丁丁和老师的交流很好, 也愿意上幼儿园, 但就是不能和其他小朋友愉快地相处。”
丁先生就为孩子的不合群而苦恼。
其实, 3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喜欢结交朋友,他们还格外盼望与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一块儿玩。但孩子又会因为家庭环境及性格差异,加上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很容易表现出“不合群”。孩子的合群与否,主要因素决定于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另外,父母还应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从而让小朋友了解自己与同伴的差距。
二、那么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适应能力?
总结那些成功的经验不外有如下几点 :
(一)满足儿童的合理需要,不迁就其不合理的需要。
儿童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饮食、排泄、睡眠等生理上的需要外,还有各种心理的需要,如安全、爱抚、求知、独立、自尊、好奇等等。对于儿童正常的、合理的需求,应尽可能使他们得到满足。不仅在家庭里,就是在家庭以外的各个环境也应创造条件满足儿童的各种合理需要,使他们心情愉快,活泼开朗。这样的孩子就不容易产生不健 康的心理。
但是,过份溺爱孩子或者对孩子教育不当,会使孩子长期处在不正常的特殊环境里,产生种种不合理的特殊需要,养成不良习惯,如 :挑食,饮食起居随心所欲,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服从别人的合理要求等等。一旦环境发生变化,这样的孩子就难以适应。我们经常看到那些受家庭溺爱的孩子,有的长时期不肯上托儿所、幼儿园,有的逃学,有的仅仅因为受到同伴的嘲笑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难以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在集体生活里很孤独,等等。
(二)鼓励引导儿童多参加社会集体活动。
儿童不仅是家庭的成员,也是社会的一员,他们长大后要与其他社会成员一起和谐地生活、劳动,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多接触社会,多参加集体活动,鼓励他们和别的孩子玩。孩子们在一起,有共同的愿望和兴趣,知识水平、能力高低也基本相当,相互间容易培养互助互爱的感情。他们一起活动时相互制约,对培养自制力很有效。
有不少家庭主张让儿童闭门读书,或让孩子唯唯诺诺地跟着父母大人转,儿童积极活动的愿望受到抑制,性格也变得内向、敏感。
(三)细心引导儿童顺利渡过生活的转折阶段。
首先,父母教师要明确 :儿童一时不能适应新环境是难免的,孩子进入托儿所、幼儿园是他们生活环境的一大转折。
在托儿所、幼儿园里,一切都是陌生的,教师、小朋友是陌生的,教室是陌生的,甚至碗筷桌椅都是陌生的 ;他突然得不到父母对他独自一人无微不至的关注,他不能像在家里一样一人独占所有的玩具。对孩子因此而产生的种种异常行为,父母和教师不能简单粗暴对待,或流露出讨厌的情绪,甚至惩罚他们。而要加倍地爱护、关心他们,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细心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找出问题的症结。
三、结语
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是每位家长所关心的问题,面对这一现象,家长和老师要积极采取具体的办法帮助孩子尽快熟悉新环境,如 :让孩子尽快在新的环境里结识小朋友,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陌生感 ;事先作一些介绍和各种准备工作,让孩子心理上有准备,不至于在突如其来的变化中慌了手脚。
参考文献
[1]摘自《上海托幼》
作者简介:袁霞,出生年月:1991年03月17日,民族:汉,籍贯:湖北;学历:大专,现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