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依恋特点的研究进展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依恋特点的研究进展
张伶婵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2)
一、ADHD及依恋的定义
1、ADHD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在儿童中常见的行为障碍,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具有与其年龄发展不相适应的注意力缺陷和(或)多动、冲动行为,并常常伴有学习困难和品行障碍。ADHD的患病率在各个国家都有所不同,一般以美国的DSM—IV作为其诊断标准。
2、依恋
依恋 ( attachment) 是由鲍尔比最先提出的,指个体对生活中某一特定个体的强烈、持续的情感联结。在婴儿早期,安全的依恋关系不仅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在日后健康发展,使他们的社会化过程顺利进行,还会直接影响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人格的完善。
安斯沃斯对1 ~ 2岁的婴儿用陌生情境法进行依恋安全性的测量,通过观察和分析,将依恋划分成四种类型:安全型(65%),抗拒型(10%),回避型(20%),组织混乱/方向混乱型依恋(5%)。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对母亲的陪伴感到自如,母亲离开时会不安,母亲在场时他们对陌生人也很随和大方。抗拒型依恋的婴儿在母亲离开时相当压抑,但母亲返回时,他们的表现很矛盾,他们会接近母亲,但拒绝身体接触,对陌生人相当戒备。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对母亲的离开几乎没有反应,甚至母亲想接近他们时,他们也相当冷漠,他们对陌生人比较友善,但有时也会回避。组织混乱型依恋的婴儿,混合了抗拒型和回避型的特点,对于接近还是回避照料着相当犹豫。
二、国外研究
国外许多研究显示,注意力缺陷障碍与不安全依恋有密切关系。Ward认为,ADHD患者的依恋与婚姻满意度有关,并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他的假设。研究中,成人ADHD患者在父母依恋、同伴依恋和伴侣依恋分量表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导致他们的婚姻满意度也相对更低。研究还发现,依恋在精神病理学和婚姻满意度的关系中,以及ADHD症状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的作用。这一研究证明,ADHD患者的依恋水平确实与正常人有差异,同时这种差异还会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
另外,临床研究证实了依恋和ADHD两种障碍之间的相似之处:情感失调是ADHD和反应性依恋障碍的共同特点。Clarke 等认为 ADHD 与不安全依恋密切相关。他对ADHD患儿进行了多种量表的施测,包括分离焦虑量表、自我意识量表和家庭绘画测试,发现在这些测试中,ADHD患儿的得分都低于正常儿童。
但是,对于依恋与ADHD的相关关系,研究者也有不同的意见。Pinto,Carmen.Turton的研究显示,混乱型依恋和教师评定的ADHD 症状存在相关,但研究并没有发现依恋与ADHD的临床诊断症状有显著的相关。Franc.N的研究证明,不安全的和混乱的依恋类型可能与高风险的外在行为有关。对于ADHD儿童,这种影响比其他外在行为障碍小,但是只在有风险的人群发现这种影响。临床研究也提出了反应性依恋障碍与ADHD的另一种可能的联系。早期没有父母关爱的孩子,特别是福利机构长大的孩子,被证实有更严重的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冲动症状,但是这一发现在早期情感剥夺较少的孩子中并不成立。同时,还有文章指出,很多疑似ADHD的症状其实是可以看做由家庭教养方式不当造成的行为失调。因此,关于ADHD的诊断及ADHD的症状界定,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也影响依恋与ADHD关系的相关研究的结果。
三、国内研究
国内的相关研究相对更少,是一个比较冷门的研究方向。李韵等对 ADHD 患儿依恋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ADHD 儿童的母亲/父亲依赖度、父亲/母亲亲近度及母子/父子依恋安全性均差于对照组。相较于正常儿童,在他们心目中,父母的地位是不那么高的。当他们遇到困难和压力时,他们很少主动向父母寻求帮助,他们也很少和父母进行沟通,他们不那么信任自己的父母。另外,ADHD儿童的父亲依赖度、父亲亲进度及父子依恋安全性都比母亲依赖度、母亲亲进度及母子依恋安全性低,而正常儿童并不存在这一差异,说明正常儿童与父亲和母亲的依恋是同时良好发展的,而ADHD儿童和父亲的关系比母亲更差。
然而,王明春等的研究结果发现,ADHD组患儿的家庭在依恋亲和性维度与母亲的依恋焦虑维度上呈正相关,患儿其他依恋维度与父母依恋各维度的相关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另外,儿童的家庭依恋焦虑性维度与母亲的依恋回避维度在ADHD组呈正相关,而在正常组呈负相关,两个相关系数具有明显的差异;两组儿童其他依恋维度与父母依恋维度的相关系数并无明显差异。由此推测,父母依恋的特点及依恋代际传递的连续性与ADHD的发病并无直接关系,ADHD的发生更多与生物因素相关。
四、总结
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者对于儿童依恋与ADHD的关系的研究结果有所分歧。大部分国内外的研究者认为,ADHD与儿童的依恋模式是存在相关的,但是也有研究者的研究证明,这种相关是不显著的,并不能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而且,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少的,更多相关的研究是集中于家庭环境与ADHD关系,研究的是教养方式以及气质特点等因素对儿童ADHD的影响。而教养方式以及气质特点也会影响依恋模式的形成,因此也许有这样一种可能,教养方式和气质特征可能可以作为一种中介变量或者调节变量来影响依恋模式和ADHD的关系。这可以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ADHD发病的影响,这对于诊断和治疗儿童ADHD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韵,张红静,夏颖。不同亚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依恋特点的对照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11):838 - 840.
2. 王明春,陈一心。儿童 ADHD 的社会心理病因研究进展。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2;39(3):174 - 177.
3. 王明春,陈一心,陈图农。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依恋代际传递性的初步探讨。精神医学杂志,2012;25(2):81 -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