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
论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
汪晓丹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省郑州市 450045 )
(汪晓丹,女,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硕士,现任职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研究方向,经济学。)
【摘 要】随着教育大众化水平的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有增无减,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本文分别从社会和高校两个层面出发,围绕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水平;提升
一、从社会层面出发的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不仅关乎学校就业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同时也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家庭和谐和个人发展。从社会层面来看,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主要从政府、用人单位以及家庭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 政府部门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主要起到政策引导和支持作用。一方面应制定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大学毕业生。中小企业对劳动力有巨大的吸纳能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带动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支持、引导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例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对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政策的落实和监督力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政府也需要制定各项政策鼓励创业,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体系。
(二) 用人单位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力量,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用人单位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广纳人才,做到人尽其用,让不同层次的大学生能容易找到各自的归属,要重视人才储备,能够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消除在招聘过程中对大学生的歧视,特别是有些单位存在比较严重的性别歧视和工作经历歧视。进一步完善校园招聘流程,加强企业与高校间的联系和信息沟通。大力发展实习等“订单式”教育,建立促进大学生在社会进行职业实践的长效机制。
(三) 家庭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主要起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和教育观,为学生提供强大的后盾和智力支持等作用。父母的价值观念必然影响孩子的价值取向,因此要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必须重视对子女的素质教育和观念培养,转变家长的观念,使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鼓励学生到各行各业工作,支持学生创业成才,让学生在创业和就业磨练中成长成才。另外,家长还需正确看待利用社会关系为子女提供就业渠道的作用。避免把家长意愿强加于子女,尊重子女积极正确的选择,做子女择业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而非决定者。
二、从高等学校层面出发论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的对策
高等学校是大学生就业群体的主要来源,决定着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在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方面,高校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提高教学水平,加强人才质量培养。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层次和学科结构,继续加强本科层次培养,稳定扩大研究生层次教育,注重学科专业市场的适应性,着力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经营管理、高新技术和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职业型人才。人才是提高就业水平的根本,只要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和社会技能知识掌握扎实了,就业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在提高教学水平方面,高校应注意对教师在学术和师德方面的选拔,重视教师品德和素质,真正让老师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高校应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根据市场设置课程,把课程设置与大学生就业结合起来,培养大量高素质的适应市场和社会不同需要的人才。
(二)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的重点在于培养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调整课程设置,形成优势特色,摒弃市场需求已饱和的专业和课程,增设具有市场需求量或者新兴的学科课程。素质教育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开拓精神和冒险精神以及相关的创业能力,以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就业力量为目的。加强素质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个人素质贯穿于每个学生职业生涯的全过程,良好的个人素质是学生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的关键。
(三)加强就业指导,强化就业服务意识。各高校要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制度建设,把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并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在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方面,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在辅导员兼职为学生做就业辅导的基础上建设一支相对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团队。在教学内容上应力求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建设,设立就业专员,做好对就业指导教师和准就业学生的培训和指导工作。要建立功能齐全的就业指导中心,借鉴优秀高校以及国外相关机构的经验,整合有效的信息资源,服务学生。此外,高校就业工作,还应注重强调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功能,重视培养和提高就业服务机构人员素质,立足于服务为本,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
(四)完善创业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鼓励大学生创业是提高就业水平,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助于创业学生自身实现就业,同时也能给社会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完善的创业政策是促进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鼓励大学生创业,高校一方面需增加创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尽可能把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并在各个学院都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增加创业教育受众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增强师资配备,让创业教育更加专业化、系统化。高校不仅可以培育和发展自己的创业教育相关专业老师,还可以通过整合和挖掘各种社会资源,获取社会各界对创业教育的支持。同时,高校还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与相关优秀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良好平台和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 赵冬云.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路径探究-河北学刊[J].2013.7.
[2] 袁 罡.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J].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