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城市背景下的首都临空经济区发展研究
建设世界城市背景下的首都临空经济区发展研究
陈宇,杨征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摘要】文章从分析临空经济区现状与存在问题入手,在把握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律和借鉴国际经验基础
上,根据建设世界城市国际门户的目标要求,提出首都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四大对策措施:构建创新发展平台,增强城市国
际机能,培育特色临空产业集群,建设总部型高科技园区。
【关键词】世界城市;首都;临空经济区;产业升级;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13)12-0103-04
临空经济区作为首都国际门户和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
一,①代表着国际都市形象。后奥运时代,首都北京提出了建设
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世界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
端形态,是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1]建设世界城市标志着
北京城市功能将提升到新的高度,在这一进程中,临空经济区
将发挥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国际合作等关键作用。因此,推动
临空经济区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使临空经济区成为汇聚国际
高端要素的新亮点,将成为首都北京未来重大发展问题。
本文从分析首都临空经济区现状与存在问题入手,在把握
大都市临空经济发展规律和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根据建设世
界城市国际门户的目标要求,提出首都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战略
措施。
一、临空经济研究综述
依托机场资源发展的临空经济是一种新兴的高端区域经
济发展模式。国外对临空经济问题关注始于1959 年在爱尔兰
香农国际航空港成立的自由贸易区,该贸易区利用外资发展出
口加工工业。1965 年,美国学者Mckinley Conway 首次提出了临
空经济概念。[2]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逐步加快
和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使大型机场周边区域经济优势愈加显
现,对临空经济研究日益成为经济与规划领域研究的热点问
题,Testa(1992)和Connor(1995)等学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
具有全球通达性的机场周边区域会明显增强对企业总部和生
产性服务业的吸引力,使临空经济区成为城市新增长核心。[3-4]
世纪之交,伴随中国民航运输业快速发展和加入WTO 以
来国际经贸往来大幅增加,临空经济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
愈加重要的影响,引起国内学者对临空经济这种独特的区域经
济模式的广泛关注,近十多年来主要从临空经济(区)内涵、形
成机理、发展模式及区域经济效应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关于
临空经济(区)内涵研究,国内较早系统研究临空经济的曹允春
(1999)提出,临空经济区是指由于航空运输的巨大效益,促使
在航空港周围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集聚而形成具备
多功能的经济区域;[5]刘雪妮(2008)指出临空经济是集聚效应
的深刻体现,是机场及其周边地区在一定的区域经济和航空发
展水平下吸引航空指向型产业集聚,形成有自我增强机制的集
聚效应,并通过该集聚效应所产生的能量形成多种产业有机关
联并向外围辐射的经济发展模式,她还分别从空间角度、产业
角度、发展机理角度对临空经济内涵做出进一步探讨;王志清
(2006)认为临空经济包括临空产业经济、枢纽经济、口岸经济
和总部经济;[6]傅毓维(2010)认为临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借助航空运输的巨大空间辐射能力, 以航空公司产业链和机场
产业链为纽带,依托本地产业优势,打造独特的临空产业集群。[7]
关于临空经济形成机理研究,曹允春(2009)借助新经济地理学
的EE 模型分析临空经济产生机理,认为临空经济发生和发展
起点在机场,以及由于正反馈的自我强化机制, 临空经济活动
有围绕机场发展而逐步加强趋势;[8]孙波(2006)认为临空经济
形成缘于机场、空港区和腹地经济在市场作用下的双向互动。[9]
关于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周少华(2009)从产业发展、空间
布局、扩展方式、主导形式等不同视角探讨了临空经济的主要
发展模式;[10]吕斌(2007)指出作为城市功能实体的空港都市区
是国际门户机场临空经济区的高级发展模式,也是后工业化发
展阶段具有典型意义的城市发展新模式。[11]关于临空经济区的
区域经济效应研究,曹允春(2006)通过对中国八个主要城市机
场所在地区的GDP 和城市GDP 增长情况以及机场所在地区
GDP 占整个城市GDP 比重的历史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临空经
济区正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引擎的结论,并指出临空产业链将成
为全球产业链的主导环节;[12]李非(2012)在对国内前15 家大型
枢纽机场特别是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基础上,指出大型国际枢纽机场临空经济的发展已进入产业集
聚阶段,产业集聚效应对临空经济区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
用十分明显。[13]
综上所述,临空经济区是所在区域的发展引擎和核心区域
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以知识经济、服务经济为主导的
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关键;临空经济区发展要以
聚焦临空特色为基础,高端发展、创新发展,同时,要依托所在
区域的发展优势,形成临空产业与区域主导产业相互渗透、有
机融合,临空经济区与所在区域双向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发展态势及经验借鉴
纵观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趋势,一
般遵循着从物流业和制造业———航空配套产业和高新技术产
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休闲产业的规律。伴随产业升级与
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总体呈现由单一功能向多元化城市综合
体发展的态势。经过数十年发展,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普遍
发展成为国际影响力突出的城市核心功能区,成为所在城市
(区域)竞争优势所在。
目前,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具有三方面发展特征:第一,
临空经济区与所在城市(区域)发展形成耦合,在其整体功能实
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城市(区域)高端功能的集聚
地,不仅金融、商务、信息、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高度集聚,还集
中了众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提升了城市(区域)竞争优势,伦
敦拥有欧洲第一大机场———希思罗机场,该机场周边区域已发
展成为包括商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及特色工作室、
培训于一体的空港城,被认为是整个伦敦乃至英国的竞争优
势;日本成田机场临空经济区的筑波科学城拥有300 家国家级
研究机构与教育院所、私人研究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日
本最大的研发中心和著名的知识密集型城市。[14]第二,临空经
济区凸显国际门户优势,汇聚了大量国际知名企业总部和国际
权威机构,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经济核心,世界众
多通讯信息行业巨头均在爱尔兰香农国际自由贸易区设有基
地;从国际运输商务和零售集团,到保险公司、银行和律师事务
所,有超过500 家企业将总部设立在德国法兰克福临空经济
区;[15]达拉斯福特沃斯机场临空经济区建有全球最大的商品批
发市场,还吸引包括电信服务公司、惠普和微软在内的全球知
名高新技术企业。第三,临空经济区高端商务休闲产业发展迅
速,城市综合服务设施日益完善,经济活动价值得到进一步体
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临空经济区是临空经济多元化综合
性发展典范,该地区在原有航运相关业务基础上拓展商业和房
地产领域业务,突出了商业和娱乐功能,形成了类似传统都市
区的空港都市区,由此带动区域价值的提升,根据国际地产公
司仲量联行的研究显示,2000 年该地区的办公租金均价为每年
每平方米363 欧元,而阿姆斯特丹城市中心地区和郊区租金仅
为250 欧元和226 欧元;[ 11 ]希思罗机场临空经济区Stockley
Park 商业园区20 世纪80 年代开发,目前集聚了苹果、夏普、佳
能等知名IT 企业,该园区高标准配套会议中心、高档酒店、健
身中心、高尔夫俱乐部等服务设施,明显增强了对高端商务人
士的吸引力。
对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发展态势的全面认识,有助于审
视首都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差距,明确临空经济区在建设世界城
市背景下、在与首都互动、协调发展进程中的功能定位与发展
方向。此外,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自由
贸易区等政策措施,对许多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吸引国际高端要
素、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发展经验亦值得
首都临空经济区借鉴。
三、首都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与问题①
(一)发展现状
临空经济区地处北京顺义,是唯一位于北京新城的高端产
业功能区,距离市中心不足30 公里,由首都目前唯一的国际空
港和天竺经济开发区、天竺综合保税区、空港物流基地、汽车生
产基地、国门商务区、临空国际产业基地等主要产业功能区构
成,其中,包括1 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为适应北京建设世界城
市要求,顺义区提出了“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世界空港城”的
发展目标,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临空经济区建设。
目前,临空经济区的汽车及零部件、航空服务、空港物流、电子
信息等产业集群化效应初显,使顺义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
由20 世纪90 年代初的3%左右提高至2012 年的6.2%,人均
GDP 仅排在西城区和东城区两个首都功能核心区之后位列全
市16 个区县第三位。②2012 年,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
8 180 万人次,连续3 年稳居世界第二,为临空经济发展奠定了
坚实基础,随着区域功能向临空服务功能为主的高端功能全面
拓展,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临空经济区将日益成为首都经济
发展的引擎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都临空经济区与成熟的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以及金
融街、商务中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等北京市其他
高端产业功能区相比,在功能定位、发展动力、创新能力和产业
层次等差距依然明显,临空经济区亟需转型升级。目前,临空经
济区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尚未显现高端功能定位与临空特色。高端功能区是带动
首都北京核心职能升级的关键地区,北京市六大高端产业功能
区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金融街、商务中心区集聚各
类国内外高端要素,体现首都科技、金融、商务等核心功能,已
经成为在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成熟的总部经济区;反映首都
新时代科技与人文风貌的奥林匹克中心区在后奥运时代持续
发挥着重要的旅游、文化、会展和休闲娱乐功能优势。
临空经济区不仅单位收入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的高端功
能区,而且,临空经济区目前只是物流服务功能相对突出,国际
门户功能和临空服务功能两大功能优势尚未显现,难以对世界
城市高端经济功能塑造形成有效支撑。作为首都国际门户,虽
然近年来依托新国展等资源,举办过北京国际车展、中国国际
服装服饰展览会、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摩托车展览会等大
型国际活动,但明显缺乏持久国际化发展动力,由于城市配套
也未达到国际门户城市标准,难以形成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
吸引力,区域内也鲜有国际知名企业总部、国际权威机构和世
界范围内影响广泛的产业园区。临空经济区航空相关产业以航
运服务、航空物流等实际运营服务为主,航空技术研发实力、产
品层次处于全市相对低端位置,国内外航空企业总部主要集中
在商务和商业氛围浓厚的东城区和朝阳区;区域支柱制造业企
业普遍处于价值链低端和中低端环节,在金马工业园等产业园
区还存在大量低端制造业,与机场关联度低,临空指向性弱,同
时,高端商务服务发展不足,国际会展、临空金融保险等新业态
尚处于起步阶段。
2.过于依赖大项目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从发展动力看,临
空经济区过于依靠大项目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特别是汽车工
业领域和空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投入对经济带动作用非常
明显,缺乏可持续的内生发展动力。2002 年,现代汽车入驻;
2008 年初,首都机场T3 航站楼投入使用,同年,现代二厂投
产。在两大项目带动下,顺义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 年的
132.8 亿元增长至2008 年的542.4 亿元,进而增长至2012 年的
1 103.2 亿元,①经济增长明显快于历史任何时期,分别是同期全
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的1.95 倍和1.69 倍。②伴随2012 年,现
代三厂投产,北京现代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1 000 亿元,占全
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四成以上。同样,在另一支柱产
业———电子信息工业,索爱普天带动作用也十分突出,使临空
经济区在某些程度甚至形成“一企一业”极不合理的产业发展
格局。而且,绝大多数大型外资企业处于组装加工、一般零部件
生产等价值链低端环节,如区内支柱企业———索爱普天基本以
手机总装为主,技术含量较低,抗风险能力弱,加之本地民营资
本规模小、不够活跃,对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巨大挑战。
3.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临空经济区科技创新资源不足,
缺乏研发支持,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水平在全市所处地位
较低(见表1)。2012 年,顺义区的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仅
相当于拥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海淀区的2.6%和
3.1%。顺义区R&D 投入水平也比较低,大部分规模以上工业无
科技活动,根据《北京市第二次全国R&D 资源清查主要数据
公报》显示,2010 年,顺义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 经费投入
47 606.7 万元,居全市第七位,仅占全市的4.19%。
表1 北京市与顺义区科技情况对比(2012)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顺义区统计局网站
造成创新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是严重缺乏创新创业载体
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海淀区拥有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
北大孵化器、清华科技园等众多高水平创新创业载体,顺义除
了拥有留学人员空港创业园,几乎是一片空白;顺义科技创新
平台也多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缺乏对外开放的公共服务平
台。同时,顺义区保障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也不
健全。
4.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金融、会展等关联产业开始向
临空经济区集聚,但产业层次总体不高,由于缺乏高效率制造
业集群带动效应和高端消费群体集聚效应,临空经济区现代服
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发育缓慢,金融业发展水平是
衡量城市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顺义金融业与处于首都
功能核心区的东城和西城相距甚远,占全市比重也不足2%,在
全市金融发展格局中尚未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同地区特色产
业如航空、汽车等领域结合的金融业务发展水平欠佳;金融发
展环境有待改善,缺乏金融发展平台以及相应引导政策。
文化创意产业是北京市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奥
运时代在全市蓬勃发展,拥有区位、资源多重优势的临空经济
区应是发展该产业的重点区域,但2012 年顺义规模以上文化
创意产业实现利润总额7.33 亿元,仅占全市的1%,[16]除会展业
外,其他业态影响力明显不足。
高端生活性服务业如大型商业中心、经济酒店、高档会所、
主题公园等,在临空经济区也几乎存在布局空白。
四、首都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对策措施
后奥运时代,首都北京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宏
伟目标,建设世界城市标志着北京城市功能将提高到新的高
度。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充分发挥各自功能优势和辐射带动作
用,是首都北京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迈向世
界城市的关键所在。临空经济区作为国际门户和全球结点,高
端引领是永恒主题,未来将以“创新、国际、临空、总部”四大元
素作为发展主线,打造突出国际门户形象和彰显临空经济特色
的高端功能区。
(一)构建创新发展平台
临空经济区通过构建创新发展平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
业,不断提升创新示范功能。首先,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平
台,2009 年3 月,《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
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正式出台,明确中关村科技园区将
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2 年底,国务院
批复中关村“一区十六园”规划,顺义首次拥有中关村园区,成
为中关村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发展带的重要结点,中关村顺
义园主要位于临空经济区内,今后可以分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
新示范区“十百千工程”、“瞪羚计划”、“金种子工程”等政策红
利,对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大力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利用中关村
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同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为主的其
他园区合作,依托临空优势,争取建立多个影响力广泛的中关
村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其次,积极搭建包括技术交易平台、信息
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孵化器和加速器平台在内的创新服
务平台,提高科技创新综合服务水平,并带动金融、信息、咨询、
法律、广告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再次,建立与海内外著名高校
和科研院所合作平台,特别是加强与清华、北航、北理工、哈工
大等拥有航空航天相关优势学科的高校合作,吸引高校建立技
术研发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通过产学研合作,逐步抢占国内
外科技制高点。为配合上述三大创新发展平台运作,顺义区要
适时出台一整套政策措施。
(二)增强城市国际机能
全球范围内基于时间概念的竞争方式使企业区位选择的
临空指向愈发显著,以此为契机,临空经济区通过不断增强城
市国际机能,逐步发展为国际高端要素的战略高地。一方面,依
托拥有国家级综合保税区的竞争优势,引导国际知名企业总部
向临空经济区“流”,继而吸引国际权威机构,使临空经济区成
为汇聚国际高端要素的新亮点。中国首家空港型综合保税
区———天竺综合保税区整合叠加了保税区和加工区、保税物流
园区的所有政策和功能,是中国目前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优
惠的经济区,是世界级开放平台,目前,中关村、经济技术开发
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将保税业务和国际研发项目在综合保
税区内开展;CBD 的跨国贸易公司研究探讨在综合保税区内设
立分支机构的可行性;国内几大商业银行也在探讨合作开展离
岸金融业务模式,临空经济区应近水楼台先得月,推动综合保
税区和临空经济区其他产业功能区优势互补,在其他产业功能
区经营、达到一定投资强度或税收水平的国际知名企业总部依
然享受综合保税区税收、外汇、国检、海关等全面优惠政策。另
一方面,营造临空经济区国际性文化氛围;推动高端商务和休
闲服务业发展,建立商务会所和主题公园;结合顺义新城建设,
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建设国际学校和一流的医疗卫
生机构,全面满足国际知名企业总部和权威机构的海内外高层
次人才生活、休闲、交往需求,使他们“留”在临空经济区。
(三)培育特色临空产业集群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是临空经济区塑造经济新形象,彰显临
空特色的重要路径。考虑临空经济区既有产业基础,结合北京
市未来产业发展导向,将重点培育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航
空航天、文化创意四大特色临空产业集群。
信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要密切关注国际发展前
沿动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生产具有全球领先
水平的产品,通过自身发展推动相关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发
展,吸引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和金融服务在临空经济区集聚。航
空航天产业科技含量高,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临空指向性强,是
大都市临空经济区重要产业选择,应为其预留足够的发展空
间,对于军用航空航天高科技项目,可通过搭建科技研发、技术
转化、市场交易、资本运作、人才培训平台,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未来临空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
亮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还要力争对全球文化发挥重要影响,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确立了“发展文化创
意产业、打造创意之都”的发展战略。[16]临空经济区应依托优势
资源,在文化创意领域取得突破。会展业是首要发展产业,其作
为国民经济“助推器”,产业带动系数达到1∶9,[17]不仅能给自
身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还能刺激区域餐饮、住宿、交通、通讯、
物流等多个产业发展,临空经济区拥有北京市最大会展中
心———新国展,占全市专业展览场馆展厅使用面积的 30%,通
过举办国内外影响力突出的会展活动,将塑造国际都市新形
象,并带动区域服务业全面发展。此外,设计服务、艺术品交易
和休闲旅游也将成为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业态,依托航空、汽
车等支柱产业,发展工业设计服务业;以中国文化艺术全球影
响力日益增强为契机,设立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建造展现中
国文化特色、融合中国时代风貌的创意农园,赋予休闲旅游业
新内涵,满足国际商务人士的文化需求。
(四)建设总部经济型高科技园区
临空经济区将以总部经济作为主要经济形态,建成体现总
部特色的临空型高科技园区。总部经济对所在区域具有五大经
济效应———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劳动
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18]发展总部经济,促进临空经济区现
代服务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竞争力提升、就业水平提高
和国际影响力增强。今后逐步引导既有企业低端价值链环节向
区外转移,仅保留部分区域影响力大的支柱型企业生产线;新
进驻企业基本表现为办公、研发、设计、商务展示、营销、资金管
理在内的总部特征,但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保留少量中试环
节,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大项目可建立高、精、尖产品生
产线。总部型科技园区会带动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高端生产
性服务企业集聚,临空经济区将发展成为以创新驱动为主导动
力,拥有强大社会资本,一流创新服务平台的自主创新示范区。
总部经济是占据价值链高端的知识型经济形态,为使总部型科
技园区顺利发展,需要构建交通与通讯、科技与人才、金融服
务、商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六大支持系统(见图1)。
图1 总部型科技园区的六大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 徐颖.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战略定位于发展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
究,2011(3):72-78.
[2] 刘雪妮.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机理及其经济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
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 TESTA W A.Job flight and the airline industry:The economic of airports
on Chicago and other metro areas[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
January 1992.
[4] K O'CONNOR . Airport development in southeast Asia [ J ] .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5:3(4).
[5] 曹允春.谈临空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99
(3):60-63.
[6] 王志清,欧阳杰,宁宣熙.京津冀地区发展民航产业集群研究[J].中国
工业经济,2006(3):53-59.
[7] 傅毓维,李栋梁.基于国际竞争力的临空经济研究[J].学习与探索,
2010(3):170-171.
[8] 曹允春,席艳荣,李微微.新经济地理视角的临空经济形成分析[J].经
济问题探索,2009(2):49-54.
[9] 孙波,金丽国,曹允春.临空经济产生的机理研究———以首都国际机
场为例[J].理论探讨,2006(6):93-95.
[10] 周少华,韦辉联.临空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J].中国国情国力,2009
(11):57-59.
[11] 吕斌,彭立维.我国空港都市区的形成条件与趋势研究[J].地域研究
与开发,2007(4):11-15.
[12] 曹允春,谷芸芸,席艳荣.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J].经济问
题探索,2006(12):4-8.
[13] 李非,王晓勇,江峰.临空经济区形成机理与区域产业结构升
级———以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为例[J].学术研究,2012(1):74-80.
[14] 马永斌,刘帆,王孙禺.科技园区大学主导与政府主导模式的利弊
分析———基于剑桥科学园与筑波科学城的对比[J].科技管理研究,
2010(6):32-34.
[15] 王兆宇.基于国际经验的我国临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
究,2012(3):167-169.
[16] 祝尔娟,叶堂林.京津冀都市圈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M].北京:中国
经济出版社,2010:349.
[17] 张河清.会展旅游[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18] 赵弘.总部经济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江海学刊,2005(1):61-64.
(责任编辑:X 校对:R)
陈宇,杨征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摘要】文章从分析临空经济区现状与存在问题入手,在把握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律和借鉴国际经验基础
上,根据建设世界城市国际门户的目标要求,提出首都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四大对策措施:构建创新发展平台,增强城市国
际机能,培育特色临空产业集群,建设总部型高科技园区。
【关键词】世界城市;首都;临空经济区;产业升级;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13)12-0103-04
临空经济区作为首都国际门户和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
一,①代表着国际都市形象。后奥运时代,首都北京提出了建设
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世界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
端形态,是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1]建设世界城市标志着
北京城市功能将提升到新的高度,在这一进程中,临空经济区
将发挥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国际合作等关键作用。因此,推动
临空经济区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使临空经济区成为汇聚国际
高端要素的新亮点,将成为首都北京未来重大发展问题。
本文从分析首都临空经济区现状与存在问题入手,在把握
大都市临空经济发展规律和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根据建设世
界城市国际门户的目标要求,提出首都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战略
措施。
一、临空经济研究综述
依托机场资源发展的临空经济是一种新兴的高端区域经
济发展模式。国外对临空经济问题关注始于1959 年在爱尔兰
香农国际航空港成立的自由贸易区,该贸易区利用外资发展出
口加工工业。1965 年,美国学者Mckinley Conway 首次提出了临
空经济概念。[2]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逐步加快
和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使大型机场周边区域经济优势愈加显
现,对临空经济研究日益成为经济与规划领域研究的热点问
题,Testa(1992)和Connor(1995)等学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
具有全球通达性的机场周边区域会明显增强对企业总部和生
产性服务业的吸引力,使临空经济区成为城市新增长核心。[3-4]
世纪之交,伴随中国民航运输业快速发展和加入WTO 以
来国际经贸往来大幅增加,临空经济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
愈加重要的影响,引起国内学者对临空经济这种独特的区域经
济模式的广泛关注,近十多年来主要从临空经济(区)内涵、形
成机理、发展模式及区域经济效应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关于
临空经济(区)内涵研究,国内较早系统研究临空经济的曹允春
(1999)提出,临空经济区是指由于航空运输的巨大效益,促使
在航空港周围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集聚而形成具备
多功能的经济区域;[5]刘雪妮(2008)指出临空经济是集聚效应
的深刻体现,是机场及其周边地区在一定的区域经济和航空发
展水平下吸引航空指向型产业集聚,形成有自我增强机制的集
聚效应,并通过该集聚效应所产生的能量形成多种产业有机关
联并向外围辐射的经济发展模式,她还分别从空间角度、产业
角度、发展机理角度对临空经济内涵做出进一步探讨;王志清
(2006)认为临空经济包括临空产业经济、枢纽经济、口岸经济
和总部经济;[6]傅毓维(2010)认为临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借助航空运输的巨大空间辐射能力, 以航空公司产业链和机场
产业链为纽带,依托本地产业优势,打造独特的临空产业集群。[7]
关于临空经济形成机理研究,曹允春(2009)借助新经济地理学
的EE 模型分析临空经济产生机理,认为临空经济发生和发展
起点在机场,以及由于正反馈的自我强化机制, 临空经济活动
有围绕机场发展而逐步加强趋势;[8]孙波(2006)认为临空经济
形成缘于机场、空港区和腹地经济在市场作用下的双向互动。[9]
关于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周少华(2009)从产业发展、空间
布局、扩展方式、主导形式等不同视角探讨了临空经济的主要
发展模式;[10]吕斌(2007)指出作为城市功能实体的空港都市区
是国际门户机场临空经济区的高级发展模式,也是后工业化发
展阶段具有典型意义的城市发展新模式。[11]关于临空经济区的
区域经济效应研究,曹允春(2006)通过对中国八个主要城市机
场所在地区的GDP 和城市GDP 增长情况以及机场所在地区
GDP 占整个城市GDP 比重的历史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临空经
济区正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引擎的结论,并指出临空产业链将成
为全球产业链的主导环节;[12]李非(2012)在对国内前15 家大型
枢纽机场特别是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基础上,指出大型国际枢纽机场临空经济的发展已进入产业集
聚阶段,产业集聚效应对临空经济区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
用十分明显。[13]
综上所述,临空经济区是所在区域的发展引擎和核心区域
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以知识经济、服务经济为主导的
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关键;临空经济区发展要以
聚焦临空特色为基础,高端发展、创新发展,同时,要依托所在
区域的发展优势,形成临空产业与区域主导产业相互渗透、有
机融合,临空经济区与所在区域双向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发展态势及经验借鉴
纵观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趋势,一
般遵循着从物流业和制造业———航空配套产业和高新技术产
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休闲产业的规律。伴随产业升级与
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总体呈现由单一功能向多元化城市综合
体发展的态势。经过数十年发展,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普遍
发展成为国际影响力突出的城市核心功能区,成为所在城市
(区域)竞争优势所在。
目前,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具有三方面发展特征:第一,
临空经济区与所在城市(区域)发展形成耦合,在其整体功能实
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城市(区域)高端功能的集聚
地,不仅金融、商务、信息、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高度集聚,还集
中了众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提升了城市(区域)竞争优势,伦
敦拥有欧洲第一大机场———希思罗机场,该机场周边区域已发
展成为包括商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及特色工作室、
培训于一体的空港城,被认为是整个伦敦乃至英国的竞争优
势;日本成田机场临空经济区的筑波科学城拥有300 家国家级
研究机构与教育院所、私人研究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日
本最大的研发中心和著名的知识密集型城市。[14]第二,临空经
济区凸显国际门户优势,汇聚了大量国际知名企业总部和国际
权威机构,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经济核心,世界众
多通讯信息行业巨头均在爱尔兰香农国际自由贸易区设有基
地;从国际运输商务和零售集团,到保险公司、银行和律师事务
所,有超过500 家企业将总部设立在德国法兰克福临空经济
区;[15]达拉斯福特沃斯机场临空经济区建有全球最大的商品批
发市场,还吸引包括电信服务公司、惠普和微软在内的全球知
名高新技术企业。第三,临空经济区高端商务休闲产业发展迅
速,城市综合服务设施日益完善,经济活动价值得到进一步体
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临空经济区是临空经济多元化综合
性发展典范,该地区在原有航运相关业务基础上拓展商业和房
地产领域业务,突出了商业和娱乐功能,形成了类似传统都市
区的空港都市区,由此带动区域价值的提升,根据国际地产公
司仲量联行的研究显示,2000 年该地区的办公租金均价为每年
每平方米363 欧元,而阿姆斯特丹城市中心地区和郊区租金仅
为250 欧元和226 欧元;[ 11 ]希思罗机场临空经济区Stockley
Park 商业园区20 世纪80 年代开发,目前集聚了苹果、夏普、佳
能等知名IT 企业,该园区高标准配套会议中心、高档酒店、健
身中心、高尔夫俱乐部等服务设施,明显增强了对高端商务人
士的吸引力。
对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发展态势的全面认识,有助于审
视首都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差距,明确临空经济区在建设世界城
市背景下、在与首都互动、协调发展进程中的功能定位与发展
方向。此外,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自由
贸易区等政策措施,对许多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吸引国际高端要
素、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发展经验亦值得
首都临空经济区借鉴。
三、首都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与问题①
(一)发展现状
临空经济区地处北京顺义,是唯一位于北京新城的高端产
业功能区,距离市中心不足30 公里,由首都目前唯一的国际空
港和天竺经济开发区、天竺综合保税区、空港物流基地、汽车生
产基地、国门商务区、临空国际产业基地等主要产业功能区构
成,其中,包括1 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为适应北京建设世界城
市要求,顺义区提出了“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世界空港城”的
发展目标,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临空经济区建设。
目前,临空经济区的汽车及零部件、航空服务、空港物流、电子
信息等产业集群化效应初显,使顺义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
由20 世纪90 年代初的3%左右提高至2012 年的6.2%,人均
GDP 仅排在西城区和东城区两个首都功能核心区之后位列全
市16 个区县第三位。②2012 年,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
8 180 万人次,连续3 年稳居世界第二,为临空经济发展奠定了
坚实基础,随着区域功能向临空服务功能为主的高端功能全面
拓展,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临空经济区将日益成为首都经济
发展的引擎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都临空经济区与成熟的国际大都市临空经济区以及金
融街、商务中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等北京市其他
高端产业功能区相比,在功能定位、发展动力、创新能力和产业
层次等差距依然明显,临空经济区亟需转型升级。目前,临空经
济区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尚未显现高端功能定位与临空特色。高端功能区是带动
首都北京核心职能升级的关键地区,北京市六大高端产业功能
区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金融街、商务中心区集聚各
类国内外高端要素,体现首都科技、金融、商务等核心功能,已
经成为在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成熟的总部经济区;反映首都
新时代科技与人文风貌的奥林匹克中心区在后奥运时代持续
发挥着重要的旅游、文化、会展和休闲娱乐功能优势。
临空经济区不仅单位收入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的高端功
能区,而且,临空经济区目前只是物流服务功能相对突出,国际
门户功能和临空服务功能两大功能优势尚未显现,难以对世界
城市高端经济功能塑造形成有效支撑。作为首都国际门户,虽
然近年来依托新国展等资源,举办过北京国际车展、中国国际
服装服饰展览会、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摩托车展览会等大
型国际活动,但明显缺乏持久国际化发展动力,由于城市配套
也未达到国际门户城市标准,难以形成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
吸引力,区域内也鲜有国际知名企业总部、国际权威机构和世
界范围内影响广泛的产业园区。临空经济区航空相关产业以航
运服务、航空物流等实际运营服务为主,航空技术研发实力、产
品层次处于全市相对低端位置,国内外航空企业总部主要集中
在商务和商业氛围浓厚的东城区和朝阳区;区域支柱制造业企
业普遍处于价值链低端和中低端环节,在金马工业园等产业园
区还存在大量低端制造业,与机场关联度低,临空指向性弱,同
时,高端商务服务发展不足,国际会展、临空金融保险等新业态
尚处于起步阶段。
2.过于依赖大项目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从发展动力看,临
空经济区过于依靠大项目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特别是汽车工
业领域和空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投入对经济带动作用非常
明显,缺乏可持续的内生发展动力。2002 年,现代汽车入驻;
2008 年初,首都机场T3 航站楼投入使用,同年,现代二厂投
产。在两大项目带动下,顺义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 年的
132.8 亿元增长至2008 年的542.4 亿元,进而增长至2012 年的
1 103.2 亿元,①经济增长明显快于历史任何时期,分别是同期全
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的1.95 倍和1.69 倍。②伴随2012 年,现
代三厂投产,北京现代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1 000 亿元,占全
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四成以上。同样,在另一支柱产
业———电子信息工业,索爱普天带动作用也十分突出,使临空
经济区在某些程度甚至形成“一企一业”极不合理的产业发展
格局。而且,绝大多数大型外资企业处于组装加工、一般零部件
生产等价值链低端环节,如区内支柱企业———索爱普天基本以
手机总装为主,技术含量较低,抗风险能力弱,加之本地民营资
本规模小、不够活跃,对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巨大挑战。
3.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临空经济区科技创新资源不足,
缺乏研发支持,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水平在全市所处地位
较低(见表1)。2012 年,顺义区的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仅
相当于拥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海淀区的2.6%和
3.1%。顺义区R&D 投入水平也比较低,大部分规模以上工业无
科技活动,根据《北京市第二次全国R&D 资源清查主要数据
公报》显示,2010 年,顺义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 经费投入
47 606.7 万元,居全市第七位,仅占全市的4.19%。
表1 北京市与顺义区科技情况对比(2012)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顺义区统计局网站
造成创新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是严重缺乏创新创业载体
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海淀区拥有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
北大孵化器、清华科技园等众多高水平创新创业载体,顺义除
了拥有留学人员空港创业园,几乎是一片空白;顺义科技创新
平台也多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缺乏对外开放的公共服务平
台。同时,顺义区保障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也不
健全。
4.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金融、会展等关联产业开始向
临空经济区集聚,但产业层次总体不高,由于缺乏高效率制造
业集群带动效应和高端消费群体集聚效应,临空经济区现代服
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发育缓慢,金融业发展水平是
衡量城市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顺义金融业与处于首都
功能核心区的东城和西城相距甚远,占全市比重也不足2%,在
全市金融发展格局中尚未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同地区特色产
业如航空、汽车等领域结合的金融业务发展水平欠佳;金融发
展环境有待改善,缺乏金融发展平台以及相应引导政策。
文化创意产业是北京市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奥
运时代在全市蓬勃发展,拥有区位、资源多重优势的临空经济
区应是发展该产业的重点区域,但2012 年顺义规模以上文化
创意产业实现利润总额7.33 亿元,仅占全市的1%,[16]除会展业
外,其他业态影响力明显不足。
高端生活性服务业如大型商业中心、经济酒店、高档会所、
主题公园等,在临空经济区也几乎存在布局空白。
四、首都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对策措施
后奥运时代,首都北京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宏
伟目标,建设世界城市标志着北京城市功能将提高到新的高
度。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充分发挥各自功能优势和辐射带动作
用,是首都北京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迈向世
界城市的关键所在。临空经济区作为国际门户和全球结点,高
端引领是永恒主题,未来将以“创新、国际、临空、总部”四大元
素作为发展主线,打造突出国际门户形象和彰显临空经济特色
的高端功能区。
(一)构建创新发展平台
临空经济区通过构建创新发展平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
业,不断提升创新示范功能。首先,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平
台,2009 年3 月,《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
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正式出台,明确中关村科技园区将
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2 年底,国务院
批复中关村“一区十六园”规划,顺义首次拥有中关村园区,成
为中关村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发展带的重要结点,中关村顺
义园主要位于临空经济区内,今后可以分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
新示范区“十百千工程”、“瞪羚计划”、“金种子工程”等政策红
利,对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大力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利用中关村
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同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为主的其
他园区合作,依托临空优势,争取建立多个影响力广泛的中关
村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其次,积极搭建包括技术交易平台、信息
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孵化器和加速器平台在内的创新服
务平台,提高科技创新综合服务水平,并带动金融、信息、咨询、
法律、广告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再次,建立与海内外著名高校
和科研院所合作平台,特别是加强与清华、北航、北理工、哈工
大等拥有航空航天相关优势学科的高校合作,吸引高校建立技
术研发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通过产学研合作,逐步抢占国内
外科技制高点。为配合上述三大创新发展平台运作,顺义区要
适时出台一整套政策措施。
(二)增强城市国际机能
全球范围内基于时间概念的竞争方式使企业区位选择的
临空指向愈发显著,以此为契机,临空经济区通过不断增强城
市国际机能,逐步发展为国际高端要素的战略高地。一方面,依
托拥有国家级综合保税区的竞争优势,引导国际知名企业总部
向临空经济区“流”,继而吸引国际权威机构,使临空经济区成
为汇聚国际高端要素的新亮点。中国首家空港型综合保税
区———天竺综合保税区整合叠加了保税区和加工区、保税物流
园区的所有政策和功能,是中国目前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优
惠的经济区,是世界级开放平台,目前,中关村、经济技术开发
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将保税业务和国际研发项目在综合保
税区内开展;CBD 的跨国贸易公司研究探讨在综合保税区内设
立分支机构的可行性;国内几大商业银行也在探讨合作开展离
岸金融业务模式,临空经济区应近水楼台先得月,推动综合保
税区和临空经济区其他产业功能区优势互补,在其他产业功能
区经营、达到一定投资强度或税收水平的国际知名企业总部依
然享受综合保税区税收、外汇、国检、海关等全面优惠政策。另
一方面,营造临空经济区国际性文化氛围;推动高端商务和休
闲服务业发展,建立商务会所和主题公园;结合顺义新城建设,
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建设国际学校和一流的医疗卫
生机构,全面满足国际知名企业总部和权威机构的海内外高层
次人才生活、休闲、交往需求,使他们“留”在临空经济区。
(三)培育特色临空产业集群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是临空经济区塑造经济新形象,彰显临
空特色的重要路径。考虑临空经济区既有产业基础,结合北京
市未来产业发展导向,将重点培育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航
空航天、文化创意四大特色临空产业集群。
信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要密切关注国际发展前
沿动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生产具有全球领先
水平的产品,通过自身发展推动相关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发
展,吸引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和金融服务在临空经济区集聚。航
空航天产业科技含量高,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临空指向性强,是
大都市临空经济区重要产业选择,应为其预留足够的发展空
间,对于军用航空航天高科技项目,可通过搭建科技研发、技术
转化、市场交易、资本运作、人才培训平台,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未来临空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
亮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还要力争对全球文化发挥重要影响,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确立了“发展文化创
意产业、打造创意之都”的发展战略。[16]临空经济区应依托优势
资源,在文化创意领域取得突破。会展业是首要发展产业,其作
为国民经济“助推器”,产业带动系数达到1∶9,[17]不仅能给自
身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还能刺激区域餐饮、住宿、交通、通讯、
物流等多个产业发展,临空经济区拥有北京市最大会展中
心———新国展,占全市专业展览场馆展厅使用面积的 30%,通
过举办国内外影响力突出的会展活动,将塑造国际都市新形
象,并带动区域服务业全面发展。此外,设计服务、艺术品交易
和休闲旅游也将成为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业态,依托航空、汽
车等支柱产业,发展工业设计服务业;以中国文化艺术全球影
响力日益增强为契机,设立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建造展现中
国文化特色、融合中国时代风貌的创意农园,赋予休闲旅游业
新内涵,满足国际商务人士的文化需求。
(四)建设总部经济型高科技园区
临空经济区将以总部经济作为主要经济形态,建成体现总
部特色的临空型高科技园区。总部经济对所在区域具有五大经
济效应———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劳动
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18]发展总部经济,促进临空经济区现
代服务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竞争力提升、就业水平提高
和国际影响力增强。今后逐步引导既有企业低端价值链环节向
区外转移,仅保留部分区域影响力大的支柱型企业生产线;新
进驻企业基本表现为办公、研发、设计、商务展示、营销、资金管
理在内的总部特征,但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保留少量中试环
节,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大项目可建立高、精、尖产品生
产线。总部型科技园区会带动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高端生产
性服务企业集聚,临空经济区将发展成为以创新驱动为主导动
力,拥有强大社会资本,一流创新服务平台的自主创新示范区。
总部经济是占据价值链高端的知识型经济形态,为使总部型科
技园区顺利发展,需要构建交通与通讯、科技与人才、金融服
务、商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六大支持系统(见图1)。
图1 总部型科技园区的六大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 徐颖.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战略定位于发展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
究,2011(3):72-78.
[2] 刘雪妮.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机理及其经济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
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 TESTA W A.Job flight and the airline industry:The economic of airports
on Chicago and other metro areas[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
January 1992.
[4] K O'CONNOR . Airport development in southeast Asia [ J ] .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5:3(4).
[5] 曹允春.谈临空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99
(3):60-63.
[6] 王志清,欧阳杰,宁宣熙.京津冀地区发展民航产业集群研究[J].中国
工业经济,2006(3):53-59.
[7] 傅毓维,李栋梁.基于国际竞争力的临空经济研究[J].学习与探索,
2010(3):170-171.
[8] 曹允春,席艳荣,李微微.新经济地理视角的临空经济形成分析[J].经
济问题探索,2009(2):49-54.
[9] 孙波,金丽国,曹允春.临空经济产生的机理研究———以首都国际机
场为例[J].理论探讨,2006(6):93-95.
[10] 周少华,韦辉联.临空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J].中国国情国力,2009
(11):57-59.
[11] 吕斌,彭立维.我国空港都市区的形成条件与趋势研究[J].地域研究
与开发,2007(4):11-15.
[12] 曹允春,谷芸芸,席艳荣.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J].经济问
题探索,2006(12):4-8.
[13] 李非,王晓勇,江峰.临空经济区形成机理与区域产业结构升
级———以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为例[J].学术研究,2012(1):74-80.
[14] 马永斌,刘帆,王孙禺.科技园区大学主导与政府主导模式的利弊
分析———基于剑桥科学园与筑波科学城的对比[J].科技管理研究,
2010(6):32-34.
[15] 王兆宇.基于国际经验的我国临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
究,2012(3):167-169.
[16] 祝尔娟,叶堂林.京津冀都市圈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M].北京:中国
经济出版社,2010:349.
[17] 张河清.会展旅游[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18] 赵弘.总部经济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江海学刊,2005(1):61-64.
(责任编辑:X 校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