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培养对策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117)
摘 要:本文从教学实际入手,对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说明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并加以总结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七个对策: (1)减少学生严格训练,摒弃呆板思维(2)教师率先树立榜样,营造创新氛围(3)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战胜内心恐惧(4)培养学生思考模式,探索深层原因(5)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形成批判思维(6)教会学生收集信息,储备知识技能(7)引导学生静思冥想,学会记录灵感。
关键词: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学;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人想要有所建树必须具备的能力,青少年期是个体创造性思维发展飞速的时期,而如今的学校教育经常忽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一是因为学校制度的待完善,第二就是因为对中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忽视。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在总体的上升趋势中,有两个时期创造性思维较低,需要引起教育者的注意:第一个创造性思维较低的时期出现在13岁,也就是初一初二的年级;第二个低点是在17、18 岁左右,也就是高二高三的年级。是因为在初一初二的年级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以及高中学习压力的增加和机械性学习的缘故,故而在这两个时期,要针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干预,这就需要学校的老师的教学和培养模式的变化。
1 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和形成阶段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是通过感知和分析现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搜索,找到相关的信息问题,以适当的方式,将获得新的独特的、有价值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产品的思维创造性的结果。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方能取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至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并且创造性思维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阐明阶段、验证阶段。在这四个阶段,教学方法也该相应的不同。
2 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2.1 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思想更加开放
善于利用创造性思维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本质特征:不受习惯的束缚,明辨是非;不呆板地重复所学的东西;不让思维陷入机械化的程序中;知道何时该放松休息;以自由开放的心态看待问题,审视大局;尝试着全面了解与问题相关的情形等等。
2.2 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做事更加坚持
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品质,有研究显示学生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就如上面四个阶段所说的,一个具有良好创造性思维的人,必然经过了准备阶段的努力、酝酿阶段的忍耐、阐明阶段的顿悟以及验证阶段的细心,经历了这些过程的人往往都有着良好的意志力和强大的动机。
2.3 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行为更加独立
此外此外责任感、独立性的发展也与创造性思维有关。一个热爱创新的人,往往会为自己的想法而负责,即使他人会投来误解的目光,也会独立地坚持下去。一个有创造性思维的人会觉得自己真真正正的活着,不会喜欢千篇一律、格式化的生活。
2.4 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成绩更加优异而学校认为最重要的学业成绩,往往也是创造性思维更强的学生更加优异。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有着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对于这些知识有着更独到的理解,学习这些科目需要更强的发散性思维,这是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所具备的品质。学校想要培养创造性的人才,那么学生一定需要被允许有独到思想的出现。
所以学校不该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们的教育本就是为了培养出更多具有自主性、意志力并且勇于担当的人。他们在实现创造性的同时,也为自己负责。
3 如何培养高中生创造性思维
3.1 减少学生严格训练,摒弃呆板思维
目前有些学校的训练方式或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害。
传统观念认为,训练不应该受到责难;它的每一步都很严格和精确,它有利于批判思维的发展。但是,它本身并不能帮助人们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简而言之,严格的训练对创造性思维不利,有些科目以严格训练的方式教育学生,让他们养成了程序式的思维习惯,他们也因此变得呆板和固执。我们不应该产生这样的看法,即我们能用一种思维方式做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学校的功能本来就该是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老师们应该受了很好的教育,有灵活的身体、温柔的内心以及冒险的精神。学生们应该在学校养成利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学校里,老师只有通过展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兴趣,才有助于促进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2 教师率先树立榜样,营造创新氛围
一个教师首先自己需要有创新精神。如果一个教师渴望探索周围的未知世界,如果学生们处于整体探索事物原因以及做独创性工作的环境里,也会受到激励并学着这样做。即使一个教师不具有一般的好奇心,也应该在教室里激发它。
课堂讨论和重复的询问“能做的更好吗?怎么做?”这种教学方式是可用的,在这种学习氛围中,新颖的思想或许会绽放。教师可以经常性地安排一些小型的动手活动去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在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阶段——准备、酝酿、阐明、验证或修订中,教育工作者总是强调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经常忽略了另外的两个重要阶段。
3.3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战胜内心恐惧
其次,教育者要做的是,让学生和教师都努力地减少心中对创造性思想的恐惧。每个人都要意识到,有创意的工作和创意作品并不是某些人的专业,自己也可以尝试并做的很好 。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方是:从基础年级到高年级,慢慢的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并清晰有力的表达它们。让他们以小故事或诗歌的形式写下自己想象的东西,或者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以自己想要的形式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