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翻译中的主体间性
浅谈翻译中的主体间性
崔莹
(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
300130)
摘要:自翻译出现伊始,有关译者的研究便没有中断过,对译者的主体性的认识也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深化。翻译中的主体间性理论是最近几年比较热的研究点,也是译坛广为大家关注的新趋势新动向之一。相对于单纯的翻译主体性研究而言,翻译的主体间性研究更能揭示翻译的本质,解释翻译方法的合理性,体现翻译的价值。本文试着就翻译当中的主体间性问题提出几点认识。
关键词:翻译主体,主体间性,译者,视界融合
近年来,翻译主体与译者主体性越来越受到译界的重视,相关文章更是层出不穷,译者的主体地位日益彰显。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渐渐意识到译者主体性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密不可分,既以他们的存在为前提,又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们的制约,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出翻译的主体间性问题。
1.主体间性的哲学渊源和含义
翻译的主体间性研究的出场与哲学从主体哲学到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古代哲学是本体论哲学,属于前主体性哲学。近代哲学是认识论哲学,建立于主体——客体二分基础之上,属于主体性哲学。现代哲学是主体间性哲学,存在被认为是主体间的存在,孤立的个体性主体变为交互主体。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é)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它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哈贝马斯(Habermas,1984)提出,“主体间性”是整个实践哲学的核心,它是通过语言交往,即参与语言交往的本我和他我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由多种视角组成的系统整体,从而在语言层面上形成的。他还把主体间性看作是解决三个问题的关键:离开了主体间性,就无法知道某人是不是在遵守一条规则;离开了主体间性,就既不能形成“规则意识”也不能从“规则意识”中发展出“原则意识”,分化出“价值意识”;离开了主体间性,更无法为规则的正当性提供辩护。
总之,我们可以看出,哲学上的主体间性主要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问题,其实质就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类的关系问题。而翻译活动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拥有自己的特殊性,翻译的主体间性并不是简单的人与人的现实交往问题。翻译面对的是一种跨时间、跨空间的不对称交流,这是一种时空错位的交往类型,即作者与译者的非共时性沟通。翻译的主体间性除了指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外至少还包含以下三点:1)翻译的学科性质是主体间性的;2)翻译的方法论是主体间性的;3) 译者对文本的理解体现了一种主体间性。
简言之,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关系中体现出的内在属性。忽视主体间性,译者主体性将得到无限张扬,翻译规则将不复存在,翻译也将失去意义。
2.谁是翻译的主体
要讨论主体间性,首先要明确:在原文作者,译者和读者三个“人”当中,谁能称得上是翻译主体?许钧教授将这一问题鲜明地提了出来,他说:“从目前我们搜集到的国内外有关资料看,对‘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大致有四种答案: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二是认为原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为翻译主体。”
许钧认为可以把“译者视为狭义的翻译主体,而把作者、译者与读者当作广义的翻译主体。”“译作不是译家创作的客观,而是为上述三者共同创造…”
译者的主体性地位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不但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而且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等方面。因此,我们反对“作者死了”之类的说法,认为三者都是翻译活动的主体,缺一不可,应放在同一层面,以便相互交流和互动。
3.主体间性的实现
3.1 译者和作者的对话
虽然译者面对的是文本,但文本不仅是作者主体的创造物,而且是作者主体的一部分,体现着作者的创造主体性,对文本的理解不可能离开对作者主体的理解。傅雷在《给罗新璋的信》(1963.1)中曾这样写道:“译事。。。。。。第一要求将原作(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等)化为我有,方能谈到迻译。”译者在动手翻译文本前,要尽可能地深入了解和把握该作者、作品所属时代的社会、文化乃至风尚习俗,以及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的那一段历史,并对作者的生活观念、意识形态倾向、艺术观点、审美特色和语言风格等进行比较全面、透彻地了解和研究,从而对文本有更深入的体察,对文本的意义特征有更全面的认识,实现对原文的真正理解。然而尽管译者在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中努力忘却自身,进入原文文本,力求把握领会原文作者的意旨,但由于译者所处年代的限制、对所译作品的态度、自身的人生阅历、判断标准、价值观点的客观存在,加之翻译时必须面对现实的目标读者,考虑现实读者的需求和接受水平,所以译者主观的参与是不可避免的,这使译文难以避免在艺术特征、情调、旨趣、甚至内容方面与原文产生某种偏差。在译本中双方都各自发出自己的声音,既有原作者的声音,也有译者的声音:既有译者与原作者的共鸣部分,也有译者不同意原作者的地方。所以译作是一部经过再创作的作品,汇集了原作者和译者的生命要素,以一种新的生命形态存在于新的语言、文化环境中。
3.2 译者和读者的对话
拥有读者是译作生命力之所在。从根本意义上说,文学作品是为读者而创作的,读者是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在翻译实践中,读者也在积极地介入和参与译作。不同时代的读者因自身阅历、接受水平、审美趣味的不同,对译本有着不同的期待与评判。只有通过对话, 译者才能观察到译文读者的阅读层次和水平(年龄、性别、社会背景等),才能确定采取哪一种语言形式来翻译;只有通过沟通,译者才能发现目的语读者的审美取向和期待视野。比如说几年前许钧教授发起的关于《红与黑》的读者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的文学翻译读者还是希望读到那种原汁原味的外国文学译作,而不是那种中国味十足的译作。因此译者在翻译这种体裁的作品时就要考虑译文读者对异域文化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期待,尽量以恰当的手法传达出原语文本中的差异性特征。
对于原作来说,译者首先也是读者,一个特殊的读者,这就拥有了与一般读者对话的基础,他可以也可能站在读者的立场去体会读者的需求,解除读者的困惑,把其从内容到形式与原作者感同身受的结合中的灵感启迪和思想冲击带给读者。翻译价值只有与译文读者互动才能得以实现,译文的成败在于译者对读者的把握程度和读者对译者的认同程度。
4.主体间性在翻译中的必要性
翻译活动,特别是文学翻译活动中所涉及的作者、译者和读者三个主体,不是孤立的主体,而是以对方存在为前提的一种共在的自我。由于语言、思维与现实的参照方式发生了变化,也由于涉及翻译各个层面的差异的客观存在,翻译中主体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协调好主体间的关系,使共在的自我在翻译中充分发挥和谐的创造作用,就必须提倡人与人的“交往理性”,即形成主体与主体之间的话语交往关系,从而达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所谓视界融合,是指解释者的历史理解不可能是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他对过去的理解总是包含着自己对当前情况的理解。然而,解释者的视界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动态开放的,当前的视界可以扩大到包容过去的视界。视界融合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保证作者的意图、文本的意义在目的语中得到再生,获得目的语读者的共鸣。因此,作为特殊读者的译者,其基本任务之一是要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让翻译涉及的诸视界达到贯通融合,最终达到主体间的沟通与交流。
5.近年来主体间性研究新的发展及结语
翻译中的主体间性理论是最近几年比较热的研究点,也是译坛广为大家关注的新趋势新动向之一。相对于单纯的翻译主体性研究而言,翻译的主体间性研究更能揭示翻译的本质,解释翻译方法的合理性,体现翻译的价值,也使译者也从“仆人”和“隐形人”的尴尬地位提升到了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地位。
主体间性理论有力地推动了翻译研究向前发展,同时它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陈大亮在《谁是翻译主体》一文中阐明了主体间性的内涵;杨柳提出“间性文化”论,认为通过“间性”的建立,翻译使不同语言、不同性别、不同种族和不同文化之间达到相互对话、相互依存的目的。田传茂、程以芳根据主体间性、文本间性与文化间性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交叉关系,把“复合间性”的概念引进翻译领域,使主体间性走向多元。徐岚从范式角度界定了译者的主体地位,利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让理性由“以主体为中心”转变为“以主体间性为中心”。王建平认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是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并提出了为顺应这一新趋势翻译工作者应该努力的几个方面。李明把主体间性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文学作品的复译问题,探讨了复译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陈历明首先指出了作者中心、文本中心、译者中心的“中心局限性”,然后从巴赫金的“复调的对话”视角探讨了翻译中的主体间性关系……
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均为翻译主体,在平等互动的前提下发挥各自的主体性。翻译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平等对话的质量,取决于他们“视界融合”的程度。相信翻译的主体间性在译界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同时相信此领域的研究将成为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趋向。
参考文献:
[1]. 陈大亮. 《谁是翻译主体》[J]. 中国翻译,2004,(2):3-7.
[2]. 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
[3]. 许钧, 《 文字·文学·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 译林出版社,
2011 年1月
[4]. 许钧.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