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习方式 提高化学成绩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如何将这些新课程重点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是大家探讨的问题。
教育论文发表
一、由无到有情境的转变
教育论文发表
新课程从“知识技能”目标转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教学内容从“单纯的化学知识内容线索”转变为“三条内容线索”,而且这三条内容线索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需要相互融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教学习惯即向学生呈现无情境的表面知识,要给无情境的知识建立背景,就是要善于从真实中提出实际问题,到实验中运用化学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再回到实际应用中。这样做,一是促进迁移的需要,二是激发动机的需要,三是增进理解的需要,四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需要。当然这种转变也有水平高低之分,最高水平是将化学知识溶解于实际问题中,并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又能结晶出化学知识。
教育论文发表
二、由具体到建构的转变
大多数教师认为重视知识点就是抓住细节,很少考虑到知识细节之外的东西,如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的认识功能等。例如,教师关注铁跟盐酸反应的具体现象的规范表述,却忽视了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铁跟盐酸的反应,忽视了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化学变化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忽视了启发学生体会同样一个反应既可以表示铁的化学性质又可以表示盐酸的化学性质。其实,我们的教学不是不需要具体知识,而是应该始终明确传授具体知识要服务于观念的建构,并且这种观念不是纯粹的哲学层面的观念,而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核心的认识构架。有了这些核心观念,学生就能够学会运用化学科学的观点、思路和方法去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由低层次到高境界的转变
教师对于探究式教学还存在着许多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探究神化;二是将探究泛化。课堂中的探究活动可以在探究的环节、开放度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处理,也不需要每个内容都要探究,如果分组进行实验的条件不允许,学生可以参加探究过程的其他环节。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和特征:一是要有值得探究的核心问题;二是要有围绕问题的假设和预测;三是要有解决问题、寻求支持或否定假设的证据的活动过程;四是要有交流和评价。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是随着参加探究活动的经历不断增多而发展和提高的。所以应该发展性地面对探究式教学,不断提高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水平。探究式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能够自如地将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相结合,并融入到整体教学中。 四、由单一到整体的转变
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需要较多的时间,解决有限时间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多元化之间的矛盾有许多途径,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改变过去课时教学设计的习惯,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所谓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就是针对一个单元,整体地去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时间,如哪些内容需要采用实验探究、需要多少时间等。整体教学设计有利于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统一,该探究的内容就要保证比较充分的活动时间和讨论交流,该精致提练的内容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讲解的作用,该落实巩固的内容就需要精心设计和安排练习进行强化。整体教学设计有利于整合时间资源,使有限的课时产生高效益;整体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合理认知板块的建构,促进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以及综合运用有关知识技能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五、由简单被动到综合主动的转变
1.给学生一个空间,他就能创出一个乐园
青少年学生是可塑性很强的群体,不同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相信学生,给他适当的思维空间,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也许你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课堂面貌:学生活跃了,不用再逼着学生去学了;学生记得深刻了,不用再恨铁不成钢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了,不再沉闷了。
例如,我在课堂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件事:在讲到化学肥料时,因为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对化肥比较熟悉,我让学生先说一下生活中见到的化学肥料,学生马上就脱口说出碳铵、硝酸铵、尿素、磷肥等。教师没有帮忙,学生就已经说出多种化肥了。然后在实验台上出示了几种化肥样品,让学生找出它们的特性,结果各小组均有代表积极参与,有的学生跑到黑板前亲自闻一闻化肥的气味,有的学生把少量样品放在在水里,搅拌了一下说:“怎么有的化肥易溶于水,有的难溶啊?”有的学生将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闻到了氨味。教师也没有提供帮助,学生就把有关化学肥料的内容“争”着学去了,整个课堂成了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的乐园。
2.给学生一些时间,他会让时间产生时间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在课堂中如果教师善于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探讨,你可能会发现:本来一节课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能有效地加以解决。
例如,在讲到“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我先把教材上例题用投影展示在屏幕上,让各小组去讨论,并把结果整理在各自的投影片上,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能快速完成。之后根据所交顺序分别展示投影片,错误的地方找其他学生改正,正确的大家给予掌声。结果出人意料,除了个别小组的做题步骤不齐全外,其他小组都能拿出正确的答案,并且做题方法也多种多样,如有的从化学方程式角度去解决问题,有的从化学式角度去计算,还有一个小组用分析推理法验证出来。经过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部达标。本来这个内容是大多数学生最头痛的问题,这样就被学生不知不觉地解决了,并且学生上课学习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了。
因此,当教师不再剥夺学生“学”的权利,让学生自信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由“教”到“学”的转变,这样的教育才是我们应当实现的教育,也是我们所希望的教育。
教育论文发表
一、由无到有情境的转变
教育论文发表
新课程从“知识技能”目标转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教学内容从“单纯的化学知识内容线索”转变为“三条内容线索”,而且这三条内容线索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需要相互融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教学习惯即向学生呈现无情境的表面知识,要给无情境的知识建立背景,就是要善于从真实中提出实际问题,到实验中运用化学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再回到实际应用中。这样做,一是促进迁移的需要,二是激发动机的需要,三是增进理解的需要,四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需要。当然这种转变也有水平高低之分,最高水平是将化学知识溶解于实际问题中,并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又能结晶出化学知识。
教育论文发表
二、由具体到建构的转变
大多数教师认为重视知识点就是抓住细节,很少考虑到知识细节之外的东西,如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的认识功能等。例如,教师关注铁跟盐酸反应的具体现象的规范表述,却忽视了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铁跟盐酸的反应,忽视了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化学变化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忽视了启发学生体会同样一个反应既可以表示铁的化学性质又可以表示盐酸的化学性质。其实,我们的教学不是不需要具体知识,而是应该始终明确传授具体知识要服务于观念的建构,并且这种观念不是纯粹的哲学层面的观念,而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核心的认识构架。有了这些核心观念,学生就能够学会运用化学科学的观点、思路和方法去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由低层次到高境界的转变
教师对于探究式教学还存在着许多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探究神化;二是将探究泛化。课堂中的探究活动可以在探究的环节、开放度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处理,也不需要每个内容都要探究,如果分组进行实验的条件不允许,学生可以参加探究过程的其他环节。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和特征:一是要有值得探究的核心问题;二是要有围绕问题的假设和预测;三是要有解决问题、寻求支持或否定假设的证据的活动过程;四是要有交流和评价。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是随着参加探究活动的经历不断增多而发展和提高的。所以应该发展性地面对探究式教学,不断提高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水平。探究式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能够自如地将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相结合,并融入到整体教学中。 四、由单一到整体的转变
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需要较多的时间,解决有限时间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多元化之间的矛盾有许多途径,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改变过去课时教学设计的习惯,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所谓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就是针对一个单元,整体地去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时间,如哪些内容需要采用实验探究、需要多少时间等。整体教学设计有利于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统一,该探究的内容就要保证比较充分的活动时间和讨论交流,该精致提练的内容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讲解的作用,该落实巩固的内容就需要精心设计和安排练习进行强化。整体教学设计有利于整合时间资源,使有限的课时产生高效益;整体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合理认知板块的建构,促进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以及综合运用有关知识技能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五、由简单被动到综合主动的转变
1.给学生一个空间,他就能创出一个乐园
青少年学生是可塑性很强的群体,不同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相信学生,给他适当的思维空间,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也许你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课堂面貌:学生活跃了,不用再逼着学生去学了;学生记得深刻了,不用再恨铁不成钢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了,不再沉闷了。
例如,我在课堂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件事:在讲到化学肥料时,因为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对化肥比较熟悉,我让学生先说一下生活中见到的化学肥料,学生马上就脱口说出碳铵、硝酸铵、尿素、磷肥等。教师没有帮忙,学生就已经说出多种化肥了。然后在实验台上出示了几种化肥样品,让学生找出它们的特性,结果各小组均有代表积极参与,有的学生跑到黑板前亲自闻一闻化肥的气味,有的学生把少量样品放在在水里,搅拌了一下说:“怎么有的化肥易溶于水,有的难溶啊?”有的学生将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闻到了氨味。教师也没有提供帮助,学生就把有关化学肥料的内容“争”着学去了,整个课堂成了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的乐园。
2.给学生一些时间,他会让时间产生时间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在课堂中如果教师善于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探讨,你可能会发现:本来一节课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能有效地加以解决。
例如,在讲到“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我先把教材上例题用投影展示在屏幕上,让各小组去讨论,并把结果整理在各自的投影片上,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能快速完成。之后根据所交顺序分别展示投影片,错误的地方找其他学生改正,正确的大家给予掌声。结果出人意料,除了个别小组的做题步骤不齐全外,其他小组都能拿出正确的答案,并且做题方法也多种多样,如有的从化学方程式角度去解决问题,有的从化学式角度去计算,还有一个小组用分析推理法验证出来。经过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部达标。本来这个内容是大多数学生最头痛的问题,这样就被学生不知不觉地解决了,并且学生上课学习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了。
因此,当教师不再剥夺学生“学”的权利,让学生自信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由“教”到“学”的转变,这样的教育才是我们应当实现的教育,也是我们所希望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