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高场磁共振成像在缺血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热度0票  浏览98次 时间:2011年3月21日 14:18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场磁共振成像在缺血性心脏病诊断中的成像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临床确诊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行MRI冠脉成像及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检查,总结成像技术,与DSA冠脉造影及心肌核素扫描对照分析,计算符合率,评价应用价值。结果 300个被检冠脉节段中,MRI显示冠脉狭窄(>70%)26处,与DSA冠脉造影相比准确率68.4%(26/38),12例MR心肌灌注检查中检出心肌缺血区域12个,与心肌核素扫描相比,MR 心肌灌注心肌缺血区域显示率75%(12/16)。结论 高场磁共振成像对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有一定价值,应用前景良好,但目前其准确性尚较低,有待进一步研究。文学论文发表

【关键词】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缺血性心脏病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imag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high field streng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for ischemic heart disease.Methods  Coronary Artery MRI and MR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were completed in 20 patients that were clinically diagnosed the ischemic heart disease.To summarize the imaging method,evaluation application value of MRI and compared with 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 and myocardial radioisotope scanning.Results  Among 300 coronary artery segment,26 stenosis(>70%)segment were showed in MRI and the accurate rate was 68.4%(26/38)compared with DSA.12 ischemic lesion of MR myocardial were showed in 12 cases and compared with myocardial radioisotope scanning,it's accurate rate was 75%(12/16).Conclusion  There are some value in diagnosis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with high field strength MRI.It's accuracy was not high,but it's perspective is good.

  Key words:high field strength;magnetic resonance image;ischemic heart disease

  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致心肌缺血坏死而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在诊治中须对冠状动脉管腔形态、心肌活性、心功能状态进行评价,以往常依赖于冠脉造影、心肌核素扫描及超声检查,随着高场强MRI设备性能的不断提高,使MRI在缺血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成为可能,本文旨在探讨高场MRI设备对缺血性心脏病诊断的成像方法及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设备

  GE1.5T(signa Twinspeed)超导高场磁共振机;8通道心脏专用相控阵线圈,配备心电触发和呼吸门控。

  1.2  检查方法文学论文发表

  1.2.1  MR冠脉成像检查

  采用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FIESTA(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 state Acquisition)扫描。扫描参数:TR 3.8ms;TE 1.6ms;翻转角60°;施加脂肪抑制;心电QRS波触发;呼气末屏气容积采集原始数据,采用MPR+MIP 进行图像重建。

  1.2.2心肌灌注检查

  扫描序列:Fast GRE ET,TR 6.4 ms、 TE 1.4ms;翻转角45°。灌注扫描方位:左室短轴扫描。先以4mL/s经静脉注射对比剂Gd-dtpa 15mL行首过灌注扫描,然后以1.5mL/s注入对比剂15mL,行心肌延迟灌注扫描,延迟时间7~10min。

  1.3  检查资料

    本组收集20例MRI检查资料完整且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临床确诊缺血性心脏病的病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0~72岁,平均52岁。20例均行 DSA冠脉造影及DSCT检查证实有冠状动脉狭窄(>70%),心肌核素扫描均有心肌缺血表现。20例患者均行MRI冠脉成像,心脏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其中12例行心肌灌注检查。

  2  结果

  2.1  MRI冠状动脉成像

  据国际对冠状动脉观察标准,MRI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者300个节段,与DSA及DSCT对照病变显示情况见表1。表1  MRI冠状动脉成像与DSA及DSCT结果(略)文学论文发表

  2.2  心肌灌注成像结果

  成功进行心肌灌注检查且图像质量能满足诊断者12例,检查出心肌缺血区域12个,12例中核素扫描检查出心肌缺血区域16个,与心肌核素扫描相比,MR心肌灌注心肌缺血区域显示率75%(12/16)。

  3  讨论

    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常须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程度及心肌缺血的部位、心肌活性进行准确评价,以往均须行有创性的冠脉造影及心肌核素扫描,高场MRI 设备可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随着新的扫描技术的开发应用,成像速度亦有了明显提高,加上丰富的图像后处理及分机软件的应用,使得 MRI检查对心脏检查成为可能。MRI检查安全无创、无辐射,可通过一站式检查,观察冠状动脉及心脏形态,并对心肌活性等做出评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在应用过程中间存在一些缺陷有待研究[1-3]。
3.1  MRI冠状动脉成像

  文献报道,MRI冠脉成像的准确性较高,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研究表明准确性达80%。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左主冠状动脉98%,右冠状动脉94%,左旋支及左前降支分别为86%)[4]。国内外研究显示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CMRA)虽已具备临床应用价值.但受到心跳、呼吸等因素影响.其图像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5]。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准确性68.4%,尚不令人满意。原因在于:(1)冠状动脉因其走行迂曲,且随心脏搏动运动幅度大,MRI冠脉成像常出现搏动伪影,造成冠脉分支的截断或缺失等假阳性征象。在高场 MRI设备中采用FIESTA快速成像序列,其时间分辨率125ms,尚不能达到冠脉成像所需要的高时间分辨率,有待于设备性能的进一步改进和快速扫描序列的开发。(2)MRI成像时,可因迂曲走行的管腔内血流流动模式的改变,产生不同的MRI信号,出现类似斑块样充盈缺损的假阳性表现。本组中出现假阳性节段,2处搏动伪影,2处为信号异常。(3)由于MRI空间分辨率低,检查不使用对比剂,而是依靠冠脉腔内血流信号与管壁及周围组织结构的信号对比成像,对比差异不足,尤其对部分较小斑块无法分辨,有时对冠脉管壁异常及管腔狭窄不能充分显示,导致假阴性结果,本组中3例。

    在检查前适当控制心率,减少搏动伪影,合理设置回波时间优化扫描方案,提高扫描速度可提高图像质量,提高诊断准确性[5]。

  3.2  MR心肌灌注扫描
文学论文发表
  MR心肌灌注成像是根据对比剂团注后首次和延迟通过心腔和心肌的动态过程进行评价的方法。目前研究认为正常心肌、缺血心肌和坏死心肌在首过灌注、延迟灌注时相信号强度有差异。MR首过灌注时相缺血心肌显示灌注缺损,提示微血管,包括穿支小动脉受损及供血障碍,心肌缺血;延迟时相心肌的延迟强化提示心肌细胞死亡,细胞间质容积增加,造影剂排出时间延长。通过注射对比剂Gd-DTPA不仅可以动态跟踪对比剂分布从而鉴别心肌缺血,而且还可以通过延迟扫描识别瘢痕组织判断存活心肌[1-2]。且国内外研究结果均表明延迟扫描所出现的高信号条带状影与瘢痕组织呈相当好的对应关系[3,6]。

    文献报道MR心肌灌注检查对心肌缺血显示的准确性达85%以上[6],本研究与心肌核素扫描比较,符合率为75%。准确性低的原因多与扫描技术有关。在扫描过程中,对比剂注射速度、扫描参数的设置、扫描时相的选择都将影响图像质量及检查结果。另外在本组病例中准确性低的主要原因与扫描方位的设置有关。通常在MR心肌灌注检查时均采用左室短轴切面观察,此方位对左室各部位的观察较为满意,而对右室的部分区域则不能很好显示,本组中MR灌注未能显示的4个病变区域有3个核素扫描显示在右心室壁。据文献报道,结合药物负荷实验如潘生丁或腺苷等,可提高冠心病病人心肌灌注缺损的检出率,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6-7]。

    本研究表明,高场磁共振成像对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有一定价值,前景良好,但目前其准确性尚较低,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传亭,武乐斌,刘玉清.缺血性心脏病CT、MRI心肌灌注技术的应用进展[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3(14):282-284.

  [2]Sandstede JJ.Assessement of myocardial viability by MR imaging[J].Eur Radio,2003,13:52-61.

  [3]王屹,杜湘珂,刘健,等.心肌灌注MRI和MR电影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702-704.

  [4]Pecbles CR.Non-invnsive coronary imaging:computed tomography 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Heart,2003,89(6):591-595.
文学论文发表
  [5]程流泉,高元桂,盛复庚,等.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图像质量的评价[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3):399-401.

  [6]Ricardo C Cury MD,Cesar AM Cattani MD,Luiz AG Gabure MD,et al.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Stress Perfusion and Delayed-Enhancement MR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Radiology,2006,240:39-45.

  [7]何作祥.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665-667.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TAG: 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