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文化论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深挖文化内涵 培塑优质品牌 以文化创新发展为动力 大力推进文化强区建设

热度0票  浏览102次 时间:2021年4月13日 16:35
杨小禹
(秦皇岛市海港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河北秦皇岛 066000)摘 要: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聚焦秦皇岛市海港区加速转型、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入研究文化建设领域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各种问题,抓住补短板、兜底线,提高区域、城乡文化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这一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着力推进全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文化品牌;队伍建设;文化创新
近年来,秦皇岛市海港区以建设文化强区为目标,深入挖掘地域特色,积极培育新兴文化品牌,全区文化建设总体呈现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在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推进成效
一是培塑文化品牌,助力城市更加闪耀。及时跟进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精心策划推出一批有影响力、有分量的特色文化品牌活动,连续举办13届秦皇望海祈福文化旅游节推出“诗词诵读大赛”“第七届龙舟赛”“逛码头”等14项特色活动。八届海子诗歌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中华诗词之乡”的独特魅力。“中国秦皇岛残障人士电影周”“金秋笔会”“中国诗词大会秦皇岛海选”
等“重头戏”连续在海港区隆重举办,全方位、立体化展示这座爱心、诗意之城的山情海韵之美、社会和谐之美、地域文化之美,成为宣传秦皇岛、推介海港区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二是突出文化惠民,搭建文娱共享平台。按照“为群众搭建舞台、让百姓来唱主角”
的文化惠民思路,成功举办新春音乐周、春节茶话会、太阳城元宵节游园会等10余项惠民文化活动。旅游旺季以来,在新世纪公园和金梦海湾,“彩色周末”、“沙滩音乐季”等品牌文化活动,给市民提供了一场又一场文化盛宴,观看群众达20余万人次。面向全区领导干部、面向基层群众全年举办“港城大讲堂”“草根宣讲”“百姓故事汇”等宣讲活动,受众达2万余人次。不断满足群众文化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全力打通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深挖城市文化,全面展现海港形象。一大批内容丰富、制作精良的电视宣传片、地域文化图书、公益广告先后亮相港城。城市形象宣传片《海港之韵》《幸福在海港》再现海港区山海神韵,工作纪实片《向幸福出发》唱响激情、拼搏、担当主旋律。《溯源丛书》全方位记录海港区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借助最高端媒体平台拍摄多部专题片,全面展示海港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持续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文明密码》《地理中国》《味道》《人物》等栏目播出。四是推动文旅融合,激发全域旅游活力。借我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的生态环境,以承办河北省第二届旅发大会为契机,围绕环长城旅游公路建设,深入挖掘板厂峪、董家口等长城文化资源,70公里长城旅游路建成,沿途20余个旅游景点被“串珠成链”。山海旅游铁路精彩呈现,闆城小镇、天女小镇开门迎客,梵高向日葵花海、北纬40°公园、下平山公园成为旅游休闲的好去处、新风景,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旅游在文化的熏陶中更加厚重,文化在旅游的认知中得以传承,让这座城市的文化旅游地标愈发丰富。
新形势下推进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一要厚培特色文化品牌。要突出特色,推出精品,把文化品牌打造成城市名片,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坚持举办好“中国望海祈福第一地”品牌,并以秦皇望海祈福文化旅游节为龙头,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动“我们的节日”
系列活动深入开展。以“海子诗歌艺术节”的连续举办充分展示“中华诗词之乡”的独特魅力。以“培育城市品格,弘扬人文精神”
为宗旨,办好“港城大讲堂”“百姓故事汇”,努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切实发挥“彩色周末·百姓舞台”专场演出城乡文化互动互访的作用,使其成为城乡居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力争“中国秦皇岛首届残障儿童电影周”再发力,在全国叫响“最具爱心城市”称号。二要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宣传文化干部培训计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题培训。配好配齐乡镇、街道党委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扩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三要加强城乡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切实发挥宣传文化示范村、示范社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完善各镇、园区、街道综合文化站的文体器材和设备配套。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设计,拓展投资渠道。所有的村、社区建成文化室,完善文化活动设施,巩固和拓展文化活动阵地。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工程,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发挥机制创新和科技领航的作用,完善提高城乡文化活动场所管理服务水平。
四要增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意识。针对海港区特别是北部山区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等特点,推动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文化+科技的融合;充分挖掘长城文化、地质文化资源,利用好海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发展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整合文化元素,对圆明山文化产业聚集区、板厂峪长城文化小镇、天女小镇进行深入的文化挖掘、包装与推介,将他们打造成极具吸引力的旅游新地标;围绕长城文化、生态农业、乡村体验和休闲度假,打包推介精品旅游线路、美食文化和特色小镇,提高海港区文化旅游的热度。
参考文献
[1]汪俊.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J].新重庆,2014(4):30-32.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